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5月3日,李晨、王千源和馮女郎楊採鈺聯合主演的電視劇《七日生》在東方衛視首播。這部電視劇兩位男一號都是電影級演員,而馮女郎楊採鈺也是具備一張精緻的電影臉。從知名度而論,《七日生》主演的咖位級別不低。不過,從CSM反應出來的實時收視率數據來看,這部《七日生》非常不樂觀。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該劇雖然首播,期待值很高,但依舊只能排在當晚同時段電視劇榜單的第六位,甚至於不如已經二輪播出的山東衛視的《都挺好》。《七日生》到5月3日首播劇情結束的時候,峰值收視率也不過0.2728%。這樣的成績,多少有點讓人意外。

從首播的劇情內容來看,《七日生》基本上按照電影的品質在進行拍攝。導演在鏡頭調度方面,尤其喜歡電影級的燈光、佈景和攝影鏡頭運用。在很多鏡頭語言方面,都極盡電影流暢之能事。甚至於在劇情的敘事推動力上,也採用了電影級別的快節奏。《七日生》總集數是28集,敘事節奏估計會非常快速。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為了配合這種快節奏的敘事,李晨和王千源兩位主演在劇中一度實現一種“賣力狂奔”的即視感。從李晨飾演的角色女朋友被綁架的劇情開始,李晨和王千源角色真正進入一種狂奔式推動狀態當中。這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劇情模式,也是很多動作類型的電影善於運用的。

與此同時,《七日生》也保持著多線條敘事的名快感。在這部看似以解救女朋友為主線的電視劇故事當中,實則隱藏著三條甚至以上的暗線,所有線條故事都需要在這個營救故事當中來完成。這種多線條敘事、並行不悖,並且時不時重合的方式,在國產劇當中並不多見。《七日生》開了一個電影敘事嫁接到電視劇內容當中的頭兒。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對於三位主演而言,也可謂是各有千秋。李晨方面,秉持著大黑牛固有的憨厚人設,在《七日生》當中飾演一個有打鬥能力的底層青年,對女友自然是無微不至。因此,他也成為《七日生》主幹劇情當中最重要的看點之一。從目前已經首播的內容來看,李晨演技還是非常過關的,在一些打鬥場景方面,也非常幹練。

王千源方面,這位多家國家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一直以“比武鬥狠”形象示人。在《七日生》當中,王千源依舊是這樣的角色設定,沒有逃出觀眾對他的角色期待。這位演員很容易把一種硬漢角色演的活靈活現。而這部以營救為主題的電視劇,李晨方面多少有些靦腆,看著過分憨厚。反倒是王千源的角色,為這部戲增添了硬朗氣質,讓觀眾對後續的打戲有所期待。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馮女郎楊採鈺方面,看似是提供花瓶看點,實則也是硬朗多於柔美。她不僅因為拿錯手機而被動參與到了營救過程當中,而且自己在這件時候背後,也藏著更多的線條敘事。於個人表演方面,楊採鈺這次不再溫吞柔美,而是選擇了一種較為硬朗的幹練。這是與《1980年代的愛情》和《芳華》等電影當中的角色定位所不同的。在具體的實現度上,楊採鈺水平不低。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電影級的拍攝品質、電影級的演員品質的前提下,《七日生》獲得了近乎撲街的收視率成績。作為一部質量不能算低的電視劇,《七日生》收視率堪憂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一言以蔽之,不接地氣。《七日生》是一部為電視劇而電視劇的電視劇,它在劇本敘事和鏡頭拍攝等多方面,都有炫技的成分在其中。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內呈現出了一種高傲感覺。大家都喜歡在技巧上用力過猛,卻忽視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電視劇的內容,需要與觀眾有最為直接的聯繫。

較為典型的例子,便是已經衛視二輪播出的《都挺好》,在收視率上依舊超過《七日生》。《都挺好》最內在的核心是家庭生活,尤其是養老生活問題。這是觀眾們都要面對的事情,有地氣。而《七日生》是一個大洋彼岸的營救故事,純粹的為故事而故事的編造,沒有觀眾的情感基礎。

《七日生》首播收視撲街,李晨王千源賣力狂奔,奈何劇情不接地氣


而作為炫技一面,當然可以成為看點。但是,電影級的品質,自然不是電視劇級可以比擬的。《七日生》即使再追求電影級品質,在很多場面戲份上,也無法超越電影,畢竟兩者平均到單位時長內的拍攝成本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所以,在《七日生》當中雖然有打戲,但真的不如其他武打電影的場面震撼。很多電影級的看點,在這部電視劇當中是做不出來的。《七日生》的尷尬,便正在於此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