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趋势前瞻——轨道交通开始青睐本土品牌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战纷争、房地产宏观调控压力,让电梯行业的2019年充满变数。

在过去的8个月中,壹电梯通过多形式、多维度进行了行业调研,得出一系列变化趋势。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作为最可靠且不会堵车的便捷公共交通工具,每天承载着数以万计人的安全出行。据统计,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每周的平均人流量在400万到900万之间,其中北京、上海单日人流量均已突破1000万。按照《“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预计达到6000公里。而随着城市轨道审批重启,地铁建设热潮再起,杭州、重庆、广州、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多个城市正加快地铁工程建设,一些早先获批的项目也先后开工。同时,西安、厦门、武汉、徐州等地的后期轨道建设规划正在国家发改委审批之中,届时将会有更多的项目上马。

对于电梯制造商而言,这是机会。即便收益并不是很高,甚至还会带来财务上的拖累,但对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却是利好的,还有原厂维保所带来的价值回报。过去几年特别是2018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开始加入到这一阵营,为诸多二三线城市的轨道交通提供产品和服务,甚至,有企业进入到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采购名录中,开始与外资品牌一较高下。

不可忽视的是,即使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参与到这一市场的角逐中,但具备全线工程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

除了要承载巨大的客流量,轨道交通还面临着复杂的应用空间和环境问题,这就要求电梯企业根据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全面及时的维保服务格外重要,除了要24小时全方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监控,电梯企业还需要建立应对突发故障和事故的机制和应对措施。

无论如何,2019年将有更多的轨道交通项目被中国品牌收入囊中。

2019趋势前瞻——轨道交通开始青睐本土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