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披露惊心动魄 督导券商与审计究竟谁错了?

新三板报消息,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在4·30大限当日发布,与此同时,还有7份公告同时披露,其中包括了关联方资金占用风险提示,无法披露年报的风险提示等。

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披露惊心动魄 督导券商与审计究竟谁错了?

为何升禾环保无法按时披露年报风险提示公告与该公司年报同时披露呢?与此同时,主办券商方正证券又发布了一份关于“升禾环保2018年年度报告及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况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而这份年报的审计意见,新三板报团队看到的是“无保留意见”。说明其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认可这份年报。

而这份年报中,升禾环保明确指出,公司经2019 年1 月14 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2019 年1 月31 日召开的2019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将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由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转至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办理相关事宜。

如果督导券商是对的,那么审计是不是就错了?如果审计是对的,那么督导券商是不是就错了呢?为此,新三板报努力还原这一惊心动魄的披露:

2019年4月30日上午12点,督导券商方正证券收到了升禾环保的2018年年报,在进行审核时发现文档存在格式问题,不能进行校验。就在之前,方正证券在审核升禾环保时已经发现年报资料存在很多的错误。由于其预约披露时间为4月30日,留给方正证券事前审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是方正证券发布长升禾环保无法按时披露年报风险公告的原因。

而对于关联方资金占用等情况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方正证券在2018年6月对升禾环保进行的现场检查时发现,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4日,升禾环保陆续向升禾投资共转出资金合计2581万元,其中277.7万元为偿还升禾投资财务资助款,剩余2303.3万元为资金占用款;该期间内升禾投资向升禾环保转回资金合计2303.3万元,截至2018年6月14日,资金占用款已全部收回。

但因升禾环保提交2018年年度报告的时间过短,且未向方正证券提交相关资料,方正证券没有足够的依据确认2018年6月15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升禾环保与升禾投资的往来款项是否为资金占用款。

在年报中,升禾环保2018年与控股股东升禾投资存在频繁资金往来,全部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2018年公司向升禾投资拆出资金4281.50万元,拆入资金4003.80万元。

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披露惊心动魄 督导券商与审计究竟谁错了?

一方面升禾环保没有给方正证券充分的事前审查时间,另一方面又存在应该披露而末披露的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因此方正证券没有足够依据确认升禾环保与升禾投资的往来款项是否涉及关联方资金的资金占用。

在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中:升禾投资的期末余额已经为0元:

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披露惊心动魄 督导券商与审计究竟谁错了?

就方正证券表示,升禾环保的年报出现多处错误的说明,新三板报无法判断,但是在其年报中确实出现多次不认真的格式错误和笔误:

升禾环保2018年年报披露惊心动魄 督导券商与审计究竟谁错了?

综上所述,方正证券所说的问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而升禾环保的财务管理问题是否存呢?

就升禾环保的2018年报来看:

2018年里,升禾环保环卫项目总运营面积已突破2200 万平方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0%;净利润1938.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83%。但是每股净资产下降了21.51%,从1.86元下降到了1.46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7.67%。

虽然升禾环保在财务数据方面依然在高速成长,但是资产负债率的接近60%,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另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了78.70%,仅为795.32万元。这是否与方正证券提到的关联方占款有关?

对于上述疑问,升禾环保表示,偿还债务,偿还短期借款,使得升禾环保的化币资金较上年同期减秒65.44%,短期借款减少了370万。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了58.06%,,这是因为新中标项目的尚未回款。

新三板报了解到,升禾环保主要为贵阳市南明区、柳州市柳东新区、南宁市武鸣区、桂林市临桂区、合肥市庐阳区、新余市、宁乡县、来安县、淮北市杜集区、淮南市、保定市等提供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服务和生活垃圾清运转运等一体化环卫服务。

这对以城市卫生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主要客户来自政府及下属单位,业务来源中大部分为招投标所得。对这样的公司来说,业务回款及坏账比例不会很大,那么现金管理就是公司最大的经营风险。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钱呢?

因此,升禾股份以每10股送红股2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的方式实施权益分派的方式说明,公司账面现金虽然紧张,但是公司还有能力进行现金分红,这是否已经说明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