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界線感、要回復、要有儀式感、歷史總是相似的

本公眾號將每週推出一文,關於本週內朋友圈內有啟發、有意思的觀點和事情,當然也有調侃段子。你在你的朋友圈錯過的,在這裡可以找到。另外,你發表的某個觀點,有在這裡出現嗎?如果要版權註明,記得給小編留言補充哈。

1、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覆,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2、做人要有界線感,不論是長輩和晚輩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師徒之間、同事之間、熟人之間、陌生人之間……畫好界線,關係才能更和諧。

3、沒有缺點的均衡發展帶來的是整體上的平庸。

4、透過表象,也許會有不同的出發點,就如同我以前的簽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許多人都認為是裝斯文,曾解釋,爭論,最終,我把簽名換成了“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與眾人而言,我改了自己!與我而言,改了簽名,但改不了初心!

5、存錢要有儀式感,把錢投進罐子裡聽個響聲,這樣會讓你存更多錢。

相關鏈接:

6、劇作家廖一梅有句經典臺詞:“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7、我其實很怕討論舊情,那讓人傷感。更怕突然跌進過去的時光,會手足無措,因為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比如我最近接到過一兩個電話,大概都是十年前二十年前認識的朋友,在聽到名字之後小小的激動了一下之後,就陷入了無言的尷尬之中:總不能抄起電話就懷舊吧!也不能立刻相約吃飯喝酒,我得先鎮定一下,我不確定有沒有時間和精力跑出去回憶好多年以前乾的傻事。

其實打電話的人也未必不尷尬,只是熱血上頭撥了號碼,同樣在另一端也無話可說,這時候你寧可希望這是一個功利的電話,有能幫忙的地方就幫了,辦不到的也沒啥辦法。

但說到底呢,沒有能年年歲歲一起走下來的朋友,彼此都是早早下車轉乘的旅伴,就算後面偶然又在換乘點相遇,也只能隔著軌道揮揮手而已。

8、上聯:周立波、黃海波、吳秀波,一波三折

下聯:劉強東、何勝東、柯震東,東窗事發

9、【為什麼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要人的慾望一日存在,歷史就必將重演。因為歷史是人的歷史,也是一部慾望之史。

10、【創業分享】未來格局已初具規模,看好現金流,避免無意義的支出。虛擬現實將是未來最大的泡沫。迴歸吃穿住行,保命第一位。秘訣就是少犯錯誤,遠離創新。

11、這兩口子才是人生贏家啊!孩子一出生,一個被關在雷峰塔下,一個出家,都不用帶小孩,也不用輔導作業,再相見時,孩子都中狀元了!

做人要有界線感、要回復、要有儀式感、歷史總是相似的

12、放假了,請做個招人待見的叔叔、阿姨啊[偷笑]別逮個孩子就問考多少分?在班裡考第幾名?[捂臉]人家孩子招你惹你了?[what]人問你月薪多少了嗎?幾套房了?換車了麼?你好意思回答嗎?少說話,多吃菜,夠不著,站起來!!

13、不刷牙,會得老年痴呆:《科學》子刊:牙周炎細菌導致AD實錘!不刷牙容易得老年痴呆?

不過癮?看一下上期:

做人要有界線感、要回復、要有儀式感、歷史總是相似的

【補充一個市場觀點】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