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團圓!飛往臺灣 蘇州七旬老人渴望尋找到離散的親人

2019年4月29日,冒著大雨,參與了今日頭條海峽兩岸尋親項目的楊老伯今天特意從市區出發,趕來和看蘇州記者會合。他心中的夢想,就是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

楊老伯說,他出生於一個大家庭,家裡有兩個哥哥還有三個弟弟妹妹,養父楊老先生多年來對他視如己出,人到中年,他從未想過自己竟然不是親生的。養父臨終前,將他叫到床前,說出了真相讓他震驚不已。


盼團圓!飛往臺灣 蘇州七旬老人渴望尋找到離散的親人


懷著忐忑的心情,楊老伯耐心聽著養父口中的驚天秘密,他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生父與養父是好友,在他只有兩三歲的時候,被送給了朋友撫養,後來在戰爭期間,楊老伯一家人逃亡蘇州,與浙江方面失去了聯繫。

據養父回憶,楊老伯的親生父親叫施信,籍貫為浙江台州的黃岩,曾經在浙江寧波和杭州工作。楊老伯說,他的小名叫寶寶,是親生父親取的,兩個簡單的字,蘊含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和珍視。

如今算起來,楊老伯的親生父親施信如果還在世,應該已經100歲左右了。人到暮年的楊老伯覺得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希望能夠找到父親,或者與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重逢。

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楊老伯將自己的情況寫成信件,分別寄送給浙江當地的公安局、檔案館,始終沒有迴音。然而在電話諮詢浙江省檔案館的時候,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施信當年很有可能跟隨國民黨前往臺灣。

1949年,國民黨節節敗退,前往臺灣。楊老伯猜測,身為國民黨高官的父親施信很可能因此將他託付給身邊的朋友,孤身一人前往臺灣。70多年的歲月流轉,在海峽的另一頭,是不是也有他的兄弟姐妹呢?為了獲取更多線索,記者聯繫了浙江檔案館。

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年代久遠,信息有限,因此查詢十分困難。那麼在臺灣當地是否會有線索呢?隨後記者聯繫上了臺灣的尋親志願者劉德文。

臺灣志願者劉德文建議,楊老伯要在浙江尋找到更多有價值的線索,比如確認生父的出生年月日,這樣更容易成功找到。不過,他也認為,這位施信老人多年來一直沒有尋找兒子,有可能已經過世。

儘管如此,楊老伯說他並不打算放棄,如今他打算和女兒一起,飛往臺灣,尋找親生父親的更多線索,圓自己一個夢。【看蘇州專稿 文/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