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出版機構迴應曹文軒等進“校園賣書”:很常見!

4月19日,大星文化、作家榜經典文庫發佈了第13屆作家榜,在今年新添加的“童書作家榜”中,排名前三的作家分別為楊紅櫻、北貓和曹文軒,鄭淵潔未在榜。面對網友的質疑,鄭淵潔發文章回應中國童書銷售泡沫極大,且多有“校園賣書”的情況,因而自己主動退出榜單評選,此外,鄭淵潔也在文章裡指出童書作家曹文軒可能就有在校園裡籤售自己作品的情況。

鄭淵潔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醞釀至今,不僅鄭淵潔與曹文軒牽涉其中,更是引發大眾對於整個圖書行業、教育體系以及名家群體的討論。

4月21日,澎湃新聞專訪了鄭淵潔、北大培文總裁高秀芹以及在京的幾家出版社,他們就大眾所關心的問題做了回應。

出版社回應“進校園賣書”

鄭淵潔此次將批判的矛頭直指“進校園賣書”,澎湃新聞致電一些圖書出版商,大家談道:這個現象現在很常見,圖書尤其是童書的一個慣用銷售套路就是作家進校園開講座,籤售、學生買書。有出版社指出這種行為在南方的三四五線城市尤為常見,“中國最早一批童書作家都進校園賣書。”某童書出版編輯說,但當年相關的規定也沒有嚴格制定。

澎湃新聞也向在北京的兩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與長江新世紀的工作人員瞭解了相關情況。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一位編輯談道:“在北京因為管得嚴,出版社主動聯繫進校園是比較困難的,一般都是學校提出有這個需求,可以提供場地,我們才進學校做推廣的,學校有時候也是希望學生能多接觸點兒作家、能和作家有一個深入交流。”

“像在地方上如果有學校的籤售活動一般也是當地新華書店、書城等組織,我們出版社和當地書城都是正常結算的、把書以固定的折扣批發給他們,他們去哪兒銷售、怎麼銷售是他們自己決定,而且你從書店買書本來也是全價,一般沒有什麼老師拿折扣的問題。賣書才能賣多少錢,作家在其中也一般是配合宣傳角色,沒有太大主動權。”該編輯談道。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資組建的天天出版社出版了很多曹文軒的童書,至於鄭淵潔提出的稿酬的稅收單據的問題,該編輯回應:“曹文軒在天天社的稿酬都是天天社代繳稅收的,有憑證可查。”

長江新世紀的編輯說他們在地方賣童書或者是一些家教類的書,一般都是當地書城去和一直有合作的學校談,作家、學校、場地等各方面都合適的話就可以進校園。“其實籤售就是一個環節,大家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也沒關係,我們從來不強制買的。”該編輯談到。


童書出版機構回應曹文軒等進“校園賣書”:很常見!


六小齡童籤售海報

澎湃新聞發現六小齡童曾有到北京101中學籤售自己的《行者》的情況,該書編輯回應:“那次也是隻做了一場分享,有的學校是這樣:他們覺得這活動很好或者這書很有用,學校就會把書給提前買下來發給學生和家長,我們和101中學是有長期聯繫的,有置換關係,他們提供場地,我們提供嘉賓做講座,免費給學生分享。”

兩個出版社的工作人員都談到,其實進校園的活動與在書店、商場的活動沒什麼區別,一來出版社並不會給作者錢,作者出了書有義務配合該出版社做宣傳,二來在書店等場所辦活動也一般不會給所謂的場地費。他們都認為圖書走進校園無可厚非,重要的是一個營銷的尺度的問題,比如不可以強迫學生買書等。

北大培文高秀芹:20日曹文軒正參加北大培文的閱讀推廣

澎湃新聞多次致電曹文軒對方均為無人接聽,記者搜索相關新聞發現,在事件醞釀的19、20日,曹文軒正在河南參加活動,有報道顯示:4月19日,河南開封中心書城邀請著名作家曹文軒……共同開啟“北大領讀者”活動。4月20日,締造書香校園“北大領讀者”項目在鄭州北大培文學校啟動,高秀芹向曹文軒頒發“北大領讀者”聘書,同時為全國20多所培文學校授牌,這些學校將作為示範學校在當地參與推廣“北大領讀者”活動。“曹文軒書架”亦在鄭州北大培文學校揭牌。

即曹文軒這兩天正在參加的是北大培文的校園推廣活動,澎湃新聞由此致電北大培文總裁高秀芹瞭解相關情況。

北大培文(全稱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公司)是北京大學直屬的專業從事教育文化產業領域的一級全資校企,依託北大資源,通過與地方政府和各地區地產開發機構合作辦學的方式在多地設有北大培文學校,北大培文還因為每年籌辦的全國性的“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意寫作大賽為人所知。

高秀芹向澎湃新聞介紹:“曹老師是北大培文杯評委會主席,也是我們的作者。4月19、20號曹老師正在參加我們的活動。很多書城邀請曹老師去參加活動,但是因為曹老師時間太緊,經過多次溝通,終於在世界讀書日前夕的4月19日到開封中心書城參加名家講壇講座,4月20日上午到鄭州北大培文學校做報告,啟動北大領讀者項目。”

高秀芹所談及的鄭州北大培文學校就是培文的地方學校,該校是鄭州上街區政府與北大培文聯合創辦的一所公立寄宿制中學。既然由培文主辦,該校也由培文主導教育理念、課程及管理等。“我們各地的培文學校不光請曹老師,也請其他名家名師做公益服務,輸入優質的資源,通過公益課程、教學資源、管理理念來提升當地教育狀況,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達到教育均衡化,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問及曹文軒及其他名家是否在校園籤售自己的書時,高秀芹回應:“目前我們的名家講座主要在我們各地的培文學校,我們給學校提供的是經過專家論證過的推薦書單,涵蓋了人文、科學和藝術各個方面,出版時間跨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學校或者機構可以根據我們的書單推薦給學校圖書館配書,也可以完全自己做主,他們的採購渠道也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不存在任何買賣書的環節,‘曹文軒書架’是曹老師捐贈給培文學校的圖書。”“到底有沒有簽名售書,歡迎媒體採訪聽講座的任何一位學生、老師和家長,5000人可以作證。”高秀芹強調。

教育資源不均等帶來的“名家崇拜”

高秀芹介紹了曹文軒在鄭州上課時的“盛況”:“20日上午,曹老師在鄭州北大培文學校為5000個師生與家長講了寫作,他通過三個放羊的小故事深入淺出地給孩子講寫作,參加此次活動的學校達近年來之最,有河南、貴州、山東、福建、四川等地培文學校校長老師,也有上街區、新鄉市、滎陽市、鞏義市、溫縣等地兄弟學校。”在北京、上海等這樣頻繁舉辦活動、名家扎堆兒的地方,很難想象到5000人參與活動的情況,這似乎也間接地暗示出由於資源的不均等,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地方學校,大家對著名作家傾注瞭如此巨大的熱情。

高秀芹也補充了20日活動的幾個細節:“20日上午曹老師在鄭州北大培文學校講座,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沒有簽名環節,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讓簽名,有曹老師的書,也有孩子的練習本,雖然曹老師很疲倦,還是很熱心地簽名,要離開校園時,學校門口停的一輛急救車上還下來兩位醫護人員,拿著曹老師的書要簽名,說他們家孩子喜歡曹老師的書。”


童書出版機構回應曹文軒等進“校園賣書”:很常見!


曹文軒給醫護人員籤書 高秀芹供圖

“昨天我剛到北京西站,李憲文校長就給我打電話非常興奮地說:曹老師演講學校老師學生都感覺太棒了,教育局局長希望能把更多的北大名家請到學校來講座。有一位從貴州貴安來的周校長也說能聽到這樣一場講座真的受益匪淺。鄭州培文學校的一位教師9歲的女兒到晚上11點還沒睡,寫下如下的日記。”


童書出版機構回應曹文軒等進“校園賣書”:很常見!


對於“名家進校園”,高秀芹認為非常必要:“優秀作家到學校推廣閱讀,以身說法,孩子們可以跟他們喜歡的作家零距離接觸,可以瞭解他們喜歡的作家如何閱讀和創作,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行動,我想每個有分辨力的學校和家長都會打心底裡歡迎這種舉動。我們希望社會各界,政府、學校、家長、出版機構,以及閱讀推廣機構能呼應需求,形成合力,做好標準。”

鄭淵潔的質問:一記警鐘

澎湃新聞發現,2017年全國新入學的中小學生使用的“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簡稱部編本)的主編溫儒敏也是北大培文課程研究院特聘專家顧問,曹文軒也在“部編本”教材的編寫隊伍裡。

“名家開書單、書目”“名家進校園”“知名高校主持的全國性的寫作大賽”“讀書項目進校園”……這些看似個體性的事件統一起來似乎可以更加拼湊出事件的真實:教材在家長心目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贅言,吃透教材才有可能把握考試的方向,而迷信教材的家長自然也衍生出對於關於教材的編者以及教材中提及的一切的迷信,自然也迷信某一個與教材關係甚密的人的行動和他的主張。

對於鄭淵潔所拋出的質問的討論絕不應該止步於個人恩怨、“童書進校園”的形式、賣了多少書這樣的小細節,而更要看到整個教育體系的運轉,同時應該對能主導教育方向的人提出更多的要求,並要理智地看待一切“文化偶像”,自然也設身處地地思考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均等,散落在二三線城市的學生、大眾的需求。

名家與圖書能不能進校園,其實並不是事情的重點,功成名就似曹文軒與鄭淵潔也未必能看得上在校園裡賣的那幾百本書的所得。鄭淵潔所擔心的問題是書商與出版社勾結學校強行將書賣給學生的行為正在取代學生的自主權,如他文章中所寫:

孩子看書,應該是自己選擇:孩子於週末坐在書店的地上邊看書邊微笑然後讓爸爸媽媽買書。通過學校老師用向學生髮購書單不買書見不到作家的方式讓孩子獲得童書,不是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埋下可以利用權威投機取巧不正當競爭的骯髒種子?”

鄭淵潔認為,適當的引導之下,更需要讓孩子能自己去選擇自己喜好的作品,並沉浸在自主閱讀,而不是連孩子讀什麼都要被某種強權力量左右。

如果考慮高秀芹所說的,在並不發達的小城市裡,由於可以接觸到的資源少,老師和學生的視野都極其狹窄,哪裡有分辨得出好書還是壞書的能力,這種情況下適度的引導,名家能來開一個講座,對於他們而言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鄭淵潔的發問不是針對“要不要做”,而更是針對“要怎麼做”,這對於所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都是一記警鐘:無論是對於大城市裡“亂花漸欲迷人眼”挑書挑花眼的人,還是對於窮鄉僻壤裡難得見一面名家名書的人,推廣閱讀的人都該抱有善意,萬不可利慾薰心,切不可為了碼洋而不擇手段地推銷。(高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