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華孝子祠”在惠山寺的南側,祀主是無錫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孝子華寶。華寶生於東晉,成長於宋,逝世於齊,唐李延壽編撰的《南史·列傳第六十三·孝義上》中說:“(華寶)晉陵無錫人也。父豪,晉義熙末,戍長安,寶年八歲。臨行謂寶曰:‘須我還,當為汝上頭。’長安陷,寶年至七十不婚冠。或問之,寶輒號慟彌日,不忍答也。”據說這位華寶至死未婚,最終過繼了一個侄子為後。這是個兒子等待父親歸來為自己行成人禮,但父親命喪他鄉終不得還,而兒子致死不婚不娶的悲劇故事。時人把故事的著眼點放在“孝義”上,成就了華寶的孝義之名,華寶也從此成為無錫第一位被寫入國史的平民百姓。

把華寶樹立為孝義典範,始於南齊建元三年(481年),當時齊高帝蕭道成降旨御賜華寶故宅“孝子”匾額。至唐代,將華寶故宅改建成祠堂。北宋時,將華寶和無錫另外兩位大孝子薛天生、劉懷允合祀一處,稱“三賢祠”。明景泰七年(1456年),無錫知縣顏肅將“華孝子祠”恢復。現存祠堂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遺構,內中諸物則多為新置,只有少數碑刻是舊跡。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祠為東西向。東起第一座建築是始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正方形盝頂四面牌坊,俗稱“無頂亭”。四面牌坊具有顯著的江南特色,歷代多有建造,但無錫境內保存下來的同類古建築僅此一例。此類建築是朝廷旌表忠孝節義及科第等榜樣人物的紀念物和標誌物,多為牌坊,樣式繁多,但四面牌坊這種形式比較少見。祠門為八字牌坊式,廡殿頂,飛簷長出,簷下懸由稽璜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題寫的“華孝子祠”匾額。稽璜為無錫人,雍正八年(1730年)進士,擅水利,官至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該門始建於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重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門前有兩對門當,內側的“竹葉瑪瑙盤陀石”門當材質珍貴、製作精良,不可多得。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正堂“永錫堂”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500多年來多有毀建。現在的永錫堂重建於2004年,為平屋三間。“永錫”一詞語出《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之句,意思是孝子賢孫世代永繼,傳承不輟。堂內太師壁上懸“永錫堂”匾額,額下為華氏三祖像;三祖即孝祖華寶、孝祖二十一世孫華原泉、華原泉九世孫華貞固。堂匾的落款是“徵明”。史載,大書畫家華文徵明與華寶的後人華夏是摯友,兩人交往頗多。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永錫堂的說明牌竟然把“宋室南渡”寫成了“宋式南渡”,不知道執筆人是咋想的。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過永錫堂,是一個不大的庭院,中間鑿有長方形池,一架石橋臥於池上,橋西堍有一個八角形小池。池稱“承澤池”,橋曰:溯源橋。八角形小池名“黿池”,因池壁南北各有一螭首引入二泉之水,故又稱“雙龍池”。這一方一圓兩池與祠門建於同年,但以石材較木材更為耐久的常理來看,兩池的面貌應該更接近原始狀態。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庭院西端是全祠的主體建築享堂,歇山頂,面闊三間,以楠木構築。該堂與祠門、水池同年建造,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曾進行落架翻修。堂內神龕內供奉著孝子華寶束髮童子造型像,以示他終身未行弱冠之禮。神龕上方懸宋末元初大書畫家趙孟頫題寫的匾額“孝為行首”,匾下是唐宰相魏徵為華寶撰寫的《孝子華公像贊》:“承父之命、恪守以終。八十不冠,萬世被崇。名標青史,子孝父忠。綿綿遺澤,衍慶無窮。”兩邊的聯語是:“純孝天生心氣留崑山片玉;終身孺慕精神在皓首不冠”。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堂內四壁嵌有《真賞齋帖》《春草軒辭》《春草軒記》《紡織督課圖》和《孝子祠四詠》等數十方刻石。其中的《真賞齋帖》包含了鍾繇、王羲之、王徽之、王獻之、王萬慶等名家作品,由華寶的後人、收藏家華夏輯錄,文徵明、文彭父子鉤摹,著名刻碑藝人章簡甫鐫刻,嘉靖元年(1522年)刊印,是書法界享有盛譽的著名碑帖。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整個祠堂內,除了享堂中的刻石外,在貫穿祠堂北側的碑廊裡也保存有大量刻石。可惜這些刻石已非原作,多為近年依拓本重刻,而今人的鐫刻水平已是大不如前。

無錫第一個被寫入國史的平民——孝子華寶

從享堂北側的碑廊通過一個小門可以進入祠堂的最後一個庭院,庭院盡處是面闊三楹的二層樓閣“成志樓”。成志樓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5年),為華寶三十五世孫華燠、華輝等人捐田捐資興建,主要用於供奉祀主和配享神位、收藏祭器等物。民國年間該樓曾經重建,現存建築為2005年華氏後裔集資再建。

華孝子祠是無錫現存最古老的私家祠堂,加之其傳達的又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孝義精神,因而聲名遠播,備受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