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經典閱讀第261章:用知行合一啟發管理靈感,開啟人性管理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評述】柴,是高柴。參,是曾參。師,是顓孫師。由,是仲由。愚,是明智不足。魯,是遲鈍。闢,是務外少誠。喭(yàn),是剛猛。庶,是相近的意思。屢,是數。空,是匱乏。不受命,是不安於天命。貨殖,是生聚貨財。億,是度。中,是得其理。

三分鐘經典閱讀第261章:用知行合一啟發管理靈感,開啟人性管理

今日頭條素材庫

相同的老師,讀著相同的理論,高柴、曾參、顓孫師、仲由為何會不同?

原因在於對於孔子理論理解的程度和方向不同。

這就好比讀《孫子兵法》的人,有的成為將軍?有的還是平民?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不是理論不好,而是沒有讀懂,或者所理解的程度或者方向不同。

但無論如何,人想成才還是要讀理論的。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讀理論不一定成功,但不讀絕對不成功。這就像顏回雖然很厲害,但由於時代,所以懷才不遇,而端木賜卻在生意場上屢屢成功。但不論顏回還是端木賜,都是靠著孔子的理論快樂的活著。

說真的,人忙來忙去,只是為了快樂的活著。而為了快樂的活著,就必須按著自己的本性做事。

三分鐘經典閱讀第261章:用知行合一啟發管理靈感,開啟人性管理

那人的本性是什麼?

是良知。

良知是什麼?

良知是修己以安人,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什麼是修己以安人?什麼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己以安人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其實是一個意思。那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兩句的意思是:人要照顧好自己,然後有了多餘的能力,再去照顧好家人,再有多餘的能力,就去照顧好朋友,再有多餘的能力,再去照顧好國家,以致天下人。

大家想想看,讓自己好了,讓家人好了……是不是我們心中所求?

三分鐘經典閱讀第261章:用知行合一啟發管理靈感,開啟人性管理

管理啟示

管理必須從人性出發,同理學管理學的是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