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雀巢”事件,引人深思

公元前286年,这一年在宋国都城发生了一件怪事,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了战国时期的局面,又洗了一次牌。

宋国城墙的拐角处,鸟雀巢中生下了鹞鹰,这个“雀巢”事件惊动了宋康王,这个宋康王不知道是无聊,还是胆小,命太史占一卦,看看吉凶。太史神神叨叨的起了一卦,结束说了一句话,就此事的后续发展来看,这个宋康王肯定喜欢听好话,这个太史是拍马屁的,这句话便是: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

历史中的“雀巢”事件,引人深思

听完这话,心里偷着乐一下,改善一下生活不就好了嘛,人家宋康王有气魄,一高兴直接起兵灭掉藤国,攻占薛地。事情还没完,稍微整顿了一下,然后向东击败齐国,夺取五座城池,向南击败楚国,夺取三百里地,向西击败魏军,一时间成为与齐、魏势力相匹敌的国家,看吧,这可是大手笔,宋康王的气魄堪比天高,当时的局面,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起兵讨伐的时候,还要找个盟友呢,甚至不止找一个,而宋国一个小小的国家,竟然单挑一群,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经此一战,宋康王信心膨胀了,做了这么多年孙子,原来别的国家都是纸老虎,不堪一击,对自己的王朝霸业更加充满信心。

接下来,为了加快自己王朝霸业的进程,开始搞一些仪式性的东西。宋康王射天鞭地,砍倒社稷的神主而后将其烧毁,以示自己的威势能够制服鬼神。此时,只想说一句:不敬鬼神,逆天行事,必遭天谴。他在宫中整夜饮酒,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宫内的人山呼万岁,堂上之人听闻跟着响应,堂下之人接着响应,门外的人又继续响应,以至于国中没有人敢不高呼万岁。整个国家都高呼万岁,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传到了其他诸侯国耳中,在他们目瞪口呆的同时,宋康王这下成了活生生的靶子。

历史中的“雀巢”事件,引人深思

齐湣王最先忍不住了,你从哪来的自信这么猖狂啊?还没见哪个敢这么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的称万岁的,你算什么?于是起兵讨伐宋国,这一仗彻底吞并了宋国,宋康王逃往魏国,死于他乡。

这一仗之后,齐湣王开始飘了,他已经忘掉了宋国为什么会被消灭的。他认为自己很厉害,天下无敌了,也想要开展自己的王朝霸业。于是四处挑衅生事,向南攻打楚国,向西攻打赵、魏、韩三国,更想吞并东西二周,自立为天子。臣子劝谏,都被处死,真是佛挡杀佛,神挡杀神。这就为一直苦苦等待报仇雪恨的燕昭王,制造了机会。

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燕国国情还不错,虽说自己攻打齐国不容易,但是齐国四面树敌,可以找盟友。

公元前285年,燕昭王派乐毅和赵国谈判,再派使者去韩、魏谈判,并让赵国说动了秦国,协议达成的很顺利。

历史中的“雀巢”事件,引人深思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出动全国兵力,乐毅为上将军,并统帅秦、魏、赵、韩四国兵力攻打齐国。结局自不必说,各国都得到了想要的好处,乐毅带领燕国兵力深入齐国,齐国大乱,齐王逃走,被淖齿所杀。

这一段衔接的很漂亮的历史,被灭国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套路是一样的,甚至君主的心理都是相似的,两者的结局更是相似的。今人跟古人相比,也没有太大的长进。很多时候,都意识到别人的错误,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更多是一种空谈。

因此,做任何事,研究失败的案例,好处要大于研究成功的案例。当你在职场中,有一席之地的时候,更要谨慎,高处不胜寒那!越往高处,允许你犯的错误就越少。身居高处,强敌环伺,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