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30年巨變背後科技」利劍」守護高原生態

從西寧出發,沿著黃河逆流而上500多公里,抵達三江源。這一路湖泊連片,河清水淨,牧草豐茂,時有鳥鶴嬉戲。

據當地人說,30年前,這裡是另一番景象:溼地乾涸、沼澤消失、草場退化。30年的鉅變,既得益於科研工作者立足高原特色,用好了科技這把“利劍”,也離不開基層氣象觀測員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

人影技術為生態建設“護航”

三江源雖是河流之源,但卻水資源短缺。對於農牧業增產增收、森林草原防火,以及溼地、河湖、沼澤保護等來說,水的需求量又格外大。在三江源,“水”的地位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從2006年開始,青海省氣象部門在三江源地區開展生態保護型人工增雨作業。“雨水多了,草茂盛了,空氣含氧量也有所增加,湖泊數量增多,很多野生動物也經常成群結隊出現。”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氣象局觀測員朱海成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他在這裡駐守了10餘年,見證了三江源的生態變遷。

早在1997年,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區黃河上游開展人工增雨科學試驗,在技術路線、作業模型、作業指揮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近年來,人工增雨技術不斷提高、設備也越發先進。

青海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副主任王黎俊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道,針對獨特的高原環境,他們突破了多項核心技術,包括黃河上游河曲地區人工增雨效能預評估試驗技術、飛機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檢驗技術,以及人工增雨效果數值模式檢驗技術等。

“向空中調水”,科學開發空中水資源,可有效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科研人員突破了三江源雲微物理特性和液態過冷水識別這一關鍵技術,實現“化云為雨”。

人工增雨技術為生態“護航”。12年來,三江源地區人工增雨共增加降水量577.19億立方米,湖泊溼地面積擴大,水源涵養功能逐步恢復。其中,“河源之地”扎陵湖和鄂陵湖的面積分別增加了5.69%和10.68%,江河源徑流量和黃河上游水庫庫容也都有大幅增加。

人工+遙感 把脈“三江源”

三江之源,天氣氣候的上游,既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又是生態環境的脆弱帶。作為生態屏障,這裡在我國具有獨特又極其重要的地位。

“天氣氣候作為影響生態系統和大氣環境最活躍、最直接的因子,其氣候變化與高寒生態演變之間存在著複雜密切的相互作用和反饋機制,這一直以來是科學界普遍關注和著力探究的重大科學問題。”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肖建設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完善氣候與生態氣象觀測體系作為基礎數據支撐非常重要。

積雪、冰川、草地、水體……“管好”這些高原地區獨特的生態要素非常關鍵。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牽頭建成了高寒生態與現代農牧業氣象觀測試驗基地體系,在全省佈設了很多生態監測氣象站點,實現了從數據接收到處理、動態監測,以及監測產品生成的自動化。

遙感數據重要,人的經驗也同樣重要。選樣方、測高度,目測牧草覆蓋度,剪草稱重預估產量。果洛藏族自治州氣象臺臺長汪鑫說,在每年5月至9月的牧草返青期,他和同事就要到高原上進行牧草監測,分析來年牧草長勢以及可能出現的災害。

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以遙感觀測為主,時刻監測著牧草、雨雪、河湖、溼地等要素,以及災害災情的“風吹草動”;以地面人工監測為輔,“查缺補漏”遙感監測不到的草地。這樣的結合,既使得觀測數據更加精準,也進一步將觀測員從高寒惡劣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三江源的守護者們

除了依託先進的科學技術,三江源生態環境的改善也離不開它的守護者們。

從河南商丘到青海玉樹,海拔從60米升到了4415.4米。“剛來的大半年,幾乎沒有一天睡著過。”42歲的潘文中至今還記得1993年第一次到清水河氣象站時的感受。

清水河鎮是跨越巴顏喀拉山後的第一個鄉鎮,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清水河國家基本氣象站是青海省海拔第三高氣象站。今年是潘文中作為氣象觀測員的第23個年頭了,其中有22年他都在清水河氣象站度過。

那裡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0%至70%,一年只有冬春兩季,最低溫度達零下40℃。儘管環境惡劣,潘文中和同事們要記錄溫、壓、溼等氣象要素數據,維修保障儀器、預報災情……內容不多,但卻任務艱鉅,絲毫不能掉以輕心。“這些信息對當地交通安全、畜牧業發展及生態保護意義重大。”潘文中說。

“有的人來了又走了,有些人根本不願來”,潘文中自嘲當年是為“逃難”而來,“因為給了我工作”。

青海省共有54個基層氣象臺站,但像潘文中這樣的氣象“老兵”並不多。去年下半年,清水河氣象站也實現了全自動化無人值守,基本不需要氣象觀測員了,潘文中他們“下”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稱多縣氣象局。

“沒啥適應不適應,只要在站上一天,就做好本職工作。”潘文中說,能為三江源的保護出一份力,就夠了。(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韓揚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