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燃燒》是"詩人導演"李滄東執導的一部影片,於2018年五月獲得金棕櫚獎提名並且獲得了場刊最高分3.8分(最高4.0)據說獲得了在場男士的一致好評但女士們就褒貶不一了。作為一部劇情懸疑片小編想說它更像是一部我們內心的裸露寫照,不像同年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那麼溫婉留情。如果無奈的分裂為了正常的秩序是一種感動,那無聲的消失為打擾到任何人又何嘗不算一種憤怒呢?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目標成為作家的青年李鍾秀(劉亞仁 飾),平日裡靠兼職養活自己。經營畜牧業的父親不諳人情,官司纏身,迫使鍾秀又要為了搭救父親而四處奔走。這一日,鍾秀在某大型賣場重逢了當年的同學申惠美(全鍾淑 飾)。惠美計劃近期前往非洲旅行,於是拜託鍾秀照看愛貓Boil。不久後惠美回國,與之一同下飛機的還有名叫本(史蒂文·元 飾)的男子。本駕駛保時捷,居住在高級公寓內,優哉遊哉,不見工作,四處玩樂,和鍾秀相比有如天上地下。不知為何,本走入平民鍾秀和惠美的生活,更向新朋友講述了他奇特的癖好。在鍾秀家小聚的那個晚上過後,惠美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無影無蹤…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正所謂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解讀都可以不一樣,並不需要追究孰對孰錯,這也是影片精妙的地方。所以小編按照自己的解讀,完成自己心中的《燃燒》。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片中的人物都是邊緣化的人物包括本在內他們心中都有一種空虛感需要通過某些方式來填補,所以惠美選擇了學習啞劇、養了一隻貓"鍋爐"、去非洲旅行;鍾秀選擇寫作、自慰、幫惠美養貓、還有些生活瑣事;本則是喜歡燒舊的塑料棚、找朋友一起喝酒。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在電影節奏的把控中我覺得如果可以3個小時或更多可能才適合這部隱喻量極大的電影,我也曾編過這一類似的微電影劇本才發現這部片子的精巧構思,片中沒有采取什麼難度較大的鏡頭運動,很慢的搖鏡頭和固定鏡頭很好的控制了電影節奏。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李滄東導演曾說"我認為這個世界對於有著無奈和憤怒的年輕人來說,這些日子真的是一個謎。"我想也確實沒有更加確切概括這部電影的話了,事情都在正常的發生,都是客觀的都是真實的但卻偏偏有許多東西讓人匪夷所思漠不到頭腦更沒有答案變成了"迷"。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利用惠美的消失、村子裡到底有沒有井、本所謂的燒塑料棚、惠美的貓、本廁所裡惠美的手錶、本的身世、惠美的裸舞啞劇,李滄東導演成功讓我迷失在劇情裡看到的彷彿都是對人心探索的具象化的展現。有人覺得最後鍾秀殺死了本是一種悲劇,我看到的卻是一種壓抑已久的憤怒的激發,沒有人可以在這個世界上隨便把憤怒發揮到這種地步也沒有比殺死對方的方式來的更釋懷的激發的方式。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有時我也在想現代年輕人的空虛感而導致的無名的憤怒到底在哪?它一定在那也一定存在但我們不知道也抓不著甚至也從沒有完全發洩出去的需求,只是輕輕抿掉嘴邊的殘渣一樣抹除滲出的一點點憤怒情緒就能感受到一種莫大的安慰。

《燃燒》:詩人導演十年磨劍,意識與現實間的交融

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影評家,做不到像那些大影評家那麼深刻的解讀,其實再怎麼解讀看電影是你們的,不為在電影中學習到什麼只為能得到些共鳴看到自己的影子,最後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找到自己的惠美打倒自己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