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為什麼發展地這麼快?

餅臉星小胖丁


會做營銷,瞭解消費者需求,根據需求規劃自己的產品線,不斷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口碑。吉利的營銷手段是讓許多車企佩服的。許多在吉利呆久的員工都印象深刻,這裡是一個可以讓人無休止工作的地方。

過去20年,吉利車型投放,從老三樣到新三樣,以及多品牌試錯等,實現了價區不斷提升,還壯大了產品矩陣。從原來的口號“造國人能開的起的車”到現在“造每個人的精品車”,從2.0到3.0形成了帝豪家族、遠景家族、博族、繽族,到現在開始規劃的星族等,錯落有致的產品體系。滿足大多數中國人的購車需求。

在企業宣傳方面不斷通過吞併來粉飾自身,收購沃爾沃,入股奔馳,等極大的增強了在消費者眼中的信任背書。隨著企業的發展,吉利還不斷參與國家新舊動能的轉換提升,與國企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等等。

單獨來說下吉利的車系吧。吉利在售車型近20款,滿足各方面人群需求。吉利在產品體系規劃方面做的非常不錯,能緊跟市場潮流,甚至有事說是引導汽車市場潮流也不過分。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期間,人們的用車需求普遍為價格低,大多數國民在車輛方面的需求都是代步,但是卻也要獲得“面子”等虛榮心,吉利恰恰滿足了這些人的需求。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車子的需求更多的體現在外觀、安全及舒適性方面,吉利從2.0過渡3.0也是因為要滿足現有國民的真實需求。像這樣一個瞭解客戶,懂得如何進行市場營銷推廣、根據客戶需求製造產品、管理完善的機構,未來怎會沒有吉利的一番大作為那?

【隔岸觀車,一起看百家爭鳴的車市】


隔岸觀車


牛逼哄哄,如果不是收購沃爾沃有幾個人知道吉利,一個沒有品牌的企業 ,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企業,你怎麼可以和一汽相提並論,不知道廉恥,即使你發展成世界第一品牌我們的一汽還是老大。

一汽是什麼,是我們的民族企業,是我們的民族品牌,吉利算老幾啊,還大言不慚的說一汽老闆看到是什麼心情,他只能淡淡一笑,然後告訴你使勁攆吧,我等你。

你那麼厲害為什麼要收購沃爾沃,不就是沒有文化底蘊嗎?不就是不夠自信嗎?不就是沒有品牌影響力嗎?收購了沃爾沃你的車也不能飛啊,你的目的就是利用沃爾沃的品牌和影響力,前幾天我去聊城出差,一個朋友告訴我,他的車地盤是沃爾沃的,我說那不是吉利的嗎?人啊就是虛偽,絕對不會說吉利,因為沃爾沃是品牌,李書福你明白了嗎?現在你的吉利完全被沃爾沃取代了,不知道這是恥辱嗎?吉利是一個被你遺棄的品牌。

如果沒有沃爾沃估計現在你也是舉步維艱,應該躺下了,你驕傲什麼,這根本不是你的功勞,完全是因為沃爾沃,還說什麼千人計劃 還說什麼管理,還談什麼人才,你現在儼然就是一個成功者的派頭,700億債務還清了嗎?

現在你只是一個創業者,還在泥潭中掙扎,千萬不要一個成功者的心態自居,郎鹹平分析非常透徹,現在大家一味的指責郎鹹平的不是,你根本不是一個成功者,現在我們還不能知分曉。莫驕傲,前方的路任重而道遠。

看看大家對吉利的評價,你不感到你是在損害沃爾沃的品牌嗎?如果你創業失敗,你就是罪人知道嗎?所以現在你不能失敗,無論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你沒有退路。

吉利之所以快速發展都是沃爾沃做的鋪墊,這個毋庸置疑,大家都明白,單靠吉利估計早就歇菜了,希望吉利成為世界品牌,中國的萊斯勞斯。


大海傳媒


1、戰略定位

敢為天下先,李書福提起自己為什麼選擇汽車行業,一方面是看到了這塊市場蛋糕,一方面是對汽車的喜愛,最重要的是不清楚這個行業有多難,只是憑著年輕的衝勁就做了,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麼難,可能就不敢進入了,製造業是非常辛苦了,選擇了汽車製造就等於選擇了苦難,現在吉利6萬多名員工,是李書福的擔當,對萬名員工幸福生活的擔當,對消費者追求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出行方式的擔當,對民族汽車工業崛起的擔當。

吉利一次次的戰略定位和轉型都順應了市場潮流,其市場定位的精準,讓人感嘆浙商的敏銳嗅覺,如果說福特的崛起,是把汽車送給了由於美國崛起而富裕起來的美國製造業工人的話,那麼吉利的第一臺量產車豪情,就是在中國商品經濟發展之時送給中國光大鄉鎮中先富起來的那些小企業主、商販和小管理人員的禮物......

而後誕生的自由艦,代表在吉利向質量戰略轉型

第一批車輛的出口,代表在吉利開始了走出去戰略

2、人才供給

吉利一方面注重自身培養人才,其核心管理團隊都是李書福一手培養,一方面注重行業頂尖人才的整合,李書福說過,企業家就是做資源整合,把不同的資源進行組合來提升資源效率,這一點上,從吉利和沃爾沃的合資公司領克這件事上就能看出,自己和自己結婚,自己和自己聯姻,這難道不是組合的最高境界麼?人才作為人力資源也是整合的關鍵,具有國際化企業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合資企業高管、學科帶頭人、國家千人計劃紛紛加入吉利,壯大人才隊伍。


3、民營企業基因

民營企業在一直是市場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自主和高效的特質在市場經濟中迅猛發展,李書福說過,縱觀世界汽車工業發展,這些汽車巨頭公司沒有一家是國營的,中國的也一樣,這個歷史使命必須由民營企業來承擔,吉利堅持一個方向,就是成為中國從汽車工業大國到強國的引領者。同時,這種基因,也讓吉利在市場競爭中,把握住了英國孟銅,瑞典沃爾沃的最佳收購入口,別人只是趴著門看,只有李書福一人進去了,李書福回憶稱,這也是歷史的基於,是多種因素同時出現才能夠做成的事情,他有一句名言,叫力量在空中迴盪。

4、技術道路

世界的發展是靠一次次的科技創新來引領的,這一點沒有變過,經歷了野蠻生長,最終比拼的一定是科技底蘊,創新能力,吉利全球四大研發中心形成合力,全球四大造型中心整合全球資源,一切都為未來做準備,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李書福一直以來都是站在未來的十年看今天的問題,配置今天的資源,收購寶騰、路特斯、飛行汽車公司,教會世人,什麼叫格局。


今天大家看到吉利發展的速度,是厚積薄發的力量,吉利創業三十年、造車二十年,其間充滿坎坷與挑戰,但全體吉利人在李書福董事長的帶領下,矢志不渝、一往無前地追逐著我們的夢想。我們從零起步,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迷惘,又一次次地燃起激情與鬥志,在探索中明確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那就是專注實業、堅持自主創新和人才培養、秉承市場導向和問題文化,紮紮實實地向國際化汽車集團邁進。


潤Wayne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汽車起步是非常晚的,我們的發動機和德系,日系差的不是一個檔次,還有就是外觀和質量,人們都說國產車質量是不怎麼的,外觀更不要說了,簡直醜到不忍直視,可是那畢竟是以前,現在我們的國產車就比以前好了太多了,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自主生產的吉利,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就是我們的性價比。

我們沒有合資車那麼貴,售價大概就在十萬左右,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的配置,排量才1.3L,這算是非常低的排量了,這就給我們省了不少油錢,然後就是速度,最高速能跑到180碼,這對於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足夠的了,保修年限還是不錯的,保修到4年,15萬公里,再也不用擔心保修年限過了。

第二個就是質量和外觀,整車質量1300多千克,有人說這會不會太輕,其實我想說這並不輕。這還是符合的,當你達到一定的速度的時候,你的方向盤不會太不受你自己的控制,就是我們常說的開快了,感覺車身都在飄。

當然你開太快了,那肯定就會飄了,在這鄭重的告訴你,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啊,即便是有什麼急事也不能開那麼快,畢竟生命就一次,再來說一說外觀,看這車的外表是不是非常舒服,並不像跑車啊,大型的SUV看起來那麼奪人眼球,和一些合資車比起來,外形上並沒有輸,這個車標感覺還給國產車爭了一點面子呢,車標外面有四個大一點的橢圓,可能象徵著,先邁出一步,在一步一步的走進國際市場吧!

第三個就是吉利什麼類型的車基本都有,換句話說就是非常全面,而且都是在引進我們國家的人才,再進一步研發出來的,乾的漂亮,我們國家的人才還是非常多的啊,我們的智商那是非常高呢,比如說吉利有SUV,吉利博越。

車看起來和路虎DISCOVER 差不多,主要是我們自主生產的,然後配置上稍微差點,在國際影響上更是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我們還是性價比比較高的

當然少不了跑車了,和一些大牌的跑車相比,知名度那就不用說了,但是跑車該有的都有了,就是在發動機這一方面上是確實不行,以後肯定會繼續努力研發更好的發動機,這個難題就留給後來的研發者了。


哥就位


要問自主品牌的老闆中,我比較欣賞哪位,我的答案是李書福李老闆,不敢說吉利汽車未來能否成為中國最好的自主品牌走向世界,但李老闆這個人我是會一直支持的。他的為人,創業的堅持和激情,以及他敢於說敢為的性格,值得我一直學習。

吉利汽車近些年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李老闆的運作,我在創業之初也拜讀過李老闆的傳記。吉利汽車在近幾年確實發展迅速,從剛開始一個沙發四個輪子的理念開創吉利到收購沃爾沃,到推出國產高端轎車和suv的標杆博瑞和博越再到成立領克公司推出了領克01,可以說是一直緊跟大趨勢不斷成長一步一個腳印。這一路上也不是沒有坎坷,前些年吉利因為同時擁有吉利,全球鷹,英倫,帝豪等等子品牌,各個品牌之間定位不清,在一段時間內也是慘淡經營,不過李老闆後期通過精簡品牌,收購沃爾沃發展核心技術推出了博瑞和博越,這兩輛車說不上完美,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但確實讓人們看到了自主中高端車型的希望。

最近推出的領克品牌也成功吸引了一波眼球,關於領克01這個車到底怎樣我還說不好,但其品牌的誕生過程就很厲害了,領克可是個合資品牌,大搖大擺的用著沃爾沃的技術和平臺。但明明在李老闆收購沃爾沃的時候有著明文規定:沃爾沃的專利和技術歸沃爾沃所有,吉利不可以直接使用,現在怎麼就理所應當地用起來了呢?

我接下來就給大家講一下李老闆的一套組合拳。

首先介紹下基本地位關係,吉利控股集團是爸爸,他以百分百的股份管理著兩個兒子:技術控沃爾沃汽車、親生子吉利汽車

組合拳第一式:爸爸吉利控股集團和兒子沃爾沃汽車,以50%:50%成立了一家技術公司:寧波方程技術公司,這樣爸爸就可以和技術控兒子共享零部件採購渠道。

組合拳第二式:親生子吉利汽車和技術控兒子沃爾沃汽車還有爸爸吉利集團以50:30:20

的股比成立了領克汽車公司,其中沃爾沃汽車不出錢,只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參與,這樣以來領克就可以完全共享沃爾沃的技術和平臺。而且這樣以來領克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合資品牌。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領克繞過了當年的合作條款限制擁有了沃爾沃的技術,同時一出生就是合資身份,而這三方互相倒騰的合同都只需要李老闆一人簽字,這令人窒息的操作不得不給一波666!

最後還是祝福這個自主品牌吧,希望它儘快解決現有車型的問題,學習其收購的外國技術發展屬於我們自己的汽車技術,作出更多產品力高價格親民的車型。


吱道二手車


吉利發展這麼快,應該是從博瑞、博越先後上市才逐漸顯現出來的,而在此之前,整個吉利品牌下面賣得好的緊湊級產品只有帝豪,在火熱的SUV市場幾乎沒有存在感。

博瑞上市之後,一下子把吉利品牌的形象提高一大截,是一款打名聲的產品。之後上市的車型,博越、帝豪GL、帝豪GS、遠景SUV、遠景X1、遠景X3等等等等,都用上了博瑞開啟的漣漪式家族前臉,很多內飾的元素也逐漸形成了統一。

回想2011年哈弗一款H6在緊湊SUV一炮打響之後,一大批自主品牌開始迅速上馬SUV車型,並很快取得了豐厚的市場銷量回報。這幾年裡,吉利卻一直沒有推出新的SUV,博越讓人們一等再等,直到2016年3月份才走向市場。在那個時候,可沒人說吉利發展快的,大家都在說吉利是依靠轎車一條腿走路,沒有一臺競爭力強的SUV產品。

而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吉利不是沒準備SUV,而是花了很長時間潛心去把博越給打磨到盡善盡美,達到超越自主品牌主流水平之後才投入市場。而在博越上市後,為了避免出現質量問題,博越的產量也是從5000臺/月一點一點爬升的,而沒有為了大批積壓的訂單迅速釋放產能。這也確保了博越出現質量問題而影響後續車型的口碑。

之後的其它車型,得益於博瑞、博越帶來的光環,都在老平臺的基礎上煥發了新的生機。再加上籌備多年的領克開花結果,一時間,吉利集團實現了從5萬元低端車到20萬元中高端車型的全面覆蓋,這是吉利多年積累的厚積薄髮帶來的,所以大家才會覺得吉利發展得很快吧。


深入淺出新車君,回答完畢。


新車新技術


2017年,吉利以全年124萬輛的成績,成為自主品牌中銷量最高的品牌。如果按照銷量來說,吉利汽車應該是自主品牌中最拔尖的企業了。

那麼之前好似一個“灰姑娘”的吉利,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自主品牌中的“大佬”的呢?吉利的發展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俗話說的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吉利深諳此道。其實在八十年代,自主品牌剛剛起步的時候,大家都是抄襲,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開,便宜,就是一輛好車。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經濟正處於飛速發展的狀態,人們對於汽車的需求非常大,那個時候誰的車性價比高,誰就賣的好。不過,隨著85後和90後消費者的加入,人們對於車的要求,不僅僅是能開了,各大車企也在轉型,但最快的還是吉利。我們看到吉利相繼推出自己的2.0和3.0戰略,帝豪、博越以及遠景系列都是這個時候的產物。吉利的這些車型已經沒有粗糙廉價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原創設計和高品質的車型。

不過,吉利還是沒有滿足於此。在收購沃爾沃之後,吉利也在努力的找尋能讓自己品牌力提升的方法,而領克的誕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成果。我們看到領克與沃爾沃共用一個平臺,在整體的技術水平上,領克已經領先不少自主品牌了。

其實說到底,吉利為什麼發展這麼快,就是因為它能順應潮流,一步步的去完善自己,這才有瞭如今的吉利。


高氏觀市


主要是吉利整個體系競爭力上來了,沒有特別明顯的短板,這樣看來,今年158萬輛的目標很容易突破,再次增長3成,為中國品牌乘用車當之無愧的“一哥”。

一個企業的發展是由多方面組成的:產品、品牌、營銷和渠道等,這幾個方面,吉利這幾年上來得很快。正如有人所說的,在博瑞之前,吉利幾乎沒有一款成功的產品;而在博瑞之後,吉利沒有一款產品不成功。

吉利的戰略定位也很清晰:旗下擁有沃爾沃汽車、吉利汽車、領克汽車、Polestar、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等汽車品牌,規劃到2020年實現年產銷300萬輛,進入世界汽車企業前十強,再加上剛剛入股的戴姆勒、沃爾沃商用車,組成了一個具有國際化影響力的品牌矩陣。

吉利的產品個個身手不凡,幾乎都是“萬輛俱樂部”的成員,大家都還比較熟悉,這裡就不多說了。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人來完成的,吉利的人才來自全球各地,基本上能做到人盡其才,即使離開後都對吉利很有感情;而不像奇瑞一樣,離開了不忘說奇瑞的壞話。

吉利的人員幹活又多努力,我就舉一個例子:一次吉利一次很小型的活動,來到現場,在進門的地方,吉利的公關人員居然拄著柺杖在迎接大家,邊跟大家握手邊說:“你們這麼大老遠來了,我總不可能不來!”說實在,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能不感動嗎?會更用心寫好稿。據相關人員透露,公關部的領導,沒有在晚上9點前下班的。

這只是吉利一個部門工作人員的寫照,有這麼一隻拼命的隊伍,發展能不快嗎?(鹿鼎記)


DearAuto


杭州灣邊上,有著一個了不起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車。這幾年吉利的發展迅速,這背後是怎樣的技術實力在支撐呢?。

5月10日是國務院設立的首個“中國品牌日”,同時也是吉利汽車正式發佈iNTEC技術品牌的日子。

作為自主品牌的先鋒,吉利汽車今年前五個月銷量達44.18萬輛,同比增長達89%,這巨大銷量的背後,少不了強大技術實力的支撐。而iINTEC就是吉利最新發布的技術品牌。

這座新投入使用的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坐落於寧波杭州灣新區,佔地425畝,總投資達60多億元。

硬件上,其中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整車試驗中心,動力總成試驗中心,整車試製中心等設施,能夠完成一整套高科技的研發工作。同時,吉利還是擁有“千人計劃”高端人才最多的民營汽車企業,全球總研究人員數量過萬,擁有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

如此硬件與人才的結合,才能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汽車科技,這次發佈的iNTEC就是吉利的最新成果。

發動機作為汽車的心臟,對整車的動力表現,燃油經濟性,乘坐舒適性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當下許多自主品牌都在對外採購發動機,甚至逆向仿製發動機的同時,吉利已經率先開發出了一套優質的動力總成。

吉利目前擁有包括1.3T,1.8T等一整套G-Power發動機的產品線,同時在新能源領域也有相應技術儲備。

吉利旗下的沃爾沃向來以安全性能為特長,這一點上老東家自然也不會差。吉利的杭州灣研發中心引入了沃爾沃的技術標準,打造了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試製中心。有了強大的研發實力,產品的自然也不會差。

比如,帝豪GL在去年8月份在G-NCAP碰撞試驗中取得正面17.92分,側面18分(滿分均為18分)的好成績。另外,諸如主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等主動安全配置,也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吉利的車型上。

在廠區內,工程師僅監控電腦數據,就能讓一臺加裝傳感器的博瑞在廠區遊走自如。與之同時,車上配備的紅外線雷達可以實時監控車輛周圍的物體動向,指引車輛進行閃避,剎車等動作。

在試乘途中,一位掃地阿姨突然彎下腰去掃走車前的垃圾,系統也能及時反饋,繞開了障礙。整個過程中動作自然流暢,沒有一點突兀,彷彿有一個老司機在掌舵。這套試驗系統整合了GPS與紅外雷達,能夠在既定路線上自主地安全巡航。

儘管完全的自動駕駛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是這套裝備也能用於輔助主動安全系統,比如AEB主動剎車。

從去年開始,歐洲的E-NCAP等安全機構提全面高了主動安全配置的分值,可見其對行車安全的提升效果明顯。吉利展示的這套系統,體現了其目前擁有的實力,更突出了吉利對汽車安全的重視。

除了車頂上加裝傳感器的試驗車,我們還看到了一臺將雷達整合到車內的博瑞。顯然吉利也在積極準備,力圖將著這套優秀的駕駛輔助技術投入量產車型。相信將來吉利會推出搭載這套系統的產品。這臺展示車型也同時說明,吉利在早期研發過程中,就有考慮到未來車輛對主動駕駛的需求,同時保留了相應的接口。如今這些富有遠見的設計在G-Pilot上得到了應用,是吉利超前概念和強大實力的體現。

其實,在講求智能化的當下,汽車也不可避免地要與新技術結合,下面這套G-Netlink就是吉利推出的智能互聯車行技術 \n。該系統能通過移動網絡技術,連接車輛與智能設備,方便車主瞭解車況,讓用車過程更加省心。

而G-Blue則是吉利的健康生態技術,著力於提供一個環保無害的車內駕乘空間。在研發中心內部,我們看到了吉利試驗過的大量環保材料,也瞭解了吉利內飾選材用料的高標準。G-Blue與G-Netlink相結合,能大大提高車輛的使用質感。

看完了這五個“G”的具體內容,我們對吉利的iNTEC有了完整的瞭解。總結起來,iNTEC就是整合了這五個“G”完整體系的技術品牌。在自主品牌力圖向上發展的當下,沒有一套完善及技術支持,是很難造出定位更高的車型的。而吉利推出iNTEC,就是在對市場展示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同時說明了吉利在自主品牌中的帶頭地位。特別是G-Pilot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吉利目前達到的高度是自主品牌裡排名前列的,短期內很難被競爭者超越。

吉利的3.0時代精品車發展戰略就是依託這一整套先進技術提出的。在如今消費升級越發明顯,而自主品牌汽車缺乏高端產品的矛盾下,吉利這套戰略的提速無疑富有遠見。有了iNTEC的加持,加上吉利目前的研發實力,精品車將不再是一句口號。

如今自主品牌在各個方面的實力都不遜於合資品牌,很是感慨,相信吉利有了長遠而成體系的規劃,在未來定能更上一層樓。屆時,也會有更多適合中國人使用習慣的精品車型走向市場,造福我國消費者。


有車大師




李書福在多年前指揮吉利併購沃爾沃,這讓當初的很多專家學者所不解,斷定他大膽投資一定是失敗的。當初,李書福花了差不多100億人民幣,現在就是給他900億會賣嗎?沃爾沃已實現盈利?

在以前,我們在4S店看到一款國產化的沃爾沃S80L,以前純進口的需要大概70~80萬元,國產後僅為30萬元以內,這在當時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車主花30萬買輛沃爾沃,在當時會被很多人誤以為車主有實力,很多人誤以為沃爾沃怎麼也得60~70萬吧!

讓高端車低價格,這個品牌和價值的勢能一下子激發了市場活力。基於吉利的營銷能力,沃爾沃很快扭虧為盈!


2016年,吉利在國內的銷量上揚了50%,達到76.7萬臺,今年的計劃是100萬臺!利潤方面,去年吉利汽車實現淨利潤51億人民幣,同比上漲了100%,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吉利汽車內部人士透露,在過去的3-4年,吉利每年的研發費用支出都達到百億規模,約佔2016年收入預期的15%。吉利汽車的海外豪賭,想要看到成效,至少需要3-5年時間,若能成功,將對品牌提升產生積極作用,作為國人,應該也都蠻想看到自主品牌能夠像華為那樣在全世界都受到追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