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子扶苏能够继位,秦朝历史演进会怎样?

90后女孩打工日记


我认为扶苏继位秦朝一定不会那么短命,但也不会长治久安。

因为秦朝不是被始皇灭亡的,也不是被胡亥搞垮的,而是生生地被历史车轮的惯性给怼死的。

先说人物

扶苏其人是政治英才不错,但是他欠缺一个帝王应有的心术。


李斯列传中讲:

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 上使监兵上郡

而陈涉世家中连屁民陈涉都能说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这样的话来。也就是说,扶苏正面硬肛秦始皇这件事是人尽皆知的,用今天的话来讲,这已经是个梗了。然而秦始皇并没有长者那样的气量,他非常讨厌别人玩他的梗,而且秦始皇本人权力欲望也强,导致他对扶苏也很忌惮,他也坚决不能容忍别人只膜扶苏而不膜他,于是借着坑儒一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始皇把扶苏扔到军队这个行为还有别的深意,这个后面再讲。单说这次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扶苏是这样劝谏秦始皇的: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真正触怒秦始皇的,是这句“诸生皆诵法孔子”。

由此可见扶苏之为政倾向是明显的儒家方向,而这和秦六世以来一直深入贯彻落实的法家治国纲领是背道而驰的。根据记载,我们可以发现,秦从商鞅以来

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

秦朝从200年前就信奉法家之言论,人性本恶,以力兼人(大力出奇迹),而后扫六合吞天下。在这种大环境下,事皆决于法已成惯例,渗入秦人的血液之中,就好像我们社会中默认的不走关系不送礼就办不成事情一样,改弦更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巨大的历史惯性使得根本没有人能拉的住。


难道说秦始皇没有换思想这一说吗?于战国末期,始皇就有杂糅的想法了,统一六国之后 ,对于这个国家的施政纲领更是一直在探寻之中。尽管表面上看来整个国家都在法家的治国轨道上运行,但是从史料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点痕迹的。

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巡行中,他在南海刻石,除了例行的宣誓主权及吹牛逼以外,还特别加入了一些令人在意的东西: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这种带有鲜明的儒家礼教色彩的话语,确是出自一个信奉法家否定道德的秦始皇之手。

与此同时,秦始皇驾崩后,赵高在游说李斯的时候,说胡亥:

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

甭管这话是真是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是一句夸奖的话。

而胡亥也非常谦虚的表示自己这种继位方式是:“不义、不孝、不能之逆德之举”

卧槽,哥几个你们不是信奉法家的言论的吗?法家有孝顺这一说吗?法家的皇帝有慈仁这一说吗?

也就是说,在法家的大背景下,在秦廷内部,某种不容忽略的异变正在发生。对于公子们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而是采取的全面教育的思路,并且在这种教育当中,儒家占的比重还很大。秦始皇固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也并没有阻止,说明秦始皇也明白,重典能治乱,却不能治国,能治理国家的必定是杂糅各家之长的政治策略。

但他想改,却改不动。

而略微有点单纯的扶苏却一次又一次地那这个话题肛他爸爸,揭他爸爸的短。终于,秦始皇怒了,把他这个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长子扔到北方监军。目的有三:一是实在烦得要死;二是让他看看这个世界的真实明白这个国家真正的困难在何处,明白儒法之争为何迟迟无法解决;三是为了扶苏以后好接班:

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而同时,赵高劝李斯的时候也说:

长子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 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

由此可见,是为了让扶苏和蒙恬搞好关系,将来好办事。

然而人的寿命终究是有限的,秦始皇还没探索出一个流传万世的治国之道就怀恨而死了。连秦始皇这样的帝王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恐怕扶苏也改变不了。你看看他最后的抉择——自杀而死,完全没能理解他老爹的良苦用心,要民望有民望,要军队有军队,从头建立一个政权都是简单难度,更别提顺理成章地杀入咸阳直接继位了。他连背叛的魄力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那种在历史洪流面前屹立不倒力挽狂澜的伟力呢?

儒法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封建王朝的一大隐患,君不见150年后,汉元帝为太子时曾谏汉宣帝

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然而汉宣帝却一脸苦逼地回答道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一语道破汉朝目前面临的危机,高下立见。

儒法问题,对于年轻稚嫩的扶苏来说,还是太难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蒋翰禹


秦始皇长子,嬴姓,名扶苏。秦朝统治阶级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未来大秦帝国的继承人。虽贵为皇长子,但并无实权,但与主张实施铁腕统治的相国李斯相比,一贯主张休养民生、以怀柔安抚六国遗民。向来爱民如子,知恩图报。

司马迁《史记》:“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大概意思就是扶苏公子胸怀仁义,爱民如子,有勇有谋,知人善用!

如果扶苏公子继承皇位,那大秦王朝至少能够延续四百年之久!

看看大汉王朝,刘邦在统一全国的时候,就已经领悟到“得民心者得天下”,黎明百姓在战争中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早就想着安稳度日,所以刘邦在登基帝位时,便决定休养生息,安民抚民,在这基础上建立起四百年的汉朝。而扶苏公子深知秦国刚刚统一全国,应该以休养民生为主,不应该增加百姓与六国遗民的仇恨,因为所有的仇恨都可以用时间来化解。

身为统治者,理念最为重要,扶苏如果登上帝位,秦朝一定会延续成为汉朝一样甚至比汉朝还要盛世的局面!




好意思讲


扶苏是没有机会继位,宦官赵高篡权,把持朝政,丞相李斯都没办法。如果扶苏继位,朝中争斗更加厉害,蒙恬的势力与赵高势力的宫庭斗争,愈加坚锐复杂,因赵高有他的一帮势力,指鹿为马众所周之的。秦朝后期本来就衰退,秦始皇图享乐,寻长生不死之药,修长城服劳役过重,加上修皇陵73万人,老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处于饥寒交迫导致陈胜吳广领导农民起义去推翻秦暴政,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的局面。


14885143955


首先,先要纠正一下,秦朝的崩溃并不是从秦二世开始的,而是从秦始皇后期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长期的征战,将士已逐渐疲惫,二、东方六国的旧贵族心未服,造反是早晚的事情,三、严苛的秦法,东方六国的遗民无法适应,造反也是早晚的事情!若扶苏不死,最好的结果的是保有原秦国版图不失已经不错了!


Max风云


没有那么快灭亡。


最爱红梅花


不改良残暴腐朽没落制度,谁继位,谁做皇帝结局都一样,只是迟早而已…


平常139588887


扶苏继位的话,秦朝会延续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