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的豐田紅杉有多厲害?

小強車訊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紅杉是豐田旗下最霸氣的硬派越野車,普拉多,陸巡在它面前只能乖乖當小弟。紅杉車身尺寸5210×2029×1895,屬於標準的全尺寸車型,這臺車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公路怪物大坦途是同平臺打造,可見它的底子之強悍。紅杉主要還是針對美國市場,老美比國人更喜歡粗大長的車型,沒辦法,人家那邊地廣人稀,又沒有排量稅限制,所以也就比較流行這種大車,像薩博奔,凱雷德,領航員等等都比較暢銷。



動力方面,紅杉擁有5700cc的肺活量,和陸巡5700以及雷克薩斯lx570同款,最大功率284千瓦,最大扭矩544牛米,配經典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加速能力肯定是沒得說,在1000轉出頭基本就可以超車自如,深踩一腳動力如同奔跑的犀牛,再配合上大八缸的嘶吼就很容易嚇到小朋友了。



底盤方面,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分時四驅,硬橋硬馬,硬到沒朋友。當然也有軟的一面,就是它後橋配備了空氣懸掛,支持底盤的高低三擋高低調節,和軟硬調節,無論是越野能力還是舒適度那都是槓槓的。



內飾方面,作為一款硬派越野車在這方面肯定不會特別細膩,恰好能證明紅杉是一臺表裡如一的車。雖然談不上豪華,但在用料做工上還是非常紮實的,大量的木紋裝飾,有一股濃重的深沉和底蘊。儀表盤是錯落有致的五個圈,中控屏尺寸不大,界面也不酷炫,下方是一字排開的幾個旋鈕,用起來沒啥阻尼感,中央通道和扶手箱也都是全尺寸級別的,魁梧有範兒。



空間方面,絕對的大七座,座椅佈局223,後排兩座中間也有扶手臺,非常人性化,獨立座椅能讓你享受到頭等艙的感覺,厚實舒爽至極,在保持中間腿部有一拳半空間的情況下,第三排腿部還能有一拳多點。紅杉後尾箱常規容積535升,足以裝下7個人的行李,另外紅杉的後擋風玻璃很有意思,可以通過電控升降,用於方便拿去後備箱的物品,非常方便。



紅杉車很牛叉,但售價也不便宜,5.7四驅白金版裸車在100萬左右,比5.7陸巡貴10萬左右,標準的百萬豪車了。如果有100多萬預算你會選擇紅杉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有幸開過老款的豐田紅杉,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在開“裝甲車”;本人身高將近180cm,但是在這臺車面前就像一個小朋友,就連上車都得分兩步---先踩到踏板上,在邁右腿進入駕駛座。

外觀內飾

典型的豐田風格,樸素、毫無亮點。但是那股霸氣卻撲面而來,充滿了低調的力量感。

比起其它家族車型或者同類車型,兼職就是巨無霸,完全符合美國人對於“大”的追求。

這車長5.2米,接近2米的高度。要是停車位不夠高或者不夠寬,那可要廢點力氣了。還有就是別開著他下地下車庫了,停車會讓你想哭。

此外,這款車的後懸掛是空氣懸掛,可以通過調整懸掛高度調節舒適性;另外,紅杉採用分時四驅系統,並且設置旋轉按鈕切換模式,可切換的模式分別為兩驅、高速四驅、低速四驅,可以在不同的路況切換不同模式。

動力總成

5.7L的V8發動機,帶有VVT-i技術,最大功率284KW,最大扭矩545N·m,匹配帶有低速牽引模式的6速自動變速器,動力強勁,外加較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越野能力也是相當強悍,如果走過318國道的話,這款車的出鏡率可要比市內高多了。

這款發動機技術上並沒有太多亮點,但是勝在耐用性以及“經濟性”上(PS:雖然油耗達到了15L以上,但是想想它的車重和排量也就無所謂了)。

空間

說到空間,這輛車儼然就是一輛貨車,不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都非常奢侈,幾乎可以應付任何家用載物要求。

總結

總結之前吐槽一下,一輛百萬級別的豪車,它的鑰匙竟然是這樣的,要不是開過這輛車,我會認為這是一把電動自行車的鑰匙。

這兩車之所以經典,主要它是源自豐田的經典皮卡—坦途。在2001年向北美市場推出後,迅速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對美系福特、通用GMC、雪佛蘭、凱迪拉克凱雷德等壟斷的全尺寸SUV發起了衝擊,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

一直以來,這款車以優秀的越野能力、良好的使用經濟性以及豐田引以為豪的品質控制,使得這款車成為了全尺寸SUV領域的經典車型。


江城車馬客


紅杉沒有多厲害,不用刻意的去強化它的形象和能力,論越野能力它不如陸巡,論豪華它沒有沒雷克薩斯LX570好,論銷量它比不過英菲尼迪QX80和奔馳GLS。但是紅杉的體型是豐田SUV和越野車中最大的,比陸巡和雷克薩斯LX570都要大,車長已經超過5.2米,寬度超過2米,軸距超過3米。從尺寸上來看,就知道紅杉主打北美市場。它跟陸巡的區別在於更加註重乘坐空間、儲物空間、駕乘舒適性、以及拖拽能力。

紅杉的外形看起來確實比較魁梧,但是這種魁梧更像是個油膩的胖子,長的跟此本相撲似的!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紅杉的內飾,不知道您看過之後有啥感想!反正我是接受不了!作為一輛價值百萬的SUV,內飾簡陋的一屁!太粗糙了!而且由於車型比較老,並且很長時間沒有更新換代,從造型和配置上,完全跟不上如今的潮流。除了大,沒別的優勢!



各位可以看看紅杉的車鑰匙,估計還沒有雅迪電動車的豪華!想要無鑰匙啟動?對不起,沒有這個配置!紅杉搭載了5.7升V8全鋁自然吸氣發動機和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並配備低速牽引模式。紅杉採用了一套分時四驅系統,可以根據不同路況,在2驅(2WD)、高速四驅(4H)、以及低速4驅(4L)之間進行切換。

雖然配備了中央差速鎖和後空氣懸架,但是對於如此龐大的體型來說,紅杉更適合長途穿越,不適合越野。所以這也是紅杉和陸巡之間的區別,紅杉非常適合帶著一家老小,把後備箱裡裝滿行李,後面再拖著一個房車,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長途自駕旅行。至於越野的事,還是交給陸巡和LX570吧!

巖哥的觀點:紅杉作為一款百萬級別的SUV,以它現在的綜合實力來看,與其他對手相比完全處於劣勢狀態。在其它對手的諸多豪華配置面前,紅杉顯得過於老舊,目前的百萬SUV陣營中有很多選擇,但我實在想不出來一個選擇紅杉的理由!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呦!


巖哥侃車


引言:紅杉是豐田旗下頂級的越野SUV,其實原廠地位於美國,紅杉最初就是豐田為了迎合美洲市場打造出來的一臺全尺寸SUV,無論是尺寸、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豪華性方面,紅杉都可以說做到了極致,要知道國內一臺紅杉售價高達100萬,而一臺豐田能賣到100萬,其性能絕對要比同價位的豪車更要強悍。

紅杉搭載一臺代號為3UR的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排量為5.7L,與陸地巡洋艦搭載同一臺發動機,從性能上來說無可挑剔,雖然技術裝備量不夠多,但是市場上能與這臺發動機匹敵的引擎也不多,V8大排量自吸引擎帶來的咆哮感以及暢快感,非小排量引擎可比。

100萬買來的紅杉是什麼感覺?什麼又叫全尺寸SUV,可能單用語言描述你無法感受,咱們就來用圖片表達吧,左側是老款CRV,右側是紅杉,其實CRV在SUV中並不算小,哈弗H6就是在CRV基礎上打造而來,但就算是CRV,在紅杉面前表現的就像一個小玩具。

如果覺得CRV太小比起來沒有意思,那麼下圖右側的這臺陸巡夠大了吧,在紅杉的面前,依然是小上不少,而陸巡在路上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在大哥紅杉面前,無論是長度、寬度還是高度,基本上都被紅杉碾壓。畢竟誰讓人家是一臺尺寸超過5.2m的全尺寸SUV,這個尺寸已經遠遠超過了攬勝。

側面對比圖中,紅杉的輪轂、車頭尺寸以及高度,都要比陸巡高出一截,從氣勢上來說,這臺百萬級別的紅杉,可以說是富人的大玩具,真正的豪華全尺寸SUV。

小結:紅杉作為豐田旗下的一臺SUV,能賣到100萬靠的是真實力,無論是越野性能還是豪華性能,在這個級別中都無可挑剔,而且豐田的耐久性也賦予了這臺車足夠的實力,當然紅杉的安全性,我想沒有人會懷疑。


汽車扒一扒


紅杉是豐田旗下最霸氣的硬派越野車,光這一點上,就已經很厲害了。其次紅杉車身尺寸5210×2029×1895,屬於標準的全尺寸車型,這臺車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公路怪物大坦途是同平臺打造,可見它的底子之強悍。

在車身的高度上,它並不是特別的高,而且車身比較長,這種造型也讓很多人非常的關注所以贏得了很多人的注意。紅杉的材質也很獨特,如果你觸摸過的話你會發現,它所有的材質採用的都是特殊的金屬材質,不僅僅是從外觀方面考慮,它更多的是通過對材質的改善來提高車身的質量,所以豐田紅杉的材質。

車子內部也很厲害,且不說符合人體的構造的座位設計,採用的很多材質都是非常高端,極具舒適性。並且其方向盤是可以自動調節的,所以說能夠改善人們在使用方向盤時候的方便程度。

更重要的是,這輛車在很多其它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改變,當你駕駛這輛車的時候,你會發現它非常的安全,因為它車身有一定的重量,所以說駕駛起來非常的穩定。紅杉還有厲害的就是其各種各樣的系統和安全性,能讓你感覺到這輛車帶給大家的保護性。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在駕駛這輛車的時候,也可以開起這輛車的盲點裝置,因為這輛車比較大,所以說可能會有一些盲點,是你注意不到的,當你開啟這個裝置的時候,能夠在安全性方面給你一個更大的保障。

並且因為它的風格和質量上都有很有檔次,能讓你能夠感受到車輛帶給你的至高尊貴和優雅。


汽車網評


紅杉是豐田旗下頂級的越野SUV,最關鍵的就是他在國內很小看到,尤其是廣東地區,物以稀為貴,只要在路上比較小看到的車都會覺得又看的。

紅杉我也開過一段時間,平時看見車不會讓的三輪車也會主動讓開給你,在廣州基本是找不到位置停車的,地下停車場都有限高的,所以在大城市不方便,在郊外玩玩還可以。


小白買車


我哥在美國開的紅杉,但是4.7L的,真大!



李齊26


那這個您覺得怎麼樣?



君臨天下159461945


很厲害啊,我們就用這個車



蒙古族老王子


厲害到讓你加油時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