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街區裡暢想“數字中國”未來 五大項目簽約兩項成果發佈

福州古街区里畅想“数字中国”未来 五大项目签约两项成果发布

資料圖:5月5日,民眾在展館內體驗人臉關鍵點識別技術。張斌 攝

中新社福州5月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區塊鏈許願樹、垃圾分類智慧桶、繁華商圈人工智能零售店……隨著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6日的登場,福州沉浸在充滿未來感、科技味的數字科技場景中。

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街區裡,刷臉支付、區塊鏈愛情樹、綠色能量生成機、雕塑AR合影體驗等一個個數字項目,把這一古老的街區變身為數字景區,吸引遊人爭相體驗,感受高科技帶來的美好新生活。

來自螞蟻金服、華為、中國電子等企業的高管與行業專家,還有貴州、江西、湖南、河北等全國逾40個省市的官員,5日晚間聚首三坊七巷古街區“對話未來”。

此次“有福之州·對話未來”活動同時也在三坊七巷內的小黃樓、郭柏蔭故居、劉齊銜故居、衣錦坊水榭戲臺等歷史建築中展開。

二維碼的普及,如今正為商業經營創造更加平等的機會,也成為普惠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巨大作用的生動案例。有參與活動的嘉賓認為,惠普科技已成為“這個時代最大的公益之一”。

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說,在移動支付普及、金融科技突破、新零售變革的時代,藉助小小的二維碼,小商小販也能夠獲得經營分析、賬務管理和貸款等服務。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認為,數字技術能有效地將政府管理模式從定性轉向定量,助推精準治理,最終民生受益。

螞蟻金服副總裁楊鵬稱,440多個城市的用戶在支付寶端成功辦理從社保、醫保、交警、證照等各種業務,總共超過5億人次,實現“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

如何利用數字技術,為經濟社會變革賦能?華為企業業務副總裁喻東說,華為集合業界力量推出的數字化平臺為萬物萬聯的智能世界打造了“底座”。

他表示,建設智慧城市需要多種技術協同,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GIS(地理信息系統)、視頻、人工智能以及5G技術等;華為的優勢在於能把這些技術進行協同和整合,打破業務割裂的現狀,形成城市智慧大腦,為城市發展的科學決策提供先進的手段。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董事長芮曉武提出了“安全為先、需求牽引、迭代發展”的現代數字城市建設理念。他表示,推進城市現代化,需要技術先進的網信企業提供產業賦能;現代數字城市建設,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形成發展共同體,構建自主開放產業生態。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則指出,數字化轉型並非對老的方式的顛覆,“是把原來的提升,而不是吞噬一切”,為此需要抓住關鍵技術的牛鼻子,堅持自力更生來突破核心技術,產學研緊密結合。

此次活動中,中國電子與多個地級市合作,共商共建現代數字城市,多領域、縱深化推進城市信息化進程。其中,中國電子與福州市政府簽約,將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體系和產業集群。

《中國聯通中國電子基於PK體系的自主核心技術專項合作框架協議》《中國互聯網基金中國電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天津麒麟戰略合作協議》《人民網中國電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重點項目,亦現場簽約。

此外,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福州)試點工程、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國電子基於PK體系的自動化辦公系統等成果現場發佈。動建兩年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福州)服務平臺已覆蓋人711萬人,匯聚數據超200億條,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參差不齊的問題,推動福州成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高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