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和行书到底哪个书法出现的早。为什么有人说行书出现最晚?

千千千里马


这个问题我正好前几天查看资料的时候,看了一下中国字体发展的一个状况,彻底了解了一个中国书法字体的发展过程。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问到楷书和草书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就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中国字体的一个演变过程: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篆书

这里的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石鼓文)。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李斯统一了六国的文字,统一过文字统称为小篆。

隶书

隶书的出现加快乐传书的书写速度,隶书的代表作有秦隶和汉隶,汉隶达到了隶书的一个巅峰状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隶书字帖,大部分都是汉隶。

草书

草书包括了章草和今草两种。章草,是指的把隶书草书化,主要是提高了隶书的书写速度,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草书的出现要比楷书和行书要找到很多。今草,金草往往指的是把楷书草书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草书。

楷书

楷书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隶书的书写速度,一方面是简化了隶书的书写方法,使其更加规整简洁,楷书的巅峰时代是在唐代,唐朝把楷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包括我们见到楷书四大家,其中有三个就是唐朝的。这里也不排除唐朝对于文化的一个重视情况。而楷书大体上分两种,一个是魏碑,一个是唐楷。

行书

行书是介乎于楷书和今草书两者之间的一个书法字体。所以他出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应该晚于楷书。




燎原学书


书体演变历程是:甲骨文(商朝)――金文(西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初)――隶书(秦)――草书(汉初)――楷书(汉末)――行书(东汉末年)。



楷书萌芽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繁荣于隋、唐、五代。而行书之称最早出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张怀瓘在《书断》有言:“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张怀瓘认为,行书由楷书转化而来,是楷书的变体。因此,楷书早于行书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行书没有规范固定的写法,清人刘熙载在《书概》中曾言:“从有此体(行书)以来,未有专论其法者。”习学行书,只可以“无法”求“有法”,从多变个性中去把握其一般规律,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多,也是书学者云集之所在。大才子苏东坡就曾指出,“自古以来工书者大多善行书”。



抱庸妄谈。


抱庸詩書


首先感谢千千千里马学者的问答邀请!

一.在中国传统书法体系中,先有行书后有楷书之说。

二.在学习传统书法时,为何要求先学楷书?笔者以为:

1.楷书是最适合初学者的书体;

2.在我们学习书法时,不要机械教条,所以在初学书法时,当然为先楷书后行书。

三.传统书法是中国国粹:

1.行书与草书较之唐代前就出现了;

2.楷书是最后一个才逐渐走向成熟的书法(即形成于唐代-笔者注)。

楷书是最适合初学者的口味,但笔者绝没有低估楷书之意,实际上,楷书的难度在所有书体中是最大的,其艺术价值也是最高的。

谢谢大家!





祥辺


其实行书的出现发展有两种存在状态。一是以笔法的形式,另一种是书体的形式。

行书筆法人们常以为出现在隶书或篆书之后,像张芝的草书冠军帖,其中冠军二字己经具备了现在行书的一些特点。就这点而言,就连汉代没有楷书,这一点也是存疑的,有可能行书出现的更早,我的看法是,草法是伴随着文字的普遍使用就有了,行书之法,终究是为了提高书写效律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而行书做为一种字体存在,只能出现在楷书之后,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汉字,都能直视其如何演变的过程,从今天所说的行书书体,上溯到汉草,楷书是一个必经的结点。

雖然看起来有点自矛盾,但正因如此,需要诸友等饱学之士,寻根探源。

漏洞百出,先生见谅!



读书耕田人王七


人们习惯说楷-行-草,把他们比作运动的三种状态 -楷好比直立,行书行走,草书奔跑

但就几种书体形成的历史来看,还真不是这种顺序

 

草书形成早于楷书和行书, “汉兴有草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早期的草书形成于汉代,

用比较狭义的说法~

从篆隶转化而来的是“章草”

从楷书进一步发展来的是“今草”

 

楷书主要形成期在魏晋,由隶书逐渐演变来,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这些楷书传世之作,都是楷书初期的代表,后面再有魏碑,唐楷。。

行书是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

可以说行书是楷书的儿子,但草书绝对不是楷书的孙子


书法小梅子


行书,乃真书之小伪。

伪,意为伪装,伪饰,矫饰。总的一句话,不真实。小伪,就是稍微的不真实。

不真实的对立面,是真实。真实在此代表的是楷书。世界上只有先有真,后有假。岂能先有伪造的,而后才有真的道理!


自古以来,人们的认识都是楷书有了以后,才有了便捷快速的行书。到了现在,特别是这么几年,总有几小个人要跳出来颠覆历史,无根无据,满嘴跑火车的“啪”,扔下一句没心眼的话。然后呢,整个“有人说”。谁说?把说这话的人名亮出来,把说这话的依据拿出来,用事实来证明。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根无据的论证中,要知道,现在的阅读量,少得比眼屎还少。把精力浪费在这种无聊的臆想中,就好比论证一个人昨夜做的梦中大奖,今天为什么不能兑现一样。


不过,本着诲人不倦的精神,给大家科普一下。楷书的前身,是八分。八分为秦时期上谷人王次仲所创。行书为后汉颖川人刘德升所造。现在我们见到最早的楷书,是三国时期钟繇的楷书。最早的行书是东晋王羲之的行书。这是实证。若以记录论,王次仲创楷书的时间,要比刘德升早了二三百年。


子衿书法


中华汉字的流变过程,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发展至今已经近五千年的时间,先秦的文字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础,秦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整理各国的文字由繁而简完成中国统一文字秦篆(俗称小篆)。

隶书的发展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书体,创于秦,隶书的出现,成为了篆书的佐书,只因“篆字难成…,隶之捷也”。隶书又分为秦隶、西汉隶、东汉隶,三种书体的字形、笔势各不相同。秦隶称古隶,到西汉时期才走向成熟,发展至东汉是最辉煌时期。

草书。隶书通行时出现的一种书体,秦汉以来从隶书草化,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是汉章帝时由杜度所创,这一时期的草书通称为章草。

行书。创制于汉代,是人们从实践中自然产生并流行的一种书体,在魏晋时期得以完善成熟。第一位裁入行书史册人物是东汉的刘德升。

楷书。自汉代即见雏形,是一种新兴字体,笔画比隶书更为平直,至汉未魏晋时期已成熟,通行至今,最巨影响人物为楷书大家钟繇(公元151--230)三国魏人。据晋卫恒《四体书势》说,魏初钟繇的行书都是向刘德升学的。

至于楷书和行书到底哪个书法出现的早这一问题,楷、行两书都出现在汉代,其行书代表人物没有具体时间记载和人物的生平(刘德升),所以,才倒置今日说法不一。

谢谢:


水天一色梅竹雙清


 楷书和行书到底那个出现的早呢?

先说一下权威的回答吧:篆,隶,草,行,楷。

可以参考《中国书法史七卷本》、王镛《中国书法简史》、刘涛《中国书法简史》、黄惇《书法篆刻》,朱天曙《中国书法简史》等,写的详细,有文物为证!

认为是篆,隶,楷,行,草的,可能对书体的发展还缺乏一定的认识。

书体到底是谁发明的,那就不知道了,但是,从书体的整个演变史来看,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绝对不是单单靠一人之力就能搞定的,比如仓颉造字,史籀造大篆,李斯造小篆,程邈造隶书,楷书钟繇,行书刘德升等等,与其说他们是文字的创造者,倒不如说他们是文字的整理者,和规范者,王国维也说:“凡既有文字之国,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创造一体者”!

然也!

篆书包括了大篆,石鼓文,小篆。估计大家对大小篆还能明白,唯独对石鼓文所知甚少,其实,它就是西周成熟大篆向秦小篆过渡的一种书体,历代学着尊为篆书之祖,说明它是小篆的源头。

篆书的快写,就有了隶书。秦时,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你想啊,篆书那么长,笔画那么多,写起来得多费劲啊,隶变以后,隶书扁而方,同样的竹简,写的字数更多了,也写的更快了。

当然啦,有了隶书后,民间的一些俗书,把隶书再加快了写,就有了章草,这个时候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到了西汉末,已经有了纯粹的草书啦,不过,整个汉代,是章草。

东汉中后期,才形成“行狎书”,即行书。

到了东汉末期,楷书出现。

就这几种书体的演变顺序,说实话,应该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有时应该是相互并存的。


国画家网


汉字史上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秦朝统一中国后并统一了官方文字 小篆),之后到汉朝初期出现了章草,随后演变成了汉隶(又称隶书),东晋到南北朝时期随后逐渐出现了正书(即后来属称的“正楷”)。

历史上楷书草书行书出现的顺序为:草书——楷书——行书。最早的草书出现在汉代,又称章草;楷书出现在汉末,行书出现在东汉末年。

1.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2.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3.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回归到书法艺术史上,我国的书法字体出现的历史顺序如下:

甲骨文(商)——篆(秦代)——隶、草(汉代、汉代的草书称为章草)——楷(晋朝、含魏碑)——行(晋朝)——草(晋朝、即今草)。

朝代代表:

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



陈能安艺术工作室


隶书章草以后,楷书、行书的形成有一段时期的,是交错共存而不是一下子成熟的。不能绝对划分谁先谁后,分这无什么意义!只要明白行书不是从楷书来的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