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披露驚心動魄 督導券商與審計究竟誰錯了?

新三板報消息,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在4·30大限當日發佈,與此同時,還有7份公告同時披露,其中包括了關聯方資金佔用風險提示,無法披露年報的風險提示等。

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披露驚心動魄 督導券商與審計究竟誰錯了?

為何升禾環保無法按時披露年報風險提示公告與該公司年報同時披露呢?與此同時,主辦券商方正證券又發佈了一份關於“升禾環保2018年年度報告及存在關聯方資金佔用等情況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而這份年報的審計意見,新三板報團隊看到的是“無保留意見”。說明其審計機構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認可這份年報。

而這份年報中,升禾環保明確指出,公司經2019 年1 月14 日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和2019 年1 月31 日召開的2019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擬將公司的持續督導工作由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轉至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正在辦理相關事宜。

如果督導券商是對的,那麼審計是不是就錯了?如果審計是對的,那麼督導券商是不是就錯了呢?為此,新三板報努力還原這一驚心動魄的披露:

2019年4月30日上午12點,督導券商方正證券收到了升禾環保的2018年年報,在進行審核時發現文檔存在格式問題,不能進行校驗。就在之前,方正證券在審核升禾環保時已經發現年報資料存在很多的錯誤。由於其預約披露時間為4月30日,留給方正證券事前審查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是方正證券發佈長升禾環保無法按時披露年報風險公告的原因。

而對於關聯方資金佔用等情況是這樣的:

這是因為方正證券在2018年6月對升禾環保進行的現場檢查時發現,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4日,升禾環保陸續向升禾投資共轉出資金合計2581萬元,其中277.7萬元為償還升禾投資財務資助款,剩餘2303.3萬元為資金佔用款;該期間內升禾投資向升禾環保轉回資金合計2303.3萬元,截至2018年6月14日,資金佔用款已全部收回。

但因升禾環保提交2018年年度報告的時間過短,且未向方正證券提交相關資料,方正證券沒有足夠的依據確認2018年6月15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間升禾環保與升禾投資的往來款項是否為資金佔用款。

在年報中,升禾環保2018年與控股股東昇禾投資存在頻繁資金往來,全部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2018年公司向升禾投資拆出資金4281.50萬元,拆入資金4003.80萬元。

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披露驚心動魄 督導券商與審計究竟誰錯了?

一方面升禾環保沒有給方正證券充分的事前審查時間,另一方面又存在應該披露而末披露的關聯方資金佔用情況。因此方正證券沒有足夠依據確認升禾環保與升禾投資的往來款項是否涉及關聯方資金的資金佔用。

在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中:升禾投資的期末餘額已經為0元:

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披露驚心動魄 督導券商與審計究竟誰錯了?

就方正證券表示,升禾環保的年報出現多處錯誤的說明,新三板報無法判斷,但是在其年報中確實出現多次不認真的格式錯誤和筆誤:

升禾環保2018年年報披露驚心動魄 督導券商與審計究竟誰錯了?

綜上所述,方正證券所說的問題應該是實事求是的,而升禾環保的財務管理問題是否存呢?

就升禾環保的2018年報來看:

2018年裡,升禾環保環衛項目總運營面積已突破2200 萬平方米,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60%;淨利潤1938.4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0.83%。但是每股淨資產下降了21.51%,從1.86元下降到了1.46元。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57.67%。

雖然升禾環保在財務數據方面依然在高速成長,但是資產負債率的接近60%,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另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降了78.70%,僅為795.32萬元。這是否與方正證券提到的關聯方佔款有關?

對於上述疑問,升禾環保表示,償還債務,償還短期借款,使得升禾環保的化幣資金較上年同期減秒65.44%,短期借款減少了370萬。公司的應收賬款增加了58.06%,,這是因為新中標項目的尚未回款。

新三板報瞭解到,升禾環保主要為貴陽市南明區、柳州市柳東新區、南寧市武鳴區、桂林市臨桂區、合肥市廬陽區、新餘市、寧鄉縣、來安縣、淮北市杜集區、淮南市、保定市等提供市政道路清掃保潔服務和生活垃圾清運轉運等一體化環衛服務。

這對以城市衛生管理為核心業務的公司,主要客戶來自政府及下屬單位,業務來源中大部分為招投標所得。對這樣的公司來說,業務回款及壞賬比例不會很大,那麼現金管理就是公司最大的經營風險。那麼公司到底有沒有錢呢?

因此,升禾股份以每10股送紅股2股,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20元(含稅)的方式實施權益分派的方式說明,公司賬面現金雖然緊張,但是公司還有能力進行現金分紅,這是否已經說明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方面還存在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