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石達開凌遲時沒有喊過一聲,理論上這可能嗎?

三個禽獸也不是我對手


所謂凌遲就是對犯人進行“千刀萬剮”的極刑,聞之就會讓人毛骨悚然。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正式記錄在遼時。它行刑時間長,遭受痛苦大,是一種肉體和精神上都難以承受的折磨。歷史上被凌遲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有的哀嚎,有的慘叫,有的大罵……例如明朝的練子寧,每被割一刀就大罵一聲,一直罵到死;和石達開一同行刑的曾仕和,剛被割一刀就狂呼慘叫,石達開訓斥他:


“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正如此可耳。”

“為什麼不能忍受此須臾時間?你想想要是我們把他們抓住,還不是同樣處置!”,此後曾仕和便咬牙閉口了。

石達開的傳奇人生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中流砥柱更是一個傳奇。他14歲就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種田、做生意、廣交天下各路英雄豪傑。

他16歲時就成為德才兼備的名人,洪秀全馮雲山多次顧茅廬相邀,石達開答應出山;


他19歲統帥千軍上陣殺敵,百戰百勝所到之處令敵人聞風喪膽大家稱他為“石敢當”;

他20歲時因戰功赫赫,屢立奇功被封為翼王;

他23歲時和強勁對手43歲的曾國藩在湖口大戰,石達開奇招致勝,他帶領士兵把石頭和泥沙裝入大船令其在航道上沉沒,曾國藩的湘軍被石達開的‎太平軍堵塞‎隘口,分割在外江‎和內湖,各個擊破,曾國藩軍隊損失慘重,他的座船被石達開奪,文牘皆失,曾國藩被逼的要投江自盡,被手下攔住。

他32歲時為救部將和清軍談判,滿腔熱血單刀赴會,被背信棄義的小人抓獲遭受凌遲處死。

石達開兵敗

1856年,太平天國內訌,爆發天京事變,北王韋昌輝大開殺戒,把楊秀清殺死並滅族株連,楊秀清集團幾千人全部倒在血泊中。石達開的家人親屬也沒有幸免,全部慘死。

儘管這樣石達開有高尚的人格品質,他仍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回來繼續輔佐洪秀全,而洪秀全對石達開處處設防、猜忌、瓦解石達開的權利。



幾經周折石達開發怒,“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毅然離開天京,他率領20萬士兵去遠征清軍。

1862年石達開率部下準備強度大渡河,清軍層層設防,加上天氣惡劣,河水暴漲,驚濤駭浪綿延不絕,此時石達開已彈盡糧絕。經過幾次決鬥,最後兵士剩餘3千多人,石達開嘆息“天亡我,非戰之罪”。他愛戴士兵,為了爭取手下將士們的活命機會,選擇了和清軍談條件接受招降。


他對清軍提出,願以自己一人的死換取士兵們的生還。他寫信給四川總督駱秉章:“希望閣下寬恕我軍將士,赦免殺戮,禁止欺凌,選擇有才的任命為官,其餘的該遣散的遣散。”“如果可以用我一人之死,換取三軍將士的安全,達願意這麼做……就算是你們將達的身首分裂,也不是對我的凌辱。”字字真言無不讓人為之動容。

結果駱秉章食言,他率的清軍不但殺了石達開的士兵,還把年僅32歲的石達開連同他的部將宰輔曾仕和、中丞黃再忠等一同抓捕,判了個凌遲處死。

對於石達開這樣傳奇人物,被凌遲處死時一聲不吭是非常有可能的。

同治二年(1862)六月二十五日,駱秉章率清兵把石達開和他的部將們一同綁赴成都刑場。石、曾二人分別被面對面縛在兩個十字木樁上,成都老百姓和官員們人山人海前來觀看。

行刑前他對執行人員說:“今天你殺了我,來生我將殺你。”這句話讓這些人心靈震撼,嚇的那個對他行刑的劊子手呆若木雞,不敢看石達開,他長時間都不敢落刀,曾一度想退縮。午時三刻將過,他在執行官的催促下才敢下刀,還一個勁地叨叨說:“冤有頭,債有主,石將軍,我的刀快,你忍著點。”

石達開在行刑過程中一聲不吭的原因:

1,這名劊子手用快刀手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痛感。凌遲的劊子手為了保住飯碗,對這種刑罰有很深的研究,例如怎麼割犯人最痛,怎麼割犯人死的最慢,怎麼割會避免流血多等等,對於減輕疼痛的割法他們也會有研究,因為犯人家屬為了讓受刑的家人減輕痛苦,會不惜錢財賄賂劊子手。劊子手也會偷偷備有止痛藥物。因這名劊子手敬畏石達開會盡力減少他的痛感。


2,行刑中石達開非但自己一聲不吭,還勸將士們咬牙堅持。石達開一身的凜然正氣和超凡的意志力已經對抗所有的疼痛與恐懼。據記載,

“神奇湛然,無一毫畏縮態。”“至死亦均默然無聲,真奇男子也”。

他的表現讓所有人都為之嘆服,死也要死的有尊嚴!他的一身正氣和表現出的無畏讓清朝官兵也感到震驚和佩服。

2,石達開不僅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太平天國第一悍將,而且他武藝高強在拳、腿、腳等方面都都有很深的功底,他曾把石碑擊為數斷,作為習武之人又千百次的南征北戰,忍痛力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進行凌遲的劊子手們個個手法高明,據說他們會先把犯人的頭皮及額頭上的皮剝下,目的是蓋住犯人的眼睛,防止犯人陰冷、恐懼的目光會讓他們心生寒意,無法進行標準的凌遲手法,導致犯人不能以最慢的速度死去。可見凌遲這種刑罰是多麼的殘酷,它已完全超出了一般人的疼痛以及恐懼的極限。那名劊子手對石達開並沒有用這種手法,因為石達開的忍痛力和意志力已超過一般人,他的眼睛裡沒有恐懼、沒有陰冷,有的只是堅毅與正氣去坦然面對死亡!

3,石達開始終“默然無聲”,除了精神和意志力外,也許是後來疼時間長了,痛感消失,已經麻木過去了。

石達開最終被割了100多刀,從容就義。他是太平天國最完美的男人。


小姐姐講史


如關二爺刮骨療毒,一聲不吭。石達開千刀萬剮,橫眉冷對。生活中個人觀察,人的痛覺神經不一樣,有的敏感,有的不敏感,當然與個人意志力有一定關係。以前打工時候碰見一個工友,當時幹活他手就按木板上面,突然從高處掉下來一根小的鋼筋,一下子扎他手上,我聽到聲音趕快過去問他:扎手上了?他嗯了一聲,我以為沒多深,輕輕拔了一下沒拔出來。仔細看看才發現,鋼筋穿過他的手又穿過木板。我又叫了兩個工友幫忙使勁才拔出來,把他送醫院包紮。從頭至尾他都眉頭都沒有皺一下,更沒有表示疼的樣子。後來我問他咋不叫,不疼嗎?他自己說的,也不怎麼疼,一點點感覺


龍馭深瀾


石達開被凌遲沒喊過一聲,十有八九是真的。

大家對凌遲的直觀感受,可能就是“千刀萬剮”了。但是實際上,研究酷刑歷史的話,就會發現凌遲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樣。

凌遲出現的時間很早,正式列入刑法應該在五代時期,此後歷朝歷代一直沿用。不過,在明朝之前,凌遲遠遠達不到“千刀萬剮”這種情況。

因為凌遲為少見的重刑,施刑的刀數很少,如元代關漢卿《竇娥冤》裡,就描述“張驢兒毒殺親爺,奸佔寡婦……剮一百二十刀處死。”而實際上,當時能撐過120刀的,極為少見。

明朝把凌遲推上了巔峰,大概是因為從朱元璋開始,剝皮實草練就了很多優秀的劊子手。於是他們創造性的發明了很多延緩犯人死亡的方式,讓整個凌遲可以持續兩三天,像一場表演。

一千刀以上的凌遲,也正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


到了清朝,業務熟練的劊子手幾乎沒有了,雖然統治者喜歡凌遲,但是大多數不會達到1000刀。

(清朝劊子手)

石達開受刑的時候,就是被凌遲了100多刀。

不過,就算是100多刀,也很疼啊,哪有人不喊不叫的?之所以說有可能,就是因為劊子手在凌遲之前,會做一些預防手段。

因為凌遲是要示眾的,是一種表演,所以不能讓受刑者死的太早。(不然就是劊子手技藝不精,很可能會丟了飯碗。)

所以在行刑之前,劊子手會保證犯人的體力較為充沛,提前會讓其吃好喝好。

第二,想避免犯人早死,最重要的就是要避開內臟和大血管,下刀割下的每一片肉並不大,而且很可能會順手塗抹一些止血的藥物。

第三,不管怎麼樣,凌遲對犯人的心理震撼還是很強的,心臟的劇烈跳動會加速血液流失。所以,劊子手一般都會提前用藥,讓犯人處於意識模糊的狀態。

比如一些具有麻醉作用的草藥,田七、烏頭、附子、夾竹桃花、罌粟……如果不那麼麻煩的話,劊子手會讓犯人提前吸食鴉片,或者喝一碗烈酒。


總之,要讓犯人處於一種意識模糊的狀態,不會在下刀時劇烈掙扎,大聲喊叫。

石達開徵戰四方,軍人的血性還是有的,所以說他100多刀沒有喊叫,有可能。其實他只要忍過前幾十刀,後面因為流血過多,也完全沒有力氣喊叫了。

關於凌遲詳細描述,最精彩的莫過於莫言的《檀香刑》,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七追風


石達開當年在大渡河面臨絕境,他並沒有選擇放手一搏,而是為了保全手下7000將士以及家人的性命向清廷投降。雖然他大義凜然,願意以自己的死來換取將士生還的可能,但最終他還是被駱秉章給耍了,不但他被押赴刑場,凌遲處死,而且手下的將士也被荼毒殆盡,留下千古之恨。

石達開走上刑場的時候,依舊大罵駱秉章背信棄義,不得好死。他自己也被綁在十字木樁上遭受了千刀萬剮的凌遲,而且期間沒有喊叫過一聲,這對於都是肉長的凡人來說,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石達開被凌遲並且沒有喊叫的記載在多出文獻中都有記載。清人周詢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蜀海叢談》中這樣記載:

三人自就綁至刑場,均神氣湛然,無一毫畏縮態。且系以凌遲極性處死,至死均默默無聲,真奇男子也。

周詢的說法可信度有多大?周詢的父親周之翰當時擔任成都保甲提調,是石達開被凌遲時的目擊證人,周詢通過父親口中得知此事,並且記錄在了自己的著作中。

況且《蜀海叢談》這部書,雖然是類似於私人的所見所聞彙集成的日記,但周詢此人治學較為嚴謹。他的著作被譽為“不是正式的正史”,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以及四川地方史必讀的經典之作。


其次,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了此事,不但把行刑的場景描寫的繪聲繪色,而且石達開不光自己沒有出聲,反而訓誡旁邊忍不住疼痛而大叫的曾仕和:“死就死了,何必叫喊讓別人同情,你這樣想,我們抓住了他們,他們也會有同樣的下場就行了”

因此,我認為石達開被凌遲保持沉默一事可信度還是蠻高的,石達開這一壯舉還是符合了他太平天國南天一柱的身份。

石達開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堅強的意志肯定會超出常人許多,多年的作戰也讓他身上傷痕累累,疼痛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無論怎樣,他還是要給自己挽回最後一點尊嚴。


而從生理方面來說,凌遲是不會一下要了犯人的性命的,剛開始的幾刀不會割到要害部位或者動脈血管,人在高度緊張的時候,很容易把注意力從疼痛上轉移出來,就好像許多人在從事體力勞動的時候,往往幹完活之後才發現身上爛了一個傷口。

當然,石達開挨完了前幾刀之後,我們不排除他是否因疼痛過度而昏厥了過去,但即使沒有昏厥,前期的幾刀也足以讓他處於了麻木狀態,到最後就可能失去了知覺。

但我們也懷疑上述的記載中不免有些許誇大的成分,但相較於其他被凌遲處死之人的慘狀,石達開絕對是一個硬漢子。


只不過,石達開只是一名出色的將領,而非真正的帥才,他的性格有明顯的缺陷,心胸較為狹窄,要不是他當年負氣出走,致使太平天國損失了重要的防守力量,清軍想要攻破天京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輕易達到的。

石達開的投降不但使自己和整個部隊走上了絕路,他的兒子和家人同樣沒有逃出清廷的魔爪。石達開被俘時,他的兒子年僅5歲,但清廷考慮到5歲的娃娃抗不過幾刀可能就一命嗚呼了,起不到殺一儆百的宣傳作用,於是把他關在大牢裡,等到了12歲的時候才將他凌遲處死。作為清廷的死敵,太平天國的將領只要是被抓住,都擺脫不了被凌遲的命運,可見清廷手段之殘忍。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大概率的情況下是喊了的,但是估計喊了幾聲就沒音了。就好比我和拳王鄒市明打比賽,除了第一下我會喊痛,剩下的誰喊誰是孫子。▲鄒市明打我,我只能挨一下

為什麼我只喊第一下?還不是因為我只能挨一下,剩下的就沒知覺了。石達開作為一個軍人,他到底能忍受多少下凌遲?人類理論上忍受疼痛極限是多少?為何俗語裡面有疼麻木了?

何為凌遲?到底有多少刀?

民間通常把凌遲稱作是千刀萬剮,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金、元、明、清都把它當作是法定的刑法。歷史上很多著名人物,都是死於這種刑罰當中。

比如皇太極曾經把自己的姐姐莽古濟凌遲處死,太平天國裡面的諸多將領,也都是死於凌遲的刑罰,其中就包括了石達開。甚至是一些小人物,比如說康小八,清朝末年的一個混混,也是死於凌遲。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凌遲?被凌遲的對象一般是謀反或者大不逆罪行,比如說前面的莽古濟和石達開,他們兩人就是屬於謀反。至於混混康小八則是大不逆,當著慈禧的面調戲後宮妃子。

到底怎麼個處刑方法?在對犯人凌遲之前,會把他的衣服脫光,然後用漁網緊緊的勒住身子,讓肉從漁網裡面凸出來。這個時候劊子手就可以行刑了,一點點的割。

但是下刀也有先後順序,不同朝代割的數量也不同。一般都是24、36、72、128等等,通常是根據這個人犯的事情的大小。比如說皇太極的姐姐莽古濟,據說就凌遲了幾千刀。

▲24刀大致就是這些位置

我們拿24刀來舉例!1~2刀割取眉毛;3~4刀切去雙肩;5~6刀切去雙乳;7~8刀切掉雙手和胳膊肘之間;9~10刀割掉胳膊肘和肩膀之間。

11~12刀割去大腿肉;13~14割去小腿肉;15刀插心;16刀砍頭;17、18切雙手;19 、20切手腕;21、22切雙腳;23、24切雙腿。

一般這樣的刑法,到了第十五就不行了,因為這一刀最為要命。古代有的一些罪犯為了避免忍受凌遲之苦,會在行刑前賄賂劊子手,讓他們第一刀插心,就沒有後面的疼痛了。

但是絕大部分來說,遭受這種刑罰的,都是古代犯了重罪的人。一般不會便宜他們,會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給大家。為了讓這些犯人活著,劊子手可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

一般在行刑之前,甚至會自掏腰包補貼他們,給他們吃好喝好。在行刑的過程當中,會時不時的給他們喂點水。避免失血過多提前死掉。一個成熟的劊子手,要求他們必須最後一刀結束犯人性命。

比如說當時北京城有一名非常出名的凌遲劊子手,名字叫做小刀劉,還帶了一個徒弟。行刑的過程當中,他負責割肉,徒弟則是負責止血。

他的每一刀都是薄如嬋翼、大小均勻,他凌遲過最多的一個人是一個江洋大盜,整個過程割了600多刀,等到400多的時候才失去了精氣神。


整個過程一般都是三天,每一天都有固定的刀數,但是也根據犯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選擇不同的數量,但是最低的都不低於100。

那麼到底疼不疼?肯定疼,一般都是前幾刀就暈過去了,中間會間接性的醒過來。所以說只會剛開始叫,後來就很少叫了。為什麼?因為疼麻木了!

石達開真的沒喊疼痛嗎?人類的極限在哪?(理論上)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關羽刮骨療毒。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幕,關羽當時受了箭傷,華佗親自給他刮骨療毒。然而他全程沒有叫一聲痛,甚至還能和別人對弈。

刮骨療毒的疼痛,想必也和凌遲差不了哪裡去?其實我認為整個凌遲的過程,最為疼痛的是剛開始的時候。只要疼過了這個勁,對於疼痛的感覺越來越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疼麻木了。

因為我不是一個醫學生,裡面所含的原理我並不清楚。但是大概可以推測一下,疼痛可以使人體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作用在大腦皮層的某些位置,從而讓人產生相應的疼痛感。

但是如果疼痛持續時間太長,或者說疼痛的幅度太大。造成產生的這種“物質”太多或者說突然之間的增大,類似物極必反的原理,這種物質就是疼痛的“抑制物”,或者說阻礙了大腦皮層對於疼痛的感知。

所以說如果石達開沒有喊痛,那麼他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忍住了前期“輕微”的疼痛感,等到後期的時候,因為疼痛所造成的某種“物質”越來越多,他感覺不到了痛,也就是俗語裡面的疼麻木了。

至於人類的疼痛極限,那要看個人了!有的人手蹭破了皮,都哭天喊地。有的人腿斷了,半個月之後才發現,中間只是感覺到腿不適應。至於網上流傳的12種疼痛,其實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可以稍微借鑑下。

同時還要補充一點,人類的疼痛和心理有很大的相關性。比如說二戰的時候,有的士兵雖然受了很重的傷,但是並沒有感到痛,等到下了戰場之後,才發現中彈。神經緊繃的情況下,可能忽略了疼痛。


史之策


凌遲說白了就是“千刀萬剮”,就是為了讓被視為罪大惡極的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以達到震懾的作用。作為一種肢解的懲罰,清朝末年採用的多位“八刀刑”。即第一刀,切胸口;第二刀,切二頭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第七刀,切小腿至膝蓋;第八刀,梟首。雖然也有俗稱是“十六刀”、“三十二刀”等等的,也有可能是個虛數。這區別於明朝明朝時期的“凌遲”,明朝時期行刑數目累加,行刑時間延長。比如大宦官劉瑾,被判處“剮刑”三日,共3600刀;袁從煥被判處凌遲,共1000餘刀。

那麼在石達開被處以凌遲執行的時候,不管是“八刀型”,還是眾說紛壇的幾千刀,我覺得很難做到一聲不喊,畢竟人類的極限在那擺著(個人觀點),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石達開在受刑時表現出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著實震撼了執行人以及圍觀的百姓。以致四川布政使劉蓉發出“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的感慨!


小影圈子


說這件事之前,先說另一個人。

我們上學時都見過下面這張圖:

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慷慨就義,並說出了那句名言:“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再看圖下面的老百姓,都感動的哭了。看了這幅圖,大家都會覺得當時京城的百姓都為譚嗣同等人的壯舉感動了。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戊戌變法本來就是一群接受西方思想的知識分子搞出來的,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連當官的都不一定能搞懂是怎麼回事。而且,戊戌變法只持續了一百天,根本沒有對老百姓帶來實際的好處,不可能那麼多人為他流淚的。

在當時圍觀的老百姓看來,就是朝廷處決犯人罷了。只是這次處決有點慘,因為慈禧讓用“鈍刀”!譚嗣同砍了二三十刀才死。

課本上的配圖都是“騙人的”,那麼“民間歷史學家”寫的東西,能信嗎?

關於石達開被凌遲的事,有說是“被割一百多刀,一聲不吭”;有說是“被割一千多刀,不吭一聲”。不管怎麼說,都是人為石達開在凌遲時,沒喊過一聲!這件事可信嗎?

我們先來看看幾個關於這個傳聞的記載。

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在《記石達開被擒就死記》中寫道,石達開與曾仕和一起被凌遲。曾仕和被割去頭皮,挖掉雙腕後慘叫不絕。石達開對曾仕和說:“何遂不能忍此須臾?當念我輩得彼,亦巳如此,可耳。”意思是:不就是死嗎,何必叫喊讓別人同情。如果我們抓住了他們,他們也會有同樣的下場就行了”。(沒有寫石達開叫沒叫,但是,曾仕和叫了。)

在清人周詢的《蜀海叢談》記載:“三人(石達開、曾仕和、黃再忠)自就綁至刑場,均神氣湛然,無一毫畏縮態。且系以凌遲極性處死,至死均默默無聲,真奇男子也。”在這本書裡,成了被凌遲處死的三人都“默默無聲”!

我覺得,同情石達開,崇拜石達開的人,會堅定的認為石達開絕對沒喊一聲。但是,按照醫學常識來說,肯定會叫的。將人割成碎肉,已經不是一個人的意志能夠承受的事了。此時的慘叫,已經是身體不由自主發出的。

當然,石達開的表現肯定異於常人,不會“慘叫”。在行刑初期,偶爾叫兩聲還是非常可能的。一般人等割到昏迷了,麻木了,肯定就不會再叫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從理論上講,這絕不可能。人在受到強剌激時喊叫,是人的應激反應,只要人的神經系統正常就不可能不叫喊。但史書確實記載有人在受凌遲酷刑時,竟能忍住不喊。我想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受刑人確實有特異功能,能熬住痛,受刑時,有反應,但動作小、聲音小,遠處站立的人看不清,聽不到。二是行刑時間長,在受刑人清醒叫喊時,沒有被記錄者發現,等到受刑人已經痛昏了,不再叫喊時,記錄者在現場,誤以為受刑者沒有叫喊。石達開的情況可能屬於前一種,行刑時,官兵怕出亂子,把圍觀人群驅趕到很遠的地方,看的人便看不清、聽不到石達開的小動作與小聲叫喊。至於有些清朝官員筆記裡記敘石達開受刑過程中,始終一聲不叫,那是他們為了宣傳石達開的兇惡而故意編造的。小時候聽上輩人講往事,說某時抓住一個土匪,讓其供同夥,但就是不說,在火上烤的流人油,都一聲不響。


二曲人


凌遲處死 ,是我國封建社會死刑中最殘酷的刑罰,開始於遼代。“凌遲”俗稱“千刀萬剮”。“凌遲”主要是用來處死危及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政治犯的。“凌遲”的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極盡痛苦而死,明朝的太監劉瑾就是被凌遲處死的,一共割了3000多刀。劉瑾第一天被割三百多刀,本來第一天應該割一千多刀來,可是劊子手害怕其死去,就只割了三百多刀。第二天終於熬不過死去,可是即使死去也要割完三千多刀,劉瑾絕對把“凌遲”這個刑法演繹的很到位。




一般被判“凌遲”的人,在被行刑時,幾乎沒人能夠一聲不吭,像劉瑾第一天剛開始行刑時就破口大罵正德皇帝,疼的嗷嗷直叫。但是有一個人被稱為“奇人”,那就是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當年翼王石達開在兵敗大渡河時,在突圍無望的時候為了保護全軍將士,隻身投降清軍,但是清軍卻不守信義,把所有的太平軍悉數殺害。石達開在成都就義時,大義凜然,雖然身受凌遲酷刑,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就連四川布政使劉蓉敬佩道: 梟首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神色淡然,實乃醜類之最悍者!


石達開,(1831-1863)綽號石敢當,太平天國主要的將領,中國近代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革命家,戰略家,政治家,武學家,革命家,書法家等等。光看史書上這家那家的這些個稱號就可以看出石達開的不同凡響之處,所以後人對石達開的評價很高。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洪秀全等諸王享樂主義抬頭,廣選美女,修建王府毀民宅,把國庫的錢據為己有,驕奢淫逸,完全失去了最初起義的進取精神。但是唯獨石達開他潔身自好,不與他們同流合汙。天京事變後,他不計前嫌繼續輔佐洪秀全,這點是很大度的。後來洪秀全繼續猜忌石達開,石達開怕再次內訌離開了天京。從這點看出,石達開本來可以取洪秀全而代之,可是他沒這麼做,足見他不是背主棄義的小人。最後兵敗大渡河,他不顧自己的名聲,投降清軍,為自己的兄弟謀條活路。真是大丈夫也!




那麼石達開真的在被凌遲時,不吭一聲嗎?我覺得關於這個問題,理論上應該不可能。可是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確實是一聲不吭,不得不說石達開確實是奇人。其實我覺得行刑時不可能一點動靜不發出,只是石達開比較別的被凌遲之人好很多,這也很讓人驚奇了,一般人被凌遲很難不嗷嗷大叫的。再說可能每個人對疼痛的忍耐度不一樣,石達開又有著堅強的意志,在行刑時回憶自己的一生,無愧於天地,正氣凜然,絕對加分不少。



我覺得我們不要糾結於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應該瞭解的是石達開的才能,石達開的大義,石達開的傳奇一生。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系統裡唯一一個讓敵人都佩服的人,石達開十六歲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被封為翼王,二十三歲打敗了四十四歲的曾國藩,逼的曾國藩要投河自盡。雖然後期兵敗大渡河,但是仍然不影響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為數不多的將才。凌遲處死時,行刑時一聲不吭,是真英雄,大丈夫也!


楚風說歷史


嗯,理論上不可能。實際上不僅可能,而且他真的做到了。據說當年劉伯承元帥做眼睛手術,不用麻藥,手術完成後,醫生很吃驚,問劉帥:怎麼能一聲不吭?葉帥說:我在數你割了多少刀。然後準確說出了手術當中的下刀數。醫生驚歎不已,稱劉帥為:軍神。

石達開的一聲不吭是朝廷官員記錄,應該不會“欺君”,況且還有曾國藩這樣的人佐證,可信度應當足夠。

理論和實際相符可以達到“契合”的程度;理論和實際的差別在於:完全是兩回事,就像是人和人的差距、說和做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