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312”模式,批次迎來合併

2018年第三批啟動高考改革的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8省市同日發佈了《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均採用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中選擇2門。

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312”模式,批次迎來合併

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而言,重要的是體現選擇性。高考綜合改革中的選課政策就是出於這個目的,試圖通過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上,通過適度選擇提升學生自主規劃、自主選擇學科和專業、自主選擇發展目標的意識和能力,從而讓高中教育在個性化和因材施教上能夠跨出堅實的一步。

這次八省市方案在選課上採用“3+1+2”政策,雖然選課組合的數量在理論上比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方案要少,但是這個方案是各省市經過認真調研和反覆論證,結合本省市高中教育資源、學校和師生對課程選擇的適應性等基礎條件作出的政策選擇。

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312”模式,批次迎來合併

隨著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增加,高考改革的複雜性也在增加,全國範圍內存在文綜和理綜傳統考試科目、浙滬等地“3+3”考試科目、8省市“3+1+2”考試科目等不同的設置,這無疑將會增加考試機構和高校招生工作的難度。

“3+1+2”模式中的“1”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大類人才選拔和培養中的基礎作用,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學生的選考科目組合,使改革更加精準對接地方實際,更好滿足當地學生成長和人才培養需求。

在教育綜合改革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備受各界關注,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改革進程,而隨著改革的推進,未來還將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加入高考改革大軍,迎戰將於2020年全面鋪開的新高考。在新高考制度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成為高校招生選拔中越來越重要的衡量標準。

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312”模式,批次迎來合併

高考改革總的目標是要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招生模式,探索和完善科學育才、公平選才的機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中小學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綜合發展。

讓綜合素質評價在高考選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真正改變單一的人才評價標準和選拔模式,逐步落實高考改革的總目標,改變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狀況,為中學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形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更高水平的育人體系創造條件。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改革的邏輯起點和主要依據,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勝利保證和重要遵循。”前兩批改革試點省(市)地處東部沿海,教育資源相對豐富、基礎教育比較發達,如上海幾乎所有高中都配套建立了專職輔導員與全員導師制相結合的成長服務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涯和生涯輔導;浙江高考三位一體”“自選模塊”歷時多年,改革實踐經驗豐富,學生自主選擇意識強,實施“3+3”方案具有良好基礎。

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啟高考“312”模式,批次迎來合併

而“3+1+2”的模式下,選考科目有12種組合,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和擬報考高校及專業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將按照物理、歷史兩個大類,分列計劃,分開投檔錄取,四選二的學科,則以等級賦分轉換後的等級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多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對招生錄取也做了要求。錄取方面,多省份提出,高校按照“兩依據、一參考”模式進行錄取,即依據考生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考科目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學生。

自2020年起,全國範圍將逐步合併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錄取批次,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為本科、高職(專科)兩個批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