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就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出现后,大家对于这额外补充的住房新政很有兴趣,有朋友认为这是政府在为当下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做烘托,也有朋友在说这是不是新的模式在摸索,问安迪这有没有可能会给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变化,更多的是他们关心上海的房价会不会因此改观,一扫当下的冰火两重天,把冰冻的那一部分做些缓解。

关于市场积极性,答案是否定的。

对当下的上海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依然要对上海这样的政策点赞,这其实是一项老政策的延伸版本,之前只是针对上海本地老百姓的惠民措施,现在扩大了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身上,算是真正的阳光普照,也是户籍深化改革的另一种进步。

虽然北京和上海的户口政策依旧没有更多的让步,对于普通的外来务工者来说,依旧还是保持着相对苛刻的高门槛,在全国大部分城市能做到自由迁徙的今天,他们还是高高在上。

政府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即使是户籍制度未放松的状态下,也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和基础福利给那些在城市生活很久,正常缴纳社保,并保持良好信誉、认认真真工作的群体。

政策很好,犹如春风。

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也不会改变太多现状,主要的作用是给达标的外来朋友们多一个选择的可能,或许有一些安慰的疗效。

如果恰好作为外来务工的你,正好满足了这一份准入,不管这个申请的过程多么不易,想要的人多么的多,竞争是如何的激烈,但依旧要建议你:远离、放弃!

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改变,为了长远的目标和梦想。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具体的条款和细则可以在上海政府官方网站查阅,联合9个部门的通知可见这政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繁琐,也很严谨。

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为了满足更多需要购买住房却买不起商品房的普通家庭。

而在安迪这篇文章里,主要是想来谈一谈准入条件和供后管理,告知大家为什么尽量避免这样的选择,以及这里面的限制和无奈。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当不少朋友欢呼转发这通知的时候,对于安迪来说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准入条件,看完以上5条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样的条件不仅仅是严格,可以说是非常的苛刻。

第一感受是: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想要满足申请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比上海目前的对外限购政策门槛还要高!

在本市无住房和已婚同限购政策一致。

持有《上海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却比限购政策严厉太多,目前居住证不难办理,但要达到120分值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积分在上海会涉及到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同等福利。

限购政策中根本没有这条。

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5年,也比限购中的63个月满足60个月严格很多。千万别小看这3个月的空间,如果在换工作中上下家对接有误差,就很难满足连续!

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标准这条,如果前面4条你都满足以后,还能符合这一条艰苦的红线,那安迪可能要忍不住说:在上海你确实是太辛苦了!

毕竟这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是为了照顾上海中低收入群体,抛开所谓的那些非正常手段获取这些住房的非法分子,这本质上是给予低收入者的基本保障,且还是有着诸多限制、没有放量的安排。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就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7.2万元这一条,估计很多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就无法满足,至少是满足了居住积分值且连续缴纳社保5年的群体中,会超过这个收入。

而那些低于这个收入值的大部分人可能又没有办法满足标准积分值,或有些收入不错的朋友们并没有很正规地连续缴纳5年社保或有税单。

且这里面还有人均财产18万元的要求,上海户籍的认定方法是指拥有的一切资产,包含房产价值。并不清楚政府的细则如何划分这个外来人口的财产认定,但如果也计算申请人在外地的住房价值,当下没有在上海买房的外来朋友不少,但在老家或其他城市买房的却很多。

又将如何满足人均财产18万的标准?简单一点说,申请家庭依一家三口来计算,在外地拥有的房产价值不能超过54万元。

是不是发现:难度好大!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再来看看拥有后的管理规则,有时候真不得不佩服政策制定者的智慧,真是面面俱到无一遗漏且有理有据循序渐进。

第一条非常人性,作为共有产权的股东并不收取属于他们一半的租金收益,直接给予购买人居住。前提是保证家庭自住即可,这就是我们听到的付一半钱,得所有利的点。

如果这一生不想有太多,觉得没有必要去折腾,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过日子,目标就是拥有一套保障型住房,有着50%的股权。

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5年内这套房子基本上是不允许再次出让的,如果在这些年里生活在你身边开了花,事业或工作上有了很好的起色,收入大幅度增加,想着有一点住房的变动和改善,那么你要面对的束缚会多得不想去面对。

产权满足5年后并同期在上海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5年,自有产权的那一部分可以转让给其他符合满足购买共有产权的群体或由政府回购。

从字面上看,如果作为外来人口购买了这套共有产权房,在居住的时间里必须同时不停歇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才有资格出售手中的50%份额?

没有正当的工作单位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5年后想动一动的可能没有,完全不能动!

卖房也要缴纳足够年限社保的可能性以后会不会出现在普通商品房上?这可比一般的限售还要狠了!卖房人和买房人一起都提供足够的社保或个税单,想一想就能感觉到足够的凉意。

最后一条供后管理更是赤裸裸的提醒,当你想着5年后满足一切的转让条件,想要把自己50%的房产股份折现的时候,不管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如何,周边的房价是多么激烈,也不要去计算这些年的涨幅可能,毕竟在这个再次转让产权的激动时刻,这些溢价和你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政府回购的价格为5年前的原销售价!5年前的原价!五年前的原价!

当然,政府也考虑到了购买人资金使用成本,会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一起返还。

正常状态下上海5年后的房价会保持当下的市场状态吗?有没有可能一分不涨甚至还有下跌的幅度存在,这便宜是不是来得有点太魔幻。

我们虽然在魔都,但相信这一点常识还有。

看到这里,知道安迪为什么要如此苦口婆心劝你别想这块肉了吗?不管是从限制的准入条件,到后续的再次转让,这都是一条极其艰苦路,是怎么算怎么不合算的路。

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朋友们,你们凭啥不去买普通商品房?为什么不再努力一把!

首付款的压力在任何想买房的时期都存在,这里面要做的折腾总是很多,从举家之力到亲朋好友,从省吃俭用到捉襟见肘。

但,这房子最终完完全全属于你。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据兔博士APP上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天全市300万以下的二手房源达41141套,首套购房者要支付的普通住宅首付款35%,105万。

把老家或者其他城市的房子卖掉,首付款50%,150万似乎并没有那么吓人,尤其是这几年有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大幅度增长后,能找到合适的下家出售套现,到上海置业的难度似乎并不大。

看看上面的数字,你会有多少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一些尴尬和无奈。上海截止到2017年官方数据上海户籍常住人口为1445.65万人,外来户籍常住为972.69万人。

有些蛋糕,看看就行了。

千万别为了所谓的便宜和容易,失去了真正的实惠和进取。

在上海,劝你别打这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