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就懂得让梨,为何最终反因“不孝”被曹操所杀?

蒋显礼


孔融生于153年,是孔子的第20世孙。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很小的时候,孔融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孝心。

孔融4岁时,与大家在一起吃梨子。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自己吃,而把大一些的梨子让给别人。

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梨子?

孔融回答:我是小孩子,应该吃最小的;大人辛苦了,应该吃大梨子。

父亲连连夸奖孔融。后来,《三字经》中出现了“融四岁,能让梨”,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孔融对汉朝是忠心耿耿的。

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不少忠于汉室的大臣随后来到许昌,孔融也到了许昌。

汉献帝授予孔融的官职是将作大匠,不久又提升孔融为少府。

汉献帝每次召集群臣,下令他们回答有关政事、以及上报相应对策时,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是一言不发,挂个官职而已,好像朝廷大事与自己没有关系,但是,孔融不一样。

孔融总是引用前人的事例、前人的著作,作为明确的证据,提出毫不含糊的建议,供皇上决策参考。

孔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社会舆论倾向于恢复残害罪犯肉体的刑法。孔融有自己的看法。

孔融向皇上建议:君主没有管理天下的科学方法,百姓大众就会散漫松懈、而且不服从管理。希望利用古代的刑法致使他们的肢体残废,不是杜绝犯罪行为、增长美德的好方法。

当年纣王砍断早上不怕寒冷而下水的人的小腿,天下老百姓都骂纣王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受了刑罚而残疾的人,都有不想活下去的念头、也有想办法死去的决心。这些人大多数都会采取冒险行动,不再回到正常的生活道路上,社会更加混乱。

赵高等人采取暴政,是当时的最大祸患,他们不但不能禁止有人做坏事,相反,却阻断了百姓做好事的道路。

朝廷中主要大臣觉得孔融的建议很有价值,就采纳了,最后没有恢复残害人体的刑法。

孔融对汉朝忠心耿耿,所以,对那些篡夺汉朝权力的位高权重的大臣则是经常轻慢、讽刺。

曹操攻占邺城之后,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但是,曹操却将袁绍家的女人都留了下来、掳掠到自己的军营中。

曹操的儿子曹丕看见袁绍的儿媳妇甄氏非常漂亮,就偷偷带到自己的营房中、占为己有。

孔融知道这件事之后,写了一封信给曹操。信中说:武王伐纣的时候,俘获了妲己,并且作为奖品、赏给了周公。

历史上好像没有这样的事情,于是,曹操就询问孔融:这是从哪一本书中看到的?发生在哪一段历史上?

孔融回答:把现在发生的事情对比一下就清楚了,是我想象出来的。

曹操对孔融讽刺自己家里的事情,已经有点不满意了,但是,碍于孔融影响很大,没有对他采取惩罚措施。

207年,曹操对北方的乌桓(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孔融不赞成这场战争,就冷言冷语地嘲笑曹操。

孔融说:大将军(指曹操)命令军队征讨遥远的乌桓,是很少有的事情,周朝时肃慎(少数民族)不进攻木苦矢,西汉时丁零偷盗苏武的牛和羊,可以一并讨伐啊!

孔融公然诋毁曹操的战略决策以及大政方针。

几乎曹操每一项举动,孔融都要发表与之相反的言论和建议。

那时候,战乱频仍、到处饥荒,曹操认为禁酒既可以节约粮食、也可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于是,向皇帝上奏章、请求禁酒。

禁酒应该是好事,可是因为是曹操的主张,孔融又高调反对了。

孔融说:高祖醉酒斩白蛇,开创了汉代四百年大业;汉景帝醉酒幸唐姬,才有后来的光武中兴。汉家伟业离不开酒,美酒铸造了高尚的道德,怎么能不让人们喝酒呢?!

孔融越说越觉得自己伟大,曹操越听越觉得孔融在跟自己作对。曹操对孔融由不满意到心生恨意了。

此时,孔融之所以处处与曹操高唱反调,完全是憎恨曹操的阴险奸诈。

虽然孔融多次冒犯了曹操,但是,考虑到政治影响,曹操还是一忍再忍。其实,曹操也是在关注孔融会不会越发放肆。

曹操的隐忍,纵容、助长了孔融的胆子越来越大。

孔融甚至针对国家大政提出:一千里范围内,不得分封诸侯。这是公开反对曹操的施政大计了。

曹操发现孔融关注的大事越来越广泛,就担心他对自己的宏伟大业越来越不利。

曹操的风格就是阴险。他虽然很憎恨孔融,但是,表面上还是假装满不在乎。

有一大臣叫郗虑,与孔融关系很不融洽。他悉心探测曹操的心事,判断曹操一定憎恨孔融。郗虑用轻蔑鄙视国家大法的理由,上奏皇上请求罢免孔融的官职。曹操认为郗虑的上奏很有价值。

曹操受到郗虑上奏的启发,认为必须找到适当的理由,把孔融处死。曹操暗中指挥丞相军谋祭酒(官名)路粹(人名)上奏、无中生有诬陷孔融。

罗列了孔融的罪状:“招揽聚合兵众”、“意欲图谋不轨”、“诽谤讥讽朝廷”、“肆意超越准则”。

孔融曾经有一段言论:父子之间没有恩情,只不过是父亲情欲所致;母子之间也没有需要报答的恩情,就像物品放在瓶子中,从瓶中出来就分离了。

曹操指责这段话是不讲孝道,孔融是大不孝之人。

208年9月26日,曹操以“不孝”和“欲图不轨”的罪名,将孔融处死。那一年孔融56岁。

孔融小的时候确实很聪明,但是,长大之后,因为愚忠于汉朝,而得罪了权贵曹操,最终被曹操以“不孝”罪名而处死!

孔融之死,不仅仅是曹操的阴险奸诈,更重要的是孔融本人没有分辨是非曲直、就一味冒犯位高权重的曹操。

你觉得孔融之死,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可谁知这位智商和情商双高的大才子,长大之后却因“不孝”罪名被曹操诛杀!孔融是真的不孝吗?还是曹操有意为之?

说起孔融生平事迹,可不是只有“孔融让梨”这一件事。

孔融乃名门之后,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从小聪明好学,特别懂礼仪,4岁时懂得让梨,16岁时争着给哥哥顶罪,绝对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子汉。

孔融有一个突出特点——刚正不阿,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却不算是优点,他因此多次冲撞上级领导,比如董卓想要篡汉自立时,孔融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他,结果被打发到北海为相。

孔融既是孔子后人,也是当时名士,一生以维护仪礼为己任,特别注重君臣之礼,而当时曹操权势一天盛过一天,孔融觉察到了曹操的野心,换做别人很可能就假装不知道,但孔融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经常有事没事拿话敲打曹操,言辞之间难免有讽刺傲慢之处。

碰巧曹操也不是一个大方人,你不去惹他,他还会嫉妒,何况你去摸老虎的屁股,孔融的声望、刚直和讥讽逐渐挑战着曹操的底线,尽管曹操表面上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对孔融表现地特别宽容,内心却对孔融极为厌恶,欲除之而后快。孔融看曹操不顺眼,曹操看孔融很讨厌,两人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曹操想出掉孔融,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对这样一个声望极高的当代名士,可不能说杀就杀,总要顾及一下舆论效应,最后曹操指使自己的小弟路粹当了一把急先锋,站出来举报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大逆不孝”等罪名。

关于孔融的具体罪名,路粹的举报信写的很清楚: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

上面是政治问题,下面是“不孝”罪名:

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祢衡也是当时名士,才气绝世,性情比孔融还狂放,对曹操更加傲慢,屡出狂言,孔融和祢衡混在一起,估计不会说曹操什么好话,而两人这段话的意思十分卑劣:“父亲和儿子没什么亲情可言,完全是男人一时性欲勃发的结果;儿子对母亲也没什么亲情可言,母亲孕育孩子,就好像把一个东西放在容器里,孩子生出来了,母子就没啥关系了。”

4岁懂得让梨给兄弟,大家都夸他懂事;13岁父亲去世,悲痛过度需要人扶着才能站起来,所有人都称赞他的孝行;16岁勇敢站出来,和哥哥争着论罪。

这样的孔融,会说出这种“大不孝”的话来?打死我也不信。别人当然也不信?

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曹操大笔一挥:下狱,弃市,妻、子皆连诛。

曹操之所以容不下孔融,除了对孔融个人的刚直、狂傲不满外,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杀鸡儆猴。当时反对曹操者不在少数,曹操顶着压力杀掉孔融,既直接除掉一个眼中钉,也间接打击了以孔融为代表的反抗势力和士族豪门。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孔融该杀,而且必须杀。

孔融,孔子第二十世孙,号称一时名儒。然其徒有虚名,实孔子不肖子孙。为啥这么说那,因为他不尊家训,必不得善终。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孔融与曹操共事汉室,一个锅里摸勺子,却屡屡与曹操作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你说曹操能放过你吗?早晚要把你干倒。政治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只有把对手干倒,自己才能活下去。是否仁义,那是另一说。

01



孔子诛杀少正卯

首先看看孔融的老祖宗是如何干的。

孔子主张仁德,以仁义治天下。然而,孔子当政七天就诛杀了少正卯。少正卯,何许人也?鲁之闻人,就是说,鲁国很有名望的人,一时大咖,超级网红,这个影响可就大了去啦。

这不,孔子的学生就不明白,问老师:老师啊,少正卯可是鲁国的名人,你才上班七天哪,就杀了他,这是不是不合适啊?

孔子说:小子,来来来,你坐下,我告诉你。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混淆是非,搞精神污染”。 有一种罪恶就该杀,何况兼而有之,看看他是如何罪大恶极啊,不杀能行吗?



这里孔子是否有私心哪?不好妄加揣测,但少正卯素来与孔子有隙,是不争的事实。在孔子收徒讲学的时候,少正卯也在收徒讲学,而且学生很多,搞得孔子的讲课处“三盈三虚”。就是说,孔子办了个辅导班,少正卯在他旁边也办了一个。孔子的学生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啦,就剩下颜回一人傻乎乎的呆着没走。大家知道,颜回家里很穷,经常交不起学费。估计不交学费,少正卯不会收他,是不是这个缘由没走呢?反正孔子是吃不上饭啦。

公平竞争,和平共处,这没二话,问题出在两个人指导思想不同,采用的教学大纲也不同,讲授的内容更不一样啊。这个就不行啦,孔老夫子逮着了这个个机会,就痛下杀手,毫不心慈手软。

02



前行后效

现在再来看看曹操和孔融的故事。

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攻下邺城,为其子曹丕纳袁熙妻甄氏,说“甄氏真吾儿之妻也,”曹操对这个婚姻是非常满意。 不料孔融听说后写信给曹操,说“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周公。现今您又效仿武王,将甄氏赐给世子,又是一段佳话啊。”



曹操心想,我咋就没听过这个典故呢?曹操喜欢看书,那是有名的,"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卷"。故事,典故知道的多了去了,却没听说过这个。于是便问孔融啥个意思啊?孔融轻飘飘地说“现在这个情况不就是吗?”哦,你这是拐着弯儿骂我们爷俩啊!这还了得,就曹操这个老脾气,哪能受得了这个啊,可曹操想,不能因为这个就办孔融吧,要不谁还跟着混哪?再说,这事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孔融说得是呢!忍忍吧,不过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给他攒着吧。

后来,曹操以“酒可亡国”为名颁布了一道禁酒令。嗜酒如命的孔融立马不干了,大发牢骚,专门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令书》来怼曹操,旁征博引,列数圣贤先哲因酒而建功立业的史实和传说,并且盛赞“酒之为德久矣!”。并且说啥子“尧不喝千钟酒就不能太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就不会成为大圣人”。总之吧,酒就是好的不得了,你不能禁止。说完就回家,和一群狐朋狗友饮酒作乐去了,全不把禁酒令放在眼里。

曹操也是个好酒家,否则哪来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哪?! 东汉末年,连年征战,岁俭民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粮食都快没有了,酒这种奢侈品不如省省吧!可以说,曹操是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做出的利国利民的决策的,可孔融偏偏要摆出一副名士书生的做派来,发表高论。

孔融作为当时的名士,建安七子之首,相当于今天的媒体大v,一言一行足以影响舆论走向。曹操即便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也经不起孔融如此挑衅,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啊。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言论虽然有罪,但罪不致死。如果据此杀掉孔融,最多就是量刑过当,也能堵住悠悠众口,不过不能让曹操站上依法治国的高度,对自己不利,得另想想辙。这一点看,似乎曹操比孔融他老祖宗还厚道些。

于是乎,曹操授意郗虑,搜集孔融罪状,这次是真要办他的节奏啦。

通过郗虑一段时间辛勤的工作,一共也搜集了孔融五大罪状,无论哪一条罪状,都够孔融喝一壶的。这就跟孔子杀少正卯差不多了,这样也算堵住孔融他老祖宗的嘴。

其实,开始孔融与曹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是基于他们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立场。但没多久,曹操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而孔融始终是汉室王权的坚定维护者,其实,表里不一。两人政治关系,自此分道扬镳。 其中两件事真正触到曹操的逆鳞,让他不得不痛下杀手。

其一,“请准古王畿制”。曹操政治所要经营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而孔融偏偏上奏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颖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其意图就是为了抑制曹操扩大地盘,防止曹操自立为王,曹操要想完成霸业就必须除掉孔融这块绊脚石。

其二,“崇国防疏”。刘表种着皇家的地,却年年不交公粮。朝中有人主张讨伐,孔融却抛出“崇国防疏”的论调,说刘表虽然昏僭恶极,罪不容诛,但考虑到国体和国防需要,还是应当隐瞒刘表祭祀天地这件事。就你小子这点花花肠子,老奸巨猾的曹操又怎会看不出来,这是在为刘表开脱,为的是保留汉室宗亲的诸侯力量来牵制他呢?曹操要成就霸业,就必须扫除豪族政治障碍,而孔融不改名士派头,不识时务,拥刘贬曹,在舆论上对曹操的王霸之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反对曹操禁酒,自然也算一罪。这还不够啊,还不足以打到孔融的七寸上,那就再找两件。

曹操督促郗虑继续调查,郗虑还真又找到了。

除了郗虑,还有个路粹也是个多事的人,也没闲着,而且他那个笔杆子很是了得。

他说: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在北海郡时,看到天下大乱,召集队伍,想夺刘家天下,自己做皇帝。后来跟孙权的使臣谈话时,又毁谤朝廷。在朝里,不守礼节,常常不戴帽子就走进宫廷。别看今天穿衣戴帽,人各有好,但在那时候可是死罪啊。

这是不忠,找到了,还得再找不孝。

大家都知道,融四岁,能让梨。十三岁,其父死啦,哭的站不起来,需要人扶才行,这可是大孝啊。

咋办啊,领导指示继续找。

功夫不负苦心人,还真叫他们找到了,一下子还找到两件。

一件是孔融跟祢衡相互标榜:有一天,祢衡向孔融拱拱手,说“你就是仲尼不死啊”,孔融随手还礼,“呵呵,你就是颜回再生啊!”看这马屁拍的,孔融他老祖宗也躺不下去啦。还很不巧被玩潜伏的郗虑听个正着,藐视圣人,罪莫大焉。

另一件当是孔融说过的最惊世骇俗的言论“亲子无亲论”。 他是这么说的。:“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啥个意思呢?就是说啊,“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儿子不过是他一时发泄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

我靠,这番言论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够大逆不道的,更何况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哪?! 这不是作死吗?

不忠不孝,大逆不道,证据确凿。杀你没商量。

“唯才是举”的曹操真的会因为孔融的不忠不孝而诛杀他吗?不是的。

根本而言,还是政治的对立。孔融旗帜鲜明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形同傀儡的汉献帝联在一起,处处与权倾朝野的曹操作对,由此铸成了合家被杀的悲剧。

最后看看孔融的老祖宗咋说的 :

《论语》之《子张问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啦’。

看看,孔融的老祖宗说得多好啊,可孔融就是不听啊,口无遮拦,放浪形骸,只能是咎由自取啦。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信矣,古之人不余欺我。


豹眼看历史


历史上,孔融4岁就懂得让梨,获得家族的一片赞誉,绝对的高情商、高智商,但是他竟然最后因为“不孝”之名被曹操所杀。那么,孔融真的不孝吗,还有曹操为何一定要对孔融赶尽杀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孔融被杀的真正原因。



公元208年9月26日,孔融被曹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56岁。当时,孔融被杀的罪名是“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大逆不孝”等罪名。其中,前面的罪名主要是政治的原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关于他“不孝”的罪名,源于他的一段对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大逆不道的论述。这段话的原文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孔融大佬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这段话不仅在东汉以孝治天下的时候,属于大逆不道之言,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骇人听闻。孔融爱喝酒,喝点酒就控制不住自己,口出狂言,胡咧咧。此大逆不道的的话也多半是他喝多后的醉话,跟老毕有一拼。

实际上,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熏陶,是非常孝顺。在他13岁的时候,他老爸去世,他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因此他的孝行被乡里称赞。就这样一个大孝子,因醉话,被曹操利用,因”不孝“之名而被杀,这都是曹操杀孔融的借口。曹操之所以一定要对孔融赶尽杀绝,不是他“不孝”,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治原因。

进击的巨人,怒怼曹操,不要命!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儒家大儒,又官居要职,他最喜欢对天下事发表评论,简直就相当于现在的媒体大V,他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当曹操攻破邺城,曹丕娶来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孔融知道后,就对曹操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一听,一脸懵逼,就问孔融嘛意思。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曹操一听,原来这老小子在变着法地骂他们父子。

再接着,由于战乱,粮食金贵,曹操颁布了禁酒令,孔融一听不干了,这是要绝了他嗜酒如命的生路。于是乎,他召集了一圈“酒鬼”文人对曹操进行口诛笔伐,令曹老板差一点就不能在东汉文化圈混了。如果说以上这两点对曹操只是毛毛雨了,但是下面的这一点可是触碰了曹操的逆鳞,逼着曹操要将孔融搞死。

孔融是一个聪明人,他早就看出了曹操的狼子野心,他没有选择投靠势大的曹操,而选择了忠于汉室。于是,他就处处跟曹操作对,尤其他提出要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这一旦汉献帝按照孔融的提议实施,曹操封王的计划就落空了,这是曹操万万不能容忍的。为了自己的大业,曹操必须要消灭孔融这块绊脚石。于是,曹操就让手下搜集和罗列孔融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的结果是孔融被曹操罗列了种种罪名,不仅是搞死孔融,更要以“不孝”之名搞臭孔融,并且还株连全家,可见曹操对孔融有多恨呀!

总之,孔融并非是因为“不孝”之名而被处死,一切罪名都是借口,完全就是曹操想要去掉孔融这个不安定的媒体大V而已。各位,你们认为呢?


密探零零发


“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后人写进了《三字经》中,是孩童启蒙的必读经典。这是发生在孔融身上的一件真实的故事,孔融每次在吃梨的时候总会把大的留给哥哥们,自己吃小的。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连哥哥都如此尊重的孔融,怎么会以“不孝”的罪名被曹操杀掉呢?

孔融真的不孝吗?

我们先来看看孔融到底是说了什么不当的言论被曹操抓住把柄的。

孔融经常和当时的士族名士一起开怀痛饮,谈天论地,有一次喝得有点上头,把内心里憋了很久的话就通通说了出来。

他对友人这样说道:“父亲对于儿子来说,儿子只不过是他发泄欲望的产物,而母亲呢,就像一个瓶子一样,孩子暂且寄存在瓶子里,等到出生后,也就自动分离了。”

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话,不论古今,此等说法都会引来谴责。

不过,我们对待事物不能仅凭只言片语,那样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应当听其言,观其行。

先不说他小时候对哥哥们就能遵守弟弟的规矩,在孔融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孔宙去世,孔融嚎啕大哭,几次昏厥,后来竟然连站立起来都困难,没人搀扶根本就走不了路,而且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两年,两年后,孔融才能正常行走。

如果不是对父亲有着深深的感恩怀念之情,又怎能出现此种状况呢?

其实,这与孔融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有极大的关系。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选拔人才使用的是“察举制度”,不过随着阶级的固化,好经总会被投机分子念歪。

当时一句著名的歌谣就这样抨击道:当个秀才连诗书都不认得,被推举为孝子,却不把父亲接来家里住!

其实,我分析,孔融虽然口无遮拦,但也不至于昏聩到如此大逆不道的地步,这句话可能是他对于当时社会不良现状的一种无奈与抨击。

孔曹究竟有何矛盾?

我们都知道,曹操一向爱惜人才,他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不管这人有什么缺点,只要是有一条优点被他所用,他也会破格提拔。

曹操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其宽容心还是有的,连数次辱骂曹操的祢衡不也没被他杀掉吗,可为何孔融却惨遭杀害?

首先,孔融乃孔子的20代玄孙,圣人之后,名门望族,而曹操呢?乃是阉宦曹腾之后,在讲究出身的古代,曹操的身份比孔融可不是低了一星半点。

因此,孔融虽然依附于曹操,却打骨子里瞧不起他,数次在公开场合与曹操唱反调。

其次,两人的政治理想不同。

虽然此时孔融在曹操手下做事,但他和关羽一样,典型的“降汉不降曹”,孔融内心里受儒家思想熏陶,忠君爱国是他做人的基本准则,他总是提出让曹操把一切大权还给汉献帝,可曹操既不能放,也不敢说不放,使得曹操进退两难。

再者,孔融多次羞辱曹操,让曹操感到智商受到了歧视。

当年曹操攻破邺城,曹丕抢了袁熙的夫人甄氏,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孔北海自然要站出来说两句。

孔融找到曹操后,就对他说:“当年周武王讨伐纣王,成功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

曹操特别好奇,本以为孔融乃当代鸿儒,必定又从古籍中有所发现,于是屁颠屁颠跑去向孔融请教:

“先生从哪里得知,我翻遍了史书怎么也没看到这条记载?”

孔融得意的说道:“通过今天的事不就能推断出当时的情景了吗?”

曹操被怼的哑口无言,暗暗憋着一口恶气。

曹操的杀人诛心之策

曹操在统一了中原后,势力渐渐稳固,面对孔融的冷嘲热讽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搜寻孔融的日常言行,结果被他找到了文章开头孔融所说的那些“不孝”言论,最终以这个罪名将他处死,有点类似于后来清朝的文字狱。

曹操的内心活动应该是这样:以其他罪名诛杀孔融未免会给人留下打击报复的口实,孔融一生标榜仁义忠孝,然而他自己却是个“不孝”之人,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天下人也能看出孔融“假道学,真小人”的嘴脸,能体现曹操维护纲常伦理的决心!

不过,曹操杀害孔融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想通过孔融来震慑那些士族,逼迫他们与自己合作,如果再一味抨击政局,藐视自己,孔融就是他们的下场。

孔融虽然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但他一生为人放荡不羁,敢想敢说,心直口快,得罪了曹操,他被杀的命运乃是性格使然,也可以说是乱世的一个牺牲品。


小小嬴政


“融四岁,能让梨”,这段三字经几乎被每一个启蒙教育儿童读到过,而它讲述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是道德教育课上必讲的一课。

↑孔融让梨是道德教育课本里必有的一课↑

可是,故事不能只听一半,人生不能只看早年。如果你知道孔融这辈子说过的话,干过的事,我相信你也会烦他。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会把刀伸向孔融,不带丝毫犹豫。

那么,曹操杀孔融时,为什么指责他“不孝”呢?实际上,曹操给孔融安的罪名并不是“不孝”,而是指责孔融与祢衡“跌荡放言”,当然,死刑罪名里面还少不了那件大杀器———控告孔融参与谋反,这是曹操授意的。

曹操非要置孔融于死地,是因为孔融得罪他了。孔融为什么去得罪大权在握,生杀予夺随心所欲的曹操呢,还是与他的性格有关系。

孔融这个人,心智是不成熟的,性格也有严重的缺陷。他不但想法古怪,而且还都表达出来,更要命的是,他还自己感觉非常良好,结果不是出丑,就是得罪人。

↑孔融出身名门之后↑
<strong>

孔融,公元153年生于曲阜,您没猜错,他出身名门——孔子第二十代孙。而且他还是个妥妥的高干子弟,官二代,他的高祖父孔尚,曾当过巨鹿太守,他的父亲孔宙,担任过泰山都尉。都尉相当于五品官,与太守同级。

孔宙死于公元163年,这时孔融才10岁,父亲的早逝对孔融的影响是深远的,他原本聪慧,好辩的性格从此像奔腾的野马,再也没有回到过正轨。


孔融一生中,对他影响至深的一件事发生在他十六岁那年,恰逢东汉末年,发生了党锢之祸,时年54岁的张俭因为得罪了宦官侯览,被侯览诬告结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这两个大罪名安在头上,张俭没有选择辩驳,而是很理智,很鸡贼的选择脚底抹油——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一逃亡,给张俭的诸多朋友带来了惨重祸事,当时张俭的名声很高,许多人都敬佩张俭的为人,甘愿冒着族诛的风险收留张俭,踪迹败露后,张俭就逃亡下一家,可怜上家包庇张俭的人家因此受到株连,数十人被政府处死。

↑孔融年轻时,大哥孔褒被株连而死↑

这不,终于有一天,张俭来到了孔融家里(这是专门给孔家送“杀身之祸”来了),张俭比孔融大将近40岁,两人不认识,但张俭和孔融大哥孔褒关系很好,张俭前来投奔,恰巧孔褒不在家,十六岁的孔融开了门,帮张俭藏身。

事情泄露后,张俭逃走,继续祸害下一家朋友。 孔融和孔褒以及两人的母亲,争相认罪,出现了“一门争死”的悲壮局面,最后皇帝决定由孔褒来负责,把孔褒处决。

这件事给孔融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人们纷纷觉得这家人真是有情有义,然而他们看不到孔融内心巨大的伤痕,从此之后,孔融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他以自己的名声和道德作为背书,四处开炮,大搞行为艺术。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孔融在北海已经当了六年父母官,他尽管在北海奋斗多年,可限于低下的政治能力,他并没有什么政绩可言。打黄巾军,兵败,又被管亥包围,不得不派太史慈向刘备求救。


↑孔融并无政治及军事才能↑

他在北海做过的一件出名的小事,就是嘲讽县吏是仪。本来人家是仪姓“氏”,孔融发挥自己的小聪明,嘲讽是仪这个“氏”姓是“民字无上”。 “民字无上”什么意思?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还是自己想当皇帝啊?吓得是仪赶紧把姓从“氏”改为“是”,以求避祸。

孔融还和袁谭的部队交过手,虽然袁谭把孔融包围了,吊打着,但孔融嘴上心里从来没有“认输”这两字。就在袁谭日夜攻城之际,作为一城之主的孔融,依旧淡定的坐在书桌旁读书,还和别人有说有笑,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但如果你以为孔融是御敌有策所以才如此从容,那恭喜你,你就会成为城里的第二傻。 第一傻是谁?当然是孔融自己!谈笑自若之际,袁谭部队攻破了城池,幸好是在夜里,孔融赶紧逃跑,由于跑的太快,老婆孩子没带上,被袁谭俘虏。

小编猜他随身一定带着书,那是他行为表演的工具,比老婆孩子都亲。

↑曹操一度还是接纳孔融这样的名士的↑

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孔融得到了升迁,曾被封为太中大夫,虽然这是一个顾问性质的岗位,但孔融却像发现了金子,立志要当好这个顾问。 大家退散,孔融开始怼人了,看谁不顺眼他就怼谁,他曾宣扬一个观点:“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亲情,不过是父亲为了满足情欲,进行发泄罢了。母亲和孩子有什么亲情,不过是孩子暂时寄养在子宫就像盛在器皿里,离开就完全没有联系了。”

除了发表惊天动地的言论,他还行为乖张,从不穿官服,不戴头巾,常常便装出行,如果那时候有直播,孔融肯定会成为网红——一个神经病一样的,道德感人的大师…… 后来曹操杀掉孔融的借口之一,就是孔融上面这段父母和子女关系的话,可以算是孔融自己祸从口出了。

孔融大搞奇谈怪论和行为艺术,动机是什么,不得而知,大概是有很多粉丝和知识分子都把孔融当成道德楷模吧。但孔融的言行,绝不是无害的,实际上,他深深伤害了许多人。

↑孔融让梨已成遥远往事↑

有一次孔融看到路边有人在哭泣,他上前问这人为什么哭,这人回答说他的父亲刚刚去世,所以他哭,结果孔融斩钉截铁说到:“这个人的哭声一点都不悲伤,一定是个坏儿子!” 然后,孔融就利用职权,把这个人给杀了。

哭声不够悲伤竟然导致送命,道德婊们贻害匪浅啊! 然而,你孔融怼普通老百姓,人家反抗不了你,你爱咋咋地,但孔融偏要挑战高难度——他要从一个大人物入手,去点评是非。遗憾的是,孔融很无脑的选择了去怼当时的掌权人物——曹操!


在那个文盲遍地的年代,有文化有知识自然会带来名气,如果善于包装自己,更是能够壮大名望,然后借着名望当官谋财。孔融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人生道路。 因为他的名气,曹操任命他担任了少府卿,这已经是部长级高官了,而且不需要亲临战场,甚至不需要做出承担连带责任的决策,成天在那瞎扯淡就行。

↑孔融经常顶撞曹操,甚至嘲讽曹操↑

想想孔融被袁谭暴打,曹操也不敢让孔融带兵。 但孔融仍然成功刷了存在感,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曹操杠,具体事件包括:

1. 曹操曾颁布禁酒令,其目的是为了节约有限的粮食,用于军事战争,但孔融不乐意了,他平时就很喜欢喝酒,曹操的禁酒令岂不是夺了他的心头好? 于是孔融借题发挥,大谈酒是好东西,从孔子说到刘邦,再到樊哙和袁盎,指出许多历史名人都喜欢饮酒。而且,文笔之佳,洋洋洒洒:

《难曹公表制禁酒书》:“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翻译成白话文是说:“天上有酒旗星,地下有酒泉郡,人有海量称酒德,帝尧饮千锺酒被称为圣人。……况且夏桀和商纣王是因为女色亡的国,那应该下令把婚姻也禁止。”

真杠精之老祖宗也…………

因为孔融的名声和文笔是有影响力的,曹操不得不回复他,耐心向他解释禁酒令的现实意义。可是孔融一点都不退让,“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2. 曹操袁绍官渡生死大战的危急时刻,孔融不但不帮着出主意,反而大谈和平主义,劝曹操不要兴兵。这就纯粹搞笑了,如果放弃兵权,曹操恐怕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孔融到底是迂腐还是想要曹操死啊,曹操心里非常不爽。

3. 曹操想恢复古代的九州制,结果孔融立马跳出来反对,因为孔融本来就是搞古代礼制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提出,要恢复九州可以,那能不能顺便把古制全部恢复了啊,他上奏曹操,主张“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说是天子为中心,千里之内应该由天子直接管理,不能封给别人。

曹操看看身边的汉献帝,心想:那孔融你让我去哪啊?千里之外,你送我离开?

最后九州制的事情不了了之。曹操对孔融恨到骨子里。 至于什么反对恢复肉刑、嘲讽征讨乌桓,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如果说公事方面,孔融抬杠太多,好歹也是为了大局发展,意见不同而已,但涉及到曹操家的私事,孔融也来管,就是让曹操彻底无法忍受了。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儿子,十八岁的曹丕看上了二十三岁的甄宓,孔融立即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

↑曹操的家事,孔融也跳出来管↑

曹操看的一头雾水,见到孔融后向他当面请教:这个典故什么意思啊? 结果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怪不得曹操看不懂,原来是孔融信口胡编的,但其中的深意是明显的,他把曹操比作周武王,曹丕比作周公,甄宓比作妲己,这一家人乱的……孔融精准戳中了甄宓曾嫁给袁熙为妻的痛点。

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日(公元208年9月26日),

孔融那番恢复汉室,摈弃九州的政论说出口没多久,曹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杀之,并株连全家。

所以说,孔融并非因为“不孝”被杀,他其实是太自以为是,聪明过了头,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灭顶之灾。曹操给孔融定的罪名如此之重,以至于西晋时期陈寿写《三国志》时,都不敢给孔融立传。


我见青史多妩媚


孔融何许人也?孔子后人,是其二十世孙,是建安七子之首,所以孔融是根正苗红的圣人家庭。当然,他真正为我们所熟知的便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这个故事我们中国人几乎

都知道。


4岁的孔融,就懂得让梨。可是长大后的孔融,却因为不孝的罪名被曹操杀死,说来也是讽刺!

曹操和孔融颇有些交集,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打下了邺城,并且把袁熙的老婆甄氏送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身为圣人后代,儒家代表,对于这种掠夺别人妻子的行为肯定是看不惯的。更要命的是,孔融还是一个
男癌晚期的人,习惯于口无遮拦。


他写信给曹操,“从前有武王伐纣,把妲己赐周公,今有您效仿武王,将甄氏赐给世子,又是一段佳话呢。”拐着弯儿骂曹操父子俩。当然,得罪曹操的事可不止这一件,曹操曾颁布禁酒令,孔融立马发表《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全然不把禁令放在眼里。

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首,乃是大名士,而且又是孔子后人,相当于今天的媒体大V,自然在当时的社会上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一言一行足以影响舆论走向。



这三番五次的和曹操作对,曹操自然忍不了,于是授意郗虑,表奏孔融罪状,以“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诛杀孔融一家。这倒是和许攸之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这“违反天道,败伦乱礼”的罪名到底是依据何来?

主要是源于他的这句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大概意思就是,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这种言论出现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绝对是大逆不道,放到今天也是要被喷的。

当然,孔融真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吗?显然不是,人家作为孔子后人,从小耳濡目染儒学思想,三观绝对正。



不忠不孝只是曹操除掉孔融的一个借口罢了,曹操非杀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两人政治立场的不同。

早期的曹操,为了让自己的宏图大业能够看起来正派一些,把汉献帝弄到了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想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而孔融早就看出了曹操的野心,对于曹操任何想要更进一步的举动都处处阻挠。比如曹操“请准古王畿制”,以求封国称王,而孔融偏偏不赞成,说不能封爵诸侯。



要知道这种事儿曹操是最不能忍,当初荀彧与曹操何等亲密?但他不满曹操称王,同样落得个悲剧下场。孔融如此口无遮拦,针锋相对,自然会成为曹操的眼中钉,除之而后快!


白话历史君


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诛杀孔融,其实并不是孔融不孝,而是曹操为了杀孔融而制造的罪证而已。

孔融代表的是汉末时期的政治风气中的清流派,其名望相当高。汉代的选举制是举孝廉制度,特别注重名士对个人的评价,有时候名人的一句评价,就能立刻抬高一个人的身价,比如当初名士桥玄对曹操的那句评语:“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于是曹操名声益重。

而4岁就因为让梨而名声在外的孔融,成年之后其文名更甚,与杨修、祢衡一道成为了最纯正的清流派领袖人物,这一派的特点就是绝对拥护汉朝统治,时刻都想着要光复汉室,但是由于是文化人物,又标榜清高,不免落入“好名成癖”的深渊。

好名的孔融,其才能主要体现在文艺上面,其治政和军事才能并不突出,加上其绝对拥护汉朝统治的政治倾向,本身就已经是与野心勃勃的曹操天然对立。

同时孔融还是一个不怎么识时务,知变通的人。曹操能收任用他,很多程度是因为其“名”,毕竟孔融在文化界的影响力太大,有这面旗帜在,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靠。

可是孔融在曹操手下下做事,一开始干得还是不错的,曹操也算重视他的意见,可到了袁术称帝后,曹操迁怒于于袁术联姻的杨彪,曹操打算干掉杨彪,可孔融非要跳出来跟曹操讲道理不要杀杨彪。

孔融的话说的也算合情合理,但曹操还是不肯放过杨彪,让满宠去审问杨彪,于是孔融暗中活动,请人托付满宠,说审理杨彪时,请只录口供,不要拷打。

可满宠聪明得只拷打杨彪,而一句不问,事后向曹操说杨彪“打死也不说”,还说像杨彪这种名声在外的人,如果不把他罪名搞清楚,就不能服众,曹操想了想没有办法,就把杨彪放了。

本来这个事情也不算个大事,可是孔融认为是自己阻止了曹操加害杨彪,有那么点得意忘形,经常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后来曹操打算颁布“禁酒令”节约粮食,本意上是个好政策,可孔融非要站出来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也一起禁了?

估计当时曹操心里有一万句MMP想讲.......

孔融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跟曹操对着干,于是老曹同志终于忍受不了,决定干掉孔融。

但是孔融是名士,是清流代表,影响力巨大,没有合适的罪名,杀他难以服众。

建安十三年,曹操准备给孔融罗织罪名,罪名还不能只有一个,必须多个。

第一个罪名是谋反,孔融曾经说过一句话:“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是刘的繁体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

第二个罪名是不尊重先圣,孔融曾和祢衡商业互吹时,祢衡给孔融点赞:仲尼不死,孔融回赞:颜回复生。

第三个罪名也就是题主所言的“不孝”。当时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于是孔融获得了不忠不孝,两条大罪。

汉朝以孝道治天下,曹操故意将不孝的罪放在谋反之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我不杀你,你可以去投奔他,我曹操爱才,绝不滥杀人才,但你不孝,就必须处死,这属于“挥泪斩”。

以言论治罪,也是曹操给恃才傲物的人一个警告,不许这些人妄自尊大,乱讲怪话,讽刺挖苦句不是活跃政治空气,而是作乱。




文话史


因为一只梨,他成功当选东汉的道德模范,成为世人争相膜拜的学习典范,甚至于现在还活跃在小学课本上,孔融这只梨,不是一般的梨,而是圣梨神梨,万金不换的梨啊!

要知道,一般的四岁孩童,肯定是先挑大的,因为四岁孩童内心是真实的,他的想法会直接付诸行动,而不会考虑太多道德方面的东西。




年龄不过四岁的孔融,却懂得压抑人性,控制欲望,明明想要的偏偏不要,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他是被道德虚名绑架了,他活的太不真实了,因为时时刻刻都要装!这种个性,也为以后埋下祸根。下面这两则故事,对于孔融扭曲的个性,可推测一二。

故事一。孔融任北海相后,在路上看到一个男人在哭泣,走进一看,才知道这个人在给死去的父亲烧纸呢,孔融见这个人干哭不掉泪,而且精神状态似乎很好,丝毫没有憔悴的模样。于是就认定这个人孝心不纯,是假孝心,于是就将这个人杀了!



故事二。袁绍的儿子袁谭攻打北海,双方展开持久战,打了半年多,孔融的军队死伤殆尽,最后只剩下了几百人,眼看敌人就要攻破城池了。孔融呢,还兀自在城楼上方,谈笑自若,边饮酒边看书,仿佛置身事外一样,最后北海城被攻破了,孔融夹着尾巴独自逃跑了,老婆孩子成为俘虏。

当时的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无数文人骚客喜好与其交往。北海城陷后,孔融逃到曹操那,曹操待之如上宾。曹操以爱才著称,此举可充分展示爱才惜才的伟大形象,以吸引更多人才归附。



但孔融呢?他对曹操专权跋扈不拘礼法的行为,早就有所耳闻,自亲眼所见后,更是深恶痛绝。自此,处处与曹操对着干。

曹操儿子曹丕,乘乱娶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孔融就暗讽曹操与甄氏乱伦;曹操打仗粮食不够,下令全面禁酒,孔融带头违反禁令,工作日饮酒还不来上班;曹操要去打刘表,孔融就散布谣言说,此次远征必败。



最后,曹操忍无可忍,动了杀机。他令人给孔融罗列了罪名,基本上都是欲加之罪,罪名之一居然是“不孝”,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啊。这些“不孝”罪名,据说源于孔融的这些言论: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些话真能出自孔融之口,孔融说这话的时候是谁听到的?又是哪个有心人故意记录下来的呢?怕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吧!


一半秋色


孔融4岁就懂得让梨的故事,传承了近两千年,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让很多人不解的是对家人如此好并且还有“建安七子”的美誉孔融,这么一个出色的人被曹操所杀,实乃天大的冤情。

说到孔融不得不提到历史上与孔融相同命运的人。

周亚夫是汉朝名将,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但最后的结局被汉景帝所杀亦是让人不明白。

嵇康与孔融同为建安七子,然而他的命运也是一样被司马昭所杀,这似乎和孔融的命运一模一样。

还有北齐名将斛律光因谣言被齐后害死,唐朝的李君羡因谶语被唐太宗冤死,这些事情都让很多人为他们打抱不平。

然而,这些人的被杀其实和孔融被杀如出一辙,都是因损害了当权统治者的利益而被杀死的。

先说孔融的大孝子身份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几岁的小孩就懂得让梨给哥哥,这不仅看出了孔融的良好家庭教育以及他从小就深深懂得孝悌的本质。

孔融十几岁时,曾一人于家中,恰逢名士张俭流亡到他家,而孔融的哥哥孔褒与张俭又是同朝好友,于是孔融将他留宿了,以致于后来张俭逃到了塞外,朝廷因此迁怒于张俭逃亡路上的人家,并准备逮捕孔褒时,孔融大义凛然地说:这跟他的哥哥没关系,他才是那个朝廷要处死的人。后来孔褒被处死,孔融再次声名远播。

在汉代时,做官之前必须举孝廉,孔褒做官是举孝廉,孔融做官也是举孝廉,这足以说明孔融是孝悌世家,并且让人惊叹的是孔融的先祖正是大名鼎鼎的孔子,这要是污蔑孔融不孝,岂不是自己打脸?

孔融在任职北海相时,曾经遇到了一个人,他的父亲刚死,并在父亲的墓前嚎啕大哭,但让孔融诧异的是此人竟然面无一丝哀容,还一滴眼泪都没有,气得孔融二话没说直接拔剑将这个人杀死了。而孔融杀死这个人的原因正是他满脑子都是孝悌,见不得这种假惺惺的人。

再说孔融和曹操的关系

孔融任北海相时,他还是一名汉臣,并且他的内心也只有汉室江山。在曹操和袁绍角逐之时,孔融谁也没有依附,并且还以保卫汉室的名义和他们战斗。面对曹操得势,孔融依然立志平定国家的危难,但是他并没有争夺天下的才能,因此司马光用“才疏意广”这个词来形容孔融。

孔融仗着自己的才华和名气,看不起架空汉献帝而篡权的曹操,他内心的傲娇一步一步将自己送上了曹操的刀刃之下。

说到孔融的傲娇,这在他从小的骨子里就没变过。孔融以神童著称,十岁时就敢以孔子向老子李耳学周礼的典故只身拜访名士李膺,让李膺刮目相看。后来有个叫陈韪的人听说了孔融的事,就对他说了一句话: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没想到小小的孔融立马反驳被嘲讽到:那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这个故事不仅告诉了我们,孔融有一颗傲娇的心,并且说话非常得尖酸刻薄。

而这种尖酸刻薄,日日成了曹操天天的大餐。

曹操掌握北方政权后,发布了一个“唯才是举”的招贤榜,并且还特意派人去请了孔融,孔融肯定不来,还把曹操上下骂了一遍。但是曹操十分爱惜孔融之才,于是让汉献帝封孔融为将作大臣,这样孔融竟然认为自己是汉室之臣就不得不来许昌从命了。

但让曹操头疼的是,他让孔融来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孔融经常拐着弯骂他,若是曹操没学问,骂了听不懂就算了,可偏偏曹操听得懂,这叫人难受不?

孔融进了许昌就和徐庶进了曹营一样,一个屁都不响。徐庶好歹不说曹操的坏话,可孔融就不一样了,只要抓住了曹操的毛病就要刻薄一番,曹操早就想杀他了,但碍于孔融的名声而又是自己请来的人,只好作罢。

曹操非杀了孔融不可

随机日子一天天推进,曹操对孔融的怨恨越来越深,孔融不帮他就算了,结果还来坑他,孔融成为了曹操推行新政令的一块绊脚石。

曹操灭掉袁绍时,曹丕抢了袁绍的儿媳甄宓,而此前曹操也谈论过甄宓的美色。因此孔融就写信讥讽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意思就是说现在妲己(甄宓)被人抢了,垂涎妲己(甄宓)美色的周公(曹操)只能空想了。孔融自己造的典故,拐着弯来骂曹操,曹操是气得咬牙切齿!

曹操北征乌桓,孔融又讥讽要曹操把300年前苏武在匈奴丢的羊也一并抢回来。曹操看到这句话,青筋暴跳,然后只能……出征之前还来扫兴,孔融这不是作死吗?

除了对曹操的傲慢,孔融还对曹操的政令大肆批判。比如“唯才是举”这一项中,孔融就挑毛病说曹操选的人很多都没有孝心,第一点就不符合做官的条件等等阻碍曹操的政令。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曹操是叫苦不迭。郗虑为得到权势,看中了曹操对孔融不满这一点,便助曹操除掉孔融,于是他弹劾孔融,曹操又故意加深两人的矛盾,自此孔融内心的傲慢全部释放出来,在朝堂之上当众辱骂曹操。曹操因此找到了可以杀死孔融的理由,将孔融杀害。

纠正一个历史错误言论

我们已经知道了孔融是死于对曹操的傲慢让曹操十分没面子,并且还阻挡曹操施政与行军等,这在任何一个统治者手中,孔融都必死无疑。如果你站立的曹操的角度上看待这件事,孔融的死没什么冤的;但倘若你觉得曹操是一个篡权者的话,那孔融就死的冤了。

所以,曹操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一直成为了后世之人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历史身份变坏的一个转折点是在宋代,宋代普遍抨击曹操是奸贼,因此孔融因“不孝”的罪名被曹操所杀横空出世。因为孔融是一个大孝子,而说成了“不孝”,世人一听就知道是曹操在诬陷,从而加深了痛斥曹操的目的。

这是一个错误的历史言论,是打击曹操的人恶意为之。正史中曹操是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的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