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棠多次被弹劾,官却越做越大,是因早年给慈禧一笔银子的原因吗?

饼脸星小胖丁


吴棠,四川总督,晚清重臣,一代封疆大吏。对于这位满脸褶皱,一派儒生气象的老同志,他的发迹史广见于野史传说。

历史就是如此,相比真相,人们更愿意相信故事。诚然,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人成功靠的不是努力,而是运气。

聊吴棠之前,我们先聊聊那三百两银子。

吴棠送给慈禧三百两救命钱,故事版本很多,但大体路数一致。说的是慈禧父亲死在了受贬回乡(一说送慈禧进京选秀)的半路上,因无钱安葬,也无路费,迫于无奈只能停在码头苦守,慈禧姊妹二人与母相拥痛哭,惹人注目。(古代的水路上,活人和死人的运费差非常多)

碰巧,县令吴棠吴大人有一位故友去世,路过此地,于是差遣手下师爷送去三百两“奠仪”。师爷匆忙就去了,正好在码头看见慈禧一家,而且死去的家主也是一位四品官,误以为此人就是吴大人的朋友,于是不由推辞的把奠仪强留给了慈禧一家。

办完事儿的师爷迈着妖娆的小碎步回到了县衙,把情况跟吴棠简单交代了一下。吴棠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于是亲自去码头看了看,到了之后才知道师爷送错了人。

吴棠正要骂师爷一顿,但却被师爷截了胡,师爷对吴棠说:三百两银子对您来说不算什么,但却能救一家人性命,这一对姐妹是被送入宫中的,万一以后在宫中得了势,感念恩情扶持您一手,这其中厉害岂是三百银子能衡量的?

吴棠想了想也对,于是柔情细语的关怀了一下母女三人,并送他们离开。果不其然,慈禧进京后不到一年便得了势,后来为报答救恩,才一步步把吴棠提拔到总督之位。

故事是美好的,但现实很残酷。

且不说吴棠送银的故事真伪,即便是慈禧的出生,都是一个迷。包括慈禧的父亲之死,我在几本书中看到过三种说法。

关键在于,吴棠得势,后期一定是得益于慈禧的,但是他并非在县令时一步登天,而是也经历了跟曾国藩一样的路程。

咸丰年间,也就是慈禧刚进宫时,太平军兴起,捻军作乱。咸丰为了匡平天下,下旨兴办团练,谁能剿灭乱军,便可封王。

曾国藩去了,吴棠也去了。

吴棠在家乡组织湘勇打起了游击,因为守城有功,政绩卓著,所以才一步步从县令提为总督。可以说,吴棠的发家史,是有个人因素在里边的。

史书中记载,他为县令是勤政爱民,政绩称优,组织民兵打仗后,因守城有功被提为四品。先说不政绩真伪,单说守城一项,就足以见得吴棠并非饭桶。

当时捻军和太平军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清军的正规军八旗绿营在他们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一个小县令带领的民兵,居然能拒敌于城外,这就说明他绝非常人。

如果无法对比,可对比曾国藩,他俩同年组织民兵抗敌,曾国藩也守城有功,只不过曾国藩是借了5万绿营兵的底子才能守住。

可见,吴棠是有能力的。但是,他的升迁之路,走的确实比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要顺一些。1860年以前就是个小县令,1860年往后到1875年,15年间一直是封疆重臣,着实太不可思议了些。虽然位不及曾李左,但可比他们舒服多了。

再说吴棠被弹劾,是指的他在1867年上任四川总督时被举报索贿一事。当时这件事儿震惊朝野,慈禧让李鸿章督办查证此事。

当然,有举报就要有检查,是很正常的。但是其中也有很大蹊跷,比如,为何慈禧会让在外出征的李鸿章去?

再者,为何李鸿章接到命令后拖了数月才在不得不去时出发?

最后,到四川后没几天就结案说吴棠清白。

李鸿章的举动,无一不在表明,慈禧和吴棠绝对有关系,他不想得罪吴棠,慈禧之所以派他去,是因为他会办事,他能把这件事儿办好。

所以一开始是拖着,揣摩意图,想对策。到非去不可时,三两句话就把这件事儿打法了,三方皆大欢喜。

吴棠和慈禧什么关系?

不清楚。

300两银子的事儿,无法证实,并且传闻太多,也太杂,漏洞也多。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依照当时的派系来看,吴棠一定是能坚决贯彻慈禧命令的人,与湘军集团不是一路,并且还有能力,所以很受慈禧重视。


梁宇航


关于吴棠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便是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中一个故事。

道光年间,湖南道员刘某谢世,其子扶棺回籍。丧船抵达清河县(今江苏淮阴)地界时,派人上岸向刘父故交、清河县令吴棠报信。吴棠得信后,立即派人捎带三百两白银,去船上送给刘某的儿子。

仆役来到河边,看见一艘丧船停在那儿,上前一问,果是某道员之灵,便呈上三百两白银作为祭礼。船上的姐妹两人,接过银钱,千恩万谢。但此船的灵主是安徽皖南道惠征。他的两个女儿也是扶柩还乡,船停在清河码头。且川资不够,正处困顿之中。

吴棠听了仆役禀报,觉得很不对劲,便派人再去打听,原来码头上停着两艘丧船,仆役送错了地方。但送出去的祭礼又不好要回来,吴棠干脆来个将错就错,送个顺水人情算了。于是,他第二天又封了三百两银子,亲自送到刘某船上。祭拜之后,再到另一艘丧船上,祭拜惠征。

两个少女见到素昧平生的吴县令如此仗义,顿时,感激涕零。姐姐对妹妹说:“千万要记住咱们的恩人,他日若能富贵,一定报答这个贤良的人!”并将吴的名帖珍藏在妆盒中。

这位姐姐后来被选入宫,成为咸丰皇帝的贵妃。咸丰死后,即为垂帘听政,集中国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慈禧太后。于是,吴棠官运亨通,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几年内数次被破格提拔,先后出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

当然,这只是传说,吴棠的官运亨通,凭借的是他个人出色的才能。 吴棠在任知县时,就以勤政化民,治水赈灾,亲剿捻患,政声卓著,波及朝野。早在咸丰初年河道总督杨以增就因吴棠在桃源、邳州、清河任上治河有功,特别是整治丰口漫堤一事,多次上书朝廷保荐;同时,户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王茂荫亦上疏举荐吴棠,获得咸丰帝全面赞同,咸丰帝降旨河督杨以增察看。后杨又上书赞扬吴棠勤政为民之实才,使“天子知其名”,开升迁之坦途。

吴棠是在慈禧遭遇父丧后处境最为悲惨的时候给了她一笔银子,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等慈禧 进宫受宠后,自然要有所回报,隨著慈禧權力越來越大,吳棠很自然地就選擇了成为她的親信,對自己的亲信,慈禧當然会有所庇护,当初的那笔银子既是由头,也是君臣二人多年相处的象征,重要的是,皇太后是一個女人,會比男人更加顾念旧情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