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城里大部分孩子成绩优于乡下孩子?

为何城里大部分孩子成绩优于乡下孩子?

同一个商品,如果放在路边摊儿,它就是几十块钱的廉价货;如果放在商场的专柜,它的“身价”会瞬间翻几个“跟头儿”。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也会造就巨大的差异!同一个教师,因处在不同的工作地域,其工作成就也会千差万别!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朋友的同事李X——我们相邻学校的一位教师,对学生是出了名的“狠”。虽然教学成绩也不错,但是在我们这样的乡下,他可是麻烦不断——因打孩子,总被家长举报。

前些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调到一个二线城市的一所公立学校教英语。在那儿,他仍然特别严厉。虽然很严厉,但因他所教班级成绩不错,很多重视孩子成绩的家长慕名而去。有一些家长甚至要求把孩子托管在他家里。但他对要求托管的家长就一个要求:“如果你的孩子不努力,我会体罚你的孩子。如果你不接受这个条件,那你就别托管在我这儿。”一般被托管在那儿的孩子,他们都是能狠下心、愿意“孩子在不听话”的情况下被体罚的家长。所以,那些孩子即使被体罚,他们也不敢跟家长“告状”,因为“告状”的结果很可能是再被自己家长骂。

为何城里大部分孩子成绩优于乡下孩子?

我的一个学生,在我班上成绩中上等,英语书写也不够漂亮。但我觉得他还可以,可能他自己也觉得自己还不错——因为班上还有特别差的孩子。对那些更差的孩子,教师分配的注意力要多一些。所以,对这种中上等的孩子,教师更容易忽视。

今年,这孩子转到城里上学。他爸妈就把他托管到那位李X教师的家里了。在前几周,我有一次买菜碰到他妈妈,就问了这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他妈妈跟我说:“现在孩子书写特别漂亮,课文单词都能顺利地记下。他们孩子现在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任何时候都要先完成作业然后才敢去玩儿。现在感觉他特别上进,生怕自己落后。不过,孩子虽然变得上进了,但作业特别多——一般周末的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完成。孩子也太辛苦了,都长黑眼圈了。”

现在托管给李老师的我的那个学生,他说他亲眼看到一个和他一样托管在那儿的学生,因为记住单词,当场被打得鼻血乱喷!所以他也被吓着了——再也不敢不完成作业啦!严师出高徒!当然,我不是想用上面的例子来证明教师就应该体罚学生,而是想要证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应有一致性。在教育方面,

家长和教师形成合力,孩子觉得“无路可退”、再也没有“保护伞”,那些拖延、懒惰也就不治而愈了。

为何城里大部分孩子成绩优于乡下孩子?

农村有一些家长,他们嫉妒教师有稳定的收入,他们认为自己辛苦打工,工资无保障。所以,有一丁点儿小事就“大闹学校”,巴不得老师被开除。还有一些家长,或许他们更关心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的生活补助。不管教师的出发点有多么“正”,也不管教师对学生有多么地用心良苦——只要孩子被体罚,他们绝对会动用自己所有的本事、关系,弄得教师轻则颜面扫地,重则扣工资、丢饭碗。他们认为自己那样做,才显出自己的“英雄本色”!所以,乡下的教师很多是有“想管不敢管”不敢管的苦衷!对那些不做作业、上课捣乱的孩子,教师也会“因家长施教”:如果这个学生的家长都特别“扯”,教师就最好明哲保身!

说真的,农村教师不是缺乏“社会责任感”,而是缺乏“职业安全感”!


如果教育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可以指手划脚的行业,教师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可“说三道四”的卑微的职业,那么,“跪着的灵魂”如何能培育出“顶天立地”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