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洛克希德馬丁,全世界最好的航空公司。聞名於世的F-22“猛禽”以及F-35“閃電”都是洛馬的產品。不過,這幾天,洛馬的日子可不好過。

首先給洛馬找麻煩的是,美國代理國防部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這位曾在波音擔任導彈防禦系統項目,後官至波音公司飛機項目高級副總裁的美國五角大樓負責人,上任伊始就開始對洛馬發難。先是對F-35戰機項目進行了最為苛刻的批評,稱這個項目已經“完犢子了”(F--edup)。在他看來,洛馬公司“根本不知道如何運作一個項目”。然後,更是提出讓美國空軍採購所謂的F-15X戰機,這款以“空中彈藥庫”為概念的戰機其實是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設計,很可能成為對方空空導彈的靶子。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但是,就這麼一款既無隱身性,又無機動性的戰機,居然獲得了美國空軍的訂單。五角大樓計劃在2020財年,將投入12億美元採購12架新的F-15X戰機。雖然其中可能還有一定的研發經費和武器配套費用,但是一架F-15X的單價達到1億美元絕對讓人咋舌。因為F-35各型號的單價早已是大幅下降:F-35A型為8920萬美元、F-35B型為1.155億美元、F-35C型為1.077億美元。可以說,作為五代機的F-35系列戰機,單機價格甚至還不如四代機F-15X的價格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要知道,沙納漢還一直認為F-35戰機項目就是浪費金錢。如今F-15X戰機的單價超過1億美元,沙納漢偏袒老東家的嫌疑也成為一大丑聞。於是美國國防部督察長辦公室宣佈,以“偏袒老東家波音公司、有違職業道德”為由啟動對沙納漢的內部調查。可惜,就在美國國防部內部剛剛啟動了對沙納漢的調查不久,美國在東亞忠實的“小弟”日本,就為沙納漢提供了自證清白的強有力證據。4月9日,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35A戰機在執行夜間訓練任務時墜毀,飛行員死亡。

事故發生之後,日本立即停飛了剩餘的12架F-35A戰機,開始進行事故調查。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事故原因,但是很有可能是因為F-35戰機缺氧的“老毛病”又犯了,導致飛行員在飛行中出現缺氧症狀後對飛機失去控制,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而2017年,美國就是因為飛行員在飛行中出現缺氧症狀後,停飛了亞利桑那州的盧克空軍基地將55架F-35A。如果說停飛只是暴露了F-35戰機的缺陷,那麼另一則消息則讓F-35戰機的顏面掃地。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具備“完全任務執行”能力的F-35戰機的數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F-35A只能保持34%,F-35B就已經降低到了只有16%,而F-35C更是跌倒了2%的水平。如果把標準方框,那麼擁有“任務執行能力”的F-35戰機的比例,在2018年5-11月間也不過50%。當然,如此尷尬局面的形成,不是因為F-35戰機本身的性能。而是因為F-35戰機過於昂貴,除了戰機本身,其各種零部件同樣價格不菲。所以,2018年時全球範圍內F-35,近30%的時間都在地面等零部件。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讓德國人對F-35戰機都望而卻步。在為日益老化的“狂風”戰機尋找替代品時,德國人的選擇時要麼購買空中客車公司的“颱風”戰機,要麼購買波音公司的F-18戰機。德國人的選擇或許可以理解,一個軍費380億美元左右的國家,想要替換97架“狂風”,F-35是一個極為奢侈的計劃。即便在戰機數量上進行一定的縮減,保留20架以上是必要的。那麼這就會讓德國付出20億美元以上的採購經費,如果再加上個各種配套設備和人員訓練,那麼支出將會無比龐大。

德國尚且用不起F-35戰機,其他歐洲國家似乎就更難有餘錢去奢侈的大幅採購F-35戰機了。於是,我們可以看到諸多參與聯合戰鬥機項目的國家都在削減採購數量。甚至包括意大利這樣的擁有F-35戰機生產線和維修基地的國家,也暫時削減了F-35的採購。而亞洲的新加坡之流,居然僅僅是採購了6架F-35A,這種淺嘗即止的行為,讓洛馬公司很是無奈。畢竟,F-35戰機的採購量越少,單機價格越高,單機價格越高,能夠採購的國家就越少,如此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F-35在內部面臨國防部代理部長的責難,在日本出現墜毀事故,再加上德國人拒絕採購,其他盟友縮減訂單。可以說,洛馬現在有些“四面楚歌”的境地。由此看來沙納漢批評洛馬的一些言語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他指責的是洛馬的F-35項目,而不是F-35飛機本身。同樣,美國國防部的調查報告似乎也可以證明這點,因為最終調查人員認定,沙納漢“對F-35的項目評價是實質性的,和項目表現有關”,沒有任何不當行為。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如此看來,洛馬還有一段時間的“艱難時日”,但是作為代表未來趨勢的隱身戰機,F-35不會因此“沉淪”!

發射JDAM炸彈!F35A首次實戰,僅殲20還缺戰鬥經驗

近期美國首次將F35A戰機投入實戰,向敵方目標發射了JDAM精確制導炸彈,作為世界上第二款具備實戰能力的隱身戰機(以色列首次將F35投入實戰),F35A可謂命途多舛,此前因為油管問題,美國停飛了所有F35A,後來日本F35A墜毀,日本又停飛所有F35A,但此次F35A具備實戰能力,說明F35A已經走出陰霾,那F35A有哪些特點?世界隱身戰機的發展趨勢如何?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F35A戰機)

F35A屬於陸地起降型,此外還有F35B(短距/垂直起降)和F35C(航母專用),F35A的造價1.1億美元,搭載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小涵道比F135發動機,這就讓F35A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1.8噸,載彈量7.7噸,與重型戰機相比也毫不遜色,F35A擁有內置彈艙,空戰時能掛載8枚對空導彈,理論性能非常強悍,但F35A的推重比僅為0.61,還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所以F35A的缺陷也同樣明顯。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F35裝配發動機)

在2014年,美國將F22投入實戰,隨後到2018年5月22日,以色列將F35I投入實戰,5月29日俄羅斯將蘇57投入實戰,作為隱身戰機當中被質疑最多的,就是蘇57戰機,機身扁平,但彈艙的有效容積卻大於F22和殲20,此次蘇57發射的是KH59MK2巡航導彈,最大射程550千米,採用光電/雷達制導,打擊精度頗高,另外蘇57也是世界首款將巡航導彈投入實戰的隱身戰機,那殲20的發展狀況如何?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KH59MK2巡航導彈)

在2016年8月,殲20交付部隊使用,雖然還沒有實戰經驗,但發展狀態卻要比蘇57強很多,在2019年,俄羅斯將接收12架蘇57戰機,同期殲20卻服役24架以上,但早期版殲20配備俄羅斯AL31F發動機,隨後換裝渦扇10B發動機,但AL31F和渦扇10B都屬於三代機的動力系統,無法滿足四代機的需求,這就造成殲20的產量不高,所以專門為殲20研製的渦扇15發動機需要提速了。


F35屢屢出事,又被歐洲“拋棄”,這家公司四面楚歌?


(殲20戰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