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为何要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话?

小兴安岭东麓


鲁迅先生的原话是: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鲁迅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1936年。

鲁迅先生此语,绝非为夺人眼球,而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化界受到苏俄“阶级观念”的影响,认为一切都是有阶级性,文字也不例外。

鲁迅先生认为,汉字的艰难与复杂,使其天然隔绝于普通民众。因此,自古以来中国的识字率就很低,能识字的人多是地主以上的家庭出身,而普通的底层老百姓,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学习汉字。

如果不能发明新的简易文字,中国的大多数民众就永远无法识字,永远无法觉醒,会继续受到压迫。

这就是鲁迅先生晚年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本质上是有这层意义。

鲁迅先生的观念,根本在于传承千年的方块字对于民众毫无意义。老百姓不是不想识字,而是无法识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有80%的文盲人口,导致中国的扫盲运动举步维艰。

这就是当时汉字简化运动的由来,因为现实有其需求,复杂的繁体字无法解决文盲问题。因此,政府在1956年提出了最早的一批简体字,总共有285个常用汉字。这些常用汉字为清除文盲立下汗马功劳。

这段历史,可能今天已经有人忘记了。


HuiNanHistory


鲁迅为什么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鲁迅却是说过这样的话,还不止一次。

1934年8月,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说到:

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1935年12月,鲁迅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一文中,再次强调:

中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一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难题就是方块汉字,方块汉字难认、难写、难学 ......

从这两段话中,不难发现,鲁迅要求废除汉字,不是年轻人的心血来潮,那时候鲁迅已经50多岁,到了人生的最后几年。鲁迅要求废除汉字,是一个浸淫中华文化多年的老司机给出的忠告!

漫长的封建时代,我们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家谱,我们的文学的达官贵人的游戏,我们的科技是封建士绅的奇技淫巧,真正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文化,基本没有。甚至,这些人面兽心的文化人,居然还要用一切方法组织普通人接触知识,让他们做安安分分的“良民”。

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了“民可使之,不可以由之。”让人民群众安于愚蠢和受驱使。而战国时期的商鞅,要求统治者使用“驭民五术”来让人民保持愚蠢、贫穷、孱弱,便于被统治被压迫。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十分难写难认的汉字,成了愚民政策的最好工具。因为汉字太难学,以至于旧社会的超过95%中国人没有条件去学会和掌握汉字。到解放前,能认识100个以上的汉字,能给人写信就算是知识分子。再加上长期使用的文言文,让普罗大众距离文化知识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鲁迅提出的废除汉字,其实真正的指向在于启迪民智,真正的目标在于民主运动。只有让普罗大众学会认字写字,才会把民主思想传遍中华,才会整体提高中国人素质,才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鲁迅真的是好心,可是走错了路。

不过,鲁迅自己的说法是,中国太落后太沉闷,必须用矫枉过正的呐喊,才能唤醒一部分人。

除了鲁迅,说这样的话的人,多了去了。

不仅是鲁迅要求废除汉字,在上个世纪的前50年,废除汉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潮,丝毫不亚于实业救国、教育强国、农村改革等思潮。这个“废除汉字”思潮的主要思想就是——要想拯救中国,就必须扫除旧文化;而要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掉汉字。

鲁迅的同学钱玄同,对汉字的态度更为激烈。1912年清朝灭亡,可是到1916年连续出现了袁世凯和溥仪两次复辟行动,折让钱玄同认识到光推翻一两个皇帝不足以结束封建制度,必须从文化根源改造中国,于是,他提出了“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鲁迅的废除汉字言论,其实是附议钱玄同,论坚决性,远不如钱玄同。

不仅是钱玄同,身为清华四导师之一的赵元任也提出了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的改革。赵元任和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成为清华四导师,梁启超生于1873年,陈寅恪生于1890,王国维生于1877年,赵元任生于1892年。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他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哲学也有一定造诣。,赵元任被称为“方言之父”,因为会33种方言,后来的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都是他的学生。

如果钱玄同是意见是新文化主将的偏激之语,那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的意见,应该算是专业意见了吧!

最后鲁迅的问题,在新中国圆满解决。


让鲁迅、钱玄同、赵元任这些大师们十分忧心的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完美的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学习认字写字,不当睁眼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90%。到2000年这个比率直接下降到了6.72%.这一巨大成就,成为全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就这样,中国20世纪用50年时间争论要不要废除汉字,可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用一场群众运动,彻底解决。

另外还要说的一件事,在扫盲运动中,简体字和普通话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1935年8月《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第二年就被召回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通过,我国推行的简化字和扫盲运动同步,迅速提高了全民族文化素质。反观海峡对岸,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我们推出简体字,他们唱对台戏,反而让汉字更加繁复。

我是80后,我在小学时,有个老师给我讲了计算机时代的汉字存废争论,十分有趣。给你讲讲。

当时那位老师为了让我们好好学习五笔输入法,对我们说,要不是五笔输入法的发明,汉字早已经被废除了。你看看电脑键盘上,只有26个字母,根本没有办法输汉字!

结果,我现在还在用拼音输入法!

前几天和一个小学同学聊天,他说真悔恨,小时候没有好好学拼音,现在打字好困难!我说,你用语音输入也挺好的啊!他说,问题是不会说普通话,咱们村的话没有那个输入法能够识别!我无语!


历史知事


鲁迅曾经积极要求废除汉字,高喊着“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咦?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怎么会干出这种破坏中华传统文化的事,但是在那个时代,陈独秀支持,胡适支持,徐志摩支持。。。凡是你能听过的民国文人大师基本都支持。

再讲个事,网上有个笑谈,中文有多难一直是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打水也是打,打人也是打,打电话也是打,打游戏也是打”

“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其实真相是联合国教科文一直觉得中文语法并不难,上述这些有一定积累都能解决,语法里面比较难的只有冠词,但背诵内容并不多。

学过英语的都知道英语两种语态十二种时态有多麻烦,高中时代反复演练都搞不定,而德语法语中的阴阳词性,动词变化形式,千变万化极其复杂,连很多本国的成年人都经常弄错。虽说中文有四个音调,但比起阿拉伯语十二音调的变态程度还是弱了。

那汉字难在哪儿?

两个故事其实是一个答案,汉字太难认难写了,笔画繁难,就连一些饱学之士都曾发出“汉字至难”的感慨。

“国家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缘于教育的落后,教育落后盖因中国百姓学习汉字太难。”,中国汉字真的太难了,在当时欧洲识字率高居世界第一的情况下,民国年间的中国识字率也就在10%上下浮动,尽管有好心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给工人们讲汉字,但往往结局就是讲了几个月认识几十个字,最后连工人自己都不想来了,此生与高高在上的文化人无缘。

当时的中国如果要崛起,除了文化精英,必须要有几千万识字的熟练技工,没错就是技工,只需要一些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教育程度,只要有这些人,就能支撑当时中国薄弱的本土工业,但这些教育资源往哪来?凭空变出来吗?

受过教育的人口才是优质的人力资源,文盲只能是社会负担,4亿人口的中国拖着超过3亿几千万人的负担,要什么大国强国梦,那简直痴人说梦。

某种意义上,鲁迅对汉字的憎恨没有错,他也说得没错,古代为什么要保持如此难度的汉字?“汉字之难,真乃愚民利器”,古代统治者为了国家稳定,愚民政策注定他们不可能去推动汉字改革,他们不会想办法去提高识字率,对汉字阻碍了中国历朝历代百姓学习文化,他们保持着默默地鼓励。

简化汉字是一个折中方案,没有像民国年间主张的那样直接废了,直接移植外国语言,在改革过程中有失有得,有的字比较失败,但总体是个优秀的方案。

你真以为毛时代就干了两弹一星和大跃进文革?不,其实汉字改革和扫盲班才是一个最被低估的成就,共产党扫盲,一个个大队找上门来,苦口婆心劝说这不仅仅是个人文化,也是对国家的责任,开展学习小组,结对子一帮一,一个个普及最基本教育,到了六十年代开发大庆油田时,其实这时候中国的工业能力已经远胜三十年代的日本了。

现在享受着简化汉字带来的好处,高度发达的教育,逼近100%的识字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现代的教育水平都完爆所谓宋朝民国的文化盛世。

这时候指责简化汉字破坏中国文化,皮将不存,毛之焉附?字都不认识,国家到处是文盲,怎么文化?国家教育水平极低,工业不开展,天天挨打亡都亡了,怎么文化?


热心i市民老王


上网查了一下,鲁迅的原文大致如下:

“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鲁迅先生的大概意思,不是汉字不好写不好认,而是千百年来,中国的文字早就变成了统治阶层统治和灌输奴性思维的工具了。

关于文字与专制制度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大而深的课题,不是我等这样知识层面的人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只举一例,让大家体会一下文字与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

譬如,上网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在自己的文章中很多字词是不能用的,如果用了这类被限制是字词,发布文章的时候也基本屏蔽了。

这个问题也只能点到为止。


弗洛伊德的眼睛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出自《鲁迅论语文改革》。原文如下: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我是自身受漢字苦痛很深的一個人,因此我堅決主張,以新文字來替代這種障礙大眾進步的漢字。譬如說一個小孩子要寫一個生薑的[薑]字或一個[鸞]字到方格子裏面去,能夠不偏不歪,不寫出格子外面去,也得要化一年功夫,你想漢字麻煩不麻煩?——與[救亡情報]訪員談話。

单单拎出这句话一看,这八个字是十分偏激的,放在今天来看也无法为人接受,甚至于拉起民族仇恨。但凡事都有因有果,要想思考着背后的原因,我们必须把此语放在当时当地的背景中去。

提到近代的汉字问题,避不开的是汉字拉丁化的那一段历史。汉字拉丁化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汉字拉丁化是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内大幅增加中国广大人民的识字率,同西方国家接轨。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192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使用了26个拉丁字母,用符号表示声调。但成效不甚明显。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饱受侵略,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民族自信心受到打击,一些思想家从我们的文化根基去反思落后的原因,开始对民族固有的事物进行批判和否定,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

有识之士开启了探索救亡之路,学习西方的思想,"如何开启民智?如何普及知识?"就成了这些人思考的中心问题。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不识字,思想也就无法传达,更别说启发民智。从清末陆续开始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知识分子就着眼于文字向白话、通俗化方向的发展。汉字字数众多,学习比较费劲。师承不同,字的具体写法也有不同,《孔乙己》中就有提到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近代科学文化大量引入中国,汉字在这些概念面前暂时变得不够使用。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汉字拉丁化,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最为积极。

1934年鲁迅在《关于新文学》一文中这样写道:"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由于汉字书写非常的复杂,有很多人不识字,相比26个英文字母来说,汉字是很难让人掌握的。鲁迅便提出应该对汉字进行改良,这样更多的人就可以读书识字了。所以鲁迅和诸多大师们提出了废除方块汉字和汉字拉丁化的偏激方法,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识字、看书,提高文化水平。

应该说,鲁迅先生说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话语是在整个民族面临着被亡国灭种危难的情况之下的激进之语,没有出路的一种出路。在保民与保文字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今天,我们当然不认同这一观点,不能"为尊者讳,为贤者隐"。文字所承载的是民族文化的血脉,我们庆幸汉字拉丁化没能成功施行,庆幸汉字最终传承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中。汉字拉丁化是一种自信心受挫下的社会思潮,尽管现在民族发展,仍有少数人继续坚持推动。汉字本身有其形成的独特的环境,不能以近代积贫积弱而否定汉字对于民族文化的贡献。近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值得肯定,但是眼光受限于时代,才有这一方结论。我们在理性看待多方观点的同时,也更应珍惜所使用的汉字。


一往文学


“杀人要偿命”的,这在很久之前大概是一个真理,再回答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前,已然是现在社会,即使伤了人命,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那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我们都觉得这事没有错;可是近一二年,“杀人偿命”这件事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即使真的沾了人命,也要好好的去分析一下前因后果,杀人不仅可能不偿命,甚至可能没有任何惩罚,杀人者甚至可以向被杀者追责……由此可见,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环境里,可能有会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含义。



正如问题中“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许多人说过,似乎是对中国某些传统的挑战和批判,以至于现在人断章取义,拿出来做某些论断的佐证。断章取义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完全可以使一件事情颠倒是非黑白。

正如鲁迅而言,“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国难当头,家国两难全,如果可以通过改进后文字的力量唤醒果然,那即便是改变旧文字又如何?彻底废除旧文字又能如何?民族都要亡了,墨守陈规只是加快自取灭亡而已。这就是鲁迅所在的历史环境,世人蒙昧、陈旧腐朽,需要力量,需要新鲜的血液,而文字,确实是一把打开缺口的利刃!但是这把刀太钝、太沉重,它需要去繁就简,轻装上阵才不至于沉重难行。

所以,鲁迅提倡废除旧汉字,倡导新文化,这不是鲁迅认为而已,而是时代的需要。别忘了,鲁迅是为何弃医从文的,他很清楚文字的力量,也很善于使用这把利刃!

面对民族大义,总会做一些取舍,并不是被舍弃的东西就没有价值,被留下的也不见得真的价值连城,而是在那个时间,在那种环境里,只能做最有利的选择。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尤其是武侠剧,当很多侠人义士为了保护某个侠士留下的孩子一个个死去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孩子而已,交出去就好了,死了这么多人值得的吗?当时不懂,可是现在懂了。

鲁迅自己也说,文字是古人留传下来的宝贝,可是,在家国之前,古老的文字成为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那只得暂时舍弃。我并不觉得鲁迅不懂汉字的魅力,不懂文化的力量,一个对国人的“脊梁”如此在意的人,不会轻易说出不经深思熟虑的话。

鲁迅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但是,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环境、观点去评说一位前辈的对错,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需要的东西也不同。现在看来,因为旧文字的废除和简化,确实增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但是,问题来了……



就像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必经过程,真正造就人才的还是高等教育。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高等教育层面也出现了一些“简化”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字经历的一个过程,文字简化了,让更多的人可以阅读、沟通、交流,享受知识,可是同样的,这被简化过得文字只是初级阶段,要真正的了解历史、文化,真正的认识一个字,还是要从“古老的汉字”开始,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认识了……

我倒是想,有一天,能有更多的人、真正的去认识一个字,而不仅仅是会读会写。


鱼者佩之


不要被题目吓坏,做为中国人,如果真没有了汉字,无异于我们失去双手、双眼、或是双腿,总之将会是一个残缺的身体,许多与生俱来的功能随之消失。

其实,鲁迅先生所“痛心疾首”的汉字,并不是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而是这样的汉字,如下图中需要我们去相面识别的一类。



请问那位大才可以将图片中的文章完整的读出来!是不是在阅读的时候,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另外一些古汉字不但难以识别,而且极其笔画繁琐,书写起来相当困难,更何况古人还是使用毛笔书写。比如下图出现的那个次数最多的字,既便今天我们用圆珠笔或钢笔都无法快速、准确的写出来,如果换做古人用毛笔去书写,估计一上午能写出五个就不错了。
鲁迅先生最早从事医学,他的想法很单纯,似乎与远大理想不达边儿:战争年代去当一名军医,救死扶伤,和平年代开一医馆,悬壶济世。然而在日本学习期间的一个经历,深深的刺痛了鲁迅先生的神经。当时学校播放了一部帝王列强砍杀义团战士的影片,面对强列高高举起的屠刀,围观的中国老百姓没有一丝群情激愤的举动,反而全部一脸的麻木不仁。所以鲁迅先生顿悟:当务之急,拯救国人的并不是被帝国主义残害下的羸弱肉体,而是需要赋予国人一个强大的思想与灵魂。于是鲁迅先生,毅然决然弃医从文,用笔去阻止老百姓不再充当“无意义的看客”。

而造成国人思想愚昧、落后的根源就是不识字,因为在封建社会特别是清朝末年,读书写字都是贵族的特权,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而提高老百姓思想觉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文化知识,所以鲁迅先生决定给老百姓“扫盲”。但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繁体汉字自身的难书写、难辨认等诸多弊端,造成老百姓不可能在短的时间学会掌握,从而阻碍了文化思想的快速推广。

而当时我国已经沦落为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生死存亡,刻不容缓,所以鲁迅先生深感忧虑、心急如焚,因此才有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命”的呐喊。其实,这不过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他所表达的是一种民族意识的危机感,并不是对汉字深恶痛绝。所以,后来文化界在鲁迅先生等人的带领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化改革,比如所提倡的“白话运动”,改用便捷快速的书写工具,甚至用其他文字代替汉字的猜想等。


从现在看来,鲁迅先生的言论虽然过急,但我们也可以理解,因为不难看出先生当年忧国忧民的一片良苦用心。

时代总是向前发展,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国聪明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汉字经历了几次的简化,已经以一种优美简洁的完美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汉字不光是中国人的符号,更是中国人横平竖直的精神向征。而汉字所展现出来的魅力,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成为了无数外国人痴迷、趋之若鹜并争相学习的对像。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最近有一首歌叫《生僻字》,可谓是火遍大江南北,讲述的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文化之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字与树人先生的故事。


鲁迅先生曾多次在文中写道如此八个大字。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鲁迅写道:“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而我要强调的是,鲁迅反抗的汉字不是我们现在所说过中国人学习的简化汉字,也不是像胡志明建立越南时废除汉字。他所反对是当时中国所要求学习的繁体汉字。那么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文言文也是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作为一代大文豪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提出反抗中国传统文化呢?

其实鲁迅先生本人也是在文言文和繁体字的影响下所长大的。他曾在三味书屋中所学习的课本知识,也多是由文言文和繁体字组成的。而文言文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繁体字的笔画也特别多,书写起来相当不易,学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


不仅如此,在当时社会中进行教书的先生在教繁体字时,也感觉到非常头疼。这就一度导致了中国人连字都认不全,更别说去学习更加深奥的中国文化和上层文学知识。所以鲁迅先生他自知这样汉字,学习起来的弊端所在。

这才提出要将繁体字进行简化,进行白话文改革,让语言表达更通俗化。使民众的学习起来更简单,提高当时的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其次,鲁迅先生认为当时的劳苦民众和普通大众不需要学习繁体方块字。因为学习了这些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见得有太大的作用。

而对于当时的文人鲁迅来说,他对中国汉字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而且运用相当娴熟,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饭碗。他不惜打破自己的饭碗,强调将汉字简化,让更多的民众能够拥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样舍弃自我,拯救大家的精神是鲁迅先生一直所秉承的。


再者,鲁讯先生曾经在日本留学,他是先进的中国人,其思想受到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影响。而当时在世界上拉丁文是世界语言的中心,繁体方块字的象形字较为落后。当时中国又处于非常落后的。

所以在鲁迅先生眼中,繁体汉字就成为了中国封建落后的代表,而拉丁文字就成为了世界先进文化的象征。所以他强调对汉字进行改进,也是对文字的一种革新和思想的一种进化,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中国能够学习世界先进文化,进而走向富强的美好愿望。

而在当今的社会中,汉字却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字。不仅被录入计算机,而且还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字体更为简单,学习也就更为方便。随着拼音的发明,汉字的学习越来越趋向普通化和通俗化,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字。

假想,如果当时真的废除了汉字,那么现在我们要去学习以往的文言文。中国无数的珍贵的文学古籍就会有非常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对汉字不熟悉。进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了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会使中国人没了根本。所以汉字绝对不可能完全被废除,而是应该不断的优化,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


史之策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鲁迅确实说过,但不是第一个说的。

第一个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人是钱玄同,也是一个文坛巨匠。当然,比起鲁迅还是略微弱了一筹。

鲁迅也好,钱玄同也罢,为何要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呢?

当时的汉字学习难,普及难


(钱玄同)

大家都知道,曾经的古体汉字笔画多,难书写,最重要的是难记忆。

那时候,汉字没有拼音,也没有所谓的可以自学自查的字典,碰到不认识的字,如果没人教,那一定是抓瞎了。

在那时候,文盲率非常高,那些老秀才,都成了绝对的高级知识分子。

一个国家文盲率越高,它发展得就越慢。当时的鲁迅等人,作为文化人中的翘楚,都是归国留学人员,对“西方的拉丁文字”都非常了解,知道拉丁文普及起来比汉字相对更容易一些。

1915年后,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发行,全国有志之士开始关注国家发展。1917年后,为了国家的“前程”,钱玄同、鲁迅等人先后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见解和主张。

鲁迅等人想改变国人思想,摒弃汉文化中的“糟粕”



其实,当时的文化大咖们,不是仅仅想着改革文字,而更深层次的是想改革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之学”、“程朱理学”一直是大行其道,这被新派的文化人“嗤之以鼻”。大师们认为,那些所谓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克己复礼”、“灭人欲、存天理”等等内容都是文化毒瘤,让整个社会出现“不平等”,这样的文化制约中国的发展,这样的文化必须革新,有些甚至需要完全摈弃。

那么文化怎么摒弃?改革文字就可以达到,废除了汉字,文化传承的载体就断了。在新文字下,可以重新树立新一代的价值观。

这就是鲁迅等人倡导文字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但,大师们的考虑对吗?

鲁迅等大师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无疑是短视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办法要求一个人一直正确。就算强如鲁迅,也有看不到的“盲点”。

其后的岁月证明,鲁迅等人还是多虑了,因为在解放后,经过周有光等人的努力,开发出了汉语拼音系统,完美地解决了鲁迅等人的疑虑。

幸亏没有“废弃”汉字,要不然会有多少有益的文化被“丢掉”?

原先使用汉字的的日本、韩国和越南,经过文字改革后,确实减少了文盲率,但也丢失了很多的东西。越南甚至呼吁,重新启用汉字,因为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化典籍,越南国内的百姓基本看不懂了。

其实,汉字是东亚文化的基础,废弃了,就等同于废弃了曾经东亚各国的文化。

汉字终归没有在中国被“废弃”,这是中国现代人的幸运,也是相关机构领导人“坚持和革新”的结果。



鲁迅等大师们,忧国忧民,出发点还是好的,是本着中国的发展而发表的观点,只是后继者们找到了更好的方案。

现在,除了中国老人中有一定数量的文盲外,其他年龄段,基本没有了文盲。

感谢所有为中国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更感谢鲁迅等大师为中国做出的那些贡献。


蓝风破晓


读鲁迅的作品,没有一点历史沉淀的人容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的文章通常言此意彼,充满影射和讽刺,其笔下的小说也都充斥着愤世嫉俗和口诛笔伐。

“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因何而起?

如果是一个寻常作家,说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种话,我会觉得这个人疯了。因为“灭汉字”、“亡国”等字眼都是煽动人民恨意的,容易被群起而攻之。但是如果这话出自鲁迅这么一个“胆大妄为”的文人之口,反倒让我觉得符合他的风骨。

然而事实上,“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首创者不是鲁迅。五四运动时期,章太炎的弟子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提出了“改汉字”的主张,得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响应和支持。

在此之前,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西方科学”的口号已经席卷全国,当时许多进步青年深受影响。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国难当头之际,启迪明智才是救国的根源。

若要提高老百姓的知识水平,带动全民识文断字则显得至关重要。

1928年,早期的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见证了苏联扫盲运动取得成功后,回国后也试图借鉴,提倡汉字拉丁化。汉字拉丁化是汉字拼音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提倡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从表意语言转型到表音语言,从而在短期内提高全民的的识字率。

同鲁迅一样,当时不少身在苏联的国人都认为,拉丁字母扫盲要比汉字教育更快。于是,瞿秋白在苏联汉学家的帮助下,于次年拟订了《中国拉丁化的字母》,提出汉字拼音化的方案,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灭汉字”虽然不是鲁迅最先提出的,但是他对此极为推崇,原因有四:

一、汉字复杂,不容易在短期内学懂

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中提到: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可见在当时,识字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且不论那些没有时间和精力读书的普通百姓,即便是有条件读书的人,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也不见得能把汉语学得精通。

鲁迅认为汉字之难导致了它注定难以普及大众。他举了生姜的姜这个字,和鸾凤的鸾字为例,两个字的繁体字写法分别如下“薑”、“鸞”。鲁迅以戏谑的口吻说道:“如果有人叫姜鸾鸾,大约名字还没写完,她同学丁一已经做了三道题了。”

因此,让那些没有教育基础的底层人民群众去记忆庞大的汉语词库,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繁体汉字在日常运用中很不方便

在没有简化之前,汉字是复杂的繁体字,当时汉语拼音体系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学习汉字不得不死记硬背。那时常用汉字的数量在3000-4000字左右,不光词库庞大,而且一个字时常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比如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在当时就有四种写法,不利于辨识。

由于当时汉字书写没有统一标准,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加起来总共有八万多个,这大大加深了学习和运用的难度。

因为汉字难学,难用,造成了民国之初急需开化民智的情况很难改善,寻常老百姓目不识丁,思想落后,又不能通过读书认字来提高思想,与进步的世界文明接轨。

相比之下,学习新文字只要认识28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就能够快速掌握拉丁文字的使用,而且书写起来还比汉字快得多。因此,拉丁文在应用上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三、时代背景迫使民众要快速掌握汉语

不少人诟病鲁迅的思想严重西化,民族自卑感太深,甚至曾将汉字比作大众身上的结核、病菌的源头。因为无论如何,汉字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结晶,消灭汉字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文化的背叛。

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这样回应质疑:

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这段话也体现了一个渴望救国的文人内心的无奈和酸楚。在鲁迅偏激的比喻下,我们不难体会,在一个随时有着亡国危机的时代,一个文人试图以这种激进、极端的方式来挽救苟延残喘的国家,甚至不惜抛弃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传统,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在鲁迅先生看来,如果一个国家都不存在了,那么文化又该在何处安放呢?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下,鲁迅先生选择保存有思想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文字”。

四、汉字的复杂结构,导致印刷传播困难

在旧中国,在国家经济受到重创,科技也不发达的情况下,纸质印刷的成本是相当高的。那时候打印机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由于汉字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雕版印刷事实上比较耗费人力物力。

因此,当时的一部分革命宣传手册基本上都是手抄的。手抄的问题就在于汉字不好写,加上真正识字、能看懂的人并不多,信息的传播在时间和途径上都不占优势。

但是如果用拉丁文代替,人们不光是学起来方便,印刷和抄写也都更加便捷。鲁迅拥趸的汉字拉丁化在实质上是一种民族不自信和国家忧患双重作用的结果。

当今,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汉字毋庸置疑是我们坚定不移要拥护和传承的文化瑰宝。汉字自身广博和沉淀在历史的发展中也越来越让国人骄傲。

当然,鲁迅先生的观点只是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我们看到的固然是他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得不肯定他作为一个近代文人代表,身上那种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精神。

在国仇家恨,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口号,其实正是他一腔爱国忧民,担心亡国灭种、文化凋敝的忧愤思想的体现。时过境迁,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鲁迅先生当年的一番苦心,反而对他的话产生了不少误会。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