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108課之親身感悟 11:淺談均線系統的應用?

原文中心思想: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是分類

,分清楚哪些股票處於上漲,哪些下跌,哪些盤整。最簡單又最實用的技術指標系統就是均線系統。

個人感悟:從這一篇文章開始,禪師真正踏上了纏中說禪的偉大之路。雖然纏論的絕大部分內容在講技術,但是禪師從頭到尾一直在強調,技術只是三個獨立系統程序組合中的一個而已。華爾街的大佬,國內的大V,很多人都告訴我們,僅僅依靠技術就想賺到錢幾乎是不可能的,看來這是真的。截止目前重新學習纏論之前,我還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往往太多人熱衷於技術,而沉迷於此,而忘記我們進入股市的根本目的是未了賺到錢。這裡,禪師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類,而不是買賣點。這一點體現了禪師炒股的大局觀。另外,禪師指出均線系統是最為簡單而又實用的技術指標系統。大道至簡,真正能夠用來賺錢的交易系統必須簡單明瞭,思路清晰。

1、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類。

這一句話很多鑽研技術的人都不懂,或者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在我看來,技術分析有兩個作用:

一是用於股票的分類,哪些可以搞,哪些不可以搞;二是精準買賣點的選擇。

先說下分類的意思,也就是用來研判股票目前的走勢和位置。就拿均線系統來舉例說明。打開一支股票,然後觀察它的均線系統,大概會發現三種類型:多頭排列,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都是向上,說明股票處於上漲;空頭排列,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都是向下,說明股票處於下跌;纏繞狀態,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金叉、死叉變換頻繁,無明顯趨勢。接下來,怎麼選擇哪些股票可以搞?哪些不可以搞?還是按照上邊分類一一說明。均線多頭排列的股票,需要觀察目前股票所處的位置,如果剛剛金叉不久,可以利用短線回調介入。如果金叉後已經上漲了很大一段,已經錯過了最佳買入時機,不能搞,寧願放棄;空頭 排列的股票,剛剛死叉不久,不能搞。已經下跌了很大的空間,且出現了明顯底背離,可以低倉位試倉;纏繞狀態的股票,需要關注後期方向選擇,向上突破則可以在突破點介入,向下突破自然是不能搞。

技術分析用於選擇精準的買賣點。這句話很多高手不認可,很多小白又不清楚其含義。股票在具體買賣操作時,

我們需要精準到一根K線或者一個價位的突破,不然你就會操作不堅決,特別是止損的時候,更會因為具體點位不精準,而無法堅決止損,從而導致損失擴大。很多高手的觀點是技術不用太糾結,比如箱體結構一定要精準到下邊沿就是兩個最低點的連線,而且這兩個低點需要價位完全相等才成立。其實真的不用,這一點我完全同意。但是在制定交易計劃,確認明天的買賣點時,就必須明確到一個精準的信號。比如纏論二買的執行,我個人就會使用30分鐘底分型和5分鐘中樞底背離,而30分鐘底分型的買入點在最低點出現後面的一根K線高出了該K線的高點時的瞬間下單,因為此時底分型確認成立。止損則設在底分型破壞確認的價位,就是最低點跌破的一瞬間

2、最簡單又實用的技術指標系統:均線系統。

纏論108課之親身感悟 11:淺談均線系統的應用?

均線圖示


本文中主要以兩根均線為例(比如5日均線和20日均線),利用兩根均線的關係進行了分類:弱收斂、強收斂、交叉纏繞。弱收斂是指5日均線剛剛打平繼續原方向進行。強收斂是指5日均線下破20日均線然後按原方向進行。交叉纏繞是指5日和20日均線反覆金叉死叉,反覆纏繞,如膠似漆。

弱收斂形態比較少見,一般出現在趨勢強烈的市場,因為太火爆往往持續時間較短,其後伴隨的可能就是強震盪,無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都不宜重倉。

強收斂則是趨勢中比較常見的模式,空頭市場中一旦出現強收斂反彈可能結束。多頭市場中出現,則調整可能就要就要結束。

交叉纏繞一般發生在一段較大行情後的較大調整,而且可能會迎來行情的轉折,所以需要特別注意。而且交叉纏繞後往往會出現一段較大行情的展開。多頭市場需要密切關注纏繞後的向上突破,一旦向上突破則大概率有一段大的上漲。空頭市場則則關注出現交叉纏繞後的轉折,重點關注是否出現明顯底背離,可介入。

學習更多炒股技術、大盤收評以及纏論知識請 點贊 和 關注!

每天更新午評、收評、纏論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