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泰国

我所知道的泰国

拉玛九世与王后

2006年6月,泰国举行了泰王拉玛九世登基60周年庆典活动,全球29个在位王室有25个受到邀请,其中有13个在位君主亲自参加,另有12个王室派了其他成员来参加。一时之间,泰国王室风头无两。

然而三个多月后,2006年9月19日夜,时隔15年,泰国发生了历史上第20次军事政变,时任泰国总理他信正在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第二天他信流亡英国。之后,造成数年的泰国政局混乱。

2016年10月13日15:52泰国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下称国王)驾崩,享年88岁。在位70年126天。国王的这一生,经历大大小小17次军事政变,三十位总理。几乎平均每四年发生一次政变,每两年换一任总理。1946年,国王因为兄长被暗杀而登上王位,之后返回瑞士继续深造,只是把之前学的自然科学改成了法律和政治学。1951年,国王回到泰国,在王室影响力已经式微的情况下没有过多的权利诉求,而是勤勉的深入泰国各地,探访贫民。直到1957年,披汶˙颂堪的下台,国王才慢慢开始发挥君主的作用。

我所知道的泰国

颂堪

一、銮披汶˙颂堪

此人出生于1897年,是华泰混血,銮披汶˙颂堪其实是他的爵名(拉玛七世赐予),其本名为贝·奇达桑卡,汉名为吴别。颂堪曾在1938年-1944年,1948年-1957年担任泰国总理。

1932年,他联合军方其它领导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却克里王朝王朝150年的君主专制(其时在位君主是拉玛七世),建立君主立宪制。他的第一次发迹几乎同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与保皇派的斗争中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干,在遭到数次暗杀后竟能毫发无伤,其个人的威信得到加强。

同时,他在国内宣传墨索尼里、希特勒的威权领导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试图为自己成为泰国在国家建设和世界危局的时代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做铺垫,并且建立一个由泰人领导的“大泰国”的民族(反华)。随着日本的战败,他的亲日外交也逐渐让他散失权利从而沦为战争罪犯,但泰国国内舆论却认为他在与日本的妥协中尽力维护了泰国的利益(征服缅甸的景栋以及日本归还了马来北方的四个邦),于是他被无罪释放了。他的第一任期内,泰国王室的权利几乎旁落,拉玛七世在1935年宣布退位,10岁的拉玛八世继位时还在瑞士上学,他13岁(1938年)和母亲、弟弟第一次回到泰国访问不久又返回瑞士,一直到1946年才回到泰国(他在这一年被暗杀,其弟普密蓬国王继位)。

二战后期的泰国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混乱时期,热战与冷战之间,各种清算还没完全结束,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已经开始显现,有利益纷争的大国抱团取暖,在世界各地纷纷扶持自己的势力,小国如何站队也成了各国国内纷乱不止的间接原因。颂堪的第二次得势,正是由于美英认可,美英试图在泰国建立自己的代言人(二战时,颂堪亲日,向美英宣战,政治向来如此,敌人和朋友都比不过实际的利益),对抗外围共产主义阵营。

颂堪第二次执政期间,已经不能像第一次那样完全地掌控时局,怀有积极的和勃勃野心的政治精英也越来越多,甚至1951年普密蓬国王回泰国时,军人集团似乎感受到了危机,其后几年,军人集团内部、军人与文官,泰国与美国等等层出不穷的纷乱关系,颂堪在执政后期实行“民主实验”以及谋求与共产主义的中国建立关系不过都是为了缓和国内各种矛盾和斗争。在所有的这些矛盾和冲突中,不过都是在各个精英阶层中间展开的,这期间没有任何阶层得到过广泛的群众基础,王室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后来给予国王权力也不过是各方都不想对方变得更强。

要说颂堪这个人,前期如同之前的专制君主,同时将国防和内务握在手里,并就外部形势适时的转变,加上个人威信,其权力达到巅峰。第二次执政时也没有把新婚不久的年轻国王放在眼里,把本该由国王主持的2500年佛历庆典揽在自己手里。

普密蓬国王曾经回忆说:“我一开口,他们(将军们)就说:‘国王陛下,你什么都不懂!’我就住嘴,我懂,可是我住嘴。”住了嘴的国王没有坐以待毙,就在军人和文官以及军人集团内部各种纷争不断的时候,国王开始走访全国各地,深入农村以及广大贫困地区,以自己的勤勉和诚心获得普通百姓的支持和爱戴。

泰国的老百姓,几百年来在历任国王的治下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死亡、暴力等等,在他们的心中国王一直都是自己的保护神,任何个人的独裁统治或许都没有国王来的名正言顺。韬光养晦的国王也终于在颂堪谋求自己的支持时直接让其下台,颂堪最终流亡海外,客死他乡。这位如同鳌拜一样的永年宰相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不曾放在眼里的年轻国王日后统治泰国近七十年,手握军政大权历经数次政变而岿然不动。

1946年拉玛八世在即将返回瑞士前被暗杀,这一迷案至今未解。也有传言幕后黑手是颂堪。并且他在1938年上台后不久就逮捕了40名王室成员、旧官僚贵族等,处死了18人。他还攻击了君主制,禁止百姓家中悬挂国王的画像。也许这一切都有让他成为凶手的可能,但是,暗杀国王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对于普密蓬国王来说,一个杀死自己亲哥哥的凶手,他的后代怎么可能还能在军中担任要职甚至出任驻美大使呢。

我所知道的泰国

他信

二、他信˙西那瓦

2006年他信在2月24日解散国会后说:“请不必担心我。我主动自愿地来为人民服务,当人民需要我是我就继续工作,当人民不需要我时我就会自己回家……”

​而早在1967年,普密蓬国王接受采访时说:“我事实上是一个人民选出来的国王。如果人民不要我,他们可以赶我下台,不是吗?那我就会失业了”

似乎,他信深谙国王深受爱戴的缘由,当他挽起裤腿跟农民一起下田视察过后,许多农民的家里挂上了他信的画像。

他信是华人第四代移民,他的家族从他信曾祖父开始就在北方的清迈积聚财富,他的父亲曾当选清迈府议员,等到他信1949年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是清迈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他信自己被称为“电信大亨”,在泰国首富榜上名列前三甲。他信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实现连任的民选总理,并且实现了泰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党(泰爱泰党)执政”的政府。

他信是典型的商而优则仕,他的财富以及他创造财富的能力为他的仕途带来便利,但也许正是这一点让他的仕途更加坎坷从而造成他至今流亡海外不能回国的窘境。他的大部分支持者都是来自于东北部的农民以及广大的底层民众,他也的确制定了许多惠农政策,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受益。

2001年他信当选泰国总理,将他治理公司的理念应用到国家经济层面,使得泰国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泰国一度成为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作为经济强人,也许他也急于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其政治治理的才能明显不及经济才华。

就拿泰国南部叛乱为例,虽然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但是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府、惹拉府以及陶公府的居民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地区偶有民族纠纷发生,国王和军方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过去很多年里,地区相对还是比较平静的。但是,他信上台后,摒弃了国王的怀柔政策,任用其警界亲信(也是开罪军方了)负责南方边境,重拳出击。2004年10月,警察与陶公府示威群众发生了激烈冲突,之后警方在押解示威者的过程中致使78名示威者活活闷死,招致了广泛的民愤。此后,叛乱并没有得到遏制,矛盾反而日益尖锐,一直延续至今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截止2014年,这一地区因为叛乱已经造成6000人死亡。

除此之外,他信的许多其他政策也并非深思熟虑,他在惠及一部分人的同时总是会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并且表现出令人反感的傲慢和自得。另外,他上台后通过修改宪法把自己的公司卖给新加坡获得巨额利润,也大大刺激了反对者。2005年底泰国国内各种反对声音骤然四起,直到2006年6月泰王登基60周年庆典前夕各方政治纷争才有所缓和,紧接着9月19日深夜,军方发动政变,坦克开上了曼谷的街道,他信被推翻了。这以后的许多年里,他信的妹夫、妹妹相继上台又被推翻。

也许在他信的心目中,让社会底层民众富裕起来,打破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国家才能更加团结,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从而促成泰国成为东南亚强国。他的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毕竟能成为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在东南亚也不过只此一家。新加坡许多70多岁的老人仍然在饭店打工,而泰国街头的小商小贩即便面前有很多的顾客,他们依旧会在下午三四点就收摊回家了。

国王用了几十年时间的辛苦经营才换来如今国内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想要撼动其地位几乎不太可能,外界对国王的批评不外乎其巨额资产、王室特权以及和军方的亲和关系,从而阻碍泰国民主化进程。泰国一位老教授曾说,国王名下其实没有什么资产,甚至比不上泰国的富商大贾,福布斯评出的那几百亿美元只不过是王室资产管理局控制的资产。再者,泰国王室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凡是与国王五代之内有血缘关系的都被算作王室成员(拉玛四世、拉玛五世的子女众多,再加上后代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泰国几百年的君主专制,到了1932年改成君主立宪制,王室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但其后军人集团、文官等内部纷争又逐步让王室发挥作用,通过国王自己的勤政爱民,王室的作用在泰国也越来越不可撼动。至于国王与军方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是双方多少年来相互制衡的结果,外界传言国王八九十年代患上抑郁症,与诗丽吉王后之间同床异梦的龃龉,多少都是军方介入的结果。国王在位的七十年,前期韬光养晦,后期力不从心,对于他的评价二三十年里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他的时代已经终结,继任者是无法再继续他的神话。

抛开国家制度,泰国动乱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能把一个公平的分配机制融入到发展过程中,他信试着去改变,但他太过激进,所以失败了。

如今国王去世,军方、王室、总理又是另一番角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