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國家公園蹲點採訪報道之五

绿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五

從草原搬進縣城,昔日牧民迎來新生活。

绿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五

為牧區的孩子插上放飛夢想的翅膀。

绿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五

牧民轉產後有了新技能。

绿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五

牧民寬敞亮麗的新房。

绿水青山普惠民生福祉——三江源国家公园蹲点采访报道之五

牧民在家門口普享醫療實惠。

放下牧鞭吃起“生態飯”、生活質量變高了、看病就醫方便了、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三年多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國家公園建設各項工作的基礎,在推進綠色發展的同時讓園區內農牧民群眾的教育、醫療、衛生等條件得到巨大改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雙贏”的發展新路。本報記者 黃靈燕 攝

同是一座山,還是那些人。

10年前,四季遊牧,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10年後,告別遊牧,下山定居,退牧還草有多種補貼,每戶還有一個生態管護員,管護員年收入21600元。如今,三江源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65元,10年間年均增長12.4%。

留得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生活隨之改善。這是記者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深入三江源核心地區,看到的、聽到的,農牧民生活的最大變化。也折射出一個道理:良好的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定有所居,享受更多生態紅利

初春,廣袤的三江大地雪山連綿不斷,雖然草原還未返青,但消融的潺潺流水,已經將春天的信息傳遞到這片高天厚土上。

行走在三江源,我們看到,草原、湖泊、溼地、野生動物、牛羊……生態保護和建設的成效已經顯現。

行走在三江源,我們感知,隨著一項項生態環保工程的實施,群眾的生產水平、生活質量、幸福指數在不斷提升。

走進牧民多葉家,感受家的變遷——從祖祖輩輩逐水草而居,到定有所居,多葉是許許多多牧民的縮影。

隨著天氣漸暖,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君曲村32歲的多葉,帶著蹣跚學步的小兒子,去縣城以南,看著新樓房主體一天天完工,馬上進入裝修階段,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2000年前,多葉還和大多數牧民一樣,在牧區放牧,一家三代居住在50平方米的土房子裡。2001年,多葉隨家人搬進縣城,住上了60平方米的土木房子,儘管放牧依然是他的主要工作,可生活在城裡已經讓他充滿了對生活的無限憧憬。

2014年,已經成家立業的多葉如願以償搬進了政府分給他的遊牧民定居房,從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生活。然而,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以為要居住一輩子的遊牧民定居房,劃在治多縣城市規劃拆遷範圍內,這就意味著他將面臨再一次的搬遷。“這一次,真的是做夢都沒想到。再等2個月,我們一家就要住樓房了,而且是拎包入住。”多葉呵呵呵地直笑。一旁的妻子接過話茬說,9月份,5歲的大女兒永吉措毛就要上城南幼兒園,還是全免費。

坐在多葉一家臨時租住的牧民新村的房間裡,伴著溫暖的火爐,回味著這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草原獎補一人5800元,按三口人計17400元;生態管護員收入21600元;多葉還是君曲村二社社長,年工資1萬多元……多葉不由自主地給我們算起了家裡的收入。

“一年近6萬元的收入,不愁吃、不愁穿。前不久剛把小轎車賣了,換了一輛越野,儘管都是二手車,可這也算是‘鳥槍換炮’吧。”陪同採訪的治多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副局長仁增多傑風趣幽默的翻譯,令大家開懷大笑。

這笑聲是我們對多葉一家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等搬進樓房,我打算租個鋪面,開個小賣鋪。現在全村500多戶,40%的人家住在縣城,縣城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交通便利,孩子上學方便,老人看病更方便。”多葉說,很幸運,我們趕上了好時候。

“保護環境首先要尊重環境。要轉變落後的資源利用模式,民生改善了,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向大自然直接索取的就少了,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近半個月的蹲點採訪發現,在三江源地區,解放思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綠色崛起”,已成為幹部職工、牧民群眾的共識。

“強化生態保護與改善民生有機統一,處理好牧民群眾全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關係,推動國家公園建設與牧民群眾增收致富、轉崗就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生態保護與精準脫貧相結合,建立國家公園共享共建長效機制。”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努力使牧民群眾能夠更多地享受改革紅利,充分調動其參與保護生態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參與國家公園建設。

“生態體驗”,開闢綠色致富新路

天空,蔚藍明亮;江河,奔流歡唱;群峰,巍峨壯麗;草原,人畜興旺;牧民,豐衣足食……是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願景所在。

建設國家公園,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就是青海最大的民生工程。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昂賽鄉管護站,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將生態管護工作與牧民脫貧工作相結合,在全鄉開展“生態體驗”旅遊扶貧項目,免費為21戶貧困戶發放“旅遊小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體驗”旅遊示範點,為身處三江源腹地的牧民開闢了一條綠色致富新路。

昂賽鄉年都村53歲的生態管護員雲塔就是發展“生態體驗”增收致富的典型。

今年1月28日,雲塔和女兒中央在玉樹市採購完水果、蔬菜等後,徑直趕往機場接遠道而來的客人馬敬能夫婦,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生態體驗”。

雲塔家住在離昂賽鄉政府20公里的峽谷裡,除了房前屋後景色宜人外,最主要的是雲塔是一名很好的嚮導。住在雲塔家18平方米的集裝式標準間裡,馬敬能夫婦享受著原生態的藏族生活,在雲塔的嚮導下,欣賞了昂賽丹霞地貌、森林草原、峽谷流水、野生動物等多種自然景觀,直到2月8日才離開。

12天,馬敬能共支付雲塔家住宿費7200元(一人一天300元),車費5000元……翻開雲塔的記錄本,清晰地記錄著,雲塔自去年10月經營“生態體驗”以來,接待客人2批,增加收入13000元。而云塔家這間集裝式標準間和配套熱水器、洗漱間,全部由政府免費提供。

昂賽鄉副鄉長才旺多傑說,“生態體驗”就是將自然保護和社會發展融為一體,在全鄉三個村先選拔了22戶牧民作為接待家庭,為自然體驗者提供食宿,擔任嚮導上山觀賞野生動物。在最終的收益中,45%屬於接待家庭,45%屬於社區,用於公共事務,10%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才旺多傑說,目前有一戶因接待不規範而淘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昂賽人的“生態體驗”應該算是這福祉裡的典型之舉。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曉南說,隨著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公益崗位“一戶一崗”模式推開,當地1.7萬牧民加入生態管護隊伍,漸成生態保護主體,內生動力全面激發。著力改善民生,推進綠色發展……一系列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綠色發展等政策的制定和落實,三江源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幸福指數有了明顯提升。10年來有近十萬牧民放下牧鞭轉產創業,加快走向了保護生態和綠色發展奔小康的新徵程。

綠色福祉,群眾成為當然主角

綠色,生命的綠色,發展的綠色,民生的綠色,國家公園綠色“發展紅利”不斷衍生變化,內涵不斷豐富。

曾幾何時,瑪多縣民族中學的學生驚喜地發現,學校教室、宿舍的暖氣片、管道煥然一新。他們不會想到,學校從此告別煤煙,開始使用清潔能源供暖,這也是全國高寒高海拔地區使用清潔能源供暖的示範單位。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滿足全縣5000人一年11個月的取暖,採暖面積達29萬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標準煤20712噸,減少碳粉、二氧化碳等排放70198噸。

行走在國家大公園,除了藍天、白雲、草原、雪山、湖泊、牛羊……三江源絢麗的自然風光之外,還有另一幅美麗風景:孩子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學樓、整齊溫暖的宿舍樓裡快樂地學習生活。

“一個都不能少”,力爭讓所有牧民孩子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資源,這是所有牧區學校努力奮鬥的目標。4月16日,走進治多縣加吉博洛鎮吉尕小學,我們完全不顧高海拔帶來的不適,和這裡的孩子們一起,嬉戲在塑膠操場上,暢遊在書海中,用心感受著這裡的一切美好:漂亮的教室、整潔的宿舍和食堂、新鋪設的塑膠跑道以及信息化全覆蓋。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金不換”寶貴財富愈加殷實,群眾成綠色福利、生態福祉當然主角。

大美青海,美在生態。

青海是三江源頭、“中華水塔”,同時又是欠發達省份,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於一身。既要築牢生態屏障,又要同步建成小康,綠色發展、循環經濟,成為青海發展的必由之路。

“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國家對於青海發展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青海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下決心抓好生態保護、發展循環經濟,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讓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始終注重處理好經濟發展、人的發展、可持續發展三者之間的關係,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創造高品質的幸福美好生活。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牢牢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守護好“三江源頭”、保護好“中華水塔”,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牢牢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努力實現從經濟小省向生態大省、生態強省的轉變;牢牢把握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讓各族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更多獲得感——建設國家公園省,展現大美青海情,我們步履鏗鏘。

記者感言

良好生態 民生之福

林玟均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但此時的“吃法”和彼時的“吃法”卻大相徑庭。10年前,靠的是山上游牧,這一短期“吃法”,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而10年後,告別遊牧,下山定居,退牧還草有補貼,僅靠每家一個生態管護員崗位,年增加收入21600元,翻了10倍有餘,並實現了長期“吃法”。

同是一座山,還是那些人,不同之處在於,發展方式變革,效果大不一樣。

這個從未有過的變化,正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結果。今天我們看到,踏著新時代的節拍,青海1.7萬三江源牧民群眾加入生態管護隊伍,逐漸成為生態保護的主體。開展生態管護工作期間,完成績效考核的牧民每月可獲得1800元收入,5口以下的家庭因此實現穩定脫貧,保護生態積極性日益提高。

此外,三江源牧民在親身經歷生態退化帶來的生活艱辛之後,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綠色飯”,嚐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甜頭,內生動力全面激發。行走在三江源地區,我們看到,沿著公路自發撿拾垃圾的牧民不在少數,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是生態管護員。可見,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公益“一戶一崗”機制下,“一人被聘為生態管護員,全家參與生態保護”的新風正在興起。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設國家公園,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是青海最大的民生工程。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讓我們看到了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許:天空,蔚藍明亮;江河,奔流歡唱;群峰,巍峨壯麗;草原,人畜興旺;牧民,豐衣足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