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故鄉!


想起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

一直想為故鄉寫點什麼,不知道為什麼最近我總是想那裡,因父母搬來城裡的原因,我已經好久沒有回去了,對於故鄉的記憶的點點滴滴,在腦海裡至今還是那麼記憶猶新,這些年我也走過了許多秀麗的山川和清澈的河流,也走過許多沃野千里一馬平川的原野,可讓我夢牽魂繞的只有故鄉的記憶,那裡有我童年的鄉音,儘管那時是貧窮的,但卻是單純的快樂的時光。

我的家鄉李廟是一個不足600人的小村莊,一條大河彎蜒流過村東頭,一堤寬寬高高的沙壩把村莊和大河分隔開來,大河裡流淌的是我們母親河黃河的水,河面有200多米寬,平時河裡的水足足有幾十米深,很少有斷流的時候,如果趕上水少,水少魚多,有網的人家會相攜無網的人家,來到河裡結網捕魚,網一撒下去,魚兒便歡蹦亂跳的飛上岸來,岸上的人蔞裡、盆裡都裝滿了魚。

想起我的故鄉!

沙壩上和河灘上都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春天來了,槐花開滿了枝頭樹間,香氣瀰漫開來,整個的村莊一春天便籠罩在花香中。堤壩的樹上一片鳥語花香,樹下長著叫不上名字的小花,零零星星的,不是很起眼,但很美。夏天裡的樹木鬱鬱蔥蔥的,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樹林夏日裡也是蟬的天下了,樹林裡是我們小孩子經常玩耍的的地方,假期除了給豬打草之外,剩餘的時間大部分在這裡度過了,我雖然是個女孩子,因從小很少有人管教的原因,卻如一個男孩般的調皮和倔強,不很服輸的性格決定了我在小朋友們中是最棒的,無論是學習或做事,也許是對於我有些崇拜,我的身邊總有幾個死黨,村莊不大,我常常是呼朋喚友,學著從電影裡學來的故事情節,儼然像一個大將軍似的,指揮著我的小朋友們從村東戰鬥到村西,常常是勝利而歸,也有很少的時候是狼狽而回的,那也是因為衣服被撕破或掛傷而被大人發現訓斥的時候。

夜晚沙壩上晚風習習,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來此納涼,人們三三兩兩,有坐著馬紮的,有席地而坐的,拉著家長裡短,講著故事,夏天的夜晚就在這愜意的清涼中度過了,有的乾脆拿著一塊破布單,躺下來在軟軟的沙地上,一會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說著夢囈。人們乘涼的夜晚也是我們摸蟬的好時候,藉著或明亮或昏暗的月光,一棵樹、一棵樹的仔細搜索,每發現一個心裡都有是一陣的驚喜,摸的少的時候大人就會給淹漬起來,等夠一定數量了,家景好的在鍋裡放點油炒炒,不好的就放在鍋裡乾煸一下,也是家裡的一頓美味佳餚了。

村莊是成半包圍結構的環繞在一個大灣的北面,大灣沒有名字,這個大灣有近百畝地的大小,四周長滿了柳樹和槐樹,水一年四季除了冬天都是清澈見底的,灣邊盤根錯節的樹根在水中清晰可見,成群的小蝦小魚們在水中玩耍嬉戲,水暖花開時節, 槐花的香氣瀰漫在水面上,柳樹的枝條有的垂在水裡,有的在輕拂著水面,鴨子和白鵝在水中的遊著覓食嬉戲著,坐在灣的岸上,看著藍天白雲與水面相映成趣。每當酷熱難當時,人們會在這個灣裡洗去一天的疲勞和酷熱,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在水裡玩耍是最快樂和高興的事了。

最使我不能忘記的事情莫過於是掰玉米皮了,那時因為是吃大鍋飯的年代,村裡有個規定,玉米是公家的,可是玉米皮誰掰了就歸誰家,每到了掰玉米皮的時候了,大家會在同一時間,聚集在同一地點,掰多少各歸各家,那時就體現了不多的多勞多得的機會。晚飯後,當鐘聲響起時,一個生產隊的人們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地向生產隊裡的場院走去,凡是家裡不是臥床行動不便者,幾乎都是全家傾巢而出,人們圍在一座像小山似的玉米堆邊掰著玉米皮,女人們一邊嘰嘰喳喳地啦著家常,一邊手裡不停的忙著,還不時地叮囑著自己的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搭一把手,儘可能的來多掰些,好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在那個物質匱乏歲月裡,多一把菜和燒草就是很好的了,因為這些是人們依賴於生存的東西,它可以讓人吃飽、吃暖,而孩子們卻沒有大人們如此的顧慮,對於孩子們好像是一個難得的節日了,他們又可以和同齡的小夥伴們在寬大的場院中盡情的遊戲嬉鬧玩耍了,有的家長剛想喚回自己的孩子,卻又做罷了。

想起我的故鄉!

每一次這個時候,母親總是提前為我做了動員和承諾的,如果我幫她掰玉米皮,她就會獎給我一個大大的月餅吃,現在的人們對此也許已經不以為然了,月餅有什麼可誘惑的,可是對於我來講當時聽母親的許諾時已經讓我垂涎欲滴了,因為有爸爸在外工作的原因,我一年有一次吃月餅的機會,村裡的其他小夥伴有的從長這麼大還沒能吃到過呢,所以每一次吃月餅,就是我享受一次美味的的過程,一點點的吃,細細的品,一個月餅要吃上好多天,那真是香甜在嘴上,美在心上。現在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月餅已是普通的人家的桌上餐,可以隨時想吃就吃了,因此也就感受不到我當年的祈盼和垂涎了。

我因這祈盼和垂涎努力的幫母親掰著,累了的時候就會躺在玉米皮上看月亮,鬆軟的玉米皮就像厚厚的棉被,溫暖而舒服,一輪圓盤似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如水的月光照射下來,地上的萬物都披上了朦朧的輕紗,增加了幾分神秘的色彩,被柔柔的月光撫摸著,此時我的勞累頓無,我的思想羽化成了仙,飛進了老人們講得神話故事裡,我看到了嫦娥仙子和美麗的小白兔,和她們手牽手暢遊在月宮裡,在桂花樹下吳剛捧出了桂花酒,沒有喝人就已經醉了------凝望著天空走了神的我,直到母親的呼喚,才醒過來。

掰下的玉米皮在當時人們平時是捨不得燒的,很多人都留在來客人和大年初一煮餃子用,因為它容易點燃,火勢旺,煮餃子不容易破皮,是一種很好的燃料,常聽老人講,多掰些玉米皮,能吃好餃子。人們的幹勁十足,孩子也興高采烈,這是一個高興的夜晚,一個有憧憬的夜晚,一個有夢想的夜晚。

關於故鄉回憶的點點滴滴,刻骨銘心、魂牽夢繞,現在想來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珍藏和懷念的。

我愛我的故鄉李廟。

想起我的故鄉!

想起我的故鄉!

妍妮,原名:閆燕,高中時曾用名閆曉菲,性別:女,現年48歲,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專業會計,現就職於中央儲備糧德州直屬庫樂陵分庫,籍貫: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張橋鄉李廟村。本人業餘時間喜歡騎行、寫作、朗誦,曾有夢想成為一名電臺主持人,用聲音感知文字的魅力,用聲音傳遞情感的溫度。平時喜好與文字為舞,在自我的詩行裡行走,在藍天白雲間善於發現平淡生活的美。

想起我的故鄉!

【朗誦簡介】

麥琪琳,四季美文特邀主播。酷愛文學,熱愛朗誦,好音樂痴播音,《聽大成講故事》詩誦微校誦讀播講老師。希望自己本色的聲音能夠詮釋作品的真情實感,讓聆聽者感到溫暖貼心!

來源:四季誦讀(songdu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