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文钱购买力怎样?

361格


在明朝1文钱的购买力等同于如今的0.21元

以米价为例,明朝万历年间,1石米的价格浮动在7钱至1两银子之间。1石米重120斤,而明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1市斤500克,明代1斤为590克),所以明代1石米相当于今天141.6市斤,今日米价若按1斤1.5元计算,明代1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人民币210块钱左右还有一个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

按明初制定的铜钱、白银换算比率,一两白银等同于一贯铜钱

若按此换算,则1文钱的购买力等同于210元除以1000,等于0.21元,两毛一



就不买苹果


不怎么样,应该是现在买一个馒头(0.5元)到一个包子(1.5元)的能力。

为什么从O.5到1.5有个差,因为古代在不同时期也有经济萧条和繁荣的变化。有变化,一文钱就有波动。这里提到的差异也是大略的差异,有的时期低于O.5或高于1.5也大有可能。

现代我国发展近7O年中,一毛线一元钱的购买力,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存在了很多差异呢。

简单通俗的换算是:一两黄金=十两白银=10000文钱(一千文=一两白银)。黄金价格起伏,一文钱的价值相应跟着变化。

例如现今金价一克300元,50克为一两,一两黄金为15000元,换算得出一文钱=1.5元。可以买一个包子,还不是个大的。

早些年金价可没这么高,换算一文钱得出0.5--1元间,可那时包子也没达到1.5元一个。

总之,一文钱的购卖力不大,不同阶段也有多少差异性。

这里只是粗略简单一说,希望财经专家不要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