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形式解鎖“加強版”人民調解新模式

更貼心、更快捷、更全面

三種形式解鎖“加強版”人民調解新模式

三種形式解鎖“加強版”人民調解新模式


▲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群眾提供調解服務


“我知道自己錯了,就是想得到一個交代而已。感謝司法所和派出所領導對我的關心和教育。”日前,二聖鎮司法所裡,市民馬某手上拿著二聖司法所制訂的調解協議書,同意與前女友李某徹底分手,至此人民調解員和民警聯合成功化解了一起可能引發“民轉刑”案件的矛盾糾紛。

“人民調解員和民警聯合是我們新推出的警調模式。”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區立足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創新,打造了“1+N”“互聯網+人民調解”以及“警調、訪調、訴調‘三調聯動’”三大“加強版”的人民調解新模式,為群眾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矛盾糾紛解決方式,切實保障了全區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1+N”中,有群眾“心聲”

在龍洲灣街道的龍海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裡,常駐著一位“矛盾終結者”,她叫蘭紅豔。

這天,家住顏龍山水小區的陳麗(化名)滿臉憔悴地找到蘭紅豔,向她哭訴和丈夫感情出現問題。原來,陳麗丈夫王璨(化名)因前夜在外玩樂晚歸,兩人爭執中王粲動手打了陳麗,二人矛盾一觸即發。

鑑於該糾紛屬於婚姻家庭糾紛,涉及當事人的隱私,蘭紅豔決定和法律服務志願者一起上門調解。調解過程中,蘭紅豔和志願者分別從“理”和“法”的角度對陳麗二人耐心規勸,最終成功解決了這起矛盾糾紛。

回到工作室,蘭紅豔細心地將此次調解過程和結果寫進諮詢登記簿裡。一本本厚厚的諮詢登記薄,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龍海社區裡大大小小的“家務事”。

“‘1+N’是最貼近群眾、最能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的服務新模式。”區司法局負責人介紹道,所謂“1+N”是指1名專職調解員+N名法律服務志願者,各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通過此種方式整合調解員和法律服務人員等資源,調解轄區內各類家事、鄰里事,從而實現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

2018年,僅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就接待群眾法律諮詢820餘人次,開展矛盾糾紛排查48次,調處矛盾糾紛56件,調解成功47件。

網上調解,君子動口也“動手”

對於一些經濟糾紛案件,調解成功後如何才能確保調解協議的施行?“調解員登陸網上‘重慶法院糾紛易解平臺’,錄入相關信息便可實現人民調解協議的司法確認。”區法院相關負責人稱,“線上+線下”更能體現人民調解的便捷性。

據介紹,調解一旦進入司法確認程序,調解結果的公平公正性、合規合法性將由法院的相應法官審核,隨之便會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定書。

“‘重慶法院糾紛易解平臺’有很多優勢,首先是成本低,能做立案前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申請司法確認,不收訴訟費。”該負責人表示,與開庭審理相比,互聯網調解時間更短,程序更簡便。此外,效果好,通過調解解決矛盾糾紛,多數當事人能夠自覺履行,免去強制執行的困難,糾結解決徹底。

據瞭解,“重慶法院糾紛易解平臺”是我區將人民調解工作搬上互聯網的一次積極探索,通過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糾紛易解平臺”銜接聯動,實現了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機制的優化,群眾動動手就能在網上申辦人民調解案件。

通過該平臺,去年全區在網上確認了21件人民調解案件,今年3月底前就已經確認了25件。

“三調聯動”,調解格局多元化

今年1月,巴南區信訪事項調委會進駐區信訪辦,這標誌著我區訪調、警調、訴調“三調聯動”全面實施。

“巴南區信訪事項調委會直接對接區信訪部門移交的信訪事項,更有利於解決信訪人的訴求。”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信訪辦在收到信訪事項後通過信訪信息系統,轉送、交辦至區衛健委、區住建委等事權職能部門,並提出適用調解方式處理的建議。

一般的信訪事項,區信訪辦就能調解,而對於疑難、複雜信訪事項,事權職能部門可提請區信訪事項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人民調解。“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申請後,會及時指定或由當事人選定人民調解員,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調解。”

“調委會如同信訪人與信訪機構間的紐帶,將人民調解貫穿在信訪受理、辦理的全過程。”該負責人稱,區信訪事項調委會充分發揮著人民調解“治初病、治未病”的獨特價值和功能,能有效地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

記者瞭解到,與訪調工作類似,我區還出臺了《人民調解與公安機關行政調解銜接工作的通知》以及《建立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機制的通知》的警調、訴調聯動對接機制,形成了多元化的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