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士无双的韩信遇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两人带兵交战,最终谁会战败?

蓝衫龙王


韩信会胜,诸葛亮会败!

<strong>

其实这个还真不好比较,因为韩信与诸葛亮虽然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也都是历朝历代武庙供奉靠前的人物。但是由于他们本就不是一个朝代的,没有过交手经历,也没有第三方人物为参考对象,所以如果如果要来比较他们谁更厉害,只有史书所记载中两位的生平,来“以偏概全”的做个对比,这样未免有些片面和主观。


我只能尽量客观的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韩信,他本是是一个小老百姓,当时生逢乱世,很多人吃不饱饭,韩信也是其中一个。

因为在这个小地方没有人看重韩信的才华,所以他还曾沦落到街头讨饭。

他曾到南昌亭长家蹭口饭吃,但是寄人篱下的样子受到亭长夫人的唾弃,把吃食都放在室内让韩信知难而退,韩信当然也懂她的意思,也不强求自行离开。最后还是受到善良的老妇人接济,供他十几日的吃食,让韩信十分感激,扬言等自己发达后定要回来报恩。

后来他投靠项羽,想做出一番事业,不过项羽刚愎自用,不会识人,所以也被项羽忽视掉。于是,迫不得已的他去了汉王刘邦那里,同样一开始刘邦对他也很轻视,只是让他当个小粮官儿!

不过幸得萧何力荐,刘邦用人不疑,韩信高台拜将,终成一代佳话。

而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为刘邦统领四方立下了汗血功劳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战功赫赫,成为了打败“项羽”的男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当然,作为一位军事家,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并举,而《韩信》兵法三篇绝对称得上是兵家巨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飞黄腾达之后,他不忘旧恩,给那位老妇人钱财报一饭之恩。只可惜,功高盖主,没能得以善终。

至于诸葛,他的生平没有韩信这么坎坷,出道即巅峰,声名在外,人称卧龙,蜀汉阵营中第一大谋士,草船借箭、借东风、借荆州无一归还,人称“三国借贷杀手”!

而且更可贵的是,但诸葛亮没有让自己的主公怀疑自己,君臣之间,相处融洽,想必这和蜀国的“基佬”传统有关。正所谓“曹魏好人妻,东吴爱萝莉,蜀汉全是基”。当然,这是依据《三国演义》。在正史之中,诸葛亮没那么神,不过也算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谋士了。特别是在刘备死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忠臣之典范,值得历史称赞。


伴着红烛写下《出师表》最后一句:“深追先帝遗照,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我看到了一世名臣的孤独与担当!

至于他和韩信的军事能力的话,个人认为还是韩信比较厉害,因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韩信占优。诸葛亮虽然有隆中对,但是并没有让历史跟着他的想法发展。而韩信则不一样,同样是偏居巴蜀,他硬是能够帮助刘邦出川而取天下,诸葛亮则次次功败垂成。虽然两者所面对的历史背景不同,但取天下这件事儿,没有谁更容易这一说,都是打的逆风局。

所以我还是站韩信!


白话历史君


萧何评价韩信:国士无双。什么是国士无双?是指一个国家独一无二的人才。

司马懿评价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 什么是天下奇才?是指普天之下具有独特才能的人。

那么当韩信遇到诸葛亮,当国士遇到奇才,会怎么样呢?

一、论综合能力

这个不用比,诸葛亮完胜韩信,诸葛亮在内政、治国、军事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其治理蜀中,官员百姓遵纪守法,政务井井有条,政局稳定,五出祁山北伐而官民不怨恨,成绩有目共睹,而韩信除了军事方面的能力尤其突出外,其它方面能力非常一般,甚至幼稚。

通俗的说法就是韩信是特长生,偏科,诸葛亮是优等生,全面发展。



二、论军事理论

韩信熟悉兵法,用兵多多益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常经典的战役,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其在军事方面的建树,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著名的将领,在军事理论方面,韩信曾与张良一起整理过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的兵书,曾写作兵法三篇,可惜已失传。

诸葛亮精通兵法,再加上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南征南中,五出祁山北伐,一生编著过多种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较为有名的有两部,一是《便宜十六策》,这部军事著作流传了下来,另外还有一部《八阵图》,相传是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立的一种阵法,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说,但内容失传。但直到唐代,唐太宗与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的《八阵图》,仍然十分推崇。



另外诸葛亮还改良了连弩,发明了木流牛马等军事技术。

在军事理论方面,诸葛亮强于韩信。

三、论军事战功

众所周知,韩信一生战功,天下无二,没有人能比得上韩信的战功,灭魏、徇赵、胁燕、定齐,独自平定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为刘邦打下天下,立下独一无二的功劳。

诸葛亮一生,从刘备去世后,开始独掌军政大权,平定南中叛乱立首功,五次出祁山北伐,有胜有败,第一次劳而无功,第二次无功而返,第三次夺取武都、阴平两郡,第四次大败司马懿,斩首3000级,缴获玄铠5000领,角弩3100张,斩杀名将张郃,第五次病死。

诸葛亮军事功绩确实不如韩信,论功绩,韩信完胜诸葛亮。



但诸葛亮所在的时代与韩信不同,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强大的魏国,而韩信面对的是项羽分封的尤如一盘散沙的诸侯。

诸葛亮的对手是曹真、司马懿、张郃等当世名将,而韩信的对手是魏咎、陈余、龙且这样二流或三流及不入流的将领,诸葛亮的对手要比韩信的对手强的多。

诸葛亮所在的蜀汉,国力弱小,而诸葛亮的敌人魏国的实力数倍于蜀汉,诸葛亮是以弱抗强,以一州之力独抗九州之力,以割据对抗中央;而韩信所在的汉军,实力与对手项羽相比,旗鼓相当,就连最后一战韩信击败项羽,也是靠人多欺负人少,才击败项羽的。



诸葛亮北伐都是自已带兵在正面战场对抗魏军,而韩信在楚汉战争中,是刘邦在正面战场对抗项羽,刘邦在正面战场遇到的压力比韩信大的多,韩信是在侧面战场对战那些实力并不强大的对手,从这个方面来说,诸葛亮的困难也比韩信大。

如果韩信遇到诸葛亮,两人各自带兵交战的话,暂且认为双方各自实力相当,那么个人的看法是诸葛亮不输韩信,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平手,或者两败俱伤,谁无法击败谁。

如果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我觉得是诸葛孔明胜。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首先要明白一句话: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等于零


注:本文有关诸葛亮部分基于正史《三国志》勿以演义小说来争辩

有关诸葛亮的人物事件,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列如隆中对,火烧赤壁,北定中原。

诸葛亮祖上为汉光禄大夫,其父为泰山郡守,叔父曾为袁术部的豫章太守。所以诸葛亮并不是“布衣出身”,相反而是官宦世家。无奈家道中落。但也没有让诸葛亮露宿街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结交荆地名士,探讨古今贤典,分析天下大势。后效命于刘备旗下,一身只为匡扶汉室,欲挽天下趋势之狂澜,力图稳立大厦之将顷。说服孙权,一眼看破未来天下十年之走向。


吴蜀联军,大破曹军于赤壁。蜀汉趁此得江南四郡,为三足鼎立打下坚实基础。后,五伐曹魏,六荡祁山,虽无大建树却已尽心尽力。在蜀国,军事政务,经济民生,民族矛盾,亲力亲为,力辅后主。

一纸出师表,真情流露,令后人感叹千年。五丈原身竭力尽而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至名归!

韩信,兵家四圣之一,兵仙也。后人赞其功冠三杰(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早年屈不得志,垂钓于城池,受辱于胯下。后投奔于项梁项羽的楚军,霸王署韩信执戬郎中,屡次献计不为重用。后结识萧何,效命于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汉中韩信献谋初露锋芒,睢水之战荡平魏王。井陉一役,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大败赵军,活捉赵王,仅此一战足以千古留名。后灭燕,平齐,诛杀骁勇龙且。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逼死项王于乌江!




可谓建立汉朝大业当居头功。无奈,功高震主。功劳太大,刘邦再无物可赏,只能赏“死”。违背当初“五不死”(信见天不死,信见地不死,信见君不死,无捆信之绳,无杀信之刀 )。吕稚诱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入宫,铜钟遮天,悬吊离地,被宫女之手执竹刀刺死……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得天下,谋臣亡。在韩信和刘邦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也让后人唏嘘不已!


总结

综上所述,诸葛亮虽心怀天下,屡有奇谋,治军有方,执政有度。但在数年五次北伐却不见其显著成果,最后力竭而猝。

韩信者,兵仙神帅也(成语非杜撰)。一生战功勋赫,用兵出神入化,带兵多多益善。


大汉基业多成于韩信之手,助汉王尽扫群雄,一统天下。非诸葛亮可比。谋政且看孔明,用兵还是韩信。

客观结论:诸葛亮带兵和韩信军队交战,或可一战,战必败!


他们是烈士吗?

不是

他们是敌人吗?

不是

那他们是什么?

他们是历史!

(请客观看待历史,客观评论,谢谢!)


如有异议,烦请海涵!


济州府一户侯



国士无双的韩信遇上诸葛亮。两人带兵交战。韩信完胜。

秦末有三大名将:项羽第一、章邯第二、韩信第三。

在中华历代名将军事才能的排名中。吴起排第一位。韩信可以排到第30—50之间。诸葛亮排不进前100位。

在演义小说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被夸大了一百倍。

《三国演义》中有五位主角:关羽、诸葛亮、刘备、曹操、孙策。其中,武将中唯一的主角是关羽。文臣中唯一的主角是诸葛亮。此二人都被过度神话。

举两个例子:

演义中神勇无比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事实上,斩华雄的是江东猛虎孙坚。

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事实上,草船借箭的是孙权。

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文学家。但不是军事家。

诸葛亮最杰出的才干。是极具战略头脑。中国历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人,诸葛亮可以排进前三:

一是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之后齐国失去霸主地位。但晋文公、晋厉公、晋悼公、晋平公等霸主。全都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

二是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帮助刘备建立蜀汉。实现三国鼎立。可以说若无诸葛,便无三国。


三是白崇禧提出持久抗战的战略构想。白崇禧指出,日本强,中国弱。日本小,中国大。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以时间换空间。把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泥潭。我们打不过日本,但可以把敌人拖死。

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可以排进前三位。而韩信的军事才能肯定排不进前三位。

诸葛亮的综合才能远比韩信卓越。仅仅是军事才能不如韩信。

此二人,我更欣赏诸葛孔明。


杨朱学派


“兵仙”韩信与“智圣”诸葛亮进行一个军事比较,谁更胜一筹,对于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的问题,韩信唯一能跟诸葛亮进行比较的也只有军事才能,那么韩信的军事才能,是否比诸葛亮强呢?

我的答案是“不是”,个人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在韩信之下,为什么这么说呢?论功绩诸葛亮不如韩信,这一点大家都没意见,但是论军事才能,可就有得一比,有人说,诸葛亮六次北伐,无功而返,韩信百战百胜,诸葛亮打仗不如韩信。对于这个观点,需要解释一下,首先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军事才能,不是用功绩来评价的,周瑜也不过赤壁击败曹操,夺取的荆州也归刘备,寸土未得,为何是当世名将?陆逊指挥几次大规模作战获胜,未获得一寸土,为何是军事家?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军事才能,是根据他的用兵和谋略来分析的,而不是用他所取得的功绩来定的。

韩信战绩非常多,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都表现出了韩信超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说句实话,个人觉得韩信的对手,除了项羽,真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并且项羽实际上是刘邦和英布拖垮的,韩信也只是捡了个便宜,如果韩信一开始对付的是项羽的主力部队,韩信能击败项羽,那韩信会更令人信服。

对于诸葛亮,很多人说除去演义的层分,在历史上诸葛亮没有战绩,说这话的人只是对正史中的诸葛亮不了解罢了,试想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人,自比管仲乐毅岂不让人笑话?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人能入武庙十哲?一个不懂军事的人,在中国古代名将通史榜前五?不懂军事的人,头衔带有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如果说诸葛亮军事才能一般,给个军事家头衔就足够,何须加杰出两字?不要小看杰出两字,有这两个字,军事地位完全不同,举几个例子,大家都认为周瑜军事才能很高,但是周瑜只是个名将,还谈不上真正的军事家,大家认为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很厉害,但是司马懿只是个军事战略家,还谈不上真正的军事家,三国的陆逊参加几次大作战,并获胜但也只是个普通的军事家,大家熟悉的孙武,他也只不过是著名的军事家,还谈不上杰出。

诸葛亮为何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有什么战绩而言?诸葛亮战绩是有的,如果没有战绩,就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武庙十哲之一,岂不让人笑话,下面就一起来看正史中的诸葛亮一生战绩:

未出山定三分天下;联吴败曹;戏耍周瑜,巧夺荆州;取益州;定川蜀;平南蛮;七擒七纵;挥师北伐,夺阴武两郡;斩大将王双;败名将郭淮;败名将曹真,后抑郁而死;败名将张颌;射杀名将张颌;败军事战略家司马懿,破甲三千甲首,畏蜀如畏虎,击退司马懿偷袭,千里请战,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十万大军。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的对手都是些什么人,曹操、周瑜、孟获、曹真、张颌、郭淮、司马懿等。这些人除了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其他都是当世名将,任何一个人拿出来都比韩信的对手要强很多,还没有说魏蜀两军的军事力量差别。后代兵家为什么称赞的都是诸葛亮军事才能,军神李靖,还精通诸葛亮兵法,专研诸葛亮阵法,诸葛亮没有点军事水平,让一代军神如此佩服?

诸葛亮打仗最令我佩服的是,两军作战来去自如,可以百般羞辱敌军,能打的对手畏蜀如畏虎,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十万大军这一点非常令人佩服,更打出让对手感叹,真乃天下奇才,历史从未出现过,更令人无法想到的是,敌人的后代感叹,吾有诸葛亮辅佐何至于此如此劳累,使身边的大臣感到羞愧,最后因为诸葛亮军事才能突出,追封武兴王,这就是司马懿的孙子,晋朝的皇帝司马炎。

韩信军事才能,也没有打的敌人畏蜀如畏虎,打的敌人心服口服,在这一点上面韩信不如诸葛亮,如果做一个比喻,韩信王者对菜鸟青铜,诸葛亮王者对高手。韩信跟菜鸟过招,诸葛亮跟高手过招,这就是差距,只有把厉害的对手击败,才能体现出一个人更高的军事水平,孙膑对庞涓,周瑜对曹操,诸葛亮对司马懿。


汐水柔情


问题提的是两军交战,既然是战争我个人认为韩信胜过诸葛亮。韩信被称为“兵仙”,且带兵大多不是精兵也非良将,却用兵如神,多次都能出奇制胜,可谓统兵之良才,用兵之良帅。后世更是留下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大汉的天下大半都是韩信打下来的,甚至只要韩信有反意,绝对可以做到三分天下。军事战争,韩信的长处。

而诸葛亮,评价多是足智多谋,如果说韩信是一技之长,那么诸葛亮可以称为全才者,他的战略,谋划,外交,政治,军事都堪称一流,被老对手司马懿称之为“天下奇才”,但是他这个奇才并非每项都出类拔萃,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善于治国,所以被刘备委以重任,托孤重臣。诸葛亮也善于安民,伐魏战争几乎都是倾全国之力作战,多次粮草告急,耗费钱粮无数。而蜀民却大多没有怨言,这些都是诸葛亮的功劳。但是他的缺点也挺明显,就是不善治军,六出祁山没有取得大的建树不说,他再用人方面也极为苛刻,武将中只重用赵云一人,大将中同被刘备委以重任的李严,入川战争中立下奇功的法正等,皆可独当一面,却都被诸葛亮撤职,论罪,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凋零,不堪重任者比比皆是。

所以就战争这一块,韩信绝对胜过诸葛亮,韩信者,帅才也,纵观中华历史将才无数,韩信绝对是最顶尖之一,甚至前阵子投票决定的历史十大帅才中,韩信居于第一位,剩过岳飞,孙武,白起等人。而诸葛亮,战功绝对比不过韩信,所以我绝对有理由相信,韩信与诸葛亮两军对垒,胜的是韩信。




竹木草虫鱼


最大的可能是——战术上韩信赢了,战略上诸葛亮赢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兴汉室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以攻代守,战略出击,寻找一线生机。出师表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此处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已经认识到再这么下去就是坐以待毙。六出祁山却是失败了!但是从战略上说也不能说是完全失败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创造了如此多的经典战役,战术之上是相当成功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携此余威,一书降燕。但是从战略上来说相当失败,若是没有刘备张良查缺补漏,正面战场抵抗,这么大的地盘,敌人攻来,简直就是四处漏气的筛子,那么点兵力,怎么守?当然这也不能怨韩信,人家韩信又不是主公,韩信我就是个打工仔,我给你拉来大量订单,至于你产量跟不跟得上?那是我个销售该考虑的吗?但是从建汉后韩信愚蠢的政治智慧来看,韩信还真就应该不会想这个问题。

综合来看应该是诸葛亮略胜半筹。

如果两军交战,韩信绝对赢。

如果战争拖个三年五载,韩信会输,毕竟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是个聪明人,既然没法在战场上打败敌人,那就让敌人自己打败自己。挑拨离间美人计。长平之战廉颇是怎么被秦军弄下课的就照着来,如果君主不是刘邦这种心大的,绝对中计。

如果同殿为臣,快算了,十个韩信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灬冫丶灏


若是让这两个人打仗的话,十个诸葛亮放在一起,都不够韩信打的。

韩信打仗一般都是靠借力打力,熟练的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

韩信打仗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出奇兵以致胜。

不管敌人有多么强大,他都不怕。只要他出战就能全胜而归,这就是“兵仙”韩信的厉害之处。

你看想当年的时候,刘邦拜他为大将军。

那时候的他,根本就没率兵打过仗,他一直都是在部队里做后勤工作。

刘邦拜他为大将军之后,他竟然狮子大开口。要去挑战刚分封了天下仅仅只有四个月的西楚霸王项羽。

这在当时任何人看来,就等同于是在做以卵击石的事情。

可是,在别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韩信却做到了。

他在当了大将军之后,所打的第一仗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这一战韩信旗开得胜,竟然把当时秦末名将章邯也给逼迫的自杀了。

要知道想当年的时候,项羽和章邯之间的较量,也仅仅是打了一个平手。

最后章邯投靠项羽是怕赵高算计他,可以说章邯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的项羽。

但是,章邯最终却是败在了韩信的手下。这是不争的事实。

韩信打赢了这一仗之后,就带领刘邦杀出了汉中,然后占据了关中。到中原和西楚霸王项羽角逐天下去了。

可以说韩信帮助刘邦走出了夺取天下的第一步,那就是出汉中,占关中。

诸葛亮当年面临的局势,也和刘邦、韩信当年面对的一样。

但是,诸葛亮在汉中待了一辈子,都没能够出汉中一步。

这就是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限导致的。

诸葛亮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以小心谨慎为主。

正如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用兵,一生唯谨慎”。正是他这点,限制了他带领士兵,创造奇迹的可能。

你看当年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想要直接带领五千士兵,去偷袭长安。

按理说这个胜算的把握应该还是很大的。但是,诸葛亮觉得风险太大,就没有让魏延出兵。魏延仅仅要了五千士兵,又不是五万,诸葛亮竟然舍不得。

这要是放在韩信身上,早就豁出去干了。要知道当年背水之战的时候,韩信用三万老弱病残的军队,打败了赵国二十万精锐部队。

你看韩信的这种冒险精神,诸葛亮是不是没有。

打仗总归要分胜负的,大的风险后面,就是更大的利益。没有风险的战役,只能叫蚕食,这样也就根本取得不了大的胜利。

韩信之所以敢冒险,所以他也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

反观诸葛亮,行事的时候前怕狼、后怕虎。这样的人,是不太适合打仗的。即使在打仗的时候,能取得一些功绩,但是,也起不了根本性的改变。

总之,拿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韩信来比,根本就没法比。两个人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诸葛亮的长处,也仅仅是在政治才能上。要说军事才能,诸葛亮能算上二流水平,已经是高估他了,而韩信是兵仙,是超一流的军事天才。


史学达人


诸葛亮辅佐刘备时候,刘备那时刚在鲁南被曹操打的大败 而且是溃不成军。只剩几十人投靠刘表,刘表安排刘备驻守新野 刘备招回所有被打散的残军也只有一千多的兵马。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时所有家底也就一千多兵马。(经过招募有四五千)然而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 白河用水 让曹操手下大将曹仁 夏侯惇 的十万大军大败而回,这难道不是诸葛亮的奇谋吗!取荆襄九郡那时 荆州九郡全在曹操控制之中。取西川 取汉中 都是诸葛亮的奇谋。刘备没有得诸葛亮之前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刘邦没得韩信之前已经是汉王 军队不少于十万。而且坐有巴蜀和汉中之地,(巴蜀和汉中就是刘备之后所取得西川和汉中)巴蜀地辽土阔足够耕田种地以备足够的粮食供应。而且韩信直接被萧何举荐为大将军。刘邦家底雄厚时韩信投靠了他,韩信打胜仗这不奇怪。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诸葛亮辅佐他成帝业。


丙福丙


诸葛亮完胜韩信,无论从人品,骨气,谋略,才华上来说,韩信在诸葛亮面前无一拿得出手。

韩信虽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但其本身就刘邦就兵多将广,从地势上说也出了汉中,到了中原。而且少了一个孙权一样的势力对手。虽然打仗有一套,但也只是攻城略地,在战争术语中,他是执行战术的人。

诸葛亮隆中对,未出茅庐,就已三分天下,在刘备一无所有,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而南孙权,北方曹操已经强大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法证,庞统却帮助刘备三分了天下,然后诸葛亮硬是以一个最弱的蜀国,打得一个强大的魏国不敢主动出战,只是被动防守,虽无进攻之利,确有防守之功,蜀国也没有败在他手中。

因此不难看出,韩信就是一单一的军事战术人才。而诸葛亮确是一个复合型,战略人才,像诸葛亮的看连弩,木牛流马,音乐,文章,等。这些韩信都没有,所以说韩信在诸葛亮面前就是一小学生和中科院院士的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