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在彼得•德魯克之前,人們都認為領導是天生的,有些人註定是馳騁沙場的將軍,有些人一輩子是衝鋒陷陣的士兵。

德魯克在《未來的領導者》的序言中駁斥了這種觀點,他認為,領導力應該是學來的,也是可以學到的

事實證明,德魯克的洞見是正確的,因為它對實踐有效。但是,事情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世界變化如此之快,對領導的訴求在持續變化著。

“這是一本關於未來的書,但我更希望它能成為激勵行動的書。”德魯克在《未來的領導者》中告訴我們,對於領導力的探索永遠不能停止。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本文根據德魯克基金會所著的

《未來的領導者》整理而成

《未來的領導者》中“未來領導者的最佳實踐”部分,講述了領導者想要在未來快節奏的社會中保持競爭優勢所需要的行動、技能和戰略。



—世界級的領導者—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羅莎貝斯·莫斯·坎特

哈佛商學院首席管理教授

專長領域是戰略、創新和變革

由於重視本組織的最大利益,一些歷史上著名的領導者和當今傳統機構中的領導者獲得了成功。

但是,在一個日趨“無國界化”的世界裡,在受“客戶力量”驅動逐漸變得“無邊界化”的組織中,選擇繼續隔絕是行不通的。

未來的世界級領導者必須具備綜合能力,眼光要超越組織、部門、學科、職能或文化中的明顯差異。



—未來領導者的七堂課—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詹姆斯·庫澤斯

湯姆彼得斯公司榮譽退休主席

聖克拉拉大學列維商學院創新和創業中心高級會員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巴里·波斯納

聖克拉拉大學列維商學院院長和領導力教授

全球暢銷書《領導力》作者之一

和25年前相比,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程度大大增加,領導者怎樣動員表面上不太願意的支持者面對未知的未來?

第一堂課:領導者不能等待

只依賴一個絢麗的目標很難讓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領導者必須用實際成果讓大家知道事情正在發生改變。

第二堂課:領導者應有的品質

領導者是值得信賴的人,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第三堂課:領導者是腳踩大地,頭頂天

領導者不僅要值得信賴,還需要具有前瞻性,要有方向和願景。

第四堂課:分享價值觀,體現區別所在

領導者提出的價值觀需要與支持者的志向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能動員人們進行整體行動。領導者需要建立一個有共同價值觀的社區。

第五堂課:不能獨立去做

在集體成員中製造競爭不是一個獲得高績效的好途徑,培養合作精神才是正確的選擇。為什麼競爭不能加速成功?因為嘗試去做得更好,與嘗試打敗別人是兩回事。

第六堂課:你能留下來的,是你的生活經歷

領導者怎樣才能使人們願意把他們的生命放到你的手中?最好是遵循領導力的黃金法則:說到做到

第七堂課:每個人都擁有領導力

人們總是將領導力與高職位聯繫在一起。但是領導力不是一個位置,而是一個過程。領導力不是具有領袖氣質的人擁有的私人物品,每個人都可以被培養成一個領導者。



—構建並保持績效導向的領導文化—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詹姆斯·赫斯克特

哈佛商學院UPS基金企業物流教授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倫納德·施萊辛格

哈佛商學院小喬治費雪爾貝克商業管理教授、高級院長助理、外聯主任

高效領導力者的共同特點:

  • 注意傾聽
  • 點燃與客戶、員工、供應商和其他支持者之間的共同價值觀
  • 確保員工能力得以施展:工作能力是影響員工滿意度的決定性因素
  • 定義、塑造和利用核心價值觀
  • 通過尊嚴贏得權力:不但要給員工一定的自主權,還要為員工提供相關的信息和支持
  • 維持企業文化: 適宜的企業文化能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領導者到底該“做些什麼”—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弗朗西斯·赫塞爾本

擁有20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領導與領導學會創辦人、董事會現任主席

曾任美國女童軍CEO 榮獲總統自由勳章

首席執行官面臨的三個最主要的挑戰,與管理公司有形資產無關,而與領導力、勞動力和關係密切相關。

現在與未來的領導者將集中在“做些什麼”(how to be),例如提高質量、性格品質、思維模式、價值觀、行為準則和勇氣上,而不是“怎樣做”(how to do)。

注重到底該“做些什麼”的領導者確定人是組織最大的財富,並把這個強有力的思想體現在自己的語言、行為和關係中。



—凝聚力秘方—

德魯克基金會:高效的領導者,是讓下屬做正確事情的人

戴維·諾爾

創新領導力中心負責培訓與教育的高級副總裁

尋求凝聚力可能是當今企業所面臨的最緊迫的搜索任務。

為了產生新的凝聚力,領導者必須明白以下5個基本點:

  • 激勵和責任感不與終生僱員制、企業忠誠等捆綁
  • 即使沒有終生僱員制,員工也可以為企業做貢獻
  • 一個人對自己、團隊和職業的忠誠並不會削減其對企業的責任感和生產力
  • 領導力在被解放的勞動力裡,沒有恐懼、虛假的晉升希望、政治影響等阻撓
  • 當人們因為正確的理由(工作與客戶),而不是錯誤的理由(對工作保障的虛假期望)留在企業裡的時候,他們的工作保障反而增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