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三国时期,英雄遍地,英雄的青年时代,孙曹刘们都是如何度过的呢?在此青年节之际,“猴神通”带大家一起来扫描一下,那些英雄的青葱往事,期间不乏人生的诸多启示。

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曹操:“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

建安十九年,曹操征伐孙权之前,他用自己的年轻故事激励曹植。曹操告诉曹植:“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

尽管曹操奸诈,但作为父亲,他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发自肺腑。曹操为自己的青年岁月自豪,他也有自豪的资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的青年履历:

《三国志》记载:“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少年时代,曹操是一个问题少年,精力充沛但是相对叛逆,看上去是一块混社会的好料子。可能是因为貌似放荡而不务正业,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是,在青年时代开始,身在权门的曹操,逐渐找到了他正确的节奏。《三国志》记载:“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当时的孝廉,基本上是被世家权门垄断,曹操的祖父是大太监曹腾,曹操成为孝廉不难。也因为成为孝廉,曹操顺理成章地做了官,当了首都洛阳一个区公安局长。曹操成为孝廉以后的行为,则显示了他的杰出。

据裴松之《三国志注》记载:

“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身在豪门,有了一个施展的平台,而积极敢为,才是曹操不同于袁绍、袁术等人的地方!在洛阳担任公安局长期间,权二代曹操在20岁的年龄,就敢于站出来解决困扰社会的治安难题,并且和当权人物硬碰硬,打死太监的叔叔,其中反映出来的担当精神,显示了未来担当天下的可能性。

从中可以看出:青年时代,曹操有担当,不平庸,敢作敢为!

刘备:“先主不甚乐读书,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从历史上看,一代人主,似乎少年时代都不是省油的灯。《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幼年就是孤儿,和母亲贩屦织席为业。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混小商品市场的。而且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但刘备的高情商,能结人脉的特质,很早就显露出来,未来这些天分让他混天下如鱼得水。《三国志》记载: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刘备的心计在15岁就体现出来,公孙瓒是贵族子弟,刘备就和公孙瓒建立深厚友谊。事实上,在将来刘备混社会初期,公孙瓒对他的发展,有过强有力的支持。

一方面是积累优质人脉,一方面刘备又大交朋友。《三国志》记载刘备: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少说话,和别人交往姿态很低,这两点都是低调的性格,让他能够受到欢迎。

可能刘备确实有过人之处,人们也都乐于和他交往,在他身边集中了很多社会青年的同时,社会大哥张世平等人可以给他物质支援,让他建立的民间社团。可能类似于,今天的斧头帮一类的社团吧。

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在当时应该就成为了刘备的小弟,并且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跟随了他一生。

从中可见,青年刘备:为人低调,做事高调,广结善缘,用高情商经营人脉!

孙权:“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在三国,曹操比刘备大五岁,刘备比孙权大22岁,所以说,孙权和曹刘不是同一代人,所以说青年孙权赶上的时代,已经很不一样。

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开始逐渐走向他的霸业的,因此《三国志》对孙权的少年时代,记载比较简单:“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孙权真正担当,是在建安五年孙策牺牲以后,当时孙权虚岁19岁。《三国志》记载: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当时的孙氏的领地,只占据今天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局部地区,而且这些地区他们建立的政权也并不稳定,在山区有很多反抗孙氏的力量。同时,因为孙权年轻缺乏威望,原来跟随孙策的人才,也面临流失的危险。

但是张昭和周瑜认为孙权可以,所以鼎力支持他。

19岁的孙权,就已经知道以人为本的含义,他开始广泛收买人心,聚拢人才。一方面,对待张昭用对待老师态度。另一方面,更加重用和信任周瑜、程普等富有战争经验的将领。对于地方上没有被发掘的人才,孙权也批量的招募聘请,在这一次聘请中,吸收了鲁肃一样的高级人才。

人才充足,政权稳定以后,孙权开始征讨山区的反抗力量。他“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巩固了江东政权。

经过孙权的一系列步骤,孙氏政权平稳度过了孙策遇刺后的不稳定期,重新走上了正轨。以至于,在孙权27岁时,他已经能够做东,联合刘备战胜不可一世的曹操。

由此看出:青年孙权格局远大,能以人为本,在经营政权中步步为营!以至于后来曹操都感慨“生子当为孙仲谋!”

“猴神通”认为,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有的只是立足当下,立足自身,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青年节特刊:英雄的三国,由英雄的青年创造,三个青年的得与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