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究竟送给沙俄多少土地?

素食翁


根据文献记载,送了大概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这个条约真正让人痛心的,并不是割地面积的多少。

整个清朝给大家的印象,应该就是割地赔款了,割完这块割那块,赔完这个陪那个,“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统治者无耻到了极点,整个国家也屈辱到了极点。

清朝割地赔款的“盛况”,主要集中在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华的国门,清朝打不赢就一个劲儿的培培赔。可是在清朝建国初期,它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那个时候它跟进犯的沙俄在东北干了一仗,这仗打赢了,可清朝居然还割地给了沙俄,这让人惊掉下巴的骚操作是怎么回事呢?

自17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山脉,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滥杀当地百姓,抢劫谷物和水貂。入侵的俄军占领了黑龙江流域的主城——雅克萨,雅克萨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以东黑龙江北岸(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但在历史上是中国东北边疆古城。

清军开始反击俄罗斯军队的侵略,1685年6月,都统彭春率领清军用“红衣大炮”围攻了雅克萨城达三天之久,把俄国军队留在了这个位于海峡的城市,迫使俄国督军托尔布津投降。出乎意料的是,托尔布津在得知清军撤离后,很快在8月份又占领了雅克萨,并重建了雅克萨军事堡垒。

于是,清军进行了雅克萨的第二次战役。1686年夏天,清军出兵雅克萨,托尔布津很快被杀,但清军受到了沙俄军队建造的军事堡垒的阻碍,迟迟没有攻下雅克萨。季节很快到了冬季,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清军包围了雅克萨10个月,沙俄军队才被迫投降。

虽然这场仗清朝最后打赢了,但是这场胜利却并不能说明清军有多么强大,相反,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清军在军备上远落后于战败的俄军。

满清由于之前被明朝火器打得怀疑人生,入关以后就非常忌惮火器,害怕“汉人凭此利器造反”,而把明朝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火器都销毁了,连带制造火器的图纸也都一并烧毁了,并杀害了不少火器专家或者强迫他们下岗。

而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沙俄已经用上了射程达300米的燧发枪了,清军却还在用着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只配备了极少量的鸟枪。

清人所画战争场景

那清军是靠什么赢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呢?虽然清军拥有的火枪寥寥无几,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其数量可观的火炮派上了用场,其中最有威力的当属20门“红衣大炮”,一举炸毁了雅克萨的木制城墙和塔楼,炸死俄军100余人。当时雅克萨城里只有3门炮,清军猛烈的炮火几乎令俄军无力还击。

而令人讽刺的是,这20门红衣大炮,也是明朝末年的留存,红衣大炮非常重,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搬动,所以满清统治者当时就把这几门大炮看管了起来,并没有销毁,没想到就在这里派上了用场,但是相关的制造图纸以及技术人员全都没有了,所以这样的大炮也是坏一台少一台。

流传下来的红衣大炮文物

然而,在雅克萨第二次战役中,沙俄军队将雅克萨城堡从木质结构改为土木混合结构。在沙俄军队升级防御之后,被清军视为胜利法宝的红衣大炮已不再强大,无法帮助清军轻松攻城,所以清军只能采取围城这样的蠢办法。

清军最终以远远超过沙俄军队的数量赢得了胜利。当时,清廷为雅克萨战役精心准备,建立了黑龙江海军,并建造了500多艘战舰和运输船。雅克萨第一次战役中清军的总人数约为3000人,雅克萨的第二场战斗涉及相对较少的2100人。

沙俄人所画雅克萨守城军

相比之下,在雅克萨的第一场战斗中,俄罗斯军队只集结了450人,包括农民、商人和猎人。在第二次雅克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加强了驻军,但只有826人。

可以说,清军凭借其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充足的战争物资,最终赢得了雅克萨战役。

清朝在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后,于1689年和俄方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签署场景(蜡像)

但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个条约中,清朝将外兴安岭以北,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地区的8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都划归给了沙俄。打了败仗你割地赔款还还能想得通,但你打了胜仗你还割地?这就让人懵逼了啊,莫非康熙这是你家祖传的操作?

更痛心的是,俄国因乌克兰卷入了与波兰的战争,与当时强大的北欧国家瑞典的战争也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形势下,清朝与俄国签订了这样的边界条约。

当时,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达到了中国的近邻: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荷兰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罢工者到达日本西南部;英国、法国和葡萄牙在印度和印支半岛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

大约两百年后,当欧洲列强的国力越来越强大时,他们看到清朝仍然如此落后,于是贪婪之心纷纷膨胀。1840年后,中国边境狼烟四起,国门不断被列强炮火轰开,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17年后,大清王朝终于在风雨飘摇之中寿终正寝。


海佑讲史


在《尼布楚条约》,清朝没有割让一寸土地。如果说清朝在《尼布楚条约》中割让了贝加尔湖东岸还是情有可原的误解,那说清朝在《尼布楚条约》割让了远东或西伯利亚,那简直就是为黑而黑了。

(很多人认为红圈中的土地在《尼布楚条约》之后被放弃了)

国界这个概念,是近代条约体系发展之后才清晰的概念,而对于中国来说,尤其是明清两朝来说,国际关系用的是宗藩体系,这个体系下天子-内臣-外藩之间是“有国无界”的。所以当沙皇俄国与清朝签订条约时,对于清朝来说没有修改国界这一说,而是如何在没有国界的历史中,划出一条国界。在此之前,清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因为在宗藩体系之下根本就不需要边界。既然是新设国界,又何来割让之说?

(所以《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创举,意义重大)

在明朝时期,西伯利亚上有个西伯利亚汗国,这个国家早在16世纪末就被沙皇俄国征服了。在清朝入关之后,其实沙俄已经占领了大部分远东地区,甚至还包括清朝的外东北。也就是说,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外东北成了沙俄与清朝相互争夺的地区,这里双方的势力范围边界时常因为两国的战事变化而变化。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清朝终于发兵北上打了雅克萨之战,沙俄在其向远东的扩张中战败,双方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两国边界。

(沙俄很早就吞并了西伯利亚)

对于“有国无界”的清朝来说,这是有些让步的,因为传统视界下天朝的领土是无边界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前占领的或是曾经占领过的都是王土,所以在后人眼中,清朝是“放弃”了贝加尔湖。而对于殖民扩张已久的沙俄来说,远东一直是先占先得的无主地,外东北都已经被沙俄占领了,就应该是沙俄的土地,之后只是被清朝强占走了。

(这张图只是双方势力范围的大致模拟图而非国界,不能作为清朝割地的参照)

两国对《尼布楚条约》的认识不同,根源在于双方的国际关系体系不同,这也是条约体系与宗藩体系的碰撞。在西方不少国家的教科书中,朝鲜属于清朝,反而清朝自己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因为西方人是在用条约体系来解读宗藩体系,肯定是有误解的。

(比如这一幅地图,朝鲜属于清朝)

可惜,在之后清朝日益衰败,到了清末只有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份了,不然我们真的可以见证条约体系与宗藩体系的融合。网上有些人说清朝因《尼布楚条约》放弃了整个北亚,请问这些地方中国什么时候真正占领、控制过?

(这张图简直不知所云)

或许就是因为那张没有画完的元朝、明朝地图吧?

(未完画的元朝地图)

(未画完的明朝地图)

现在网上有朋友画出了明朝的“完整版”,也只能呵呵了。


切割地球


400万平方公里!600万平方公里!或者1000万平方公里!反正不是自己的,不用担这个责任!

今天的网络上,仍然充斥着很多诸如康熙皇帝割让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国这样的脑残言论。正常的学术辩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论调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认知。就好像问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征服全世界一样可笑!

关于《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地球人都知道,教科书上也写得明明白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际效力的领土划分条约,奠定了我国对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东北的主权。

我们需要看一下,清朝和沙俄是如何走上谈判桌的?这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西伯利亚自古以来是不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那沙俄占据西伯利亚就不需要某粉在此指手画脚;如果是,那属于中原王朝的依据又在哪里?

我们分开来看:<strong>

第一部分:中原王朝北界问题

静夜史的观点是,这些地区从未属于中原王朝,中原王朝最北界在北纬58度附近!

为什么这么说?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帝国,在这个帝国中,对领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那就是必须适合发展农业。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农作物无法生长,在那个以农业养活人口的帝国,没有粮食怎么生存?

再者,北纬58度线以北,是广袤的冻土区,这意味着这里不仅气温低得不长草,而且土地冻得长不出苗。这样的土地,就好像端着一捆草放在霸王龙面前,它要是大快朵颐那才是见了鬼了!

很多人不死心,比如说元朝的领土就到了北冰洋了不是吗?是啊,不能种地,就一定能放羊?不能长农作物,就一定能长牧草?

关于元朝疆域的北界问题,静夜史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分析,结论是:元朝的土地北界,最远到达北纬58度线附近,也就是贝加尔湖向东西延伸。在北,就是真正的无主之地!

很多人喜欢拿着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代,今天的西伯利亚有着丰富的油气森林资源,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但是在古代,这些地区的价值等于零!你让古代人去冒着天寒地冻以及生命危险去开拓,你怎么不去?

第二部分:沙俄西伯利亚扩张问题

既是无主之地,又何来“送地”一说?

就好像今天,安倍要把整个南极送给川普,这不是贻笑大方是什么?

西伯利亚的无主状态从16世纪被打破,因为沙俄来了。

1582年,哥萨克叶尔马克越过乌拉尔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由于该地的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装备落后,难以与沙俄抗衡,因此纷纷被沙俄势力消灭;

1639年,俄军抵达鄂霍次克海岸;

1649年,沙俄建立鄂霍次克要塞,标志着沙俄势力推进到太平洋沿岸。

每占领一处地方,哥萨克就修建要塞,作为前进的据点,这种步步为营的做法让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大获成功。

扩张的过程中,沙俄一直在寻求温暖的出海口,因此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沙俄也在不断寻求向南的通道。

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对当地达斡尔人等进行野蛮的屠杀和驱逐。

1657年,沙俄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形成对黑龙江流域的实际占领。

此时正是明清交替之际,清军大量入关争夺中原,东北地区人员稀少,形同白地,清朝对沙俄的侵略鞭长莫及。

第三部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问题

很多人说康熙取胜还割地,足以说明这个胜利是清朝自我吹捧的胜利。那么,雅克萨之战的过程到底如何?清朝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平定宝岛,解决了南部问题。康熙得以抽出精力解决沙俄问题。

此时的东北,已经有3000名沙俄哥萨克,他们是沙俄的军队,效忠沙皇,为沙皇而战。

康熙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加强侦察和封锁、在瑷珲筑城屯垦、从吉林到雅克萨沿途设置大量驿站、加紧造船,保证军粮供应等等。

1685年4月,彭春率清军3000人兵临雅克萨,雅克萨城内有哥萨克450多人,头目托尔布津,在警告无效后,清军炮轰雅克萨,击毙100多人,托尔布津投降,清军允许其带武器离开。

随即清军平毁雅克萨城,班师南下。但沙俄贼心不死,随即派600多哥萨克增援黑龙江流域。1685年8月,托尔布津再次率领826名哥萨克占领雅克萨,修建了更为坚固的城堡。

1686年2月,得知沙俄卷土重来,康熙着手再次反击。1686年5月,萨布素带3000清军再次包围雅克萨。6月开始攻城,击毙头目托尔布津。

因第一次雅克萨之战太过顺利,康熙认为沙俄不堪一击,所以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康熙只让清军携带了50支火枪。而此时沙俄军队有826人,火炮12门,最要命的是康熙这次居然没有让部队携带红衣大炮!

知道失策,清军马上将策略改为长期围困。此时的清军作战兵力为2300多人,另有1600当地驻军,在人数上占有优势。清军围困长达10个月,一直持续到1687年5月16日。

长期围困导致沙俄渐渐吃不消,虽然沙俄不断派援军支援雅克萨,但都被清军击败,其中一次毙伤俄军800多人,另一次200人的俄军援军全部被歼。

到1687年清军总攻前夕,雅克萨城内只剩66个哥萨克,且缺医少药,形势不断恶化,虽然此时清军形势也不乐观,但总体比沙俄要好!

眼看沙俄守军即将伤亡殆尽,沙皇终于派出使者到北京,开始了两国边境谈判。

第四部分:关于清朝割地的问题

你会在取胜之后主动割地给战败者?

沙俄在1643年侵入黑龙江,《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全都是清朝领土,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黑龙江流域,这算哪门子割地呢?

和汉人建立的中原王朝不同,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除了经营汉人所在的汉地十八省之外,还对北方的牧场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游牧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对扩张有着极其强烈的欲望。

康熙也不例外。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外兴安岭以北的西伯利亚地区,早已经不适合种地了,放羊也不行,而摆在康熙面前的,还有蒙古高原的漠北蒙古和西域的漠西蒙古问题。相比之下,蒙古地区纬度低,距离中原地区近,气候条件更为适宜,康熙没有理由不考虑这里。

而最关键的是,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不断向东侵略,想要统一蒙古称霸草原,甚至消灭清朝恢复大元荣光,这不能不让康熙警惕。

所以,康熙的精力没有放在西伯利亚,而是蒙古地区。

康熙的目标,是将沙俄的势力逐出黑龙江流域,将清朝的边境推进到北纬58度线附近。因为再往北的土地,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就已经没有了意义。而且越往北气候越冷,开拓的难度越大!

沙俄的土地不是康熙送的,是他们自己占领的!康熙不仅没有送沙俄土地,还他们手中夺回了大片领土。

真相就是这样!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strong>


静夜史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从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和平条约,但是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同时,康熙皇帝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平叛葛尔丹叛乱,实则是做出了不小的让步。

中国方面真诚的对待,换来的是俄国人卑鄙的心机,由于条约共有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且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


所以奸诈的俄国人就在俄文,拉丁文等文本中将个别用词做了修改,为日后进一步蚕食中国埋下伏笔和借口。

这个条约的签订,是中方做了无原则退让的产物,索额图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造成了重大国土损失。

再者,该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


但是世界政治格局巨变,时至至今,不仅从未再议,而且也永远无法再议。所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其实是一部失地条约。

也确实如不少人所说,勘察加半岛这些地方中原王朝从来没有实际控制过,貌似是清朝的私有财产,清朝如何处置都可以。

但是,诚信的中国人,诚信的清朝是被奸诈可恶的俄国人诓骗。这些地方,就这样跟中国无缘了,想一想怎么能不气。

很气,气清朝,但是更多的是恨俄罗斯。我一直就不相信俄罗斯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国家,今天看着两国关系多么好,如果不对他多加防备,看着吧,以后还有亏吃呢!



美国和俄罗斯都不是省油的灯,相比而言,个人觉得俄罗斯对中国的威胁才是真的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大家觉得呢?


汶与川



要说给了沙俄多少领土,无从计算,就连当时清政府也自己算不出来,只清楚自己后来越给越多,一直填不饱沙俄的肚子。


事实上,沙俄不但吃清朝中国的,还吃其他的,它吃掉了西方较弱小国家不知几十个,都是整个国家整个国家吃,从十五世纪以来,它扩张是不停止的,哪能放掉周围各国,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瞬间膨胀,吞并了西伯利亚,一直到东海滨,西面也是不遗余力,对奥斯曼帝国用兵,打不过拖,最后把它拖落后,奥斯曼帝国这个古老的地中海拥有者就这样被西方各国抓分肢解,俄国也尝到了甜头,拥有了黑海以北广大区域,就是今天的乌克兰。俄国向西发展是相当顺利,把欧洲小国压缩到西欧,自己则占据波兰一部分,直到普鲁士边境。北面占据了波罗的海沿岸,西北腹地总算安宁了,同样沙俄对中亚也不可怠慢,曾经有土尔扈特东归时就遭到俄国百般阻拦,最后才顺利的回到了祖国,那时沙俄已经对哈萨克草原地区政权有抢占的野心,试图通过哥萨克骑兵来对付当地一个个对手。这时候庞大的清朝已处在他的眼皮底下,就等吃掉。


沙俄本来在当时和其他古老帝国包括奥斯曼帝国和清帝国处在一个档次,可后来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彼得大帝改变了一切,彼得大帝和康熙帝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可两者眼光却截然不同,彼得大帝是个有眼光的改革家,也是政治家,他认识到欧洲资本主义先进性,还有西方科技,毕竟俄国离欧洲近,深感体会,如果不从根本改变自己,那俄国就不会那么猖狂成为后来的列强了。彼得大帝是个善于学习的人物,自己甚至去欧洲学习,渐渐的东西学到手,自己的劳动果实维护也有了保证,它就是靠这样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才把俄国带向强大的。伴随着欧洲列强席卷世界,沙俄也跟上了船只,而将自己的势力不是扩大到海上,而是陆路。


《尼布楚条约》实际上就是沙俄向东方扩张的产物,虽然表面上得利的是清朝,实际上沙俄,沙俄统治者脑子是最清楚的。康熙帝在雅克萨之战打了胜仗,按理说,收复清朝以北的故地,可却退让了,原因是西伯利亚贫瘠没有多大用处,这样的退让也让清朝付出了惨痛的教训,导致后来清朝在咸丰,同治两朝一下就丢弃了大片领土。


在所谓清朝北方领土范围,按当时情况,是很模糊的,尤其是贝加尔湖地区连接外兴安岭一带,早在元朝,就疏于对其管辖,而把精力放在内地,这也导致这块地方成了飞地。沙俄从西面袭来,当时清朝筹备入关,哪能会收到北方告急的信息,直到他们完全占领西伯利亚以后,侵略黑龙江时,清朝才着急了,可见当时清朝对北方边关认识有多肤浅,根本就不把北方边陲当回事,连起码划界都没有明确规定,只让当地部落守住,沙俄正是钻着这个空子进来的。


直到沙俄到来,祖宗根本之地受到威胁,曾经的野人女真领地被占,康熙帝着急了,立马征讨,这也是不得不使用武力的原因。清朝当时还是惧怕沙俄的,可这时清朝正处在鼎盛期,又有千古一帝康熙,将沙俄据于北方,哪是有可能的。把沙俄从黑龙江清除出去以后,现在才开始划界,而且与侵略者谈条件,索额图为代表签了一批条约,由于看不清俄文,也不清楚北方边界在哪,只有尽可能满足自己的胃口,又不伤害彼此才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签订地是在尼布楚,按理说是清朝边境,可条约却把这块地方划入他的了,将外兴安岭一部分占领,一段还成了待议。


清朝当初之所以没有如自己所求,原因是急于对付准噶尔汗国噶尔丹,本来想以勒拿河为界泡汤了。沙俄为了极力想在东面打出个出海口,百般阻拦清朝正义之言,原本自己战败了,却像无赖一样,死皮要脸缠着一个话题不放,没办法,签了就签了呗,这一签就使清朝失去近1000万领土。


等条约拿回去后,康熙帝没有生气反而高兴起来,原因是这种退让也给清朝带来百年的和平,可清朝再变,沙俄不变,直到鸦片战争后,沙俄要回来本该属于自己的,这也是他们对《尼布楚条约》的延续。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公平条约,可这只是沙俄和清朝碰撞的前奏,沙俄尝到甜头肯定会想尝,它对清朝用的套路是从西方转移过来的,目的就是想掠取更大利益,主要是对领土的欲望,这也导致它对东西方蚕食越来越猖狂。


龙文说史


一个条约,两种表述,两边都哭穷,认为对方占了便宜,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块土地,本来就不是这两家的核心资产。

《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的实质就是给大清和沙俄这两大帝国划了一条线,雅克萨之战给当时都呈上升状态的两大帝国一次正面掰手腕的机会,掰完之后,大家试了彼此深浅,达成了一致意见。

十七世纪是沙俄帝国和清帝国开足马力飙车的时代,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到达远东地区,建州女真疯狂并购,统一女真各部,征服蒙古、朝鲜,挥师入关坐上龙庭。在这个时代中,位于沙俄的东南部和大清的西北部的各处汗国、部落,却只能落个被兼并的结果。

被兼并一次也就罢了,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来自东南方的暖湿气流交锋之处,往往被来回拉锯,生存空间气候恶劣。

外兴安岭到贝加尔湖就是在这界面上,这里从东到西分布着苦夷人、东海女真人、达斡尔人、蒙古车臣汗部、茂明安部、布里亚特人等部落,沙俄进犯的雅克萨到尼布楚这一线恰好既属于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交界处,又是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交界处,后金与林丹汗对这里的争抢使得形势更加混乱。一句话,当沙俄探险队来到这里时,从贝加尔湖到外兴安岭、一直到黑龙江流域,沙俄所需要面临和征服的都是零散部落,易于各个击破,所以沙俄才慢慢站住了阵脚。不管是对东海女真人,还是对招安后的各蒙古部落,清朝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南迁,进入气候条件更温润的南部,随着清朝一步步进据汉家江山,龙兴之地也变得寡淡无味,不如把穷亲戚招过来经营填补真空。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之前这些部族南迁后,留下的真空区域越来越多,给了沙俄人足够的空间。而此时的黑龙江流域,清政府还没有驻扎军队,南明刚灭又有三藩之乱,察哈尔部又高举反清大旗,西北方的噶尔丹从大老远又来添乱,纵然有被沙俄人没赶尽杀绝的“边民”前来投诉,清朝政府也没有太当回事。有了更加富饶的南方汉家江山,谁也没有真正在乎过北方非核心的那片苦寒之地,把沙俄的小规模犯境等同于远方的部落斗殴处理。

待到三藩之乱平定,康熙皇帝终于腾出手来,要来过问一下这宗有失大国尊严的边境案,面子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问题来了,边境到底在哪儿?

放一张图,看看网上流传的元代边境:

毫无疑问,这一张是联想版的,北边的疆域实在不可描述,干脆就不给你描述好了。不描述的好处是,给你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心有多大,北方就有多大。

也有放纵版的,比如下面这一张,妥妥的直达北冰洋,就问你,去北极考察的时候带足干粮没有?

下面这一张瞅着意思已经与解放美洲一步之遥了。

幸亏还有低调版本的,下图至少没有把无人区划进来。

那么谁要告诉我,元代的北方边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没有人说,我可就说了,答案就是根本没有边界。

游牧民族本来就不爱玩边界概念,再加上北方的无人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边界是不存在的。

到了明代,还在玩这种地图游戏。

要是没有俄罗斯人,这种游戏我们大概可以玩到天长地久无时尽。很遗憾,俄罗斯人还是不期而至了,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提前掌握了国际法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剩下的就是实力的角逐了。

雅克萨的战争过程不做赘述,毕竟沙俄的核心地带远隔万里之遥,虽然那800多人坐拥主场之利,但还是被2000多名清军围困,俄军服输后才把几十名残部撤往尼布楚。

战后在尼布楚的和议过程中,大清代表索额图义正言辞的指出这尼布楚也自古以来是“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他大概也忘记了茂明安部已经奉旨南迁的事实,也忘记了游牧民族没有边界的惯例。而俄方代表戈洛文也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胡扯:“这里是我们俄国人自古以来生活的地方”。这样的互怼说辞,简直形同儿戏。就相当于两人看中了一位姑娘,大清痛斥:她是我表弟前女友!沙俄回击:可是我刚脱掉她的衣服!

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说《尼布楚条约》使得我们损失了贝加尔湖以东到尼布楚之间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失去了条约中规定的数百万西伯利亚“待议”土地,但同时期的俄罗斯人也发出了哀嚎。

《彼得大帝》一书中写到:“......外交领域遭到失败,他与中国签订的涅尔琴斯克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把黑龙江两岸割让给这个大国。这样,俄国三十多年来拥有的这条完全可以航行的西伯利亚河流便归了中国人......在克里姆林宫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割让在战略上具有的危险性。”

是的,后世的俄罗斯人一直把我们后来认为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平等条约,却死活认定《尼布楚条约》是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最后一个观点来说,跟我们一样,都是受害者。

有一点可以肯定,《尼布楚条约》为两国东北方的边境带来了一百七十年的和平局面。还有一点可以肯定,每逢大清(民国)国内重大变局,沙俄乃至后世的苏俄都捞足了好处;反过来,当俄罗斯国内革命、分裂时,咱们却没有刮走一寸地皮。


历来现实


《尼布楚条约》送给了沙俄180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这个条约沙俄直接就被大清朝灭了。

这么说让人满意么?觉得扯吧?

这就是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感觉。

《尼布楚条约》是康熙年间签订的。

这个条约的背景,是沙皇俄国逐步向东扩张,在占领西伯利亚之后,爪子伸到了我国的外兴安岭地区。1632年他们扩张到中国北边的勒拿河流域,建立雅库茨克城。1643年俄军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1650年,俄军趁中国明清交替的内战时,在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修筑城堡,霸占了中国的黑龙江流域。此后,俄军和清军数次在黑龙江一带小规模交战。

清朝康熙皇帝开始主要对付国内南明势力和三藩之乱,腾不出手对付背后这头北极熊。等到康熙把吴三桂势力和南明势力全部消灭后,便在1685年派兵北上,直抵达雅克萨城下,摆开大炮朝着城中猛轰。轰了三天,城中的俄军招架不住,只得求和,清军便放走俄军,烧毁雅克萨城堡,然后撤回。清军一走,俄军马上卷土重来,重修了更坚固的雅克萨城。康熙皇帝在1686年再次派兵数千包围了雅克萨。围了半年多,城中800多俄军战死、病死,只剩下60多人,俄军这才再次求和。

两大强国在1689年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题主准备说其中哪些是康熙“割让”出去的呢?

实际上,“割让给俄国”的这些领土在之前,并没有经过中国政府的有效统治。对明朝而言,他们被蒙古和女真人阻隔,统治力是达不到那里的。对清朝而言,他们在后金时代还只是地方部族,对那些地方也没什么统治。说白了,当时就是明清都没有统治的地方,最多当地的一些部族知道中国朝廷在,自认为中国的臣民。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地方已经被俄军占领。中国发动的战争,确认了黑龙江流域的统治权,但更远的地方,实非力所能及。

我们计算历史上的领土变迁得失,应该根据就事论事,从当时的客观局势出发,不能说把历史上最高峰作为标准,拿不到的都是丢掉的。否则,东欧也曾被蒙古大帝国占领,俄罗斯本来是金帐汗国的附属,所以我说康熙割让了2000万平方公里去。大家就声讨吧,


巴山夜雨涮锅


尼布楚条约是清政府1689年和沙俄在尼布楚签订的一个条约,长久以来我们都以为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双方互利互惠,清政府和沙俄维持了和平共处的局面。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朝吃了很大的亏,许多地盘都“莫名其妙”的送给了沙俄。


两次雅克萨之战以后,沙俄被迫退步,从整个清王朝的对外作战历史记录来看,这是难得的胜利战争。清王朝本应该趁胜追击,在谈判桌上夺得更多的利益,但仁慈的清王朝并没有做,和后来的咸丰,道光,同治,光绪皇帝一样,在康熙皇帝的手上,清廷向沙俄“送”出去了百万领土。

当时清朝内忧外患,国内三藩之乱刚刚平定,台湾郑氏又时时骚扰,蒙古准格尔部叛乱,种种原因使得清政府并不愿意与沙皇俄国过度纠缠。俄国人也看出了清政府这点心思,于是筹备了三个谈判方案,第一个方案便是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第二个方案以外兴安岭为界。

而当时的清朝谈判代表一心想着快点结束和沙俄人的战争,稳定边境局势,又迫于国内准葛尔粗的步步紧逼,直接在沙俄拿出第一个方案便同意了。这样俄国人便平白无故的多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连以贝加尔湖畔的第三方案提都没有提。从此以后,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就成为了俄国熊的囊中之物,所以现在也有不少人把尼布楚条约看做清朝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是头条作者历史十二郎,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希望大家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路转粉,不迷路,谢谢各位啦!



围知历史


《尼布楚条约》在中国的历史上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只中国历史上国际上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而且第一次以中国这个名词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当时俄国人承认清朝就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雅克萨之战之后,虽然当时清朝取得了胜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清朝打赢了还要签订《尼布楚条约》导致中国失去了很多的土地。

《尼布楚条约》规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还要库页岛在内这些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后来的《瑷珲条约》取代了这个条约。

关于《尼布楚条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说是不平等的条约,但是历史学家却认为是平等的条约。说是不平等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放弃了很多土地的主权,比如说贝加尔湖以东,还有包括尼布楚在内这个很富庶的地方,这些地方加起来有超过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对于这几个地方当时清朝主动放弃确实是很难理解的。还有人说当时条约还明确将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定为待议地区,其面积不小于300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后来我们都知道这个片土地都被俄国人占领了,但是这片土地,当时不能就说是清朝的,这里属于是无主之地,所以也不能就说是清朝的。当时清朝把这里列为待议地区,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确实看不上这里,另一方面也是想做一个缓冲带。当时清朝也是极力的不想和沙俄动武,极力的避免战争。

对于沙俄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欧洲的小公国,最后一路向东发展东临太平洋的大国,不得不说俄国人的本事,当时作为东方第一大国清朝却对自己身边的土地不感兴趣,拱手让人。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尼布楚条约》也是让沙俄尝到了甜头才会导致沙俄势力开始在东方站住脚跟,最后给中国埋下了祸根。


中国历史研究所


中国过去与沙俄是不接壤的,但现在两国却有着数千公里的边境线,这都是缘于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占。
中国领土被沙俄侵占当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算起。当年中俄在雅克萨地区作战,以中国胜利而告终.按理说,战胜国应占有土地,但大清没有给沙俄足够的压力,只是要求其退回战前分界线,但沙俄却蛮横地拒绝了。可能是大清对北方这荒凉的不毛之地不太在意,也许是因同准葛尔的战争如火如荼,自顾不暇,便于1689年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丧失了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的2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从此以后,大清历个王朝不断地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国土一点点被蚕食。如雍正年间的《恰克图条约》,使贝加尔湖以南近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丧失;乾隆年间10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被沙俄暗中吞并;道光年间,近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侵占;咸丰八年,根据《瑗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兴安岭以南约46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占;咸丰十年,根据《北京条约》,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约43万平方公里领土被占;光绪年间有近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占…… 林林总总,满清政府期间被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约430万平方公里。
1945年,前苏联政府迫使民国政府同意外蒙“独立”,这样,又有近15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游离出去。
从1689年以来,中国被沙俄侵占或被前苏联支解出去的国土有约58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域的三分之一。
苏联建立政权初期,列宁曾提出废除当年沙俄与中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归还所占领土。但列宁去世后,继任者们没有执行列宁的指示。
2004年,中俄双方根据两国元首的指示,对双方边界进行谈判,最终确定了约4300公里的边境线,并得到了双方政府的确认,至此,中俄两国关于领土的纠纷宣告结束。
由于边界划归已得到中俄两国政府的认可,过去被侵占、被分裂出去的领土将永远不能回归。
我们真切地期盼着那些失去的国土有回归的那一天。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