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應用試點項目正式啟動運行 廈門“阿波龍”博鰲領風騷

中國5G應用試點項目正式啟動運行 廈門“阿波龍”博鰲領風騷

  “阿波龍”在博鰲現場。金龍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見習 記者 王德賽)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現場,塊頭不大卻“肌肉感”十足的“阿波龍”控場良好,吸睛無數。

3月26日-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上,智能網聯汽車及5G應用試點項目正式啟動運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項目體驗區,一排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正整裝待發,其中不僅有知名的紅旗、榮威、宇通等國產品牌的汽車,還有廣為廈門人熟知、來自金龍客車的無人駕駛汽車“阿波龍”。

“阿波龍”再秀控場實力

阿波龍,全球首款量產L4級別自動駕駛巴士,目前已在中國21個園區內開展運營。

此次在論壇現場,連同“阿波龍”在內的多款無人駕駛智能汽車通過了多項實戰測試,這標誌著我國的5G智能網聯汽車與無人駕駛技術又獲進步。現場,智能汽車通過了智能網聯“多車協同”場景測試和“三大車路協同”典型應用場景測試。

智能網聯“多車協同”場景測試在全球尚屬首次。據悉,該場景使用了工信部授權的5.9GHz車聯網專有頻段,目的是測試多輛無人智能汽車的協同運行,從而為今後大規模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奠定基礎。

“三大車路協同”典型應用場景則意在測試無人駕駛汽車適應突發路況的能力,包括急轉彎路段、道路施工路段及紅綠燈車速引導路段,測試里程總計為1.2公里。金龍客車方面向記者表示,測試中,“阿波龍”控場良好,吸睛無數。

金龍客車透露,“阿波龍”在接近急轉彎路口時,提前接收到車聯網路側單元發送的提醒,結合車載傳感器感知識別到的路況信息,及時調整了車速和方向;在施工避讓場景中,“阿波龍”以相似的機制同樣避讓過了施工障礙。在紅綠燈場景中,“阿波龍”與搭載華為設備的交通信號燈配合互動,最終以合理的車速駛過了路況複雜的十字路口。

“比人的反應速度更快”

在“阿波龍”所擁有的無人駕駛技術背後,是強大的工業和科技力量的支撐。金龍客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陳衛強介紹,“阿波龍”是金龍客車與百度聯合打造的中國首款商用級無人駕駛巴士,是完全按照L4無人駕駛級別的特點所構建的新形態汽車。整車沒有方向盤、制動、驅動踏板,是目前國內自動化等級最高的無人駕駛車輛。

據他介紹,“阿波龍”定位為微循環巴士,目前主要面向園區、景區等封閉場景開發,設計的最高車速為40km/h,巡航車速為20km/h。其為綠色純電動巴士,支持直流和交流充電,充電兩小時至少可運行100km。每投放到一個新的環境時,“阿波龍”只需採集好道路地圖並導入系統,設置好運營路線及停靠站點,經過簡單測試即可投入運營。“我們的系統和設備都可以達到百毫秒級的響應速度,比人的反應速度更快。”陳衛強表示。

據金龍客車提供的數據,截至近日,“阿波龍”已批量運營190多天,累計行駛超20000公里,至少接待1500人次。在北京海淀公園、河北雄安新區、武漢開發區、惠州潼湖碧桂園科技小鎮,還有廈門軟件園三期等園區內,均能看到“阿波龍”的矯健身影。金龍客車表示,隨著法律、政策的放寬和技術的成熟,在可預見的未來,“阿波龍”將正式駛入開放道路中運行。

5G汽車去年 便在廈試運行

此次博鰲亞洲論壇上,5G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亮點。不過,在廈門,5G汽車早已不是新鮮事。

2018年9月13日,面向5G的城市級智能網聯應用發佈會正式召開,廈門成為全國首個面向5G的商用級智能網聯應用城市。這天,在廈門集美的BRT道路上,改裝過後的BRT營運車輛為乘客帶去了一場精彩的智能網聯車試運行之旅。

金龍客車方面介紹,在那次試運行中,兩輛印有“BRT智能網聯”車身字樣的金龍公交載著體驗乘客,從BRT華僑大學站始發,途經大學城站、產業研究院站、中科院站後,返程回到華僑大學站。

這次試運行的里程雖然不長,但金龍客車方面表示,金龍BRT的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系統實現了節能減排、實時車路協同、交叉防碰撞、縱向防碰撞等多項功能,為日後的5G智能網聯汽車的真正上路應用開了個好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