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滬飲食文化有什麼區別?

美食部


江蘇包括上海做菜偏甜,最甜的是無錫,很多菜都是甜蜜蜜的。浙江菜雖然也算個菜系,但基本上可以說是不會做菜,因為他們做菜很少放調料!肉類很多就是白水煮熟了沾醋吃的,有點浪費食材的感覺。著名的東坡肉除了弄得不膩之外,沒法跟紅燒肉比。西湖醋魚簡直就是可笑,就是清蒸魚澆個醋汁,怎一個難吃了得。上海菜跟江蘇菜差不多,就是量太小,只能看,不禁吃。相比來說,江蘇菜完勝,所以國宴會選淮揚菜。

PS:

本人不是江浙人,只是在江蘇和浙江分別住過幾年,完全憑個人感受來說說,肯定會有失偏頗,隨便吐槽,無意冒犯。


星賢


江浙滬範圍太廣,而且不是同一文化圈,各地菜餚的特點差異很大。比如,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口味比較清淡,而衢州卻嗜辣。同樣,蘇北和蘇南的口味差異也不小。

如果要說類似,有共同特點,那隻能是蘇南、浙北和上海,也就是吳文化核心圈。我的老家在浙北,祖籍又是蘇南,上海也有親戚,對這三地的菜都有了解,自認為有資格說上幾句。

首先是清淡。不論是上海,還是浙北或者蘇南,都不喜歡辣。雖然個別菜也必須放辣,比如酸辣燴龍腸、辣魚頭湯、紅燒湖羊肉等,但辣味不重,不像重慶、四川的菜,辣味蓋過食材本來的味道。吳文化圈的菜,講究清淡、追求食材本身的味道。

其次是偏甜。窮吃辣,富吃甜。吳文化圈自南宋以來就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三地菜餚都帶甜味。甜鮮。最甜當屬無錫、其次蘇州,早幾年連肉包子、炒肉絲都是甜的,即便上海人、浙北人也受不了。不過上海菜、浙北菜也帶甜味。比如,我家裡炒蔬菜,必須放點白砂糖,就這麼一丁點,幾乎嘗不出甜味,但如果不放糖感覺就感覺沒味道。

三是鮮嫩。鮮,是中國人特有的餐飲標準,尤其吳文化圈,幾乎所有的菜都“鮮”字當頭。三地都盛產淡水水產品,本地人稱之為“湖鮮”“河鮮”。本雞、老鴨一般不能紅燒,必須煲湯,要的就是一個“鮮”。同時,好的菜必須“嫩”,尤其是湖鮮河鮮,必須嫩,不嫩意味著菜餚失敗。既要去腥,又要鮮嫩,因此做魚成為了考驗廚師功力的最佳標準。此外,三地還講究“酥”,尤其是雞鴨鵝、豬牛羊,必須酥爛,否則不好吃。

第四是精緻。論精緻,除了粵菜,蘇南浙北上海屬第一。去過蘇州杭州的網友可能見過,松鼠鱖魚的造型,陽春麵撈出後的整齊劃一,清炒蝦仁淡雅……上海白切雞、紅燒肉都有自己的“腔調”。我老家吃河蝦,必須剪去須、鉗,如果做成冷盤,蝦得一層層盤起來,堆成圓錐塔型。吃碗小餛飩,湯裡得有蛋皮絲、蝦皮、紫菜、小蔥。吃麵,澆頭都得現炒,否則就不“正宗”。因此,每次在視頻上看到某些山區煮大鍋菜,我總不由自主想到“豬食”。真不是存心侮辱人,確實無法接受這樣的做菜方式。

當然,隨著民工潮遍佈全國、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很多人的口味越來越重,蘇南浙北上海菜顯得太“清淡”,不過癮而且吃不飽。的確,有多少人還能靜下心,細細品味一碗菠菜魚圓的滋味。



江南俗士1


江浙滬的地方的吃的,一直都是非常的聞名,這裡的風味非常的多,不管是酸甜苦辣,還是臭香,都有人愛吃,在這裡像是一個味覺的碰撞和相遇,江浙滬為什麼吃得特別,最為主要的一個味道就是甜了,這裡的人都很愛吃甜食,但外地人就有些無法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