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一張小小的外賣小票被玩壞了。顧客提出畫獅子、老虎、海豚等各種奇葩的要求,商家也巧妙地應對和互動,給顧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謂不錯的互動營銷。

不過,這樣的互動做多了,也難免老套無新意。對於大部分外賣商家來說,如何利用小票來做互動,依然是一個值得琢磨的問題。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本文由紅餐專欄作者筷玩思維(ID:kwthink)授權發佈。

大家對餐飲圈的外賣小票互動營銷玩法應該都不陌生了,伴隨著佩奇、小腦斧、小兔砸、大西幾等“你懂的”營銷方式火了之後,餐飲業在外賣運營店長的招聘要求上,赫然多了一個硬性門檻。

某餐飲品牌說,“我們對店長這一崗位的要求不多,有經驗即可,但必須要會畫畫”!

一些在校美術生甚至在淘寶上開起了便利貼圖案定製服務,店家非常無奈,“這波顧客要求賊高,印刷的不要,畫得太好看的也不要,就是要有一點瑕疵又整體美觀的手工畫”。

古往今來,餐飲業本就是一個靠做飯獲客的行當,不料在當下,餐飲人卻要靠“藝術”來謀生,是顧客越來越難侍候了嗎?有餐飲人認為,“不是的,這其實是顧客給品牌方的一個新機會。”

1 小票互動的營銷方式火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曲奇,還有外賣和外賣單上的佩奇。短短一張外賣小票的小小留白之處,卻成了商家與顧客之間的溝通橋樑。

外賣小票備受關注,起因來自於一個“失戀”的女孩子在外賣單的備註上寫了一句“失戀了,能給我畫一隻小腦斧嗎?”,商家和外賣小哥看到了既無奈又覺得可愛,從此以後,外賣小哥和餐廳老闆會畫畫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之後,諸多奇葩備註爆發了,“聽說老闆你佩奇畫得好,給我來一隻大西幾唄”。

就像女朋友問“我今天哪裡不一樣”的送命題是一樣的,商家腦門打幾個問號的同時也在考慮:一是畫不好顧客會不會給差評?二是顧客說的大西幾是什麼鬼,能不能問?三是我那麼忙,憑什麼給你畫畫?四是畫好了就有復購嗎?五是畫畫能收費嗎?

看到商家腦門那麼多問號後,顧客的送命題升級了,“室友賭你不會畫兩百斤的兔砸,我賭你會,畫不好給差評哦”。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一些老闆偷笑,“大西幾”“小兔砸”只是入門門檻,“梅發怒、小海疼、大來流、強景怒”才是升級版,但商家最害怕的是顧客不按常規出牌,比如說西貝收到一個終極版,“都是一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要求,來個正常點的,給我畫個清明上河圖吧”。

這樣一來,餐飲業招聘店長的要求就又精準了,先是光會管理還不行,還得會畫畫;再是光會畫畫也不行,還得會速寫;最終是光會速寫畫還不行,還得懂“撩顧客”……

某顧客寫了一個神備註,“素聞西貝都是身懷絕技的手藝人……畫畫那是相當傳神,那麼,給本宮畫個大明皇妃湯唯可好?”最終,打包小妹回覆,“小女不才,畫個別的吧,一枚哆啦A夢獻上,愛你哦,biu”。

2 小票的營銷心機

如果僅僅是顧客要畫什麼商家就畫什麼,那麼這樣的營銷方式其實也比較索然無味。試想這樣的語境,顧客說,“聽說你小腦斧畫得好,給我來一隻唄。”商家如願,然後呢?然後可能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這個顧客的願望被滿足後,他會想著去別的商家那裡也用同樣的方式試一下。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顧客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第一次需求被滿足有驚喜,次次需求被滿足,顧客習以為常。對顧客來說,如果你給予的和別人一樣,那麼我輕而易舉就可以離開。

在關於小票的互動營銷玩法中,什麼是和別人一樣的營銷方式呢?

畫佩奇或其它“大西幾”類的小動物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為了提高效率,一些餐飲人直接購買了動物印章,按需給顧客直接蓋一個,問題就在於一次兩次都是一樣的形式,顧客發現了商家的“小心機”後,驚喜感就瞬間消失。

因為在顧客看來,如果商家給予的和別人一樣,那麼營銷的作用就會失效。比如說同樣是打折,不同的商家對同樣的商品都打8折,用戶是感覺不到驚喜的。

1 感情玩法

顧客要商家畫一隻佩奇,真的只是要佩奇而已嗎?

問題一:“昨天出去玩丟了一個東西”,回答應該從“去哪兒玩”入手還是從“丟了什麼東西”入手?

問題二:“早上吃藥的時候看到一個很震驚的新聞”,回答應該是“什麼新聞那麼震驚”還是“幹嘛吃藥”?

問題一無論從哪個方向入手,總不能回答“你為什麼老是丟東西,笨死了”;問題二無論從哪個方向入手,總不能回答“吃藥的時候還看新聞,好辛苦哦”。

有一位偉大的企業家曾經說過,顧客負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企業家則負責讓顧客知道他們要什麼。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假設說需求就等於答案的話,這句話在餐飲業的營銷中是玩不通的,比如說,顧客在外賣小票備註上寫“給我畫一隻佩奇唄!”,而商家假設以給答案的方式滿足了顧客,那麼顧客則不喜不悲。

面對“給我畫一隻佩奇唄!“”的備註,棒阿菡缽缽雞的創始人李菡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玩法。

商家在小票寫上“畫畫畫!老是要畫,你知道你這樣很過分嗎?老子!憑什麼給你畫!”,寫完了這句帶感情的吐槽後,商家在中間畫上了佩奇,末尾處附上了一句“憑什麼?憑這個世界獨寵你一個啊,小笨蛋”。

李菡指出,顧客可能並不是要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而已,他可能要的是關聯,可能要的是一個試圖與品牌方產生親密關係的玩法,相應的,品牌方也應該有溫度、有態度地去回答。

2 強調差異化

營銷成敗的差異化在於:如果你給予的和別人一樣,假設這個前提是對的,那麼答案就在於“你如何與別人不一樣?”。

犟骨頭給顧客畫佩奇的時候,順手給佩奇畫了一頂廚師帽,並在廚師帽寫上了一個品牌Logo的“犟”字;而四有青年米粉則直接在外賣首頁將品牌吉祥物和佩奇來了個圖案,實則也是告訴顧客“我們也會畫佩奇哦”。

在一片同質化答案後,一些商家這樣回答:“我就偏不給你畫,我字寫得好,下次可以叫我給你寫首詩哦!”這些商家的目的非常明顯,一是讓顧客記得,二是做到了讓整個行為要麼能形成話題性傳播,要麼能產生復購。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3 一票營銷全客皆知

如何個性化營銷且產生話題性並且帶動銷量才是營銷的最終目的,否則商家在小票上的“藝術”就白費了。

筆者認為,被動營銷不如主動營銷,商家應該在營銷玩法中掌握主動權並做到讓顧客留存。簡單說,與其傻傻的等顧客留言要畫佩奇,不如主動出擊。

有些優秀的“心機婊”商家是這樣玩的:送餐過去的時候,店家給了兩個二維碼,一碼寫著“如果你想吐槽,請微信掃這個碼”,二碼寫著“如果你想讚美我們,請微信掃這個碼”。

結果顧客發現無論滿意還是不滿意都可以去掃碼,關鍵是兩個碼都是進入同一個顧客群,即使不滿意,商家也會道歉並且在群裡發紅包。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有些商家很擔心怎麼能隨時和顧客玩起來,有了這個群后,一些商家直接將新顧客的要求發到群裡,問群友(顧客)“顧客要求畫西幾,什麼是西幾?”。

這樣一來,其他顧客有了被重視的感覺,此舉又可以帶動其他顧客復購,比如說問完後,商家表示感謝發個群紅包,又一次讓群活躍起來。

將顧客聚在一起,品牌方的營銷就有了精準的對象,更重要的是,此種營銷到了最高境界“讓顧客服務顧客”,有了話題內容和方法,更多時候,商家採納顧客的玩法,也更容易增進與顧客的親密關係,結果是要麼產生新的訂單關聯,要麼產生新的話題營銷,包括轉發等。

總的來說,讓顧客服務顧客實則也是打通顧客與顧客之間的通道,做到了一票營銷全客皆知。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3 小票互動玩起來

在外賣小票上畫畫這個行為始於2017年年底,至今,就這一個小小的行為衍生了一整條新的產業鏈,首先是包材,有一些袋子可以直接印顧客要的圖案,還支持定製;之後是手繪便利貼,商家發現,顧客還是更喜歡走心的手繪,最好畫得有瑕疵這樣看出用心;再之後是圖案印章,顧客要什麼動物,直接一蓋了事……

一些餐飲人發現,針對線上外賣或者線下引流,直接發紅包或者優惠券不一定有效,而通過回單或者小票做營銷卻是最高效的,更重要的是,回單營銷有“留白區”,除了不花錢外,這還是簡單而快速的互動利器。

從2017年至今,一些餐飲人將小票、回單營銷玩出了最高境界,小小票據成了聚客的重要媒介。

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小票的營銷就是畫畫或者寫寫字而已嗎

對商家而言,營銷的目的最直觀之處在於商家能索要好評,並讓商家與顧客產生事件關聯;其次是讓顧客對商家心生好感繼而產生復購;最後是加深顧客對商家的記憶點,帶動復購和二次傳播等。

外賣小票上的奇葩要求,把餐飲老闆都逼瘋了

目的想明白後,執行就不難了,比如說,顧客點了一份黃燜雞米飯,商家可以自主在小票上寫“親,你可以猜猜是我們門店哪一個小姐姐幫你打包的?”,這句話可以用手寫體大規模印刷,顧客要的是語境和關聯,又或者在後面再加一句:“親,下次是要95後小姐姐打包還是新來的威武小哥哥幫你打包呢?”

雖然說營銷的方法各異,但營銷一定有目的,營銷的目的也一定是讓顧客認可併產生情境關聯和感情輸出等,比如說商家問:“下次要95後小姐姐打包還是新來的威武小哥哥打包呢?”,顧客在下次的訂單上寫備註的幾率就提高了。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如何將個性化營銷標準化?畢竟,商家不可能招聘一個員工在高峰期給顧客耍藝術,如何背地裡高效且標準化地輸出,又能讓顧客看出商家的個性化,這才是合格的高段位營銷

外賣小票互動怎麼玩?新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結語

在2017年,有一個怕蟑螂的外賣小哥搶了個單,卻沒發現備註上寫著“找一個不怕蟑螂的小哥幫忙打蟑螂”,之後一個小姑娘在備註寫“失戀了,麻煩畫一隻小腦斧好嗎?”,直到要畫清明上河圖的要求都誕生了。外賣小哥和商家都小心翼翼,生怕又遇到哪個喜歡出“送命題”的顧客。

而在另一些商家看來,自身的品牌力拼不過別人,評分也不高,滿足顧客的“奇葩”要求正好是門店提星和獲得復購的好辦法,與此同時,更多餐飲人認為,與其被動等顧客提要求不如主動出擊。

之後,一些“閒著沒事幹”的商家給顧客這樣回覆:“你為什麼不叫我畫腦斧,氣得這隻腦斧頭頂的王都掉了”,顧客發現,商家畫了一隻小老虎,頭頂的“王”赫然被換成了商家的logo。

隨著外賣平臺會員系統的數據不斷沉澱,商家可以看到顧客是否為熟客,包括點了幾次外賣等,針對老顧客,商家確實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真誠與愛”。

一張小小的外賣小票,或許才是除了門店外連接顧客與品牌最好的溝通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