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宗仁,何應欽?

兩個黃狸嗚翠柳


李宗仁和何應欽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何應欽是流日回國的學生,李宗仁是土生土長的土鱉,但是,兩個人的能力都很出眾。

你說能威脅到蔣介石地位的人,是不是都是國民黨中極為優秀的高級將領。

說到何應欽,我們就不得不說抗日,因為何應欽是流日回來的,他親日派的這個嫌疑,就成為了大家詬病他的一個理由。

事實上在整個抗日的過程中,何應欽一直都在積極的抗日。他並不像汪精衛一樣,有做出出賣中國人民感情的事,當了日本人的漢奸。

雖然,何應欽做了很多事,讓蔣介石不滿,蔣介石用他的時候,就給予他支持,不用他的時候,就直接打壓他。讓他回家,直接更田。

對於蔣介石來說,打壓何應欽的最好的一枚棋子,就是陳誠。這就是黃埔畢業的陳誠能夠受到蔣介石青睞的重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前夕,發生了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扣押在了西安。

因為談判的事情,遲遲沒有進展,這時候坐鎮南京國民政府的何應欽就坐不住了,他擅自下了命令,派了飛機去西安扔炸彈。

很多人說何應欽此舉是想炸死蔣介石,然後好取而代之。

我想這個說法應該有點別有用心了,要知道何應欽要想炸死蔣介石,他就派飛機轟炸整個西安城了。

但是,事實上何應欽只是讓他們炸的郊區。而且在接到蔣介石的手令之後,他就停止了轟炸。何應欽的這個行為,就是想給張學良施加壓力,若是在不放蔣介石,等待你的就是飛機,就是炸彈。

這就是何應欽的主要意思不。最主要的是,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還重用了何應欽。若是何應欽有二心的話,蔣介石怎麼可能重用他?

西安事變和談,促成國共兩黨共同抗日,之後,就是長達八年的全國抗日。

到了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又委以重任給何應欽,讓他去接受日本人的投降。應該說這個時刻,何應欽走到了自己人生事業的頂峰,能夠接受日本戰犯的投降,這就是足以讓他炫耀一輩子的事。

蔣介石把這個無限榮耀的事情,給了何應欽,這說明何應欽在蔣介石的眼中,在日本人的眼中,地位都是不容小覷的。

解放戰爭之後,何應欽夥同蔣介石一起退守到了臺灣。在那裡他度過了自己的晚年時光。

李宗仁相對比何應欽來說,對蔣介石造成的威脅,要比何應欽大得多。因為他手裡抓著一支軍隊,而且這支桂系軍隊,十分的強悍,被稱為“鋼軍”。

李宗仁的發家史是從結實黃紹竑和白崇禧開始的。正是他們三個在一起,統一的整個廣西,然後帶領大軍北伐的。一路凱歌,直到推翻北洋政府為止。

在北伐的過程中,李宗仁帶領的這支軍隊,因為英勇善戰,受到了蔣介石的重視,為了拉攏新桂系,蔣介石還給李宗仁拜了把子。

當然了這種兄弟之間的遊戲,也就是政治博弈的砝碼而已,一旦牽扯到利益,他們將會毫不客氣的用槍指到對方的腦袋上。

中原大戰,就是蔣介石和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的較量。只不過最後,因為張學良的加入,蔣介石勝利了。

李宗仁一生之中的事業最高峰,在於他指揮的臺兒莊大戰,並且取得了勝利,此次大戰共計殲滅了日軍精銳部隊兩萬餘人。

大大的鼓舞了 中國人民的抗日氣勢。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蔣介石挑起內戰,李宗仁又和蔣介石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但是,他們也僅僅都是叫做國民黨。事實上他們之間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明爭暗鬥,國民黨派系紛爭十分複雜,而讓蔣介石感到威脅的人,就是李宗仁。

淮海戰役失敗之後,蔣介石被迫下野。

李宗仁代理總統,並且開始和我黨和談劃江而治的方案。其實此刻蔣介石手裡依然握著大權,他讓李宗仁去和談,事實上就是為他最後的撤退爭取時間而已。

蔣介石的和談,根本就是一個幌子,他是沒有任何誠意的。

幸好毛澤東看出了蔣介石的詭計,沒多久蔣介石真的退守到了臺灣。李宗仁算是又被蔣介石坑了一回。

在李宗仁得知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他也就飛到了美國。

不得不說李宗仁是個明白人,他之所以沒有去臺灣追隨蔣介石,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和蔣介石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他即使去了臺灣,也是沒有好下場的。

去了美國,就說說明李宗仁獲得了徹底的自由。


史學達人




何應欽如何能與李宗仁相提並論?!

李宗仁是能夠與蔣介石平起平坐的人,也與蔣介石鬥了幾十年,蔣恨李恨得咬牙切齒,可是也沒能奈何得了他。

何應欽雖然號稱國民黨二號人物,但也不過是蔣介石養著的獵狗,他雖然不是絕對忠於蔣介石,曾經幾番反蔣,可是蔣介石也能駕馭得住。我們也不要忘了,被稱為“小委員長”的是陳誠,可不是他何應欽。



何應欽:有功,更有罪。

1924年蔣介石奉命創辦黃埔軍校,想到了曾經在日本振武學校的同學、此時很不得志的何應欽,於是拉攏何應欽到黃埔軍校當了個副總教官,後來成了總教官。

蔣介石顯然是何應欽的貴人,如果沒有蔣介石的賞識,何應欽搞不好縮在雲南沒有出頭的機會。蔣介石對何應欽很信任,軍校兩個教導團,蔣介石給了他一個;國民革命軍建成後,蔣介石以黃埔學生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軍,蔣親任校長,何任師長;中山艦事件後,何被任命為黃埔軍校教育長;北伐時,何任第1軍軍長,後又被任命為東路總指揮。

這時的蔣介石確實對何應欽很厚愛,結果蔣介石沒想到的是何應欽居然會翻臉不認人,在1927年配合“李白”、馮玉祥逼迫自己下野。1928年蔣復出後,雖對何有怨言,但是因為確實需要何的支持和賣命,同時黃埔學生也還沒成長到何以取代何的位置,所以並沒有過於追究何應欽的責任,當然那句“沒有我蔣中正,絕沒有你何應欽”也是對何應欽最大的警告。

但是何應欽仍然沒有領會到蔣介石那句話的真諦,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囚禁蔣介石後,何應欽居然發兵圍攻張學良,讓蔣介石陷於危險之中。這件事讓蔣介石意識到了何應欽確實是頭養不熟的白眼狼,所以開始培養和扶持陳誠去取代何應欽,等到陳誠資歷夠了後,何也迅速地被蔣踹開了。



何應欽1945年9月以中國陸軍總司令的身份在南京代表國民政府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但是這廝卻很快用這份榮耀做了件不可原諒的齷齪事!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惡,即使在日本東京已經向他傳達了日本將會投降的消息後,他仍然堅持作戰,想要實行所謂的“玉碎”計劃,日本投降後,他被劃為甲級戰犯。但是,何應欽為了營救這位日本好友,竟然說服了蔣介石將這個曾經侵略中國、殘害無數中國百姓的戰犯僱為高級秘密軍事顧問。岡村寧次不僅沒受到制裁,反而得到了善終,全是拜何應欽所賜!

只憑這點,何應欽有什麼資格與李宗仁相提並論?

何應欽不過是投機鑽營的民賊罷了。



李宗仁:英雄當歸。

唐德剛先生在《李宗仁回憶錄》的序言中寫到:

李宗仁先生畢竟是在中國歷史上做過“一朝天子”的人物,他也是“近代中國”這座高樓大廈中的一根主要支柱。沒有這根柱子,則今日這座大廈,可能又是另外一棟不同的建築了。

李宗仁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影響不是何應欽可比的,何應欽的命運受到蔣介石的支配,李宗仁誰不能為所欲為,但卻能主導自己的命運。

李宗仁能夠聯合白崇禧、黃紹竑擊敗陸榮廷、沈鴻英這些舊桂系軍閥,創立新桂系,然後打穿湖北將自己的勢力直趨華北,讓蔣介石如臨大敵,這份能耐能有幾個人有?在“李白”的構想中,拿下華北中原之地,然後南下取蔣介石所佔之地,中國自古無不由北取南,當時李宗仁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只可惜李宗仁低估了蔣介石的手段,也高估了那個時代裡的小軍閥們的忠誠度和節操,李宗仁給蔣介石準備的強大軍事攻勢居然在蔣的金錢攻勢下瞬間瓦解,毫無抵抗力可言。



李宗仁錯過了取代蔣介石的最好時機,蔣介石也始終奈何他不得,但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宗仁則暫時擱置了他與蔣介石的爭鬥,或者說是將明爭變成了暗鬥,然後“聽從”蔣介石的指揮,積極參與抗戰。

桂軍是李宗仁與蔣介石爭鬥的底牌,可是為了抗戰,他將這副底牌用在了抗日戰場上,最後竟然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當然,最後他還是坐上了“代總統”的位置,雖然只是過了過癮,但是他與蔣介石鬥了幾十年,不正是為了這個位置?不管是不是有名無實,在抗戰勝利後他總算是了了自己幾十年以來的心願。

1949年李宗仁以治病為由,帶著“代總統”的皇冠去了美國,因為他知道去了臺灣蔣介石不會給他好果子吃,正如白崇禧被蔣介石監視到死,他想要保留自己的尊嚴!

在美國的李宗仁看到祖國越來越好後,看到曾經的國軍將領不斷被特赦後,看到中國抗美援朝勝利後,看到中國西北升起了蘑菇雲後,又毅然地回到了祖國。

不管幾年後的那場浩劫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或者傷害,他的愛國情懷是始終值得我們尊敬的。


吾與吾國


李宗仁和何應欽應該如何評價,李宗仁有野心,但也有能力,何應欽能力比李宗仁差些,但後半生忠於蔣介石,也算善終,下面,就分別給大家講講李宗仁和何應欽。



李宗仁

一 軍閥混戰時期

1891年,李宗仁出生於廣西桂林農民家庭,1908年入考入廣西陸軍小學讀書,1911年因辛亥革命被遣散回家,在家鄉幹起了體育老師。

1918年李宗仁加入護國第一軍,在護法運動中,隨陸榮延升任營長。護法運動後李宗仁部退到六萬大山,養精蓄銳。1924年6月拿下南寧,勢力大增,9月李宗仁擊敗統治廣西10多年的陸榮延,11月,李宗仁接受廣東革命政府任命,於1925年2月1號擊敗沈鴻英部,7月,擊敗唐繼堯滇軍,至此,李宗仁成了廣西新主人。

1926年在國民黨二大上,李宗仁當選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接受廣東國民政府領導,並發表(兩廣統一宣言)。

北伐期間,為了贏得李宗仁信任,蔣介石任命白崇禧為參謀長,在此期間,李宗仁勢力大增,而在此期間,李宗仁與蔣介石關係融洽,還結拜成了兄弟,但在利益有衝突後,兩人的兄弟就成了紙糊兄弟,蔣介石想培養嫡系,李宗仁偏袒自己的桂系。

1927年蔣,李攜手反共,但隨著桂系勢力大增,蔣介石有所顧忌,武漢汪精衛政府與南京蔣介石政府分治,蔣介石無奈被何應欽和李宗仁逼下臺,1928年蔣介石復位,6月李宗仁被蔣介石逼出廣西,李宗仁逃亡西貢。

然而沒有李宗仁的廣西一片混亂,1929年10月李宗仁重新回到廣西,在白崇禧幫助下擊敗中央軍,與蔣介石形成對峙,此時,出於剿共需要,蔣無奈最終認可了李宗仁。在圍剿紅軍期間,李宗仁的桂系在白崇禧領導下保存實力,對蔣介石的命令一直打折扣,1935年,李宗仁被國民政府授予一級上將。



二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號,盧溝橋事變發生,中國全面抗日開始,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率部隊圍殲了磯谷軍團,取得臺兒莊大捷。1938年5月,徐州失手,6月到10月參加了武漢保衛戰,1939年4月5月參加隨棗會戰,1941年1月2月參加豫南會戰。

三 解放戰爭期間

1946年國民黨舉行(制憲國大),宣佈於1948年選舉產生總統副總統,1948年1月8號,李宗仁在一次外籍記者招待會上宣佈參選,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也認為李宗仁“資望盛高”有美國人支持,李宗仁於3月11號宣佈參選。蔣介石為了阻止,讓孫科參選,但最終李宗仁當選,但蔣介石不甘心,告訴李宗仁在就職典禮當天穿軍裝,而蔣介石穿了便裝,李宗仁站在蔣介石旁邊像極了他的警衛。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總統,但卻始終鬥不過蔣介石,張治中勸蔣介石出國,蔣介石不答應,1949年11月,李宗仁以代總統身份前往美國求援,而蔣介石則前往臺灣,李宗仁在美國一直不放代總統這個職務,蔣介石於1954年召開“國大”會,將李宗仁罷免。

四 解放戰爭後

李宗仁在美國孤獨度過十幾年,1965年在共產黨多次號召愛國一家,不分下先後感召下下決心回國。1965年4月李宗仁在美國辦理旅遊簽證,6月飛往瑞士,不久飛往巴基斯坦,在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幫助下,李宗仁於7月17號抵達廣州,一路上國民黨多次暗殺,均失敗。

1969年,李宗仁逝世,享年78歲,臨終前,他給黨和國家寫了一封信在我快要離開人世的最後一刻,我還深以留在臺灣和海外的國民黨人和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前途為念。他們目前只有一條路,就是同我一樣回到祖國懷抱,或為解放臺灣做貢獻,此外沒有別的選擇。



李宗仁國民黨中的一代梟雄。



何應欽

一 軍閥混戰

何應欽1890年出生於貴州,17歲考入貴陽陸軍小學,1909年選派日本留學,與蔣介石成為同學,1911年回國參加武昌起義,1913年赴日本繼續學習,1916年畢業回貴州老家任團長,由於在貴州經常受到排擠,1924年,何應欽前往廣州投奔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教官。深受蔣介石喜愛,黃埔第一期畢業後,何應欽被任命為教導團團長。1925年,陳炯明叛變革命,廣東政府決定東征,何應欽教導團作戰勇猛受到蔣介石讚許,後蔣介石將兩個教導團擴編為教導師,蔣介石任軍長,何應欽任第一師師長,這是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雛形。

1926年,國民政府決定北伐,蔣介石任命何應欽為第一軍軍長,何應欽率部隊拿下福建,浙江,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後,與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相對立,桂系白崇禧,李宗仁趕蔣介石下臺,手握軍權的何應欽在會上一句話沒有說,蔣介石無奈下野,但不久,各軍閥出於各種考慮,同意蔣介石重新復職,但閻錫山,馮玉祥的復職申請都發出來了,但被蔣介石視為嫡系的何應欽卻遲遲沒有反應,在別人勸說下,才慢吞吞發了電文。1928年2月,蔣介石抵達何應欽駐守的徐州,突然宣佈解除何應欽所有職務,調任司令部參謀長,由於何應欽的部隊上是黃埔嫡系,所以對蔣介石的忠心遠大於何應欽,他雖然不滿但也不得不認。但此事對蔣介石卻影響很大,蔣介石對部下說沒有我蔣中正,決不會有何應欽,此次拆我的臺,他必須知道,沒有我就沒有他,他可以滾,去出洋,看我沒有他行不。何應欽此後對蔣介石開始忠心耿耿。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何應欽協助蔣介石多有戰功。1931年九一八後何應欽堅決執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決策,指揮了第二,第三,第四次圍剿紅軍,但均失敗慘痛,何應欽害怕再次失敗,前往北京,接替因熱河失守而引咎辭職的張學良,開始掌控華北軍政大權。然而,他在華北,指揮抗日的長城會戰,三戰皆敗,不得以與日本簽署恥辱條約塘沽停戰協議,這個條約承認日本攻佔的東三省與熱河合法,並將冀北設為非武裝區,但日本軍隊可以自由活動,從此中國華北門戶大開,外界一片譴責,何應欽辭職並前往南京做了工作報告。回到南京後任軍政部部長。

1935年,何應欽被授予上將軍銜。



二 抗日戰爭時期

何應欽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幾乎所有重要戰役,武漢會戰,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入緬作戰,湘西會戰等等,羅斯福總統授予他司令勳章,蔣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勳章。但他也參與了皖南事變,對抗日造成了損失。

三 解放戰爭

日本投降後,何應欽作為中國戰區領導人蔣介石代表於9月9號簽署了日本的投降協議書。之後積極協助蔣介石對抗共產黨。在此還有一個小插曲,羅斯福曾經問蔣介石誰會是他的繼承人,蔣介石迫不得已說了何應欽,結果何應欽忘乎所以,蔣介石於1946年6月將何應欽直接調往了聯合國以示不滿。

1947年何應欽回國,先後擔任國防部長,行政院長等職務,但國民黨一敗再敗,1949年,何應欽逃亡臺灣。

四 臺灣歲月

到達臺灣後,何應欽不放棄任何一個吹捧蔣介石的機會,比如,1952年蔣介石66歲生日,何應欽發表蔣總統的遠見一文加以祝賀,1953年,蔣介石67歲生日,何應欽發表總統的偉大人格一文,1954年蔣介石總統第二任期開始,何應欽發表反共抗俄重要保證一書,1956年,蔣介石70大壽,何應欽發表總統在廣州一文……在政治上則堅持反共和反攻大陸。雖然政治上以無實權,但因為表現良好,在臺灣生活待遇在諸多元老中屬於高水平。

蔣介石逝世後,何應欽開始效忠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運動,蔣經國也給予回報,在何應欽90大壽時授予他臺灣最高榮譽國光勳章,兩岸互通後,只要有人去貴州,他就讓他們給他帶貴州土特產,同時打聽親屬情況,後來,大家邀請何應欽去家鄉看看,但何應欽認為是共產黨統戰陰謀表示拒絕。

1987年,何應欽在臺灣去世,享年98歲。



何應欽在政治上對蔣介石也不是百分之百忠誠,在軍事上也沒有太出彩的地方,一生最輝煌的時刻,就是代表蔣介石接受日本投降。


慕容祁連山


在北伐戰爭還未開始之時,李宗仁就前去廣州詢問蔣介石,是時候開始準備北伐了。但是蔣介石當時的態度是果斷拒接,後來還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李宗仁太幼稚,不從全局來看,現在時機未到。但是,李宗仁回去後直接開始起兵,他認為如今是最好的時機,如果不能牢牢把握很可能貽誤戰機。

就這樣,李宗仁率先開始了北伐,而且上來就拿了首勝,一路勢如破竹。蔣介石一看,原來敵人的戰鬥力如此不堪,這才開始北伐。為了展示自己的功勞,他安排李宗仁前去打江西,自己去打武漢。哪想到自己在武漢撞的血肉模糊,而另一面的李宗仁卻捷報不停。



最終蔣介石還是請來了桂系軍隊前來幫忙,所以一時間李宗仁的第七軍被人們稱為“鋼軍”。不久之後的寧漢分裂,加上徐州失守導致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的威信掃地。並且,當時的南京是腹背受敵,北面有孫傳芳的軍隊對峙,西面有武漢的唐生智的東征軍虎視眈眈。


兩隊人馬對南京政府構成了巨大威脅,不過武漢提出了和談條件,要求蔣介石下野。可蔣介石哪兒能同意,明確表態要征伐武漢。但是蔣介石卻沒想到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倒逼了自己一把。最終蔣介石因根基不夠,被迫下野。



不過,比起蔣介石的狼狽,李宗仁確實是對北伐戰爭有重要影響,為北伐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毛主席曾經評價李宗仁:“請多多保重身體,共產黨是不會忘記你的。”還曾經說:“據說這幾年沒了南京政府的財政支持,不僅撐得住局面,還被人稱讚為全國的模範省,我看李宗仁是個有本事的人。”


文史長河遠


何應欽,到臺灣後一直活到1987年,98歲才謝世。

到臺灣後,何應欽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實際上被蔣介石剝奪了實權,只有空頭銜,原來的何系人馬也都煙消雲散。

這種情況下,何應欽反而很看的看,有人曾問他在臺灣主要忙什麼,何回答說:“我現在是三打,打牌,打球,打獵。”

何應欽晚年的“公事”無外乎開會應景、發表講話,參加證婚、剪綵、葬禮。

其餘大部分時間是打橋牌、打獵、打高爾夫球、栽花種樹。

後來各種死人的場合,何應欽就專門幫人家蓋國民黨黨旗,一個個蓋蓋到最後,蓋到蔣介石。

他把前半生對軍事的熱衷轉移到了後半生對臺灣經濟文化建設。發起組織了“中日文化經濟協會”,擔任會長;恢復了“中國童子軍”總會,一直掛副會長頭銜(會長為蔣介石);等等。

特別是中國童子軍,這是何應欽這位一級上將在臺灣唯一可以和軍事沾邊的工作。所以,何應欽不光是掛個名,他是真實的投入這項工作,並且樂此不疲。

晚年的這種恬淡生活,無疑是有助於何應欽的長壽的。


故紙匯


李宗仁將軍實在偉大!當國軍在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連戰皆敗,損失慘重,京城喋血,舉國悲哀,日軍驕橫不可一世,全國抗戰低潮之際,竟以國軍地方雜牌系列部隊,在臨沂、臺兒莊以國軍將士血肉之軀將裝備火力強大的日軍精銳之師,板垣第五師團與磯谷第十師團一舉打殘,徹底喪失戰鬥力,倉惶大敗而逃,取得了殲滅日軍近三萬、驚天動地第一次巨大之勝利。她的勝利極大振奮了全國抗日軍民,狼狼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其勝利價值無法估量!臺兒莊犧牲將士們英靈永存!中華兒女將永遠銘刻在心。對另一位,不與評價…實無評價之必要。


高友峰1


都是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李宗仁長期是桂系首腦,何應欽短暫當過貴州小軍閥;在對蔣上,倆人都抓住機會反蔣;在對日上,李宗仁很堅決,何應欽天生愛日本。

1、軍政生涯

李宗仁長期在廣西擔任軍官,沒有錯過辛亥的機會,到了20年代廣西統一戰爭才嶄露頭角。北伐中一度成為國府核心成員之一,但蔣桂戰爭結束後,桂系的命運基本奠定,雖然之後幾次反蔣,但表現一般。另外,李宗仁長期把控廣西軍政大權,且逐步向外發展,諸如戰區長官、北平行營主任等。


(中間為李宗仁)

何應欽在畢業後在貴州做軍官,一度成為幾巨頭之一。在被排擠失敗後去了廣東,20年代的廣東確實是充滿夢想的地方,北伐讓他實現了他的廣漂成功。之後長期是國府軍政要員。

(何應欽)

2、對蔣的態度

李宗仁資歷和蔣一樣,而且有實力。一直和蔣不怎麼對付,反蔣的總次數很多,都數不過來。最關鍵的是蔣的三次下野都和他有關係。第一次下野是他逼迫的;第二次下野是兩廣與中央合作的條件;第三次是徐蚌會戰加上逼迫的結果。

(兩人對蔣都不怎麼樣)

何應欽是黃埔系統的二號人物,按理說應該和蔣一致,但恰恰相反。蔣第一次下野他支持;蔣在西安被扣押,他要武力討伐張揚。就這樣卻又是政壇不倒翁,不得不說這人能力極強。

3、對日的態度

1936年兩,廣事變的時候,李宗仁嘴上說的抗日,背後卻有日本人的影子。與日本人權宜之計的合作,他從不拒絕。但在大問題上還是很堅定的,抗戰初期堅決主張處理韓復榘,並贏得了臺兒莊會戰。擔任五戰區長官,多次與日軍血戰。

(徐州會戰)

何應欽而言,簡直是媚日。1933年主持長城抗戰,對後方日軍軍官、浪人不聞不問。前線指揮也一塌糊塗。真不知道到是怎麼在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黃埔系統中混的?

(長城抗戰)

大時代中產生大人物,他們都像流星一樣在歷史中劃過。今天還有很多問題不清楚,我們應該多研究以梳理清。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縱橫還是第一次看到把他們放在一塊進行對比評價,著實有點困難,今天縱橫就硬著頭皮分析分析。

很多人認為兩個人沒有什麼可比性,實際上二人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國民黨中位高權重之人,在個人素養上都具有很好的品性,並且都是能文能武,李宗仁最高位居中華民國副總統,而何應欽擔任過中國陸軍總司令,在軍銜上兩人都是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當然本文要點評的是二人的不同之處,說得不好,還請高抬貴手。

李宗仁與何應欽的地方和中央

李宗仁代表了實力強勁的地方,而何應欽代表了國民黨中央,如果把他們放在一起做比較的話,其實用地方和中央來對比更好一些,為什麼,李宗仁最大的標籤是國民黨中新桂系的扛把子,實際上代表了國府中勢力最強的地方軍閥;而何應欽則是中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大部分時間都是國民黨中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其主導的黃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讓老蔣都很忌憚,老蔣的五虎上將中的顧祝同和劉峙也是何應欽的哼哈二將。

在抗戰中,儘管李宗仁的實力很強,但是在職務上,何應欽的國防部長還是能夠壓李宗仁的戰區司令官的,當然,桂系並非全聽老蔣的安排,也許何應欽的話在李宗仁的耳朵裡不過是放屁。

李宗仁與何應欽的反蔣和擁蔣

實際上如果把老蔣拉出來,兩個人的對比就更明顯了,李宗仁是絕對的反蔣鬥士,儘管何應欽在對蔣的問題上有些反覆,但大多時候還是擁蔣的。

桂系和老蔣之間鬥爭與合作,都能寫一部小說了,分分合合,鬧的是不亦樂乎,老蔣前後總共下野三次,兩次是被桂系攆下去的,第一次是在北伐成功一半的時候,寧漢分流,汪精衛和蔣介石在武漢和南京對雷,當時新桂系從中作梗,讓老蔣不如把權力交出去,老蔣當時很氣憤,後來和宋美齡結果後,又重新上臺。

(何應欽、蔣介石、白崇禧)

在北伐成功後就開始蔣桂大戰,把當時如日中天的新桂系一下子打回了廣西老家,兩家在抗戰期間沒有衝突,到解放戰爭時期,老蔣一敗再敗,新桂系又從後面使壞,迫使老蔣下野。

何應欽則是老蔣前期發跡的福將,當時在東征陳炯明的時候,老蔣與何應欽被包圍,何應欽硬是擋住了攻擊,保住了老蔣的命,這可以說是經歷過生死之交了,蔣介石曾經說過,只要有我蔣中正,就必有你何應欽,可見二人之間的關係。

李宗仁與何應欽的抗日和媚日

李宗仁與何應欽最大的區別應該還是在抗日的態度上,李宗仁和他的新桂系都是積極抗日,在九一八事變後,反蔣鬥士和老蔣達成和解,要一同抗日,知道誰是敵人,誰是兄弟,沒有外患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打,但是有外敵來的時候,一定要團結起來,日本人固然兇猛,只要上下齊心,必然齊力斷金。

在1936年全面抗戰爆發前,李宗仁就發表了《焦土抗戰論》,指出,要有計劃,進行長期的消耗戰,並且和陳濟棠發動反蔣事變,要北上抗日,在全面抗戰爆發後,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8年主持了徐州會戰,嚴重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並且為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李宗仁也被看作是抗日名將。

何應欽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其抗日態度,其媚日、恐日的態度讓人憎恨,人人都說張學良一槍不放丟了東北,當時主管華北的何應欽,更是對日本百般諂媚,還不如張學良打不過就跑呢!再次期間何應欽與日本人簽訂《塘沽協定》與《何梅協定》也都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當然,在抗戰前中國打不過日本,該慫的時候得慫一下,但是抗戰都勝利了,何應欽主持受降,在受降儀式上,岡村寧次代表戰敗國日本投降並且鞠躬時,這個時候作為戰勝國受降官何應欽竟然起立,微微彎腰接過投降書,簡直是丟盡了戰勝國軍人的臉面。

這就是史論縱橫對李宗仁與何應欽的對比!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與支持!


史論縱橫


這二人的沒有可比性,換句話說。李宗仁在各個方面都遠勝於何應欽。無論是從資歷。能力,戰功。指揮水平,乃至二人的職務李宗仁都遠遠高於何應欽。李宗仁幾乎和蔣介石並駕齊驅,而何應欽讓蔣介石管束了一輩子。李宗仁是國民黨最大派系桂系的首領,而桂系和蔣介石一直鬥到49年解放,而何應欽卻無派無系、一生為蔣介石馬首是瞻。

先說何應欽,何應欽,生於1890年,字敬之。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貴州省興義人。是蔣介石麾下八大金剛之首,畢業於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完全徹底的親日派。黃埔軍校總教官,可以說在黃埔的資歷僅次於蔣介石,也就是由於此。何應欽被蔣介石防範了一輩子,何應欽自從當了所謂的國民黨軍隊的二把手後,就再也沒有直接指揮過部隊,更別說親臨一線指揮軍隊打戰了。就何應欽一生的軍旅生涯而言,何應欽沒有自己的嫡系部隊,沒有自己的嫡系將領,更沒有自己的派系。始終老老實實地待在老蔣身邊當副手,難怪白崇禧大罵何應欽是童養媳婦。是奶媽,天天給人家養軍隊,看家。閻錫山也說,何應欽見老蔣就會打立正。何應欽幾乎做了國民黨所有的黨政機構的二把手,從行營主任到軍政部長。從三軍總長到行政院長。但實力上他既沒有兵權,也沒有行政權,被蔣介石高超的政治手腕控制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在西安事變雄起一把,但結果卻是老蔣平安回來。雖然他是想致蔣介石於死地,進而取而代之,但蔣介石回來以後,依舊重用蔣介石,可見何應欽做官的本事。最後隨蔣介石前往臺灣。

李宗仁。李宗仁生於1891年。字德鄰,廣西桂林人。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最大地方派系“桂系”首領,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兩廣是李宗仁的發家地和地盤,終蔣介石字阿大陸一生也未曾染指廣西一步,同樣,日本軍隊也未成踏入廣西一步,而且整個廣西是全全國唯一沒有出現偽軍的地區,由此也可見李宗仁的能力,而且李宗仁會同北伐軍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在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取得國民黨正面戰場最大的抗日戰役勝利,,臺兒莊戰役,1948年國民黨首次行憲選舉,李宗仁高票當選副總統。在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達到個人和桂系的政治巔峰。後來後出走美國,但最終迴歸大陸。

就二人的性格比較,李宗仁豪放。何應欽內斂,李宗仁豁達大度,何應欽沉穩深沉,就軍事指揮能力而言,李宗仁雖然不如白白崇禧。但高於何應欽與蔣介石,何應欽無論在抗日還是在解放戰爭期間,根本沒有指揮過一線作戰,這也許和他長期在軍事中樞機關有關,蔣介石不放心也是一個原因,在蔣介石嫡系高級將領裡。基本上都瞧不起何應欽,覺得此人太面,沒有氣魄,完全是依靠資歷做到一級上將的。在1947年蔣介石改組軍事機關,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都沒有何應欽的份,被遠放到聯合國,國防部長卻是蔣介石死對頭李宗仁的人,可見,就軍事能力而言蔣介石也不看好何應欽。

何應欽被蔣介石管束了一輩子,而李宗仁則反抗了一輩子。但二人都沒有擺脫蔣介石的控制,但李宗仁憑藉著自己的勢力始終保持著“獨立”而最終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但何應欽老實聽話卻和蔣介石捆在了一起,但總算平安一生。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將李宗仁和何應欽放在一起的評價,還是比較少見的。兩個人在國民黨內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李宗仁是新桂系的首領,也是蔣介石在國民黨內最大的對手。而何應欽則是國民黨軍隊黃埔系的2號人物,在國民黨軍隊中,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同為國民黨大佬,兩個人卻有巨大的不同。

第一,起家方式不同。李宗仁是典型的白手起家,李宗仁在陸榮廷的舊桂軍中,從基層軍官做起,面對廣西一片混亂的局面,李宗仁抓住機會,聯合黃紹竑和白崇禧,以只有幾千人的兵力,先後剪滅群雄,擊敗滇軍,成為廣西的統治者,簡直如小說主角模板一般的人物。

而何應欽則是典型的學院派人物。日本留學歸來後,輾轉貴州、雲南多地後,何應欽終於時來運轉,以黃埔軍校總教官的身份深入參與了黃埔軍校的建立、崛起和發展。也因此,隨著黃埔軍校的急劇壯大,何應欽也成為國民黨軍隊的2號人物,在國民黨軍隊內一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二,對於日寇的態度不同。李宗仁是堅定的抗日派,無論是李宗仁的言論,還是行為都證明了這一點。尤其在全面抗戰爆發後,李宗仁率領桂軍與日寇浴血奮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氣勢。而在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時,更曾指揮中國軍隊取得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捷,李宗仁是名副其實的抗日名將。


而何應欽恰恰相反,他是國民黨內著名的親日派和媚日分子。除了黃埔軍校前期何應欽曾帶兵打仗之外,其後的漫長歲月裡,何應欽一直在國民黨中央,不再指揮作戰。但是這卻並不影響何應欽的親日行為。無論是何梅協定還是在侵華日軍投降儀式上的彎腰,亦或是崗村寧次最終被“無罪”釋放,無不體現了何應欽令人噁心的媚日行徑。

第三,兩人地位和權力不同,結局也大不一樣。李宗仁是桂系的首領,作為勢力強大的一方軍閥首領,他的自主權相當大,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對蔣介石聽調不聽宣。而何應欽雖然是黃埔系的2號人物,但他也只是2號人物,他沒有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嫡系部隊,他的權力自然遠不如李宗仁。



而且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李宗仁審時度勢,先到美國後回大陸,結局頗為不錯。而別無選擇的何應欽只能到達臺灣,從此被蔣介石徹底冷落,晚年已毫無權力可言。

雖然兩個人出身低微,擅長領域都有巨大的不同,但兩個人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就都有一顆當“老大”的心。蔣介石的一生三次下野,都以李宗仁的桂繫有直接的關係。李宗仁最接近成功的時候,就是在1948年成為了“代總統”,然而他終究不是蔣介石的對手。



而何應欽坐穩了黃埔系2號人物的位置後,也開始滋生了野心,坐二望一。在1928年蔣介石第一次下野之時,本來何應欽完全有機會留住蔣介石,他卻一言不發,令蔣介石極為憤怒和寒心。而在西安事變中,何應欽一力堅持武力解決西安事變,其內心未必沒有趁機炸死蔣介石,取而代之的想法。

當然,何應欽的種種“不安分”行徑,也成為他日後被蔣介石排擠和最終失去權力埋下了伏筆。何應欽先是被“小委員長”陳誠取代地位,到臺灣後更是隻有虛職,再無國民黨軍隊二號人物的權勢和威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