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手机用户4132641384


"明日黄花"出自宋代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如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中,黄花指的是菊花。"明日"指的是重阳之后。诗歌大意是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趁着重阳节好好欣赏这盛开的菊花,否则等到"明日",菊花凋败失去欣赏价值,就是彩蝶飞过看到也会感到忧愁,后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在这个词语流传使用的过程中,慢慢出现"昨日黄花",比如2001年5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黄宗江是一位大学者、大才子,然而他却以'艺人'自诩;他对自己过去的成绩,自谦为'昨日黄花'"。这说明"昨日黄花"的这种误用已经是屡见不鲜,甚至像《人民日报》这种官方媒体也是如此。

这种误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不知原成语之来历;不合逻辑;生造词语;盲目类推"(施春宏《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对于"昨日黄花"的误用原因,我更倾向于前两条"不知原成语之来历""不合逻辑"。首先,相对而言大多数人对"明日黄花"一词语出何处知之甚少,"不知道原成语之来历",自然在理解、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望文生义;另一方面,正因为不知"明日黄花"语出何处,所以望文生义。那么抛开典故来历不去考虑,单从字面来看"明日黄花"和"昨日黄花",很显然"昨日黄花"更符合逻辑。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昨日"即过去,是旧事物,代表的是过时,不合潮流,而"明日"是将来,是未来,尚未发生。如此看来,人们认为"明日"的东西是新生事物,生气勃勃,符合时代潮流的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依照逻辑用表示过去的"昨日"指代过时的事物更容易让大众接受。所以,一些对"明日黄花"出处不甚了解的的人们便用"昨日黄花"代替"明日黄花"表示过时事物。但"明日黄花 "作为一个典故,"语出苏东坡的诗: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菊恰逢其时,明日黄花将逐渐枯萎,时空从过去走向未来,而黄花却走向过去,行将就灭,从而形成了'菊花在时空推移下走向过去'的情况,而人则处在即将到来的'明日'和行将枯萎的黄花之间,将注意力引向时空,而忽视特定事物,笔者以为这是造成这则成语被误解的主要原因" 。(王学宽《"明日黄花蝶也愁"》)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昨日黄花"。因为不论是"昨日黄花"还是"明日黄花"它们作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必须遵循语言流变的法则——约定俗成,就如 《诗经 》的"桃之夭夭",今天已变成了"逃之夭夭\

一往文学


问题:“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前言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明日黄花有出处,在苏轼的诗词中可以见到。但是昨日黄花更像一句俗语,意思和明日黄花差不多。在古人的作品中极少见到昨日+黄花的组合。

一、黄庭坚的昨日黄花

黄庭坚有一首绝句《答余洪范二首》

悬磬斋厨数米炊,贫中气味更相思。可无昨日黄花酒,又是春风柳絮时。

可无昨日黄花酒,很明显是指昨天的黄花酒,和今天说的“昨日黄花”不是一个意思。

二、苏轼的明日黄花

最早用这个词的好像是苏轼,一首七律中用到过:

《九日次韵王巩》[宋]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注:已教从事到青州,青州从事是指美酒。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

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则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一首词也用到过:《少年游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的意思是“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所以要珍惜眼前。即晏殊“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之意。

《浣溪沙》[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三、其他人的【】日黄花

1、九日黄花,前边是数字,表示重阳节

例如岑参的《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2、旬日黄花,旬日,十天

《生查子》[宋] 李刘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後。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
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3、今日黄花

《九日登资福山呈胡宣教》[宋] 吕声之

飞屐来登最上峰,千山拥翠景无穷。遥看云影参差外,静听泉声断续中。
今日黄花重九约,何时青眼一尊同。好天风月閒相寄,早晚南来有过鸿。

结束语

今天我们似乎更习惯于用昨日黄花这个词,不过明日黄花才是这个词的本来用法。表示过时之物。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有书君首先说明,本来只有“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不知何时起冒出一个“昨日黄花”,后者实际是前者的误用。

学者们普遍认为“明日黄花”出自苏轼的诗《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与友人在重阳佳节聚会,登高赏菊,赌酒赋诗,心中无比开怀。


因好友难得一聚,他便作诗劝友人今日要尽情玩乐,不要急着回去,不然明日菊花凋零,连蝴蝶儿都为此惆怅。

时光不再,大家相聚无期,该是何等遗憾。

诗中的“明日黄花”就是指重阳节后,逐渐枯萎的菊花。

后来,人们将其作为一个固定词语,用来指代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宋朝的胡继宗在《书言故事·花木类》中就写过:“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但是,菊花的花期明明较长,在重阳前后正是怒放的季节,怎会在重阳后的“明日”就开始凋零?苏轼的这句“明日黄花蝶也愁”与实际情况匹配吗?

根据林衡先生《“明日黄花”的喻义和寓义》一文,我们得出答案是肯定的。唐末诗人郑谷曾写过一首绝句《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古人赏菊时,喜欢折下几朵养在瓷瓶里,即“折残枝”。菊花与水仙之类不同,其在瓶中养植枯萎较快,而“十日”恰好就是重阳节的明日,一夜过后,瓶中的菊花开始凋零,失去观赏价值,正好与苏轼“明日黄花”的说法对应。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在“明日黄花”条下,先引郑谷诗,再引东坡词,便很好地解释了“明日黄花”这个说法的合理性。

“明日黄花”这个词甚为雅致,许多文人都喜欢用。冰心在《寄小读者》二七中写道:“再经过四次月圆,我又可在母亲怀里,便是小朋友也不必耐心的读我一月前,明日黄花的手书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业开始崛起,而新闻最是讲究时效性,忌讳“明日黄花”。因此,“明日黄花”又多了一层释义: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

因为“明日黄花”的意思是过时的事物,而明日对应的一般都是希望,昨日才是过时,人们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是“昨日黄花”才对。荒谬的是,这种误用居然被普遍接受,甚至有人提出根据“从众”原则,提出应该用“昨日黄花”代替“明日黄花”的建议。

试想,今日是重阳,昨日的菊花应该是含苞待放或者开得灿烂,怎会跟过时、过期扯上关系?硬要解释的话,“昨日黄花”的释义也该和“明日黄花”相反,指代风头正盛的事物或者旺盛蓬勃的生机。

有书君以为,文化必有根,我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万万不能因图便利而擅自篡改。没有根的树不可能成材,没有根的文化缺少底蕴,终究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现代社会,文盲比较少,但没文化的人一扫一大片。


很多人提笔就写错字,张嘴就念别字,而由于不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胡乱使用,更是比比皆是。

比如,题目中提到的“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如果,不了解其来源,还真不好分辨谁对谁错。

咱先说答案,这两个词的区别就是,“昨日黄花”根本就是后人瞎造出来的,只有“明日黄花”,没有“昨日黄花”。

啥是明日黄花呢?宋代的胡继宗在《书言故事》中解释: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这么说来,“昨日黄花”不更过时吗?

要解开这道题,得先搞清楚“明日”是哪一日。

这个成语是大才子苏东坡搞出来的。

他在给好朋友王巩的和诗《九日次韵王巩》中说:“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们在重阳节相聚,登高嗨皮,喝着小酒,赏着菊花。

老苏对老王说:待会儿,嘛去,着什么急,过了重阳,菊花就败了,蝴蝶都没花采蜜了。

所以,明日黄花,不是明天的黄花,而是重阳之后的黄花,比喻过了时的事物。

昨日黄花就不知所谓了,没有任何文化内涵。

昨日也许黄花正含苞待放呢?


饮水君


“昨日黄花”是“明日黄花”的文盲版。这就跟有人把“阈值”写作“阀值”一样。

也就是说,昨日黄花是对明日黄花的误解,这个词出自苏东坡的诗: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这首诗是东坡和朋友王巩在九月九重阳节聚会中所作,黄花就是菊花,九九重阳节要赏菊,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古代的文人,经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互相作诗唱和,所以在诗词史上,歌咏重阳和菊花的诗词有很多。


诗记述了一件趣事:重阳节这天,苏东坡和王巩两位同学在一起喝酒赏花,兴致正浓的时候,王巩说老子要走了,一会儿宿舍关门了。

苏东坡说走锤子走,赶紧给老子坐到起,你今天不尽兴,等到明天,花儿都谢了,哪个来跟你喝酒?到时候不光人觉得没意思,连蝴蝶都懒得来这儿打圈圈。

是劝王巩要珍惜眼前的景色,要尽兴而归,不要等到“明日”黄花谢了,才感到哀愁。


后来,人们就把“明日黄花”作为一个固定用词,用来比喻事物已经过了时效性,失去价值。

像我之前答了一个“已过期”的问题,这就是明日黄花,不但不被推荐,还得不到阅读量。

在苏东坡一首词中,再次提到了这个说法: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说万事到头都是一场梦,不用再提,用梦喻人生,是东坡的惯用手法,《念奴娇》中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西江月》中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永遇乐》中说“古今如梦,何曾梦觉”;《行香子》中说“君臣一梦,古今虚名”……等等。

人生如梦,是东坡的生活态度,明日黄花将谢,所以要趁着黄花盛开,尽情玩乐,也是东坡的生活态度。

最后,其实在宋朝人就已经对明日黄花下过定义了:


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胡继宗·《书言故事》


也可自话


一个四字俗语怎么还因为出身问题闹到合法性的高度上去了?

其实昨日黄花我看发明的很好,这四个字和明日黄花虽然仅仅相差一字,但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明日黄花重点在主体感受,作为客体事物的黄花其实美丽依旧。只是因为主体的“我”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从而和黄花发生了疏离。

而昨日黄花重点在黄花这客体的变化上,而非主体的心境改变。

因此在一些表述事物更替,兴衰改变时,用昨日黄花是更准确的。有今时不同往日,你的辉煌只留在了昨天的意思。可以说发明昨日黄花这个用法的人就汉语水平来讲是个文学大家。岂是几个挑着苏轼招牌招摇过市的孔乙己可比。

而且明日黄花细究起来就其本意其实很多场合倒是让那些用它的人给用歪了,给人削足适履,刻舟求剑的感觉。


王迪12316


答: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涉及到语法的过去时和将来时的问题,昨日以过去,明日还未来,过去了的东西多以老旧或消逝。未来的事物一般带有崭新兴旺的兆头。……然,在古诗里唯见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其实没有“昨日黄花”这个词,都是明日黄花的误用!“明日黄花”语出苏东坡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是指重阳节后菊花逐渐枯萎,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看来,古人没学过英语,不能一概用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以及几个正在进行时来理解苏东坡的“明日黄花”。……

(018.12.27日20.42:答)……











用户67216881533


“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语的区别,就在于“明日黄花”是个已固定下来、意思明确的词;而“昨日黄花”是个意思不明、误用或套用“明日黄花”的词,各种词典中没有的词。

为何会出现这个词典中没有的词,可能是在对“明日”一词理解上出现了问题。人们常用的“明日”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明天、次日,是今天的下一天;二是指不久的将来,是没用具体日期的不远未来。

而“明日黄花”中的明日,是指的重阳节的次日,重阳节后赏菊,就显得晚了。

请看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向朋友表示:既然来都来了,难得相聚在一起,就别着急回去,还是在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待到“明日”,重阳已过,人赏菊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对那那过时的菊花会犯愁吧。

再看看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九日》: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容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上面二首诗词中的“明日黄花”的明日,都是指的是重阳节的次日。但也有诗词中的“明日黄花”的明日指的是重阳节这天,如南宋诗人虞俦的《九月八日游报本寺》:

诗翁怀抱十分秋,探借重阳作胜游。

莲社政须陶靖节,竹林未羡阮陈留。
逢僧应说无生话,顾我何如不击舟。
明日黄花须斗酒,莫将容易换凉州。

这里的明日,明显说的是明天

从上面可以看出,“明日黄花”本意是指重阳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来多比喻过时失去作用的事物,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

偶尔在文章中看见“昨日黄花”一词,总觉得不伦不类,不清楚要表达的是什么。“明日黄花”是渐萎的菊花,那“昨日黄花”是含苞待放的还是盛开的菊花呢?“明日黄花”是过时的失去价值的东西,那“昨日黄花”就是正当时正有价值的东西吗?其实,用这个词的作者他也说不清是啥意思。

“昨日黄花”这种含混不清的词不用为好。


趣话历史那些事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我们常常见到明日黄花和昨日黄花这两个词语,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明日黄花一词出自北宋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北宋文学家苏轼

宋代启蒙读物《书言故事》中对明日黄花做了更加详尽的解释:"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很多人从字面理解,以为明日黄花是明天的花朵,比喻未来美好的事物,这是错误的,正好用反了。

昨日黄花一词人们经常使用,其实并没有这个词语,这是人们对明日黄花的误用,许多人以为是过时的事物便叫“昨日黄花”。


民国年间那些事


明日黄花,是指过了重阳节的菊花,其明日,专指重阳节后,而不是明天。它出自苏东坡"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曰黄花蝶也愁"。意为重阳过了,菊已枯败,连蝶都愁不去理,没什么看的了。后人多引用为喻女孩,如黄花闺女。如加明日黄花,即是过了时的大龄女子。再有问与昨日黄花的区别,这要说明两点:一是,昨日黄花在古诗中无出处,是对明日黄花的误用。也有说有近代或现代有人用过,且写入爱情诗中。其二,即是有引用,哪怕是误用,也是形容过期,过了时令的意思。所以,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所引指比喻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