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瀏陽開創“國道縣修”先例:全省第一 全國第二

在沒修蕉溪嶺隧道前,我們出趟門就是人在囧途。去瀏陽需要翻山越嶺,走12公里山路,坐中巴車走106國道,去縣城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去長沙市?想都不敢想,得提前2-3天出門。

但隧道開通後,開車去瀏陽城區只要半個小時,去長沙說走就走。現在,我們這裡家家建樓房、買小車,因為路修到家門口啦!”年過7旬的瀏陽市蕉溪當地居民彭天鶴回憶起蕉溪嶺隧道帶來的變化,感慨萬千。

23年前,瀏陽開創“國道縣修”先例:全省第一 全國第二

23年前,瀏陽開創了全省“國道縣修”先例,拉通了全省第一長、全國第二長的蕉溪嶺隧道,打開了“瀏陽大門”。次年,瀏陽生物醫藥園(現“國家級瀏陽經開區”)奠基;第三年,摘掉國家級貧困縣帽子……

蕉溪嶺隧道和319國道的通車為方便瀏陽和長沙兩地居民出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改善了蕉溪人民的生活。蕉溪嶺隧道管理部門負責人吳光高表示。

蕉溪嶺隧道最初設計流量到2020年日通車1萬臺,而目前隧道每天通車量已經達到5萬臺,遠遠超過原來的設想。

目前,蕉溪嶺隧道管理處一共有25人,每天負責對隧道的照明、通風、消防、水溝、電纜等設施設備進行維護。

23年前,瀏陽開創“國道縣修”先例:全省第一 全國第二

在瀏陽有一條從青山綠水中開出來的道路,也是一條紅色旅遊公路——景色之美、風物之魅和人文之韻的荷文公路,也是“湖南最美鄉村公路”。

沿線屋場美化與荷文公路的建設相得益彰:紅瓦白牆的民居,綠意盎然的桂花樹,奼紫嫣紅的花卉,精心設計的彩色稻草人,組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路旁花園。

現在從長沙市區來胡耀邦故居,縮短了30多公里路程,路況也好很多,1個小時30分鐘就可以到。以前從長沙市區出發全程大約130公里,需從319線繞道大瑤,再經澄潭江、文家市,然後到中和,因為部分路況不好,開車需要2小時30分鐘。”瀏陽市路長辦負責人朱小雷表示。

23年前,瀏陽開創“國道縣修”先例:全省第一 全國第二

如今在瀏陽大地上,一幅幅生動的交通項目建設圖景正舒展開來,瀏陽域內出行進一步方便快捷。全市鄉鎮均可在2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的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如同“大動脈”和“毛細血管”,構建出一個暢行的交通網絡圖,即可近觀世界。

目前,瀏陽高速公路里程達到227公里,成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最長縣市,國省幹線912公里、縣鄉道路12050公里,形成了以高速為大動脈、國省道為主骨架、縣鄉公路為支脈,輻射全市的公路路網。瀏陽還積極爭取到了蒙華鐵路、渝長廈高鐵經瀏設站,標誌著瀏陽正從“高速時代”加快邁向“軌道交通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