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原創作品,更多內容請見微信號:三日打魚,商業勾搭請聯繫QQ:2593958821,點擊底部菜單“魚娘優選”用美食和好物犒勞自己)


電影圈好像特喜歡隔一陣就把前任拿出來祭拜一下。

分手、前任、北漂、青春、傷痛——任意組合這些關鍵詞的電影,好像都能收割不低的票房。

前段時間大火的《前任3》如此,《後來的我們》也是如此。

一如既往的套路,一如既往的賺人眼淚。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今天不想討論電影裡扭曲的三觀,什麼已婚男士和前任開房敘舊情,你離開我就是因為我沒錢沒房……魚娘都懶得說了。

今天咱們來看看,講述北漂故事的固定格式:

主人公一定是從三四五六線城市或者農村出來的,扛著行李一臉激動的來到北京,開始住地下室或者群租房,天天吃泡麵打雜工,從充滿希望到幻想破滅,然後分手撕逼,鏡頭一黑N年後莫名其妙的事業有成,找了個不愛的人結婚生子,偶然見到昔日同甘共苦的前任確認過眼神,互訴衷腸: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是沒有了我們……

WTF!

在導演編劇們眼裡,我們北漂是過得有多慘啊!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後來的我們》裡的男主林見清,正經畢業的北京理工類大學生,含金量要比現在高多了,而且那會的IT、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都挺好啊,很需要人才的。

但是,他畢業找不到工作,只能和方小曉一樣賣光盤和數據線。之後,他又跑到地鐵通道里賣黃色碟片,還進了監獄。

兩個人一起擠在連10平米都不足的群租房裡。臥室只能放下了一張床、一張電腦桌,也沒有窗戶。幾年後,倆人被無良房東趕走,從隔斷房搬到了地下室,依舊過著破破爛爛的生活。

除了林見清出獄那天,他們吃了一次路邊攤。其餘在北京的時候,小情侶全部在吃白水煮麵配辣醬,連打車都是奢侈。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電影中北漂的因素體現,除了用大量的鏡頭展示男女主角在北京住的多差,就是倆人討論什麼時候能有錢,要麼就是對著夜空大喊北京,我要XXXX~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這類電影讓家裡的老父母看了,還以為我們天天在北京住地下室吃糠咽菜呢!導演編劇們,你們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我們過得沒那麼慘啊!

沒錢沒背景的人剛到北京過得辛苦點是肯定的,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但是在北京,並不是只有電影裡這一種活法。

正經大學畢業的男孩子,只要你努力,你絕對能找到比在地鐵通道賣黃碟更好的工作。

女孩子,你根本不用像《北京女子圖鑑》裡的陳可一路靠男人拼美貌,靠自己也能過上還可以的生活。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真實的北漂生活是什麼樣?魚娘以身邊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舉例:

剛到北京首先是租房找工作,或者寄宿到朋友家,如果能找到帶宿舍的工作那就更完美了。

接下來,這才是大多數年輕人奮鬥的經歷吧。一開始兢兢業業的上班,三四年後也許升職加薪,也許跳槽換了幾份工作;另一方面,隨著收入的增加,開始改善住宿條件,從群租房變成單間再變成一居。生活上,對自己有了一定的要求,工作上也不再是小白,攢錢慢慢朝著規劃的人生路線前進。

基本到了這時候,北漂們就要開始操心人生大事了。除了那些從畢業一直好到現在的情侶,很多單身北漂由於交友圈子有限,開始相親,或者由同學朋友親戚介紹對象。經過幾次分手,眼瞅著就奔三了,開始焦慮,自己這輩子會不會孤獨終老啊!

為了結婚,四處籌錢按揭買了一套房子,結婚生娃,為了還貸不敢輕易換工作,然後中年危機……這時候,基本告別了北漂,起碼家定在了北京,過著平凡的小日子。而一部分人選擇離開北京。

後來的我們:導演,你對北漂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我們發現,像《北京女子圖鑑》談十幾個男朋友的北漂女,還是很少的。一路靠男人開外掛,我們普通女孩沒這運氣呀,哈哈!

而像《後來的我們》這樣到北京不把主要精力好好工作,反思自己為什麼混得這麼慘,反而每天愛得死去活來的,魚娘也沒見過幾個。當然了,的確有因為受到失戀打擊,靈感迸發創業成功的人,這種人會為愛死去活來的嗎?魚娘也不太瞭解。

在北京,我們為了過上還可以的生活已經拼盡全力了。這個年紀的北漂們,那可是現在賺錢和消費能力都較高的人群啊,哪有你們想象中那麼可憐。

生活不易,不管在哪裡都一樣。那些陪對象看完電影后就被分手的人兒,才真特麼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