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白領新婚不久發現宮頸癌 年輕女性正成為宮頸癌“新寵”

據2月27日的南京晨報報道,近日,30歲的銀行白領小陳(化名)新婚燕爾,正在備孕階段卻被確診為宮頸癌。這個可怕的消息對於小陳來說,就像晴天霹靂。


30歲白領新婚不久發現宮頸癌 年輕女性正成為宮頸癌“新寵”

但不幸的萬幸,江蘇省腫瘤醫院專家針對她的病情,術中為她保留了子宮。不過,專家指出,這麼幸運的患者還是很少的,大部分宮頸癌患者都無法保留生育機會。如今,宮頸癌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定期做宮頸癌篩查有助於早發現早治療。

1

30歲白領新婚燕爾患上宮頸癌

30歲白領新婚不久發現宮頸癌 年輕女性正成為宮頸癌“新寵”

小陳是南京一家銀行的白領。工作能力很強,辦事幹練。半年前,發現陰道不規則流血,工作忙的她也沒放在心上。近來明顯加重,尤其同房後出血明顯,才抽時間到醫院就診。

被確診為宮頸癌時,她覺得天都塌了,雖說宮頸癌的治療效果相對比較好,有望長期生存。但是正在積極備孕的她,如果子宮被全切,就再也沒機會要孩子了。這無論對於她和愛人,還是對盼望孫輩的雙方家庭都是沉重的打擊。

收治的江蘇省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醫師王金華經過全面檢查評估,發現小陳的腫瘤小於2cm,周圍宮旁沒有受到侵犯,判斷她為Ⅰb1期,增強CT提示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沒有淋巴結轉移。

經與患者和家屬反覆交流,結合患者強烈的生育慾望,王金華為她做了保留子宮體的宮頸廣泛性切除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術中為患者保留了子宮體,為患者後續生育帶來了希望。

2

大部分宮頸癌患者再沒機會懷孕

據王金華介紹,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患者約53萬人,約有20萬人死於宮頸癌。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13萬,僅次於乳腺癌,位居女性腫瘤第二位。

以往宮頸癌病人大多集中在40歲以上的年齡段,而近年來35歲以下患者越來越多,同時城市女性的生育年齡延遲,導致很多宮頸癌患者還沒有生孩子。

當她們被確診為宮頸癌後,患者和家屬都迫切地想知道,手術時還能不能保留子宮和卵巢?康復期能否像正常女人一樣過性生活?有沒有機會要個孩子?

王金華無奈地說,有機會當媽媽的宮頸癌患者只有很少一部分。

因為保留生育功能的宮頸癌手術,有著嚴格的手術適應症,一般宮頸腫瘤小於2cm、分化比較好的鱗癌,而且沒有淋巴結轉移和脈管侵犯才能夠實施;對於存在任何術後需要放療的患者,以及腺癌或其他類惡性腫瘤均不能進行該類手術。

王金華表示,在我國,由於大家對宮頸癌篩查重視不夠,絕大部分患者發現宮頸癌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這些患者大多在半年前或更早前發現陰道不規則出血、白帶異常等症狀,因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而沒有被重視,等到症狀明顯加重才到醫院就診。

有位女高管春天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到秋天才就診,婦科體檢時大量出血,宮頸腫瘤已經有7cm;另一位女性因為經常出差,發現白帶異常也沒有重視,就診時白帶已經惡臭。

到了這種程度,已發展到了中晚期,治療上只能採取放射治療,不僅不能保留子宮,而且也可能將失去卵巢的功能,患者可能會出現早衰、更年期症狀提前、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療效也相差甚遠。

從五年生存率來看,經過規範治療,一期宮頸癌可達80%以上,三期、四期的宮頸癌只有不足30%。

所以,患了宮頸癌能否保住子宮,還能不能做媽媽,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3

年輕女性正成為宮頸癌“新寵”

據王金華介紹:“隨著宮頸癌年輕化趨勢,臨床上30多歲的患者並不鮮見,國內有14歲宮頸癌患者的報道。”

原本40多歲高發的宮頸癌,正一步步逼近年輕女性,我國35歲以下宮頸癌患者的比例持續上升。1975-1979年,35歲以下患者不足3%;2005-2009年,已經達到15.7%;近年來,臨床上年輕患者越來越多。

王金華表示,年輕女孩成為宮頸癌新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過早發生性行為,早婚,早育。過早的性生活、生育,在生活中具有多個性伴侶,女性初次性生活在18歲以前,宮頸癌的發病率要提高10倍以上,因為青春期宮頸上皮發育還沒完全成熟,抵抗力差。

此外,女性本人或其丈夫的性伴侶越多,宮頸癌的發生率也越高。宮頸炎、陰道炎等細菌感染不及時治療,經常刺激宮頸會引起癌變。反覆流產,不注意經期和性行為後的衛生,長期熬夜加班,生活不規律,吸菸等也是宮頸癌的誘因。

王金華提醒,宮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的,宮頸癌有一個較為漫長的癌前病變期,從宮頸上皮內瘤變發展至宮頸癌常常需要5-10年,而且宮頸癌九成以上與HPV感染相關。

因此,有兩種途徑可以有效減少宮頸癌:一是控制HPV感染;二是進行有效的宮頸癌篩查發現癌前病變,並進行有效處理,阻斷向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