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祕!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4月19日,童話大王鄭淵潔怒懟“著名兒童文學大師”曹文軒,稱大師打著講課的幌子,和書店、學校勾結,向學生兜售童書。對這種涉嫌違規違法的不要臉行為,大王誓與之劃清界限。正所謂小雞不尿尿,各走各的道,是漢子就光明正大站著尿,有人非得當雞,那是不能跟著學的。大王遂主動退賽,告別了中國作家榜。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鄭淵潔微博怒懟曹文軒進校賣圖書


但大王的告別宣言有個前提,中國作家榜要區分“進校賣書作家”和“非進校賣書作家”,否則不跟你們玩兒。

這事兒,大王沒看透。中國作家不應該這麼分類。

<strong>

大師不缺錢,犯不著為了千八百的版稅,主動跑學校去現場籤售。

問題出在學校。學校除了上課,還得搞各種主題活動,名家講座呀,閱讀文化周啊,紅五月歌詠比賽啊,看個電影拔個河,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這就犯難了,一線教學任務都很重呀,還得應付各種填表和總結報告呀,老師家的燈光總是最後一個熄滅呀,哪有閒工夫搞什麼主題活動?合併同類項吧,紅五月歌詠比賽能不能和看電影連一起?唱完紅歌,就地觀摩《閃閃的紅星》嘛。

同樣的道理,名家講座和閱讀文化周能不能搞一起?

閱讀名家就比較搶手了。有些名家年齡大了,請不動,有些名家檔期滿了,請不來,最合適的就是年富力強的,經常走穴的,給錢就能出臺的,尤其歡迎做過同行的。

大師去學校,真不是沒皮沒臉上趕著去的,更不是以賣書為目的的,他和學校有一萬個理由,說明這是為了教育一線的閱讀文化周進行的公益活動。問題是,大師來講座,學生們總不能買一本《豬是的念來過倒》找他簽名吧。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2019年3月,曹文軒在浙江溫州甌江小學籤售 圖源:鄭淵潔微博

這一點,學校真沒說錯。在大王懟大師事件中,有學校辯稱,他們沒有“強制要求”學生或家長購買作品。是沒有強制,大師也不屑於做這種事兒,有時,大師反而會謙遜地說:買也行,不買也行,買哪個版本都行,不要強制學生們買嘛,老師們也不要暗示買哪本嘛。

大師的氣度、胸懷和謙遜的底色,反倒是個暗示:我是個有能量的人。

大王小看了大師的能量,人家的能量不在於走穴推銷,大王再受歡迎和認可,拿出再多的版稅清單,都是小兒科。

搜一下“鄭淵潔童話”,在某電商平臺上,按評價數降序排列,他的作品最高的評價數是20萬+,但這本書是《鄭淵潔家庭教育課》。這似乎說明,他的教育觀點,家長是買賬的。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可奇怪的是,受家長認可的作家,大王的童話作品評價數卻不到1萬。

相比而言,大師的作品,評論數穩定地保持在35萬+,甩大王幾條街,準確地說,幾條街區。大王就算有一十八條性命,也逃不過秒殺碾壓。就像《西遊記》裡的故事一樣,猴兒的狐朋狗友們稱王稱聖、打遍天下,可天上一個小小的大師,笑呵呵就把他們cei個爛酸梨似的。

根本不是一個噸位的。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35萬+是個什麼概念,圈外人可能不懂。按最簡單的理解方式,我們做個小算術題吧。

35萬人評論,說明至少35萬人買書。圖中所示的《草房子》定價22元,大師的版稅10%,每一本書給他稿費2.20元,35萬冊,這一本書他賺77萬。

並不是所有買書的都寫評論吧,全國也不只是這一個電商吧,大量的淘寶店和營銷號,再加上地面實體店,這一本書,大師賺多少?

而且,大師何止這一本書?若說大師為了籤售四處走穴,我是不信,那能掙幾個錢呀?光網上賣的,大師躺在家裡數錢都數不完,沒等數完就得被錢砸死。

可你發現沒有,大師的作品評論數,整齊劃一,都是35萬+,作品質量可謂相當穩定,穩定得讓人無法理解。按說,再牛逼的作家也有撲街的時候,有的書用心寫了,有的書瞎對付,個別時候也有用心寫了但讀者不買賬的時候,就算金庸老爺子,14本書裡也有糙貨,怎麼可能所有書的銷量齊頭並進?

35萬+是個神奇的數字。

這是個分水嶺,沒達到這個數字的,不算大師。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獵人筆記》,同一家電商平臺,出現了35萬+,次一級別的34萬+。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同一電商平臺,出現了35萬+,次一級別的32萬+。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名人傳》,同一電商平臺,出現了35萬+,次一級別的34萬+。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湘行散記》,同樣出現35萬+,次一級別的33萬+。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白洋淀紀事》,35萬+,次一級別的33萬+。

35萬+,過了線的,就可以和屠格涅夫、奧斯特洛夫斯基、羅曼·羅蘭、沈從文、孫犁並列在一起,不叫大師叫什麼?

可你不奇怪嗎,這都啥他媽玩意兒,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無產階級革命作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於1933年,故事刻畫了“蘇聯第一代共青團員如何克服人生道路中的千難萬險為實現社會主義理想而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的真實畫面”,直到現在我還能背誦其中的名句: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底。

屠格涅夫,俄羅斯人,《獵人筆記》是1852年寫完的,寫的是農奴制下農奴和地主的關係。

羅曼·羅蘭,法國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了。

沈從文,文青們很喜歡他,但我只記得魯迅罵過的休芸芸和他撩女學生的本事。

孫犁……算了。

都算大師,反正文學史裡都有一號,考試時折磨過我的都是大師。但是,憑什麼整整齊齊的35萬+,這麼巧?更讓我懷疑的是,這年頭,到底有多少人會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獵人筆記》,吃什麼不乾淨東西了?

35萬+,不是巧合,而是貓膩。

大師的作品《草房子》,出現在人教版《語文》6年級上冊的教材裡。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這個欄目叫“快樂讀書吧”,會給學生們“介紹”一些“課外閱讀”的書籍。想法兒挺好,但實際一操作,這東西就變味兒了,“介紹”讀變成了“推薦”讀,甚至是“強制”讀,“課外閱讀”變成了“課內閱讀”,甚至是“應試閱讀”。保不齊哪堂課老師要講,哪次考試會從書裡出題,你說沒讀過,你說家長沒給買?

家長不想買,也得買。家長認可的大王,反而不必買。

看看這些鬼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語文》八年級下冊

《白洋淀紀事》,《語文》七年級上冊

《湘行散記》,《語文》七年級上冊

《獵人筆記》,《語文》七年級上冊

《名人傳》,《語文》八年級下冊

好歹,這些也算文學經典,買一本翻翻也是極好的,但下面這本書我就看不懂了。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沒35萬+,還差一丟丟。

為啥差一丟丟呢,因為這本書不是童話,不是小說,不是散文,而是報告文學,寫的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事兒,“刻畫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這種題材能搞到30萬+,在我看就是個奇蹟,就好像乒乓球比賽,中國人包攬前三屬於正常,但第四名是個佛得角小孩兒,你覺得誰更傳奇?

可是,如果《語文》八年級上冊沒提這本書,《飛向太空港》應該賣多少冊?除了專業人士,到底有多少人關心航天事業,又有多少人會買航天題材的報告文學?

我承認《飛向太空港》的作者李鳴生是個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家,這部書獲得了1990—1991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中國改革開放30年優秀報告文學獎,相比而言,他的另兩部作品獲獎更多:《中國863》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北京市建國50週年榮譽獎;《震中在人心》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徐遲優秀報告文學獎、上海圖書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長篇廣播金獎。

看起來《中國863》和《震中在人心》質量更好,你是不是以為這兩本賣得更多?

大家自己上網查吧。查過了,你就知道大王說錯了,中國作家榜不應該區分“進校賣書作家”和“非進校賣書作家”,而要區分的是“教材作家”和“非教材作家”。

我知道,你們和我一樣,想問的是:誰讓這些書進的教材?

大師。

大師不但是作家,還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小學部分的主編之一。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金字招牌護身,面對大王的怒懟,大師怎麼可能接招兒?!你算哪根蔥呢,只要我不讓你進教材,就別跟我們大師圈兒面前現眼了。

所以,大師表面上十分謙和,實則萬分不屑地回應了一句,“讓大家去判斷吧。”

大師身兼教材的主編,把自己的作品寫入教材,一旦成為“教材作家”,狗爪子綁個筆都能成大師,這就是我們的判斷。

有用?

鄭淵潔其實懟錯了:曹文軒賺大錢的原因揭秘! | 碼字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