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上海的大街小巷藏有不少数字的路名,每条路名背后几乎都有一段故事,让人想起昔日十里洋场的风华。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纪念路位于宝山区内,为纪念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而得名;二马路是指现在的九江路,特色是银行多,尤其外国银行,自从建设银行2018年宣布无人银行在此开业,让九江路声名大噪。

三马路指的是现在的汉口路,汉口路和与之相交的小路望平街(今山东中路),曾是上海的报馆集中地。

四马路是福州路,上海近百家出版机构及文化用品商店均集中在这条路上,福州路素有“文化街”的称号。

广东路旧称五马路,过去因遍布大大小小的古董店而闻名海内外,中共建政后就式微了。

六灶港位于浦东新区南部,保持着清末民初时期的水乡特色风貌。

七宝老街位于闵行区中部,距上海中心城区5公里,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包括七宝方糕、海棠糕、七宝汤团等;北大街是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上海“八埭头”

上海话里,一排房子叫做“一埭(da)房子”,老杨浦人都知道,区里曾经有一个恒丰纱厂,为了解决工人居住问题,建造14间二层楼的里弄住宅,共8埭,于是被当地人称为“八埭头”,在杨树浦平凉路的通北路口一带,成为杨浦的生活和商业中心之一。

八仙桥在黄浦区西藏南路、延安东路及周边一带,曾遍布各种饭店商铺,迅速成为上海的娱乐中心之一。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八字桥

在虹口、原闸北(现为静安区)交界的柳营路、同心路、水电路交叉路口,有一座貌不惊人的钢筋水泥桥,名叫八字桥,这座桥曾历经战火洗礼,两次淞沪抗战在此引爆。

九曲桥位于城隍庙豫园内,三步一折、五步一曲,弯来弯去,像条白龙匍匐于水面上。

上海数字街,每条路名都有故事

十六铺老码头

作为上海最早的港口,十六铺的地位不可取代,清光绪时期“铺”作为区的单位,最初时上海县共有21铺之多,后来渐渐只存了十六铺下来,如今早已变身为时尚码头。


百色路取名自广西百色,也就是百色起义的地方,位于徐汇区,附近名校云集,有上海中学、华东理工大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