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據一個朋友說,一種叫“方方體”的說話方式正在流行,我打了個電話問了一下子,還真有很多人在學習這種“方方體”,我正想學學看,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說學“方方體”有可能導致語言功能紊亂……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是的,這就是在模仿《方方日記》的文字,方方的日記恐怕是今年最火的文字作品了,不光火,還因為在海外出版的“神速”而“爆”了,甚至有幾個國家都爭先搶後地上架了“爆款”《方方日記》。


海外出版讓這本原本就備受關注的日記,成為了本年度最大爭議話題——這本從寫第一個字到海外出版僅用了兩個月的“日記”,到底是文學藝術還是陰謀之下的文字武器?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在此之前很多人並不認識有個叫方方的,她其實就是疫情中的一個普通人,只不過,她正好是一個作家。


對於一個用文字吃飯的人來說,即便不身處其中,也可能要用文學藝術去表現這段真實的故事,而身處其中的方方則更為便捷和迅速地採用了“日記”這樣的方式,用文字進行了“實時”記錄。所以,有人說《方方日記》就是紀實文學。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方方日記》既然是一個著名作家寫出來的,是不是理所當然就應該是文學藝術作品呢?有人說是,方方身處疫情現實之中親身經歷的文字記錄,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呈現的方式去實時“創作”,當然是典型的紀實文學作品;


也有人說方方其實並沒有親歷日記中記錄的那些事件,她甚至連樓都沒下又怎麼可能親眼目睹那些人和事呢,所以她寫的一切只不過是道聽途說,都是聽說的東西就不能定義為“真人真事”,不是真人真事那還叫紀實文學嗎?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當然,藝術也可以是虛構的,但很顯然,方方本人並不認為自己的作品是道聽途說或者虛構,她一再強調她的日記都是真實的。

不過,依舊有無數人對她所謂的“真實”提出質疑——太多的聽說讓這種真實變得“主觀”,而非客觀意義的“真實”。因此,從《方方日記》走火之後關於“真實”的爭議一直存在,進而也讓這部看似是“紀實”的作品陷入了是否屬於文學藝術的熱議中。


《方方日記》是不是文學藝術作品還沒討論出個結果,突然冒出了此書在海外出版預售的消息,這讓原本就已經熱烈的討論變成了一場激烈的“炸鍋”式立場交鋒。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首先爆出來的是這部日記即將被多國“擅自”出版的消息,方方的支持者們為此非常操心——沒有方方的許可怎麼能隨便被老外拿去出版賺錢呢,一定要給那些盜用版權的無良外國出版社一點顏色瞧瞧!

但反轉往往來得猝不及防,方方很快公開聲明海外出版得到了她本人授權。從寫第一個字到出版竟然只花了六十天左右的時間,這讓許多原本擔心她被侵權的網友感到憤怒——如此神速的出版速度、而且還是選擇海外出版、還得到了方方授權,要麼是早已串通好的陰謀、要麼就是在給別人“遞刀子”——當下,海外正需要這種“刀子”來作為武器。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無論方方如何解釋這都是正常的出版活動,無論方方的支持者們如何力挺日記如此神速在海外出版的種種理由,都沒辦法消除這麼多“巧合”或者“合理”。一本正常的文學作品從創作到海外出版需要多長的週期呢?作家鄭淵潔說他的中文書出版需要一年左右,而英文版需要用兩年多。


而方方的書從動筆到海外出版預售僅六十天左右就搞定,這是引發“陰謀”質疑的主要依據之一——沒有預謀怎會如此神速和順利?就像是一切都在等著方方寫出來發表一般,一切過程似乎都是走的“綠色通道”。

越來越多的人總結出越來越多的蛛絲馬跡,而結論就是這本日記從一開始就是一把“陰謀之刀”。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亦或是早有預謀的“文學”陰謀?也許,這一切,只是一本日記引發的“別樣情緒”而已。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剛剛聽到一個好消息:無論方方日記是不是文學、有沒有沒陰謀?方方日記都只是她一個人關在家裡寫出來的個人日記,所以這本日記根本沒有那麼恐怖,更不會造成天塌地陷般可怕的後果,即便是“遞刀子”,對於開放和不斷奔跑的世界來說,這把刀子永遠也只不過是“道具”。

而這樣一本充滿太多不確定的日記能自由地公開、並自由地任人討論,本身就是具有非常大的積極意義——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間當中,“聽說”來的日記也許壓根不可能會允許它出現,是文化自信的包容社會給了這部日記生存的土壤。

方方日記,是文學藝術,還是遞給別人的刀?

方方

管它是文學藝術還是文字武器,管它是國內出版還是海外出版,時代依然大步地朝著美好在前進!但是,太多的巧合和聽說,太多的同胞因此站“左”或站“右”來相互斥責對峙、有人試圖藉此撕裂家園和睦,仍然還是令人擔心,令人失望。(此處,就以模仿方方體作為結尾吧)

​最後,與其看充滿爭議的《方方日記》,還不如好好讀一套魯迅作品集來得有意義​,點擊上方鏈接即可擁有一套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這本書能讓你將思緒從“方方圓圓”的迷霧爭議中拉回來,魯迅的作品雖然同樣可能是聽說的,但現在已無需費神去爭議了!由此可見,一本書要成為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譬如四大文學名著,都需要經過歷史的討論後才能真正從文字變成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