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精、气、血、津、液指什么,脱失后会有什么症状

常常听中医讲精气血津液,一会儿说病人气不足啦,一会儿又说津液亏虚啦,那么精气血津液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呢?

中医中的精、气、血、津、液指什么,脱失后会有什么症状

其实本质上精气血津液来源于同一祖宗,都是来自于先天从娘胎带出来的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的气,当然了也需要后天的补充以及营养;只是根据性质、分布的部位以及作用的不同将其分门别类,由一化六(精、气、血、津、液、脉),精气血津液相互转化,互生互用;

,是组成人体生命本源的物质,能够发育成新的生命体,源于先天,又赖于后天的不断营养;

,在上焦(上一篇文章已经解释过上焦指的是膈以上位置,包括心肺二脏),起的是宣发的作用,向全身疏松营养,起的是推动作用,并且有温养脏腑肌肤的作用;

,由水谷精微物质经过人体各个脏腑吸收转化而成,具有营养、滋润,维持生命活动等作用,行于内;

,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比较清稀,流的汗就是津液化生而来;

,相比津,较稠厚,注入骨髓和脑髓,滑利关节,补充髓浆;

中医中的精、气、血、津、液指什么,脱失后会有什么症状

这么些好东西,有营养的东西,如果缺失会导致什么样的症状呢?

《内经》云:“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屈伸不利,色夭(yao昏暗的意思),脑髓消,胫痠(suan酸痛的意思),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

精脱,大家都知道,肾藏精,开窍于耳,如果精液脱失,会导致神经不能营养耳朵导致耳鸣、耳聋等症状;治疗应该补肾填精,治宜耳聋左慈丸或六味地黄丸、酌情加磁石、当归等;

气脱,《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指眼睛的明亮有神,全靠五脏六腑的精气的濡养;而且肝开窍于目,所以与肝气的盛衰有最大的关系,如果气衰弱,治疗应该补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果偏肝气亏虚,可选用杞菊地黄丸;

津脱、液脱

,在临床上,津、液很难清楚的区分开,如果津液亏虚,会导致脏腑器官失于濡养润泽,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说筋骨屈伸不利,关节僵硬晦涩,肌肉酸痛等,治疗应该养阴生津,用增液汤、生脉饮等方剂;

血脱,全身毛发、肌肤、面色等都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如果血液亏虚,会导致面色苍白,失去光滑色泽,就像平时我们说的贫血似的,治疗应该补血生血活血,方剂选用八珍汤、四物汤等;

中医中的精、气、血、津、液指什么,脱失后会有什么症状

精气血津液,在出生的时候携带的是先天的,先天的是改变不了的,如果想要加强,那么只能是后天脾胃饮食物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加以补充,协调功能,固护人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讨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