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想说爱你不容易

继续教育学分制度的实施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促进我们继续学习。但这件好事现在感觉有点变味了。几乎成了一种形式,让本来就忙碌的一线教师增加了沉重额外负担。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继续教育学分制实施以来,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时和成绩就成为聘用、学年度考核、评优的依据之一。不能完成继续教育学时或未达到规定学分的中小学教师,学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新任教师不能转正定级。不能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中小学教师不得参加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继续教育学分对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要命的是,老师的课学任务是在限定的时间里必须无条件完成的。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的教学任务就已经确定。任教哪个年级、几个班、要完成哪本书、哪几章节内容都清清楚楚,甚至写多少篇教案、批改多少次作业、辅导学生多少人(次)都有检查。如果因为参加各种学分会议而落下一些课,老师只能利用自习课或休息时间去补。缺两三天的课,可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弥补回来。要是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成绩出不来,学校、家长饶不了你。因此不少教学任务繁重的老师对继续教育学分望而却步。对老师来说,一边是涉及自身前途命运的学分,另一边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家长们警惕、挑剔的眼神,都让老师们疲惫不堪。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制度对不少老师也并不公平。表面上每个教师似乎都有机会外出学习、听讲座,但实际上很多教师是轮不到的,就算他们愿意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无偿工作把落下的课补回来。继续制度既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学分,又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获得学分,本身就有点矛盾!

继续教育为何不受教师待见?

继续教育制度本没有错,学分制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不能为老师提供尽可能便利的继续教育条件、不能确保老师在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无障碍的拿到学分,却通过交会务费、培训费、资料费把继续教育当成政绩甚至生意来做,就违背这件好事的初衷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让教师积极、快乐、自主的学习是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希望教师们不再为学分焦头烂额,不再为学分而去参加与自己学科提升没有关系的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