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剛提的利之星奔馳車漏油事件退車這麼難?

路過3128


作為一個在主機廠售後部門工作過4年的業內人,和您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總結一下:自己作不能怪別人。

車主提出退車,肯定經歷過以下幾個階段:

1、 車主第一次提出退車,終端人員計算了一下損失:

1.1車輛二次銷售價格折損,業內慣例,最低八折;

1.2車輛運回廠家運輸費用:業內平均價格,最低2000;

1.3 車船稅折損+交強險折損+交強險折損+商業險折損:以上這些費用根據三包法都是可以退費的,但只限於未使用天數;每用一天,算一天的錢,;

1.4 美容+加裝摺損:都是成本啊

1.5 附加服務項目折損:送的保養出庫了,送的發動機清潔也出庫了…

另外,如果真的退車了,兄弟們的提成沒了,幾個準備交錢的客戶還能不能交錢也是個問題。想想還是不退了吧,先晾她兩天就不鬧騰了。

2、 結果晾了15天。

等到車主開始坐發動機蓋子了,趕緊往上報:

店:領導,出事兒了!現在每天刷抖音連美女都不推了,只推薦咱們啊;

廠:不要怕,之前怎麼辦現在怎麼辦,車主頂多想要賠償,回去再協商一下。

店:好!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個蘿蔔一個坑,所有人員都揹著業績和KPI;廠家人員收到終端退車申請時,想想自己的KPI,還是讓店裡辛苦一下吧。

另外,廠家有最終決策權,但是決策鏈條越長,決策的人獲得信息就容易失真,在進行決策時容易根據經驗決策。

這樣決策一般不出問題,但一出問題就是大問題。

而且,店端作為執行的人,沒有決策權,只能按照上級指示辦事。就算問題已經鬧到蓋不住了,還是得按領導指示辦。

總結一下:退車之難,難的不是手續,是態度、制度和利益阻隔。

最終,鬧到各家官方媒體發聲,門戶網站上頭條,一票吃瓜群眾痛打落水狗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為時晚矣!

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錢賠盡,臉丟光…


連續學習者


其實退個車不難,主要還是我們中國的市場監管力度不夠,黑幕太多。中國社會都是人情世故,自古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有奔馳這個國際大品牌在撐腰,在中國社會他就不會把顧客當上帝看的。如果是馬雲買一個的漏油的奔馳,可能處理的結果就會大不一樣,這就是社會。


子牛日記


一是後臺硬

二是監控力度不夠 放到國外分分鐘讓他們老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