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進校園,應多念教育經少念生意經

“童話大王”鄭淵潔因被指於“童書作家榜”榜上無名,發文揭露榜上部分童書作家銷量存在“貓膩”,即通過進校園推銷獲得高版稅收入,認為這種“進校園推銷”的行為不妥。記者調查發現,確實有作家存在進校園賣書的情況,而且有出版公司將其總結為推銷書籍的成功策略。(4月21日《北京青年報》)

鄭淵潔說,某些作家版稅收入之所以這麼高,就是因為他們以進學校演講、交流的名義行推銷之實。而這些通過現場籤售,或要求孩子通過一些渠道購買的圖書,都沒有折扣,要比從圖書市場買書貴了很多。

作家進校園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比如很多著名作家不但身兼一些大學的名譽教授、名譽院長,還會定期、不定期與大學生就寫作等問題進行交流。這些活動對於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等都很有幫助,同時也擴大了作家自己的影響力,是一種雙贏之舉。

兒童文學作家進中小學校園,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不怕兒童文學作家進校園,而是應該關注他們進校園以後具體幹了什麼。如果只是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傳授寫作知識和技巧、引導和培養孩子對寫作的興趣,那是求之不得的。但是如果主要目的在於賣書,那麼無疑值得警惕。

作家可以進校園,但要多念“教育經”,少念、不念“生意經”,即便是為了配合一些出版社、書店的活動,也要慎之又慎,否則即便多賣了一些書,也會嚴重損害自己的形象、名聲和公信力。更何況,圖書也是一種商品,而按照國家教育部門的三令五申,嚴禁任何形式的商業廣告、商業活動進入中小學和幼兒園。守住中小學校園這方淨土,兒童文學作家顯然是有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